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1斤10两相当于现在多少斤(古人为何规定16两为1斤)

在我国民间有很多风俗规矩。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些风俗习惯有些虽然有些封建迷信思想,但是很多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像我们农村打灶,高度不能低于肚脐以下,唯心的说法是,妇女做饭,下身可能高于灶面,容易得罪灶神,但按科学观来看,应该是灶面太低,人做饭时则躬着腰,腰部太累的缘故吧。

古代1斤10两相当于现在多少斤(古人为何规定16两为1斤)(1)

再比如我们民间供神灵时,用手装香也有规矩呢!外行人常用右手装,要么是三根一齐插在香炉内,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装香要一根一根的装,而且每根香都要插正。俗话说:装香不装正,如同插根棍。表明装香的人不够诚心,不会招来神灵。再者,装香时也不能用右手去装,要用左手。这在民间也有一句俗语:左脚不踩罡,右手不装香。

而且装香时,还得从右边插起,依次往左边插完三根香,这在民间也是有说法的:因为古时以左为尊,而人面对香炉时,香炉的左边刚好在插香人的右边。所以,装香的人应该先从自己的右边先装。还有一种说法:据说神界佛为尊,依次为法和僧,故香炉上的左边第一根香代表佛,接着依次为法和僧。

古代1斤10两相当于现在多少斤(古人为何规定16两为1斤)(2)

但是若要用科学的眼光来分析,我认为之所以用左手装香,是因为人在插香时,若从插香人的右边插起的话,则用左手去插可以防止香灰掉在手背上烫伤自己。而香要插正其实有2个原因,第一是美观,第二是防止香灰掉在香炉外面引起失火,再说也不怎么卫生吧!这就说明我们的老祖宗所定的这些规矩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我们姑且不谈论其唯心的东西到底是真还是假,俗话说:科学的尽头便是玄学。在人类没有用科学来验证出来以前,我们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老祖宗的规定既然能经过漫长的岁月延续下來,必然有他们的道理。只是怎么去解释这些道理,那就是后人的事情了。有些东西解释,从辨证唯物的观点上看,也是对立的。

古代1斤10两相当于现在多少斤(古人为何规定16两为1斤)(3)

既可用唯心的东西去解释,也可用唯物的东西去解释。又如我们现在日常经常用到的公斤秤其实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慢慢地改进而成的。在民间,30多年前都还用着市斤秤呢!然而在我国古代,人们也不用市斤秤,而是用16两的称去称东西。什么是16两秤呢?古时候,人们把一斤划成16份,一份为一两,用这种度量衡制成的秤就是16两秤。

说到16两秤,古时候也有一些传说:据说民间的木杆秤最早发明于春秋战国时期,而且还是我们民间的木工祖师爷鲁班制造出来的。他当时采用北斗7星和南斗6星的天象,将一斤分为13份,制成了13两的秤。但是他这种秤的弊端在于:秤上的一两为13分之1斤,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太麻烦了。

古代1斤10两相当于现在多少斤(古人为何规定16两为1斤)(4)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他为了统一度量衡,就派大臣李斯去负责改进鲁班的13两秤,而李斯是古代法家的代表人之一,而法家的思想则是“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李斯当时也看出来了鲁班13两秤的弊端。

但他为了法于天象,于是在鲁班以前的基础上,把福、禄、寿三星加进去,成为了后来的16两秤,并告诫人们用这种秤时,不可故意缺斤少两,少一两无福,少二两没禄,少三两减寿!但传于民间后,人们便认为这种秤有神灵监督,是不能弄虚作假的。不然就会有灾祸降临到自己头上

古代1斤10两相当于现在多少斤(古人为何规定16两为1斤)(5)

但是用辨证的眼光看,“16”这个数字相比其它数字来说,是最适合来分斤折两的。像鲁班的13两秤,其一半为6.5两,就出现了小数。而16两称则可以一直平分下去,直到一两为止也不会出现小数两,相比于我们后来的市斤秤还要优越。当然现代科技的进步这种小数两在我们生活中已经困扰不了我们了。

还有像我们生活中用来吃饭的筷子,也是有很多故事的。据说筷子的长度按祖宗的规定,应该为7寸6分长,它暗合了人的七情六欲,让人动筷时要量“礼”而行,不可肆无忌惮地纵容自己的情欲。

古代1斤10两相当于现在多少斤(古人为何规定16两为1斤)(6)

然而据小编看来,筷子过长拿在手里碍事儿,过短则手离食物太近,有些不卫生,也不雅观。大致上应该在7寸6分左右吧!但是长一点,短一点我认为没有多大关系,至于老祖宗说的以“礼”来控制人的七情六欲,我认为还是济公和尚的思想比较好: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