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江南上海外滩(上海首办江南客厅)

水墨江南上海外滩(上海首办江南客厅)(1)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图

江南文化是以一件件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出来的,而这些国家级非遗在当代也焕发了新的生机。作为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江南客厅——长三角传统工艺生活美学设计展”首展今天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启动,展览展示了新时代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江南新气象。

由上海大学主办的此次展览,本次展览共计参展作品260余件,涉及长三角传统工艺项目54项。为了将这些江南非遗能够串联起来,组织者破天荒地以春、夏、秋、冬四个篇章进行编排,比如春季的南通板鹞风筝,夏季的竹丝扣瓷,秋季的丝竹乐器,冬季的云锦和缂丝,这些江南非遗还真的都可以与四季一一相对,这也说明非遗原本就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章莉莉,也是这个“江南客厅”展的策展人。她告诉青年报记者,此次展览的作品来自于42位非遗传承人、32位艺术家和设计师,以及18个设计品牌。总的思路就是要体现传统手工艺正在走入现代生活,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真的要作为遗产而被束之高阁,而是经过现代元素的融入,同样可以焕发新的生命力。

水墨江南上海外滩(上海首办江南客厅)(2)

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曾将全国各地非遗传人请到上海来他们进行培训,通过美院老师、设计师和品牌商的共同教学,这些非遗传人也做出了极具现代感,又不失传统工艺精神的作品。章莉莉现场向记者展示了一副缂丝耳环,缂丝一般是极为贵重的,若是缂丝衣物普通人难以消费得起,但把缂丝做成耳环,那就可以走入千家万户了。

这个“江南客厅“展是对长三角非遗现代发展的一次呈现,也是对长三角非遗历史的一次梳理。展示了江南传统工艺的一些特征。其一,文人群体介入传统工艺后产生的影响,体现在笔墨纸砚、印绘雕刻、竹瓷玉石等领域的精致典雅。其二,历史上兴盛繁荣的江南三织造为长三角地区人民注重服饰穿搭所产生的影响,体现在传统桑蚕丝织造技艺、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宋锦织造技艺、苏州缂丝织造技艺等展现,以及相关的中式服装制作技艺、苏绣、绒绣等技艺。其三,新时代传统工艺对乡村振兴产生的影响,体现在江南农村所孕育的传统工艺,如金山农民画、罗泾十字挑花绣、徐行草编等,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

水墨江南上海外滩(上海首办江南客厅)(3)

为了营造展览的氛围,主办方还邀请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导胡建君将策展的意境用《忆江南》词牌填词四阕,描绘经典江南风物, 并选取浙派古筝名曲《小霓裳》曲调进行当代演绎,“江南好,诗句与谁裁?烟柳画船相对晚,四时八景向天开,长待故人来。”歌者小草演绎的江南古歌悠扬婉转,余音袅袅,让观众置身于烟波浩渺的江南。

据了解,江南客厅首展将持续至9月下旬,后续将举办“江南传统工艺生活美学”学术论坛等活动。巡展将于2022年至2023年期间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江苏省南京云锦博物馆、安徽省黄山雕刻博物馆举办,共同展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下的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新面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图

编辑:张红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