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还存在么(真实存在的苏联)

说明:这篇文章我写于2002年秋天,最先贴到我自己的SY916网,后刊发于北京收藏家协会2007年第一期《相机*钟表》刊物,当时我拍了很多相机图片,由于当年硬盘没有保存好和916网已经已经下架,无法添加图片说明。

这篇文章文字一直保存在电脑里,最近找出来,把它贴出来,是作为资料留存,因为转眼过去了二十年,很多事情的变化,已经数码相机兴起,传统胶片早已退出舞台,这一切似乎有意义,也没意义了.....

现在这台相机在台湾,而HOPE先生也很久不联系了。

1、起因,基辅90何方怪物

1993年的一个深秋夜晚,一位浙江的影友突然打来电话,问我基辅90怎么卖?当时我一愣:“有这相机吗?你说的是基辅60或基辅88吧?”他肯定说“有,东北有人已经登报开卖了……”。

那时我正在倒腾一些前苏联和俄罗斯的摄影器材,并在国内小有些名气,每天打电话找我买东西咨询问题的很多,但我怎就不知道前苏联还有基辅90相机呢?

没想到后来的几天里还不断有人打来电话,问基辅90相机的事儿,一下子让我警觉起来,以前我曾听说过前苏联出过一台比基辅88相机还要好的120单反相机,难道这就是“基辅90”?

那时我玩苏联相机正在兴头上,除了自己买来使用、收藏和把玩以外,还利用地利(沈阳当年有大量的俄罗斯人前来旅游和“易货”)之便进行苏联照材的倒卖,当然也只是在报缝中登广告,然后用信件往返交流和交易。虽是小打小闹,但也影响甚远,并因此结交了大江南北的许多影友。

那时的情况同现在有许多不同:一是自动相机没有今天这么普遍、这么便宜;二是古旧二手相机的市场还没有兴起;三是苏联相机还有许多的神秘色彩;四是人们的兜里还未有今天这么鼓溜,太贵的买不起。

所以那时的苏联器材是很好卖的,许多东西都是有价无货或者是拿“定单”等货。人们对器材的要求也没有今天这么高,许多人是扔了国产的DF相机就奔“俄”材的,怎么看都比原来手里的东西好。后来在各个网站的许多大DX及一些报刊上常见的拍片高手,许多人当年都在我手里买过俄材,也拍出了许多满意的片子。

话扯远了,打住!结果摄影报上一条很小的基辅90广告,惊煞了许多俄材爱好者,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件闹剧:某老兄也经销俄材,为了引起人们注意便出此下策,慌称自己有基辅90。骗取了许多影友的电话和购买信息,趁机推销别的东西,也算发了一笔小财。但人们问起基辅90,不是谎称已卖出,就是说在俄罗斯呢还没有入关。总之,左推右挡,目的是达到了。

但基辅90到底是什么样子国人无人知晓,两年后某摄影报登了一篇葫芦岛刘爽先生的文章,介绍基辅90相机,基辅90总算有了点文字资料。但刘先生的文章很简单,许多技术问题也是没展开谈,后来我同刘先生通电话时,他告诉我文章是借鉴一点英文资料写的,他本人也没有见过基辅90……

看来基辅90是个谜,如同尼斯湖水怪,不能说它不存在,但看见的人却寥寥无几。人们可以谈论它描述它,但都是“道听途说”。有人甚至为此专门跑到乌克兰的基辅相机厂,但也是“空眼”而归,根本没有看到……

我自听说有这台相机,也犯了“心病”,四处打听询问它的情况,不会放过任何一次机会,只要遇到同俄材有关联的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俄国人总是问一问基辅90,但得到回答不是“没听说过”就是“NO”!

直到多年后“踏”上了互联网,我急迫地在欧美网站搜寻它的资料,总算见到几幅并不太完善的基辅90相机图片,知道它确实是存在的!它的主要的特点是使用基辅60或潘太康卡口的B6镜头,画幅6*4.5,电子快门,有“A”挡。只有少数的试制品(据说百台左右),目前散落于世界各地。

啊!明白了,这不是俄罗斯的“东风”相机吗?找到了它的下落,心也彻底“凉快”了,可能是我此生无缘拥有它或见到它的真面目了……唉!白喜欢了苏俄相机一场!!

2、eBay现身基辅90,台湾狠人拿下

2002年8月,美国eBay网上突然出现一台基辅90相机,起拍价是200美金。

等我发现时价格已抬到515美金,而离最后交易时间还远呢,看来有戏!但是大陆很难直接参与竞拍,而几乎同时916网友HOPE已开始动作,他委托一位台湾的网友直接“参战”,结果价格是一路攀升,五天之内“跳”到了1263美金,乖乖!但SY916的众位网友却不怕“事大”,纷纷给HOPE打气,要他顶住,决不能退却!

据说对方是一位波兰的“国际买家”,下手狠着呢!在916众位网友窜动下,HOPE兄也是无路可退了。于是拍着胸表示要“砸碗卖铁,在所不惜”。那一段时间真是激动人心,而又让人忐忑不安。在剩下最后13分钟时HOPE将价格直接加到了1800美金,对方沉默了……

这13分钟的等待,不仅HOPE,就是916的众网友也是瞪大了眼睛,不断地刷新帖子。最后一刻,对方退怯了,HOPE成功了! 终于有一台基辅90到了中国人的手里!

成功了!人们是一片的欢呼,但HOPE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800美金再加上邮费,它的价格甚至超过了买一台二手哈苏的价格。

但它的意义是基辅90相机终于在国际拍卖交易中有了交代,它的身价也定格在1800美金的最高表现,在此之前至少eBay还没有它交易的记录,而单从收藏的角度看,这个价位我看也是值的。

前苏联是个绝对的相机生产大国,品种全、数量多,有超过百年的相机生产史。如果从相机工业而言苏俄的相机工业是庞大而厚重的,但从精品相机看,虽不及日德但也有过辉煌时代。

苏联相机的辉煌时期应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许多虽然也是模仿机,但却有纯正苏联血统的各种相机不断问世,从整体上看并不落后于世界多少,有些相机甚至还带有世界第一的设计思想。

到了八十年代但随着苏联帝国的没落,相机工业也是随日西去,生不逢时的基辅90恰恰诞生在这个时候,它的下场自然也就同苏联帝国的大厦一样瞬间倾倒,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苏联帝国不在了,但前苏联的相机却引起了世界相机爱好者的强烈兴趣。也许是封闭太久了,苏联相机其实并不为世界所知,特别是当年西方阵营的国家和地区,是没有办法探讨和收集苏联相机的,随着国门的开启,人们发现原来苏联还有这么多有趣味、有意思的相机啊!

3、基辅90到手,第一时间带来大陆

HOPE就是这样一个特别喜欢收藏与研究的人。

916的网友都知道他来自台湾,在大陆工作很久了,除两三个月回一次家,其余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把玩、收集相机上,而俄罗斯相机又是他收集的重中之重,几乎是能看到、弄到的前苏联的各种相机都是他的收集范围,无论贵贱统统拿下。有毛病有问题他也不怕,他有一双巧手,很快就能起死回生。

他老婆、孩子在台湾生活,而他自己则是与一台台冰冷的相机为伴,在漫漫长夜和寂寥乏味的休息日,维修、把玩着一台台老相机其乐无穷,硬把一个人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几年来收获颇丰,许多罕见地稀有的前苏联相机都悄悄归集都他的收藏柜里,已成相当的规模。

也许我孤落寡闻,但我觉得HOPE兄的苏俄相机收藏无论品种和规模都应是台湾之最了,而大陆似乎也无人能敌,现在得到顶级的基辅90,虽没到功成名就,但也可以称为锦上添花! 他说想将来想办一家“苏维埃相机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体会和见识苏联相机文化。

非常感谢HOPE兄,拍下基辅90的第一时间就答应这台相机到手后,要先借我把玩几日。于是在2002年最后一个月份里,这台自美国到台湾,又从台湾辗转到大陆,最后是从昆山EMS到了我的桌前。

打开包装十分严谨的邮包,从一个黑色的摄影包里取出这台基辅90,我突然想起10年前那位浙江影友打来的电话“你有基辅90吗?”

现在有了!哈哈......

苏联还存在么(真实存在的苏联)(1)

4、基辅90是一台什么相机

基辅90应该说是前苏联最后一代的高科技相机,这种相机虽然表面上是萨留特、基辅88相机的延续,但实质上却又同原来的相机有许多本质的不同。

基辅90相机即是前苏联相机开发研制的最高标准,也是顺应世界潮流,归于世界相机之主流渠道的一个开端。这种相机今天看来仍是先进和实用的,也是有广泛市场的,但基辅90却是短命的,它甚至没来得及“开放”便在中途“夭折”了……

有人说共出了100台试制品,也有人说实际只有几十台,但眼见为实,我眼前这台基辅90机身的编号是8800038,而后背的编号是8700104,取景器编号880048,号码都非常的小。国内某报刊说基辅90是1989年试生产的,但按苏联的相机镜头的编号规律,机身应是88年产的。而后背则早在87年就生产了。

所以最保守的想法,苏联至少在1987年已经试生产基辅90相机。一直到1989年,可能每年的产量都是十分有限的。这么高、精、尖的相机,只生产这么几台样机就草草收场,如果单从成本一项来看,其单机的价值是远远超过1800美金的,所以说这台相机HOPE兄拍的值!

当然它的实际收藏价值是要在今后俄罗斯(或乌克兰)经济上发展,苏联相机得到世界的认同后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照相机》杂志2002年11期登载熊达闻先生的一篇文章里提到基辅90相机,说这种相机前苏联没有大量投产的主要原因是受制于电子快门的核心部件CPU主板(中央处理器)。这枚“黑色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厂家是不能自行生产的,而对外委托订货一次又不能少于10万块,其结果是厂家无力负担高额的成本,最后生产计划流产,基辅90相机昙花一现成了永远的谜!

据说关于基辅90的种种传说也是不少的,就如同我们当年的“东风”、“红旗”相机一样,相机背后的故事筑成相机本身的魅力!也就使其纵横四海。可以这么说,基辅90背后的东西也许更有价值,随着俄罗斯国力的增强,这家伙的身价一定会越来越高的……

5、基辅90的技术指标

类 型:60*45mm,单镜头反光焦点平面电子快门照相机。

镜 头:沃而纳-3型,80/2.8 MC标准镜头。最近调焦距离0.6m,采用三爪插刀锁环式接口。同时还设计了120/2.8 MC和65/3.5 基辅90专用卡口镜头。而其他基辅60和潘太康120系列相机B6卡口镜头也可以使用,但在使用“A”挡是要手动先预收光圈。

快 门:电子控制纵走式幕焦平面快门。速度4-1/1000秒,A门、B门,闪光同步速度为1/30秒。有 2~-2曝光补偿。1/2档定位。

取景器:可换式,并备有腰平(俯视)和眼平(五棱镜)两种取景器,眼平取景器视度可调,幅度为-5~ 5度。

聚焦屏:可换,标准配置屏为中间明亮裂像四周微棱磨砂玻璃,机身取景屏内显示快门速度指示值。

输 片:采用过片轮带动后背过片(后背有计数器),后背有三个电触点,传输所用胶片的感光度数(在后背上手动设置),过片的同时快门上弦。

电 源:四枚A76钮扣电池,没电时快门也可启动,但只有一档速度:1/125秒。

6、把玩体会

相机拿到手里的第一印象是很小巧精致,但分量十足。设计思想虽然传统,但理念却是简洁和实用的。不管是谁,只要玩过135电子相机的人,不用看说明书,一会儿也能完全掌握规范要领,三把两下便可以操作自如了。

在使用操作上感觉设计基本是合理的,手感也不错。比较基辅88机重大的改进除了镜头卡口不同外,过片改为摇把(遗憾的是摇把是塑料制成,也是这种相机唯一使用塑料之处,否则就可以称为全金属机身了)。

摇把的下面是电源开关,有“З”(开)和“М”(关)。快门的位置没变,但向外移了一些,而且角度向外偏出一快,这样就更加合理了。

原来的基辅88快门给人印象是“滞死”,要使出吃奶的劲儿来按,而且一般的快门线还“带”不动它。而基辅90的快门要轻松多了,弹性也很好。速度调整盘在相机的左面,基辅88是速度盘同过片钮一体,而基辅90则完全分开了。最前边的是“A”档,同时锁定。接下来调整要先开锁(在速度盘下边),才能调整其他机械档位,共有1/1000-4秒、B门十四档。

而再后边是闪光灯插座,我认为闪灯插座在这里并不合情合理,但想了半天也没有给它找到合理的位置,看出来当初设计者也是黔驴技穷了。闪灯除了可以直接同步外还有“PC”插口,给外联灯提供了方便。而机顶的上边除了右边两个按钮(前边是测光钮,后边是取景器锁按钮),机身上的“东西”基本就没了,真是太简洁了。

我不死心继续想找出点什么,结果在过片摇把上发现一个金属按钮,初以为是多次曝光按钮,便赶紧寻找答案,试了几次都不成,最后竟将过片钮拧了下来,这才明白这个按钮是折卸过片把手的“锁”,原来是可以另加手柄或卷片马达的,但不知是否配套生产过?

另外镜头按接口下面有一个拨动环,仔细研究是同尼康FE、FM一样的光圈连动环,只有同它连动才能正确使用“A”挡。

此机在机顶的取景器设计上我觉得很多还是参考勃浪尼卡的方式方法,两者在许多方面相近甚至是一致的。如使用眼平取景器,测光信息(几档主要速度值)在相机取景器的右面,有指示灯上下跳动,比较灵敏,而一旦使用俯视取景器则在相机的左面了,虽然取景信息并没有改变,但看到的倒置的数字了。

基辅90相机给我的印象是比较深是取景屏的改变,虽然整体亮度上不及88机,除了中间四周的磨砂玻璃作了“暗化”处理,但中间裂像带却保持了足够的亮度,而且范围扩大了不少,这便足以保证调焦的精准和方便,这一点我认为基辅90很独到而且实用,使用中也非常舒服。

但遗憾的是取景屏严重偏黄,当然这不是取景屏之错,而是跟下面的反光板有直接原因了。反光板是单面镀银的(据行家讲镀层越厚就越发黄),从取景器里看比较偏黄,但正面看又是紫黄的,并可明显看见反光板后面的测光原件。

虽然是标准的B6镜头卡口,但原有的基辅60相机配套镜头如直接使用“A”档的功能却受到限制,需要手动收缩光圈才能达到“A”的正确曝光,据说基辅厂除专门生产一种80/2.8 MC标头外,还生产了两款配套镜头,即120/2.8 MC和65/3.5 镜头。

这两种镜头只是后座上有些改动,而光学结构同原来的镜头是没有区别的。而原有的B6卡口镜头只要在镜头座上小改一下,增加一个小的连动拨杆也就成了标准的基辅90镜头了。

这款相机的后背设计也很有意思,上面勾住下面锁死,开启既非常的方便又非常的结实可靠,右面有过片钮,也是小摇把转动,下面是计数盘,显示1-15的数字,下面还有一个显示“红”和“白”的小窗,分别表示“摄完”和“未摄”,而另一侧有胶卷的感光度和速度盘,手动设定后有关信息,便可以传到机身,提示测光和曝光了,当拍摄到“15”后快门就没有办法再按下去了,这时就提示你换胶卷了。

至此整机的大致功能也就介绍完了。

但把玩这台相机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快门振动太大,这点绝对继承了基辅88和60的传统,每抱住它按一次快门就感到被“震慑”一次,把玩时甚至不敢多按,是怕反光板被“震碎”了。

另外遗憾的是此机没有反光板预升功能,还有一个让今天影友无法满足的是它也没有多次曝光功能。

感想:基辅90相机已经问世十几年头了,它诞生即死亡令许多人惋惜。今天的相机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乌克兰的基辅厂却没有大的运作,虽然改良了基辅88,出了改良型基辅88CM和基辅60反光镜预升版,但总归是小打小闹,同这家曾是顶尖世界级大厂是不相配的,他们理应有更大的作为啊!我们期待着她能与时具进,也期待着她早日腾飞!

书影(郭铁师)写于2002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