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金曲波西米亚狂想曲(波西米亚狂想曲)

《波西米亚狂想曲》具有强烈思想性和艺术性。《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思想内涵是西方自由主义哲学,融合叛逆不羁、坚持真我的摇滚精神,以它与众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年轻人的活力和自我意识。同时,又具有非传统音乐风格的波西米亚艺术气质,独树一帜,令听众如痴如狂。《波西米亚狂想曲》是将思想情绪化为动听音乐的行动和典范。

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皇后乐队和主唱佛莱迪·摩克瑞

2019年2月25日,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杜比剧院举行,影片《波西米亚狂想曲》最终斩获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4项含金量极高的大奖,为颁奖季完美收官。

世界十大金曲波西米亚狂想曲(波西米亚狂想曲)(1)

拉米马雷克因在《波西米亚狂想曲》中完美诠释皇后乐队佛莱迪·摩克瑞的形象,而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成为史上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埃及裔美国人。

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是一部对皇后乐队、传奇主唱佛莱迪·摩克瑞以及他们音乐的致敬盛宴,它打破音乐传记类电影票房纪录。

皇后乐队Queen。英国摇滚乐队,1971年成立于英国伦敦,由主唱佛莱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吉他手布莱恩・哈罗德・梅(Brian Harold May)、鼓手罗杰⋅泰勒(Roger Taylor)和贝斯手约翰·迪肯(John Deacon)组成。

世界十大金曲波西米亚狂想曲(波西米亚狂想曲)(2)

拉米马雷克(左)和佛莱迪·摩克瑞(右)

佛莱迪·摩克瑞。英国音乐家,皇后乐队Queen的主唱。1946年9月5日生于东非坦桑尼亚。1991年11月24日,他死于艾滋病所引发的肺炎,在他公开自己病情(1991年11月23日)的仅仅一天后,年仅45岁。

佛莱迪·摩克瑞他被称为“英国的第一位亚裔摇滚巨星”,2002年,在BBC举办的英国人心中“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票选活动中,排名第58位。

2006年,《时代周刊》亚洲版提名他为过去60年间最有影响力的亚裔英雄之一,他持续不断地被票选为流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歌手之一。

佛莱迪以高亢璀璨的音色与戏剧化的表演方式著称,他也赋有卓越的创作才华,写下许多皇后乐队的传世作品,例如《波希米亚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我们是冠军》(We Are the Champions)、《Killer Queen》、《Somebody to Love》、《Don't Stop Me Now》等。

世界十大金曲波西米亚狂想曲(波西米亚狂想曲)(3)

英国皇后乐队

对于佛莱迪·摩克瑞和皇后乐队,在中国的知名度或许不是很高。记得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天都会在学校或者街边有活动的时候听到别人边跺脚边哼唱:We will we will rock you ,那个时候并不知道这歌出自何方,但还是会和别人一样,听到歌词之后情不自禁的跺跺脚。

还有一部分人是通过央视体育频道知道了他们,就是因为那一首《We Are The Champions》我们是冠军。

直到这部电影的出现,才让公众包括我,真正的开始认识皇后乐队及它的主唱佛莱迪的一生。

当看到影片最后的“Live Aid”演唱会,佛莱迪唱起“妈妈”时,许多观众的眼泪开始在眼眶打转。很多人会惊讶:原来这首歌是他们唱的,原来这首歌就是《Bohemian Rhapsody》波西米亚狂想曲!

世界十大金曲波西米亚狂想曲(波西米亚狂想曲)(4)

歌曲《波西米亚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

歌曲《Bohemian Rhapsody》波西米亚狂想曲,是皇后乐队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由佛莱迪作词、作曲,发行于1975年10月31日,1975年被收录在皇后乐队第四张录音室专辑《A Night at the Opera》中。本曲在西方社会相当为人熟知,因此常通俗地被称为“Bo Rhap”。

1975年《波西米亚狂想曲》单曲推出后,得到了不寻常的巨大成功。在英国单曲榜连续九周冠军,并在英国国内销售超过200万张,创下当时英国史上销售最高单曲纪录。现在为史上第三,仅次于《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 》以及《Candle in the Wind 1997》。

1977年,该曲获得第1届全英音乐奖最佳单曲奖。1991年,该曲再次登顶英国流行音乐排行榜单曲榜,共蝉联5周。2018年,根据该曲改编的同名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在全球上映。

世界十大金曲波西米亚狂想曲(波西米亚狂想曲)(5)

《波西米亚狂想曲》是皇后乐队最具个性的歌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波西米亚狂想曲》是用古典音乐的方式对摇滚乐进行了一次颠覆。音乐结构极为特殊,曲中无重复的副歌,而是由许多支离破碎且风格步调差异甚大的部分构成,包括歌剧,重金属,清唱等,并且充满著猛烈的意识流与噩梦色彩。这在流行音乐中是不可思议的。

《波西米亚狂想曲》能让人感到一种充满矛盾却又心潮澎湃,而歌词充满了宿命式的寓意,佛莱迪和皇后乐队都没有解释过这首歌的真正含义,但乐队成员May曾经说过,《波西米亚狂想曲》隐含了弗雷迪个人的心理创伤,他回忆:“佛莱迪隐藏了童年时期的不安感,用在外放荡不羁来掩饰,他是一个复杂的人,他没有解释过歌词含义,但我认为他把他自己放在那首歌里了”。

《波西米亚狂想曲》唱的是佛莱迪那短暂,却璀璨耀眼的一生!

世界十大金曲波西米亚狂想曲(波西米亚狂想曲)(6)

I sometimes wish I'd never been born at all ——我有时候希望我从未存在过;

But I'm just a poor boy and nobody loves me ——但我是个可怜的男孩,没人喜欢。

歌词悲伤得更加直白,正是佛莱迪本人内心的呼喊。看着歌词,好像就突然生出一种凄凉的同病相怜之感,原来不管是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还是如佛莱迪般的天才,都会生出类似的感慨。

影片中,佛莱迪大声说:我来告诉你吧 / 我们都不合群特立独行 / 所以我们的音乐是做给和我们一样的人 /那些受排挤处在人生低谷的人 / 我们很确定他们不属于任何人 / 而我们正是为了他们而歌唱——《波西米亚狂想曲》

一首歌如果没有思想,是不可能传唱和流传。歌曲《波西米亚狂想曲》与它的时代背景和独特的思想哲学有巨大的关系。

世界十大金曲波西米亚狂想曲(波西米亚狂想曲)(7)

西方新自由主义哲学思想

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是英国现代政治思想的主要派别。新自由主义指的是一种政治经济哲学,反对国家对于国内经济的干预。主张在新的历史时期维护个人自由,调解社会矛盾,维护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

最早的新自由主义者代表人物多为牛津大学的教授、学者和研究人员。20世纪初,新自由主义逐渐成为英国官方政策的重要基础,其影响遍及英伦三岛并扩展到西欧,引起西方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深刻变化。两次世界大战严重阻碍了新自由主义在欧洲的传播,但它的思想原则却在北美得到了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也不断扩大。

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随着物价指数上涨,国内生产总值下降,通货膨胀,失业人数上升。凯恩斯主义被搁置,福利国家政策无法实施,新自由主义在全球得到进一步的认同和发展。在经济政策上主张经济私有化,经济市场化、经济全球化,为经济复苏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新自由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它认为,个人权利尤其是个人的自由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人偏好、利益诉求都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不能在众多个人利益诉求之间按照某一种标准分出孰优孰劣。每个人都有设定自身追求目标、采取措施实现目标的自由,这种自由是应该受到保护的。

在新自由主义看来,个人权利成为判断一切社会行为得失成败问题的尺度,个人利益成为解释一切历史事件的动因。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新自由主义认为个体的实在性决定个人优于社会,社会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的,个体的性格决定整个社会的性质。

国家只是社会的一部分,国家和社会同样是由单个有生命的个人组成的,国家和社会没有特殊的额外的权利。所以,个人优先于国家和社会,个人、社会和国家之间具有明晰的权利边界,社会和国家不能以任何借口越界侵犯个人的权利。

世界十大金曲波西米亚狂想曲(波西米亚狂想曲)(8)

嬉皮士文化、摇滚乐文化

60年代的精神是叛逆的,60年代的文化是叛逆的,60年代的生活也是叛逆的。 在60年代的西方,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蔑视传统,废弃道德,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能见容于主流社会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叛逆,这些人被称为“嬉皮士”(Hippie),由嬉皮士参加的,以文化的反叛和生活的反叛为主要内容的反叛运动被称作“嬉皮士运动”。

60年代在学生反叛的历史氛围之下,嬉皮士运动形成规模,嬉皮士文化蔚成风气。当时,许多年轻人以着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穿超短裙,吸毒品,听摇滚乐,跳摇摆舞,同性恋,群居村等极端或非主流行为反抗社会,抗拒传统。

嬉皮士们自己认为,西方社会正处于新旧文化的交接点上,他们是时代的先锋,正在积极地创造一种新生活,开创一种亘古未有的新事业。嬉皮士们所笃信的箴言,“做自己的事”(do your own things),体现出他们对现实、对传统的视和反抗。

嬉皮士们希望通过逃避主流社会,随心所欲的放荡和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找回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理性社会中所丧失的人的原始情欲,恢复在人的个性中所包含着的文化创造的动力,抗拒现理性社会对人性的扼杀,以求达到文化的超越、人的精神的解放和人的生存状态的更新。

他们相信,随着嬉皮士运动的兴起,大众将出现新的觉醒,一个真正自由、平等、博爱的新世纪即将破晓。

世界十大金曲波西米亚狂想曲(波西米亚狂想曲)(9)

摇滚乐是“嬉皮士”的集体宗教,它表达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尤其是摇滚精神中那种叛逆不羁、坚持真我。当时最受“嬉皮士”崇拜的有两个摇滚乐团:甲壳虫(Beatles)和滚石(RollingStone)。它们的出现将“嬉皮士文化”推向了高潮。

摇滚乐以它与众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年轻人的不满情绪;它使人坐立不安,令人振奋,想和音乐一起动;而且这种动完全是听凭内心的感受驱使的自由运动——没有章法、没有步调,想怎么动就怎么动,充分表现了活力,表现了自我的存在。

此外,摇滚乐借助现代音响设备和灯光,造成一种梦幻般世界的效果,使人感到音乐不是来自舞台,而是发自人的五脏六腑,发自内心深处,使人感到一个新的“我”的存在。

应该进一步看到的是,虽然嬉皮士运动源于年轻人的反叛意识和反叛的冲动,源于对现存一切事物的怀疑和否定,但是嬉皮士运动和嬉皮士文化的精神核心,仍然是西方世界的两大基本价值观: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

新自由主义和嬉皮士文化对皇后乐队的主唱佛莱迪的影响巨大。当我们回顾皇后乐队以及弗雷德的一生时,一个清晰的线索是:他们从来都非主流的,无论在其艺术追求、歌曲风格、形象甚至是弗雷德的舞台表演等等,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英国主流社会看来都是出格的。

佛莱迪和他的皇后乐队精心制作的《波西米亚狂想曲》,不仅意味着对现实权、传统、道德、规则、文化的反叛,还意味着他们创造新生活的过程。从自我开始,从自我的感受出发的。

《波西米亚狂想曲》完全体现了“做自己的事”。就是要废黜明星们话语权的垄断,让所有热爱音乐的人"自己动手"创造音乐,表达自己;要让所有人都真正"独立"地去搞音乐,而不使传统,权威或者大公司成为无论音乐还是个我本身发展的羁绊。

世界十大金曲波西米亚狂想曲(波西米亚狂想曲)(10)

我不会在自己的时代错过《波西米亚狂想曲》

我愿意为音乐冒险。在一切还没有太迟之前,在我只能蜷缩在轮椅里什么都做不了之前,我想去那些从未去过的地方,比如中国,俄罗斯。我会穿着同样的紧身衣,看啊,我能想象,他们推着我,我坐在轮椅里,依然唱着《波西米亚狂想曲》。——佛莱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 

世界十大金曲波西米亚狂想曲(波西米亚狂想曲)(11)

感谢影片编导,使我们得以看到1985年那场演唱会的恢弘场面。四人的皇后乐队,充满激情的佛莱迪,调动着八万观众的激情和狂热。他的臂膀时而指向天空,以青春的旋律向上帝挑战,时而挥拳,展示他不屈服于命运的豪迈。

八万人和他一同歌唱,《波西米亚狂想曲》响彻整个体育场,整个天空,整个宇宙。

《波西米亚狂想曲》是生命的礼赞,是梦想的丰碑。你和我,不是佛莱迪,但我们也可以秉烛前行,去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梦想,宏大的或微小的,都没关系,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

《波西米亚狂想曲》那些歌词字字句句都是生命最本身的呐喊和思考,令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盈。生命有限,貌似一百年,其实未必,如果在有限的时间里尽情燃烧释放光和热,如何找到并坚持真正的自我,是很难的事,但总有人会去做,义无反顾,任凭蹉跎,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一曲生命的摇滚在呐喊,我不会在自己的时代错过《波西米亚狂想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