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仪式感的年俗 生活一样的年俗

点击上方“蓑翁论书”蓝字,即可关注本公号。

从童年、青少年到而今的渐入中年,春节里的诸多活动,看似都仍然存在,但其内容实质,都在年复一年的缓慢变化之中,变得面目全非。下面,笔者就从交通、娱乐、压岁钱和团圆饭这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于春节年俗变化的个人感受与认识,供大家参考。

最有仪式感的年俗 生活一样的年俗(1)

交通

我的童年,正值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自己出生在江苏苏中的一座小镇,而父母的老家,则在小镇以东三公里左右的农村。每年过年,免不了要去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拜年。而打我记事时起,拜年的出行工具就是自行车。记得父母当时有两辆自行车,一辆凤凰牌、一辆永久牌。不要小看自行车这样的交通工具,在当时来说,其在小镇上的普及率,并没有现在手机这么高。而凤凰和永久,都堪称自行车里的大众名牌。于是春节里难忘的记忆,永远是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看着父亲宽阔的后背和两边风景如画的农田,期待着爷爷奶奶和乡下众多亲戚家的糖果、瓜子等小吃。

大概是到了90年代中期,小镇上富裕一点的居民,才开始用摩托车、电瓶车替代自行车作为春节拜年的交通工具,而对于遭遇变故的我们家来说,这两种交通工具暂时仍然遥不可及。记得父亲的第一辆电瓶车,是直到90年代末才入手。有了电瓶车之后,回老家拜年的路上时间确实变短,可电瓶车的车速更快,在乍暖还寒的春节期间,防寒就成为头等要务。每次春节回老家,从头盔到大衣,父亲总是把我裹得严严实实。而当时已经进入少年时期的我,却时常因为感觉不便,无法便览风景而跟父亲争吵,现在想来,很是懊悔。

也正是这一时期,我们县开始出现了从县城到各个乡镇的中巴车,这些中巴车多为私人承包,以现在的价格水平来看,收费不菲。但因为随叫随停,非常方便,也迅速成为大家春节出行的重要工具之一。印象之中,中巴车跟现在县里的城乡公交车不同,似乎是没有任何乘客站着,遇到没有座位的乘客,售票员会准备很多小板凳,保证每名乘客都是坐着出行。

1999年,我离开家乡,前往北京读大学。春节期间的交通,就从单纯的电瓶车和中巴车,增添了火车和长途中巴。得益于学校的统一订票,春运期间回家的火车票,一般是不会买不到的,但却不一定都能保证是坐票。一旦是站票,普快火车里那种人山人海、寸土必争的场景,我恐怕毕生都会难忘。每一次从北京回老家,从上火车到落座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身着厚衣服的我,总会变得大汗淋漓。不只如此,火车里的烟味、汗味和泡面味混杂的那种味道,恐怕仅次于医院里的药水味(我一直在医院大院里长大),成为我平生最熟悉的味道之一。

最早在北京的几年,我都是从南京乘坐T66/T65列车进行中转,这趟车晚发朝至,非常方便。春节前夕到了南京,一出站就会有人问是否前往我们县,然后跟随他们的指引,坐上中巴车,大概4个小时左右,就会到家。而母亲总会恰如其分地算好时间,踏上小镇熟悉的街道,走不了多少步,一进家门,闻到的就是熟悉的红烧肉香。

再过几年,扬州开通了直达北京的火车,我们的中转地就从南京变到扬州,下火车之后回家的路上时间,也从4个小时缩短到2个小时。再后来,我们县也开通了直达北京的列车,下火车之后回家的时间,又从2个小时缩短为几十分钟。然而这趟车开通没多久,我就离开北京,返回江苏生活。T66/T65那种痛苦而难忘的春运经历,便永久成为了历史。

时至今日,春运归乡的交通方式,从普通列车转化为动车,动车的舒适与便捷,也取代了普通列车的拥挤与嘈杂,成为了新时代的春运交通生态。甚至由于自己已经在南京安家,大部分春节改为家人来南京,在南京一起度过。春节期间的交通方式,就又变成公交、地铁和步行了。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回归?

而对于老家的亲朋来说,大多数人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春节拜年,大多是开车前往,而这在二十年前,仍然是无法想象的事情。我至今清晰地记得,刚上大学第一年春节回家,表哥闲聊时就对我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像欧美电影里那样,拥有一辆私家车。没想到五年多之后的2005年,表哥的这一梦想就已成真。而家境再普通的亲戚,春节拜年,也起码是选择电瓶车作为交通方式,自行车和步行拜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最有仪式感的年俗 生活一样的年俗(2)

娱乐

记得小时候,春节是自己最为期盼的节日。小镇的电影院门前,是春节期间孩子们的公共娱乐中心,既可以看电影,也可以品尝凉粉、臭豆腐、酒糟等风味小吃,还可以玩滚圈、踢毽子、炸鞭炮等各种游戏,实在开心。记忆当中,印象最深的一场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是香港演员刘青云、吴倩莲主演的喜剧电影《阿呆拜寿》。我们的青少年,是属于港片的一个时代,而这些港片,既来自小镇的有线电视播放节目,也来自不少同学家的录像片,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小镇电影院播放的电影。

世易时移,小镇的电影院在规模一再缩小之后,终于关门大吉,原址出租出去,变成了电子游戏室。而伴随新一代孩子成长的,是电脑和手机。尽管电脑和手机都联通网络,都有着相应的社交生活,但在物理空间上而言,孩子们春节期间的活动,从电影院门前这样的公共空间,转化为室内的独自玩弄手机,甚至就连家族团聚这样的私人聚会时刻,低头看手机的小孩和年轻人,也开始成为主流。而类似我们那一代孩子那样在公共空间实施的种种游戏,在新一代孩子当中,已经接近绝迹。

最近十年里,电影院在我们县这样的基层,开始逐步复苏,乃至到最近两三年,开始变得火热。县城市中心的几家电影院大年初一热门电影的电影票,都要提前好几天买,否则都会早早售罄。就连我的老家小镇,这两年也重新开张了一家新型电影院。或许对这一代的孩子和年轻人来说,看电影和聚餐,已经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公共生活之一。

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春节期间的娱乐生活,这么多年里变化不大,仍然以打麻将为绝对主流,尽管从淮安流传开的掼蛋在江苏全省非常流行,但在我们老家,春节期间掼蛋的人,仍然鲜见。而在打麻将之后,中老年人新增的重要娱乐方式,非广场舞莫属。几年之前,广场舞的场地以大型超市门前为主;而这几年,小镇兴建了新的公园,这迅速成为广场舞的最佳阵地。即便春节这几天,在公园里跳广场舞的,仍然大有人在。

最有仪式感的年俗 生活一样的年俗(3)

压岁钱

压岁钱应该是春节最重要的民俗之一。小时候,挨家挨户拜年时拿到的红包,是自己最为开心的记忆之一,虽然这些红包最后无一例外,全部上交给了父母。压岁钱里的讲究,恰应了费孝通先生笔下关于礼尚往来和差序格局的相关论述。一方面,越是重要、越是亲密的亲友,给的红包金额往往越大;另一方面,收到多大金额的红包,一般都会返还给对方小孩相同或相近,甚至更多金额的红包。

然而从自己成年,尤其是结婚成家开始,给自己压岁钱的亲戚就越来越少,到这几年接近于无。而且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最近几年,仍然包红包给小孩的亲戚,一般是以父母一辈、甚至更长辈级的亲戚为主,而到了我们这一辈人,由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兄弟姐妹都以表兄弟表姐妹为主,因此其下一代孩子,亲戚关系之间就更加疏远,再加上人口流动性的加大,很多兄弟姐妹都在不同的城市安家生活,过年时很难聚齐,因此我们这一辈人,再给小孩包压岁钱的例子,就越发稀少。

而在微信兴起之后,微信红包慢慢开始成为主流。在我们参与的各个家族群当中,每次聚餐一结束,大家都以在群里发红包、抢红包为乐趣,虽然每个红包的金额,只是原来前网络时代的百分之一左右,但大家仍然乐此不疲,红包的社交效应和凝聚效应,其实反而是增强了。只有在给最为亲密的亲人时,大家才会仍然选择数百甚至数千级的春节红包,而这些红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也是直接通过微信转账的。

最有仪式感的年俗 生活一样的年俗(4)

团圆饭

春节是合家团聚的节日,作为极其注重饮食文化的中国人来说,团圆饭自然就是春节团聚最重要的载体形式。就团圆饭的具体菜肴内容而言,这么多年里,并没有本质变化,只是菜肴品种更加丰富,食材更加讲究而已。

团圆饭最大的一个变化,体现在饭局的参与规模上。在我们小时候,祖父祖母这一辈人基本上都健在,而且身体不错,加上父母这一代人多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在鼓励生育的背景下,往往父母都拥有好几个兄弟姐妹。每到过年,大家都相约共同来给祖父祖母们拜年,那时候的团圆饭,是真正意义上的家族团聚,热热闹闹而又规模庞大,往往一两桌人都在少数,以我姑父家为例,每年初二家族团聚时,凑齐的人都是至少三四桌。

这么多年下来,祖父祖母这一辈人,要么已经凋零,要么也进入风烛残年。伴随着这一代人的逝去或老去,这种一大家族的聚餐,就越发变得不可期。对父母一辈来说,关系好一点的兄弟姐妹,还能在春节期间时常相聚,要是关系不好甚至有矛盾的兄弟姐妹,由于缺乏了给共同父母拜年这种关系的维系,往往就变得日渐疏远,甚至不相往来。

到了我们这一辈人,基本上还是以跟着父母一辈一块儿拜年聚餐为主。而这些表兄弟表姐妹一方面没有父母一辈那么亲近的关系,另一方面很多也身居各方,要想在春节期间完全聚在一块儿,其难度是相当之大。以我母亲这一脉为例,母亲兄弟姐妹们每一家的孩子,曾经从老大家的孩子开始,相约过每年初五一起相聚,不带父母一辈人参加。这样的聚会开始的时候也是非常热闹,可越到后来,聚齐的人就越少,最后终于因为某位在外地工作生活的表姐当年无法回乡操办,而宣告中断。

正如我某位朋友今天发的朋友圈所言:或许亲戚这一概念,也要在我们这一代身上,淡化或消失了。这可能略为言重,但倒也道出了一个趋势。

随着现在二胎政策的放开,以及将来可预期的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在部分经济能力和生育意愿较强的家庭当中,再过几十年,我们小时候那种全家族春节团聚的景象,还会再次出现吗?这倒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问题。

就此搁笔。

2019.2.6(大年初二)晚作于竹林斋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

如果对本文感兴趣,欢迎朋友圈,谢谢!

这里是:蓑翁论书,wengonbooks

@江海一蓑翁 的个人原创作品发布平台,从书出发,畅谈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与艺术,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转载、合作或其他事宜可邮件24627449@qq或者加我私人batongyang(注明“蓑翁论书”粉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