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香港回归小学生活动(香港一所小学不平凡的升旗礼)

新华社香港10月1日电(记者林宁、许淑敏)国庆之际,香港广大中小学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庆祝新中国72岁生日。不同于大部分学校在操场或礼堂升旗,香港鲜鱼行学校把升旗礼搬到了教室。从学生到校长,都无比看重这场国庆升旗礼。

9月30日8点15分,国歌声响彻香港鲜鱼行学校。每间教室里的师生,都向投影幕布上的国旗行注目礼。投影仪播放的是香港青少年军升旗手在学校礼堂升挂国旗的画面。由于疫情,原本在礼堂举行的升旗仪式以这样特别的方式挪到了教室。而更早以前,学校甚至没有流动旗杆可以在礼堂升旗。

庆祝香港回归小学生活动(香港一所小学不平凡的升旗礼)(1)

9月30日,香港鲜鱼行学校的师生在教室观看旗手升旗。新华社记者 林宁 摄

“去年7月新华社报道我们想要一根流动旗杆后,很多社团联系我们,最后我们接受了香港升旗队总会提供的流动旗杆。”鲜鱼行学校校长施志劲说,旗杆的到来“拉近”了学生与国旗的距离。

鲜鱼行学校是一座4层建筑,没有操场,只有一个比半个篮球场稍大的礼堂,作为举办典礼和活动的场所。去年8月以前,学校唯一的旗杆被固定在顶楼天台一角。

每逢“十一”“七一”、开学礼、毕业礼等重要日子的前一天,施校长或校工会上到顶楼天台,小心踩过吱吱作响的楼顶隔板,然后再跃到隔板下方一块约3平方米的水泥平台上,才能到达旗杆前升挂国旗。

天台周边没有防护栏,施校长规定只有他本人和男校工才能上天台升旗。因为安全原因,学生无缘目睹升旗过程。流动旗杆的到来,让学生们看清了过去远远飘扬在天台的国旗,是如何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缓缓升到旗杆顶端的。

受限于礼堂的空间高度,鲜鱼行学校的流动旗杆只有约3米高,低于其他学校5米半到7米之间的室内旗杆高度。“纵使我们的旗杆受客观条件所限,可能没那么‘大气’,但是我们尊重国旗的信念一点也不少!”施校长用言传身教,把“国旗神圣”的信念植根于学生心中。

六(A)班的徐逸麟同学告诉记者:“虽然因为疫情我们只能隔着屏幕观看礼堂举行的升旗礼,但我不会因此觉得升旗礼不够隆重、不够重要,因为国旗在我心中一直都是神圣的。”

小徐的同班同学杨桐烯说:“早晨上学路上,远远看见学校楼顶飘扬的五星红旗,我无比开心,因为这面五星红旗让我们学校特别耀眼。”

听到这番话,施校长备感欣慰。几年前的香港回归祖国纪念日前夕,他上天台升旗,不小心把自己反锁在了天台。适逢假期,他被困整整7个小时,直到对面的邻居报警才获救。

流动旗杆来了,他不怕麻烦,依然坚持在天台和地面同时升旗。

“你问我上天台升旗艰难吗?当然难,但我要向学生示范:在艰难的环境,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施志劲说。

庆祝香港回归小学生活动(香港一所小学不平凡的升旗礼)(2)

9月30日,香港鲜鱼行学校的学生在上国情教育课。新华社记者 刘展威 摄

是的,这所普通小学的校长创造了很多不平凡:他是最早在香港开展德育及国民教育课的小学校长之一,坚持至今近十载;他还摸索出在中文、英文、常识等科目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施志劲认为:“国情教育不应该只是一门课,而是应该贯穿各学科。通过自然国情、历史国情、人文国情和当代国情等方面,让学生全方位了解自己的国家。”

在鲜鱼行学校,走廊、壁报、展板都是国情教育场所。位于学校礼堂的常识科技板贴满了神舟十二号的图片和资料;位于学校楼道的国情及国民教育展板,张贴着“香港回归事件簿”。展板上还分布着互动学习二维码,供同学们扫码看视频以及答题。第一题就是:“自古以来香港是哪国的领土?”

“如果只是一张贴满资料的死板的黑板报同学会看吗?一定要是‘会说话、会教学’的壁报。”施校长自信满满地说。

9月30日的升旗礼后,施校长不失时机地讲起国庆期间的天安门。在校电视台简陋的演播间,他对着摄像机镜头滔滔不绝;在各间教室,同学们专注聆听。“花坛像不像一个巨型的生日蛋糕?”……施校长用生动的比喻,引得同学们更加专注。

这些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基层家庭,平民化是这所学校的底色。施校长希望,校舍能更现代化一些,让师生可以发挥更大的潜能。

“我想要一个操场,哪怕拨给我一间有操场的废弃校舍也是好的。”说这话时,施校长望着远方,似乎在憧憬着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的操场上,学生们快乐地奔跑、跳跃。

视频记者:许淑敏、林宁、许朗轩、刘展威、梁嘉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