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经典苏轼定风波最好的解读(以34)

"神思"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术语,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从苏俄文论中引进的词,称之为"形象思维"。但西欧国家的文学批评家,一般不使用"形象思维"这个术语,而经常使用"创造性想象"或"直觉"。自先秦时期开始,庄子等人就已阐释了对于"形象思维"的体验和把握,描绘了"自由的想象"在创造性思维状态中的表现,如"游心于物之初"揭示了与"神思"相通的精神心理状态,"得至美而游乎至乐"则表明"游"的过程伴随着审美的形象并洋溢着快乐,是"神思"精神心理特征。到了魏晋南北朝,这种理论探讨达到了高潮,经过陆机、刘勰等人的精妙阐释,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形象思维"理论。

回味经典苏轼定风波最好的解读(以34)(1)

所谓"形象思维",实际上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活动,而是始终借助形象、伴随情感活动,并不舍弃理性思维,而以想象、联想的方式所进行的审美精神心理活动。它贯穿整个文学活动,从感知世界,到构思、谋篇布局、修改定稿,再到读者阅读鉴赏、评论者的深层解读等,都活跃着这种的特殊的精神心理活动。

苏轼是北宋的一代文豪,更兼儒释道三家,其文思如泉涌,故诗文辞赋俱佳,而其词在词史上颇有贡献,"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胡寅《题酒边词》序),"横放杰出,自是曲中缚不住"(晁补之语),"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王灼《碧鸡漫志》)。这首《水调歌头》是其代表作,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评价到:"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现录于下,并以"神思说"分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回味经典苏轼定风波最好的解读(以34)(2)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5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苏轼因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合,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此次到了远离京城的密州(今山东诸城),且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在中秋之际又十分怀念分别七年的胞弟苏辙,于是此词应运而生,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可见,"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作者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谓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之作。

此词上阙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篇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亮作为宁静而永恒的存在,启迪着人类面向苍穹的"天问"意识,屈原《天问》中就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的质问,张若虚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白有"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温庭筠有"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无不把月作为崇高的象征形式,引导人们对万里长空茫茫人生的深沉思考。月亮又是孤独与失意的象征,"中国士大夫在失意彷徨无可奈何之际,总是引月为知几,借以自慰,由此,月亮也构成了士大夫孤独的心象,反映孤独寂寞的心态,反映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的心理,与文人仕途坎坷、人生失意的感慨相契合"(傅道彬语)。"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两句引用唐传奇《周秦行纪》里牛僧孺应和潘妃而作"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太平广记》卷四八九),相传天上一日,地下一年,渲染天宫生活的美好,不正是影射现实世界的不如意吗?苏轼外放多年,早已经忘记京都的繁华,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丝无奈的感慨。"我欲乘风归去",此乃作者想象之词,又有化用前人痕迹。乘风而行的传说始见于《庄子·逍遥游》:"夫列子乘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列子·黄帝篇》中"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之子,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列子师从老商氏和伯高之子,学得御风之术,后用"御风而行"喻指有所作为之人。李贺又有《兰香神女庙》一诗,结尾两句是:"踏雾乘风归,撼玉山上闻。"杜兰香是传说中的天界女仙,能举体飞升,此句是指仙女从人间返回天上旧居。苏轼称"我欲乘风归去",是幻想升入月宫,即回到朝廷,然而,"归去"了又能怎样呢?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还不如留在人间同月光起舞呢!正如李白"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中,显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

下阙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里既指自己怀念胞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词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明月你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接着,词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颇具哲理意味。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指代明月,"共婵娟"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虽然分隔两

地,但千里之外,依然可以共享一轮明月,颇有见月如见人的意味。"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颇有"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的崇高美感。

陆机《文赋》说:"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曈曨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谢朝花于已批,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其中"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指文思启动之时,驰游高远而自由无拘,正好应了苏轼总结自己创作经验时说的话:"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苏轼又以诗为词,"无意不可入,无意不可言",且上阕每句都有来历,正是"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博采诸家,含英咀华。同时,"神思"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心理活动,"谢朝花于已批,启夕秀于未振",犹言推陈出新,独出心裁,从上述分析可知,苏轼在引用前人诗句典故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意境。最令人神往的是,当"神思"进入灵境,须臾之间可以看破古今之事,刹那之时可以明了四海之理,苏轼感悟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就是最好的证明。

刘勰的《文心雕龙》则继陆机《文赋》之后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形象思维"学说,独立列有《神思篇》,系统地建立了"神思"说。其开篇就指出了"神思"的基本内涵:"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此句出自《庄子·让王》,意为隐居其身,却心想功名利禄,刘勰扬弃其本意,这里指人的心思可以超越具体处境,不受现实时空的局限。苏轼写这首词的处境,与上述所引之句惊人相似,可谓是"身在地方,心存朝廷",并且苏轼的心思从"天上"游到了"人间",而其"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这就是"神思"所具有的超越性、自由性的精神心理活动。接着是"神思"的运行状态:"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这就是发动"想象"时的精神心理状态及其外在表现,我们也可以想象苏轼在作这首词的状态: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他独立于楼台之上,引颈遥望,浮想过往,曾高中进士,名冠京华,本应身居高位,伴君左右,怎料政党不和,遂自请外放,一腔报国志,岂可埋地方?月儿又圆了,想起王安石有"明月何时照我还"之句,真乃知音!又想起离别多年的弟弟,在月圆之时却不能团聚,"人世多错迕"啊!不过月有圆缺,离人也终会相聚,暂且借共有的明月聊寄相思之意。

回味经典苏轼定风波最好的解读(以34)(3)

刘勰又说:"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想象运用到创作构思中,要受志气的统辖,志是心志,是思想,气是体气,含有各人的个性在内。想象要受思想的统辖,才能使想象在主题范围内飞腾,想象会受到体气即个性的影响,因而形成作家个人风格。苏轼个性张扬,豪放不羁,与深沉内敛的苏辙形成鲜明对比,且"一肚子不合时宜",于党争中不知自保,落得一生坎坷。又长于眉山,与道教圣地峨眉山很近,幼年以道士张易简为师,故道家思想自小就在苏轼心中埋下种子。苏辙在苏轼墓志铭中写道:"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足见苏轼思想的复杂性。这表现在其作品中,就是融汇了儒释道三家思想,且儒家思想贯穿苏轼的一生,佛道思想在他需要时才占上风,此消彼长,或以矛盾冲突的形式存在,与他坎坷的一生相浸润,最终达到圆融合一的境界。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此句说启动文思,贵在保持虚静的心境,疏通情性,净化精神。但是,就酝酿文思说,有一种作品,作家在经历中有很深的感触,他在产生这种感触以前虽然也需要虚静,当他弄清事实真相而产生激情,意有所郁结,感情喷薄而出,发愤抒情时,那就不再是虚静了。所以,这首《水调歌头》恐怕不只是由虚静而且还有情感喷薄而出这两种因素所产生的了。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当登山观海接触到外界事物时,想象飞腾,文思泉涌,但到用文辞来表达时,从想象到文思要打一个折扣,因为刘勰认为文思决定文意的内容,文意决定文辞的使用,三者有机统一,才能写出好作品。这首《水调歌头》,苏轼的想象从天上到人间,其文意也十分鲜明,其文辞也不落窠臼,可谓文思、文意、文辞三者结合之佳作。

"至于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至精而后阐其妙,至变而后通其数,伊挚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其微矣乎。"此句讲逸出文思的道理,溢于言外的情致,言语很难表达,只有到了精微的地步方可明了其中的奥妙,只有把握到情理和体制的多样变化方能通晓其变数,正如伊挚不能言说鼎中之变、轮扁不能言说运斤之数一样,那是因为任何微妙之处都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此词中如"高处不胜寒"、"此事古难全"之句真乃精妙之言,正如禅宗的"妙悟"和画论中的"迁想妙得",东坡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悟到"此事古难全",进而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增添了意蕴,使得此词境界旷达,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崇高美感。

参考文献:

[1]龙榆生.《东坡乐府笺》[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2]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3]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4]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批评》[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