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从神童变成普通人(伤仲永原型是谁)

大家或许都遇见过这样的情况:

小的时候,总是有哥哥姐姐叔伯阿姨爷爷奶奶盯着你好好读书,稍有懈怠,就会摆出一大堆“读书有用论”的调调出来。说的次数多了,就会记住一句出现频率特别高的诗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伤仲永从神童变成普通人(伤仲永原型是谁)(1)

​长大以后参加工作了,又有七大姑八大姨和父母聊天时吐槽,问及子女工作薪资的问题,又会摆出一副哪个关系亲近的后辈有多优秀,也没读多少书,你家这个读了这么多年书的,怎么月薪还没人家高的模样,有时候还会长吁短叹——“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伤仲永从神童变成普通人(伤仲永原型是谁)(2)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来源于北宋年间著名学者汪洙的《神童诗》,诗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宣扬读书入仕的,很有时代背景的特点。而“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作者是清代一个落魄的书生黄景仁(一字仲则),是他用来自嘲的诗句。

无论是北宋还是清朝,开国祖师在打下天下以后会下意识地削弱武将,相对的,文臣的地位就会提升。另外还有一句流传很广的俗语,叫做“穷文富武”,意思是纸墨笔砚这些用于辅助读书的东西虽然很贵,但比不上习武的人从小就要打底子,以奇珍异草最能见成效。教书的塾师虽然不见得很高明,但即使前期没有学到精华,后期自学成才的也不在少数;如果武师傅的水平不好,却很容易错过最黄金的年龄,甚至练伤身体,最后难有所成。

伤仲永从神童变成普通人(伤仲永原型是谁)(3)

所以读书对于想要子孙光宗耀祖的普通家庭来说,确实是他们更容易触碰到的一条路子。

汪洙出生于县吏家庭,从小就聪明好学,九岁的时候就传出了神童的称谓。县吏是什么人?就是县衙的一个小官,一般是七品以下的品级,甚至可能没有品级;就好比我们现在的区公安局的协警或者城管一类的,不入正式编制。

汪洙小时候家境不大好,需要帮人放鹅以补贴家用,他就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曾经遇见天下大雨入孔庙避雨,见庙里破败的景象有感而发,就在庙墙上题诗,感叹圣人的学生都在庙堂上做官,却没有人记得给老师的庙宇修整供奉。后来这首诗被县令看见了,试探出汪洙的才学以后,神童的名声就在宁波一带流传开了。

伤仲永从神童变成普通人(伤仲永原型是谁)(4)

汪洙诗才横溢,他先后写了不少便于孩童记诵的五言绝句诗,当时的塾师们将汪洙的三十多首短诗汇编补全成集,题为《汪神童诗》。到他长大考中进士后,做了教育方面的官员,还为《春秋》做了标注。PS:王安石提拔过汪洙的父亲汪元吉,严重怀疑《伤仲永》的原型有一部分就来源于汪洙。

伤仲永从神童变成普通人(伤仲永原型是谁)(5)

写“百无一用”自嘲的黄景仁,履历和汪洙如出一辙:四岁父亲就没了,家境清贫,八岁时就能写出举人水平的文章,16岁参加童生的考试,与他同时期参加的有三千人,黄景仁名列第一。后来浪迹天涯,在陕西巡抚毕沅那里做幕僚,才得到毕沅的帮助捐补了一个县丞的官职。

伤仲永从神童变成普通人(伤仲永原型是谁)(6)

根据现在的用法,汪洙和黄景仁两人等于是写出了意味截然不同的诗句,但二人的人生历程如此相似,难道不奇怪吗?

答案当然是——他们的诗写的事实上还是同一个意思,都是读书有用的论调,黄景仁说“两未成”和“堪白眼”是想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汪洙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也是说内中有才华,即使在家种田了一辈子,也有可能一飞冲天。

伤仲永从神童变成普通人(伤仲永原型是谁)(7)

姑且不论读书的功利性在这两首诗里是不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单就这两首诗对读书是不是有用的论点来看,这两首诗非但不是相悖的,反倒是辩证统一的,只不过一个是画饼,另一个是反讽罢了。

伤仲永从神童变成普通人(伤仲永原型是谁)(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