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心理健康VS身体健康)

“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全的身体”这是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的一句名言,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心理健康VS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全的身体。”这是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的一句名言。

很多人都错误地认为,健康就是指身体健康。但是大家是否想过,如果没有心理健康只有身体健康,我们同样无法享受美好的人生,同样不会有成功的事业,无法获得理想的友情和爱情。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标准,除了身体健康外,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只有符合上面所有标准,一个人才称得上是健康的人。

因此,健康、幸福的人生包含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双重含义。身心健康运动目前是一场全球范围内的运动。理论研究和实际生活都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人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体,而且是有复杂的心理活动,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完整的人。一个人只有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于完满状态,才算是真正的健康。人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是辩证统一、相互影响的关系。

第一,当身体或心理方面产生疾病时,另一方面也会受到影响。人们常有这样的经历:当出现生理疾病时,往往会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易发怒;而当面临重要考试而紧张焦虑时,则会胃口大减,失眠、头痛、易疲劳。另外,有许多研究表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强烈、持久的负面情绪,如烦躁、忧愁、焦虑、疑惧、失望等,往往容易导致生理疾病的发生。据耶鲁大学统计,在所有求医的病人中,因情绪紧张而致病者约占76%。长寿学者胡兰夫德也指出:“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和夭亡的是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当代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良的心理状态可以引发一系列劣性生理机能的改变,从而导致失眠、便秘、消化不良、心绞痛、心率失常和女性月经失调等症状。最新研究还发现:65%的病人的疾病与社会逆境引起的压抑有关,另外35%的病人的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情绪不好引起的。

第二,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反过来又能促进身体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心理。研究表明,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非常有助于身体健康,因此如果我们能善于调节情绪,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就可以起到未病先防、有病早除的效果。

第三,心理健康容易被人忽视。躯体的疾病我们很容易觉察,比如打喷嚏了,我们会想可能自己感冒着凉了;突然之间肚子疼,我们会想可能是吃了什么不卫生的东西,应该立刻去医院。也就是说,一般性的身体疾病都会伴随一定的症状,这些症状提醒我们要及时去医院,然后医生会根据症状诊断病情,并做出相应的处理。而心理疾病的症状在早期往往被人忽视,比如抑郁症起初可能只是表现为嗜睡,焦虑症患者在刚开始也只是让人觉得这是个特别容易紧张烦躁的人,而由于长期以来对心理健康的不重视,往往让我们在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也只是认为自己只是心情不好而已,过几天就会好的。事实上,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是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同样,在出现心理问题时我们要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避免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心理对生理的影响。当人心理状态好时,就会食欲旺盛、精力充沛,机体的潜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总之,心理和身体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二者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如果你希望自己拥有快乐健康的生活,那么就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学常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这样做一个生理、心理都健康的人,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