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固态硬盘外壳安装(海康威视固态移动硬盘盒使用体验)

最近手头的垃圾渣士顿8G U盘连续坏了几个,里面存的学习资料灰飞烟灭[石化],实在是怕了,心想U盘有价数据无价,于是萌生了买个好点U盘的想法。

重新买个U盘一定要买个颗粒好的怎么也得TLC或者MLC颗粒,网上搜索了下价格,很快让我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也太贵了!而且速度也就一般般。印证了那句老话:贫穷使我理智。

海康威视固态硬盘外壳安装(海康威视固态移动硬盘盒使用体验)(1)

“这价格买个固态都可以了”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仔细一想其实固态和移动硬盘盒之间只相差一个硬盘盒,于是马上在淘宝闲鱼上翻箱倒柜的找。

关于硬盘提供的传输速度我们先看下USB协议的速度

USB 1.0 :传输速度最大1.5Mbps(192KB/s)USB 1.1:传输速度最大12Mbps(1.5MB/s)USB 2.0 :传输速度最大 480Mbps(60MB/s)

USB 3.0系列(需要擦亮眼睛的系列)

USB 3.2 Gen 1 :传输速度最大 5Gbps(500MB/s)

USB 3.2 Gen 2 :传输速度最大 10Gbps(1280MB/s)

USB 3.2 Gen 2x2 :传输速度最大 20Gbps(2560MB/s)

USB 4.0 :传输速度最大 40Gbps(5120MB/s),以USB组织的尿性,后续估计也会搞3.0的幺蛾子,分20Gbps和40Gbps版本。

考虑到大多数电脑USB 3.2 Gen 2都还没有普及,大多数瓶颈应该在电脑端,综合价格和速度我还是考虑买10Gbps的版本就够了。介于商品销售页面的各种营销陷阱,建议后续要买的朋友务必和客服确认硬盘盒支持固态的尺寸协议,最重要的是确认最大传输速度。

逛了半天闲鱼终于发现海康威视这款移动硬盘盒还挺眉清目秀的。支持NVNE和SATA的2280以下尺寸固态盘,主控是RTL9210B,支持最大速度是10Gbps,采用的USB Type-C接口,方便耐用还牢固。

海康威视固态硬盘外壳安装(海康威视固态移动硬盘盒使用体验)(2)

海康威视固态硬盘外壳安装(海康威视固态移动硬盘盒使用体验)(3)

不过这个产品到闲鱼买就两个字“坑爹”闲鱼二手包邮价89元[发怒],淘宝全新包邮价79元[吐血],还真有人把它当传家宝卖。

海康威视固态硬盘外壳安装(海康威视固态移动硬盘盒使用体验)(4)

外包装和配件两条数据线一个c-c一个b-c

海康威视固态硬盘外壳安装(海康威视固态移动硬盘盒使用体验)(5)

拆解图,最大输入5V-900mA也就是4.5w

海康威视固态硬盘外壳安装(海康威视固态移动硬盘盒使用体验)(6)

主控面展示

硬盘我选的是闲鱼二手PM981A 512g 在PCIE3.0固态里面属于是第一梯队了,现在闲鱼二手价格美丽,100%的健康状态5T的写入的只要260元。

海康威视固态硬盘外壳安装(海康威视固态移动硬盘盒使用体验)(7)

二手的标签有些残破

海康威视固态硬盘外壳安装(海康威视固态移动硬盘盒使用体验)(8)

可以看到健康度和读写

海康威视固态硬盘外壳安装(海康威视固态移动硬盘盒使用体验)(9)

用DG扫描了一遍没有发现坏道

海康威视固态硬盘外壳安装(海康威视固态移动硬盘盒使用体验)(10)

理论性能图片来源于网络

接下来是硬盘安装环节,附件有导热帖,建议硬盘盒主控芯片、固态主控芯片、缓存、存储颗粒都贴上导热贴,贴好后要保持统一平面保证导热效果。这里我有两个非常规操作:1.为了改善一丢丢的导热性能,我把固态的贴纸撕了,同时用酒精清理了残留的胶;2.由于固态主控芯片发热最大,同时都贴相同厚度导热贴主控会高出一点,我这里主控与硬盘顶盖之间用的是导热硅脂填充。

海康威视固态硬盘外壳安装(海康威视固态移动硬盘盒使用体验)(11)

裸露的电子元件还是很漂亮的

接下来是上机测试环节,这里我连接的是电脑的10Gbps接口。

海康威视固态硬盘外壳安装(海康威视固态移动硬盘盒使用体验)(12)

测试平台还是比较高端的不会造成瓶颈

海康威视固态硬盘外壳安装(海康威视固态移动硬盘盒使用体验)(13)

理论性能和直接连接电脑对比,除了顺序读写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接口协议限制)外,其它性能没有明显差距

海康威视固态硬盘外壳安装(海康威视固态移动硬盘盒使用体验)(14)

实际写入文件速度为953MB/秒,与理论相差不大,可以说是顶着上限跑

海康威视固态硬盘外壳安装(海康威视固态移动硬盘盒使用体验)(15)

缓外写入速度也有597MB/秒,不得不说PM981A给力

海康威视固态硬盘外壳安装(海康威视固态移动硬盘盒使用体验)(16)

工作时最好不要碰硬盘盒,体感很烫手感觉要烧毁,其实实际温度并不高,最热的主控只有56℃

温度是最让人纠结的点,工作时最好不要碰硬盘盒,体感很烫手感觉要烧毁,最大只有4.5w的输入怎么会这么热实在想不通,后来查看软件识别温度才了解到其实实际温度并不高,最热的主控只有56℃还是比较安全的。

总体来说对于这次自己组装的硬盘还是非常满意的,安装自己常用的PE系统和Wintogo,启动速度和原来U盘比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空间也有512G希望可以用上很长一段时间。值得推荐给有需要的朋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