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日行一善(日行.一善)
有人说:“发慈悲心行善,是佛的旨意。”其实,这不是佛的旨意,也不是神的旨意,更不是上帝的旨意,而是自己内心的旨意。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认识是行动的导向,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
“慈悲为怀”是佛学的基本教义之一。什么是慈悲呢?佛教提倡“忍辱负重,以求正果。”忍辱并非一味地忍耐,舍身护发也是佛教的教义。在恶面前,慈即阻挡,悲即教化。很多人会误解,认为慈悲就是容忍一切恶,放纵一切欲,不是这样的。对一切烧杀偷抢的恶,佛学是通过这样两步来点化:一是阻止,通过言语和行为,阻止一个人去作恶。第二步是教化,用佛理、用心去感化他,大多数恶到此就烟消云散了,就是所谓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尽管中间可能有很多反复,有很多善和恶的较量、人性与欲望的较量、佛教和俗欲的较量,但最终能明心见性、脱胎换骨就会修成正果。
对外界的恶,要以慈悲之心待之,对内心的恶,也一样。佛家之所以对闭关很看重,这和儒教的“慎独”、“反求诸己”是一回事,要彻悟,必须从消除心中的恶开始。一个人心中这些恶不除,他自己也会过得不快乐、不幸福、不自在;同样,社会中的这些恶不除,一样难以和谐、文明、善良。
一个慈悲有智慧的人在遇到任何事情时,首先想到的是别人,希望众生能够改恶向善、离诸烦恼;一个愚痴而平庸的人,遇事只会想到自己,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会不顾他人性命安危、造诸恶业。
禅宗认为:人,有人心;佛,有佛心。那么,心中有佛的人会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呢?佛说,人应该具备一颗慈悲的心。什么又是慈悲心呢?很简单,慈悲心=人心 佛心。
慧能禅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里愚痴,处处都是苦海了。”
《三字经》开篇就讲:“人之初,性本善”,这与孟子所提倡的“人性基本是善的”观点是一致的。所谓的“慈”,在《新华字典》上的意思是“和善”。当我们轻轻发声念出“慈”字的时候,心中就会涌出感动;就会想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样的精句名言;就会想起父亲送儿去学校,然后无声无息离去的背影;就会想起“妇人之仁”这个成语,所谓的“妇人之仁”,才是真正的大仁大义、大慈大悲;还会想到那些慈祥老人的慈眉善目;想到佛祖的慈祥与慈悲。
所谓的“悲”,就是人的七情之一,是指痛彻心扉的哀伤,也包含着怜悯和凄凉。当慈和悲这两个字连在一起的时候,情况就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这两个字都是以一颗心做底,用心做底,当然就与心有很大的关系了。古人造字是很讲究的,他们在慈与悲这两个字中注入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心得和情感,也期待着所有喜欢这两个字的人,都能够产生共鸣和震撼。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财富拿出来帮助别人,就等于伸出了自己结实的臂膀和胸怀,因为劳动者的每一分钱都是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双手换来的;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时间拿出来帮助别人,就等于馈赠出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因为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血液、骨髓甚至是器官捐献出来帮助别人,那么,这个人的一生就超越了自我,被放大成为人类最美丽动听的故事,成为一种大爱、勇敢和友善的慈悲!难怪古人倡导“日行一善”,原来就是积淀善德,荫及子孙,福寿长久。
心存善念,慈悲为怀。儒、释、道三家,所有得道之人都提倡并践行着“心存善念,慈悲为怀”这一信条。他们都提倡人生在于给予,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不在于回报。一味追求回报,你会发现你失去的东西会越来越多;乐于奉献,你会发现你得到的东西会越来越多。今日不求回报的善举,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你就会得到更多意外的惊喜!
自立立人,自达达人。禅宗的“度人度己,普度众生”和儒家的“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道理很简单,“度人”就有了一份责任,这份责任有两层意思:一方面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如果你连自己都做不好,就没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另一方面你自己站起来了,也要帮助别人站起来。你自己发展了,也要帮助别人发展。能够做到这一点,就会达到双赢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仁爱的境界。
日行一善,自觉养成。其实,人这一辈子做一件善事是件很容易的事情,难的是一辈子做善事而不做恶事,且不图回报。如果一个人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借助行善之举恶意操作,那不是善举,那是别有用心,是伪君子所为。
“日行一善”这个标准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但是,要放在一个普通人的身上并贯穿在他的一生当中,确实也很难做到。这需要不断地修炼,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奋斗。只要我们心怀慈悲之心,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温暖如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