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消化程序(消化过程全程扫描)

人在吃饭时,可能从来不会考虑消化的整个过程不知道消化过程中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除了食物进嘴以后变成奇怪的样子、颜色和气味以外,我们对食物的消化过程一无所知,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人在吃进食物后,身体里发生了哪些消化反应,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正常消化程序?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正常消化程序(消化过程全程扫描)

正常消化程序

人在吃饭时,可能从来不会考虑消化的整个过程。不知道消化过程中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除了食物进嘴以后变成奇怪的样子、颜色和气味以外,我们对食物的消化过程一无所知,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人在吃进食物后,身体里发生了哪些消化反应。

人吃进食物,食物进到嘴里,消化活动就开始了。嘴里的唾腺会产生唾液,牙齿和唾液开始分解食物。

食物进到胃里时,胃分泌胃液,胃液的分泌量大概为1.2-1.6升,能进一步分解食物,比嘴分解的更仔细。食物在胃滞留的时间平均为3~4小时。一般情况下,胃非常敏感,心情好的时候吃饭,胃液分泌很顺畅;心情不好的时候吃饭,胃液分泌减少,尤其是精神压力较重时吃饭,很容易引起胃溃疡。所以,在吃饭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以促进机体很好地消化食物。

食物进入小肠,小肠是消化、吸收食物的重要脏器。消化得差不多的食物进入小肠后,小肠为了使在胃内变成酸性的食物变成中性,而分泌碳酸液,并且绒毛和小绒毛扩张使小肠的面积增大,容易吸收营养。小肠消化吸收的面积是10平方米、长度是6~8米,消化液的分泌量是2.4升。小肠里的酶可以分成胰腺酶和肠液酶,胰腺酶是蛋白质消化酶、碳水化合物消化酶、脂肪消化酶;肠液消化酶是蛋白质消化酶、碳水化合物消化酶等。

食物进入胰腺中,胰腺长度为15厘米、重量为100克,一天分泌1升的消化液,通过胰腺十二指肠分泌20种消化酶。弱碱性的胰腺,中和在胃内变成酸性的食物而保护小肠壁,另外还分泌调理体内血糖浓度的激素。

消化的最后阶段,食物进入大肠,大肠的长度是1.5米,分为阑尾、结肠、直肠。大肠里没有绒毛而不发生消化作用。大肠里有100种微生物,其中大肠杆菌最多,通过这些微生物,在小肠内没有充分消化、吸收的食物发酵而产生脂肪酸、氢气、碳酸气等,没消化的蛋白质也通过这些微生物分解而成粪便。食物到大肠需要18个小时左右,摄取食物后到排便共需要30~100小时。

为了使人体更好地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使人吃进食物后,能产生更好的工作效率,平常要采取一些手段进行辅助饮食。

吃饭前,只是想想吃的什么东西,专管食欲的中枢神经会受到刺激而分泌消化液,嘴里开始产生口水,在吃饭之前人的身体已经做好了消化的准备。吃饭时要慢慢吃,充分的咀嚼,这样有助于消化。并且胃吸收食物的能力很强,如果不充分咀嚼,很容易刺激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