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大街旅游线路(王府井大街上有里有面儿的风景线)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天淇 方非
今天早上不到7点,蒙蒙细雨中,东城环卫中心王府井环卫所保洁员徐俊红推着移动保洁车来到王府井百货大楼前,这里是她负责的网格区域。考虑到假期王府井大街的客流量比较大,徐俊红和同事们的到岗时间比平时提前了一个小时。
“不过今天没有昨天人多,昨天可能是大家都来看升旗,早上这个时间,椅子上都已经坐了好多人了。”徐俊红说着,将移动保洁车停在了路边不影响通行的位置,然后从车上拿下扫把,径直朝路边一处积水走去。
积水不算深,徐俊红先用扫把将积水扫开,推进路边的雨水箅子,然后拿出手台,呼叫小型机械车过来。“扫把毕竟扫不了太干,机械车能把地面上的水吸起来,作业效果更好。”徐俊红告诉记者,按照正常的作业流程,到岗后先要将地面细扫一遍,为后续保洁打好底子。但遇到下雨天,路面湿滑,及时清扫积水、防止行人滑倒就成了第一任务。等小型机械车进行完吸水作业,徐俊红又在易积水的路段放上警示牌,提示过往行人注意安全。
徐俊红所负责的网格面积大约1500到2000平方米,作业内容不光是清扫路面,还要擦拭灯杆、花坛、座椅等设施,以及树坑、雨水口等点位的保洁。清扫路面先“掐牙子”,要将马路牙子、地砖缝隙、台阶接口等边边角角全部仔细清扫一遍。只见徐俊红先用扫把扫,遇到缝隙里藏着扫不出来的细小垃圾,就从移动保洁车上抽出长杆夹子,一点点夹出来。到了擦拭设施环节,套上胶皮手套,从腰包抽出毛巾,一边擦拭,一边用小镊子将座椅缝隙里的落叶、花瓣等杂物清理干净。
双色毛巾、镊子、扁铲、喷壶……徐俊红的小腰包仿佛一个“百宝袋”,不一会儿就拿出了好几样保洁工具。“我们这 ‘八大件’各有各的用处,就是为了满足精细化保洁的需求!”徐俊红说着,给记者挨个讲解起来。胶皮手套是进行擦拭作业时专用的;红色毛巾用来擦拭灯杆、花坛等设施;绿色毛巾专门擦拭座椅;镊子用来夹缝隙里的杂物;铲子用来铲路面上不易清除的口香糖;一把小喷壶装着稀释好的清洁剂;手台随时呼叫、沟通;腰包把这些装备一收,便于随身携带。改装后的移动保洁车有“四分类”垃圾箱,取代了王府井大街上原有的固定垃圾桶,还成为了保洁作业的“移动指挥部”。保洁员也身兼垃圾分类指导员的职责,引导市民、游客正确分类的同时,也对投放错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
东城环卫中心王府井环卫所所长白羽介绍,目前,王府井大街环卫保洁作业划分为26个网格,60名保洁员分成3组,24小时不间断循环作业,做到“路上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全力保障路面环境干净整洁,达到可“席地而坐”的标准。此外,保洁员们的工作服也在去年全部换新。新工作服采用上红下灰的配色,金色点缀,符合王府井老建筑群红墙金瓦灰砖的色彩风格,更具历史韵味。新工作服同时兼具实用性,夏装采用防晒面料,透气、吸湿、速干、抗皱;冬装棉服更加厚实,便于开展作业的同时也更加舒适。
装备升级,服装换新,作业模式更科学、高效,随着王府井大街的升级转型,环卫保洁工作也与时俱进,成为这条北京特色大街上一道有里有面儿的“风景线”。
“前几天有一位游客说,他好多年前来过北京,这次再到这儿,感觉变化特大,他问我, ‘这还是原来那个王府井大街吗,现在比原来更漂亮了,也更干净了!’我当时心里特高兴!”徐俊红笑着说。尽管假期里,徐俊红和同事们的作业时间长了,清扫保洁频次也增加了,但大家却没有一句抱怨,“这就是我们的工作,为了给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也为了咱们北京的城市形象,我们辛苦点儿也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