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头发会掉吗(这届年轻人头发越来越少)
年轻人关心的健康问题主要是脱发、失眠、长痘怎么办?
然而大数据却告诉我们,高血压这个中老年人的「隐形杀手」已经潜伏在年轻人群中了。
媒体报道,36岁的“程序猿”小王六年前体检就查出高血压,他想着自己年轻,就没有在意。直到一次连续加班几天后,忽然四肢水肿,走平路都喘气。去医院一查,竟然血压高达170/100mmHg,已经发生心衰,差点就挂了。
高血压是很多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中风、心力衰竭的重要风险因素。在血压升高不太多时,人的自我感觉不明显,然而伤害已经在缓慢发生。
长期高血压会给心、脑、眼、肾等器官带来多种伤害。图片来源:Pixabay
这不,广东省人民医院研究团队对以往17项研究中的450万年轻人的血压在近15年内的随访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近1/4的心血管事件与年轻时血压升高有关,而且收缩压和舒张压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各自独立的影响。
该研究发表在权威医学期刊BMJ上。
文献筛选和纳入的过程
研究者把所有人的血压值(单位:mmHg)分为了五个等级,分别是:
最佳血压:收缩压<120;舒张压<80
正常血压:收缩压120-129;舒张压80-84
较高正常血压:收缩压130-139;舒张压85-89
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舒张压90-99
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舒张压≥100
其中,以最佳血压为参照组,其他四组的结果与之进行比较,看看血压和健康究竟有何关系。
本研究主要有三大发现:
血压越高,越容易“被还债”少年不知愁滋味,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在随访期间,一共发生了8万多例心血管事件,「最佳血压」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最低,约为1.97/千人年。
其它四组与最佳血压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比值称为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
RR值代表的是该组发生率是最佳血压组发生率的倍数。它是危险因素调查中非常常见且至关重要的一个指标。
因此很容易计算并理解:如果RR值>1且越高,表明血压升高带来的效应越大,与发生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关联强度越大。
RR值在血压正常组、较高正常血压组、1级高血压组和2级高血压组分别为:1.19、1.35、1.92和3.15。
也就是说,年轻时血压越高,将来年纪大了,发生心血管事件、脑卒中、冠心病以及死亡的风险也比别人大。
与最佳血压相比,其余四组的心血管事件相对风险的分布图
从上图可以直观看出,随着血压级别的增高,菱形点逐渐右移,它代表的是风险逐渐增高。
而进一步的分层分析发现,过了30岁,血压高于正常值(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关联更加明显。
1/4的心血管事件发生与血压升高有关研究发现,血压升高相关心血管事件的人群归因分数(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PAF)为23.8%。
人群归因分数常用在病因学研究中,表示在特定时期内,如果消除或者预防某危险因素后,人群中疾病发生风险降低的比例。
反过来,也就说明了约四分之一的心血管事件可以「归咎」于血压升高。
这个指标可不低!研究中指出,这个值甚至比中老年群体还高,可见年轻时血压升高的危害性!
收缩压和舒张压各有影响血压的两个值——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对心血管病和死亡率有独立的影响。
对收缩压来说,高于120-129mmHg时,与心血管事件、冠心病和中风的风险增加相关。而舒张压高于80mmHg就开始关联心血管事件风险。
收缩压高于150~160 mmHg时,全因死亡率(也就是下图的那条紫色曲线)的风险就开始增加,而与舒张压相关的风险增加始于80~90 mmHg。
上图为收缩压,下图为舒张压,注意直线上升的点
独立地,收缩压每增加10mmHg,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加5%,冠心病的风险增加3%,中风的风险增加4%,全因死亡率增加2%。
舒张压每增加5mmHg,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加4%,冠心病的风险增加2%,中风风险增加3%,全因死亡率增加2%。
这一发现的意义在于,老年人和年轻人的高血压生理病理基础有所差别,年轻人发生高舒张压的情况更普遍,因此对于年轻人来说,应特别注意舒张压的增加。
年轻人需不需要积极降压治疗?高血压无论对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是有害的,但是否年轻时发现了高血压就要长期服药进行降压治疗?
图片来源:pixabay
研究者认为,进行降压治疗需要证据支持,这需要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以及治疗的获益。
目前常用的风险预测模型或指南主要基于高风险或超过55岁的患者,还没有在年轻人中得到验证。
这项研究的发现也只是基于观察性研究而不是介入性研究,因此没有获得与抗高血压治疗相关的直接数据,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
但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可以放任自己的血压不管,毕竟研究已经说明高血压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
还是要从年轻时就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避免熬夜和放纵,「勿以恶小而为之」,等到老了往往就已经来不及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