七绝踩影子(一口能叙千古事)

渭源皮影戏又叫“影子戏”、“灯影戏”、“牛皮灯影子”或“老道情”。分布在甘肃省渭源县东北部的清源、路园、大安、秦祁、北寨、新寨等乡镇,在干旱少雨,山大沟深的乡村,这种拙朴的民间艺术形式因搭台简单,演出方便,为群众所喜爱。渭源皮影保存较为完整,在造型、乐器、音乐、制作、雕刻、演唱等方面都有突出特点,保留了浓郁的民风和民俗,具有民俗性;综合了戏剧、音乐、美术、民间文学、歌唱、雕刻、表演和宗教等各种艺术,具有综合性;是陇中皮影的中坚力量,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七绝踩影子(一口能叙千古事)(1)

据老人们讲,渭源的皮影戏在明清时期就很普遍了,新中国成立后,皮影戏得到人民政府的重视,在1985年时,全县皮影戏班已发展到14个,大安乡的张家川、潘家湾、大石岔、杜家铺等四个村有皮影戏班。而大安乡张家川村范治江的皮影戏,亦很出众,经常在大安、秦祁等乡和安定区部分乡镇演出,平均每年演出15场。

戏班子每到一个村庄,就在较大一点的某家院子里,搭上一个简易的小戏台,前面支起纸糊的“亮子”,一到天黑,点上油灯,就开始演出了。乡里人一听哪个村庄来了皮影戏,便倾家出动,扶老携幼,打着手电,从四面八方来到戏场,坐在麦秸上或石墩上看戏,孩子们常常饿着肚子老早赶到,抢先坐在前面,一直看到深夜时,大人们就会先回家,而小孩们比较兴奋,经常结伴玩耍到“灯影子戏”结束才回家。

七绝踩影子(一口能叙千古事)(2)

七绝踩影子(一口能叙千古事)(3)

在渭源民间传统皮影戏里,除了人物造型外,还有山石门影、亭台殿阁,军帐兵器、陈设用具,车船马轿、城桥塔寺,龙凤禽兽、花树虫鱼,妖魔鬼怪、雷电风云。喷烟吐雾、劈山倒海都能登场表现,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所以演出神话剧的奇幻场面之绝,简直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真是“一口能叙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七绝踩影子(一口能叙千古事)(4)

七绝踩影子(一口能叙千古事)(5)

而今皮影戏日渐式微,电影、电视、网络等新的传媒技术以及数字化的皮影动画,代替了人们对民间艺术的追求和向往。但作为一项古老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其母本遗产,是对人类文化创造的积累和尊重,因此我们更应该传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瑰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