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题选择题方法(诗歌鉴赏专题之)
一、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②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鞮陌:代指襄阳。
1.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阐释。
2.辛词善于用典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赤壁矶头千古浪”用苏轼游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宦游漂泊的凄苦。
3.写出词人“不堪离别”的原因。
【答案】
1.豪放如“龙吟虎啸”,“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气势雄伟: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意境宏阔,和缓细腻,如“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低回宛转;“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清丽隽永,和缓情深。
【解析】首先要理解评价之语的意思,明确分析的方向。“龙吟虎啸”是豪放的风格,“和缓”是婉约的特点。
然后到诗歌中找到能体现这二者特点的内容。
如上阕“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东北看惊”者,是东北方的大好河山,沦入异族之手,正应当像诸葛亮请求出师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着一“惊”字,有三层意思:惊山河之破碎;惊投降派的阻挠;以至惭愧得都怕(惊)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了。然而却反其“道”而行之,让李正之去西南的巴蜀“更草相如檄”。这里着一“更”字,透露出了不出师东北之恨未已,而又要被强迫到西南去镇压人民。恨上加恨,这个“更”字把一个南宋小朝廷的那种对敌和,对己狠的心态暴露无遗。可以说这两句展现了豪放的风格,气势雄伟。如下阕“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三句是用“要新诗准备”贯串“庐山色”、“赤壁浪”、“铜堤月”,抓住山色、浪头、月光,展现宏阔的意境。
如上阕“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自叹多病,承受不住离别,情感低回宛转;如下阕“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李正之是十一月入蜀的,所以作者说“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是彼此双方的互勉,景象清丽,情意深重。
2.A【解析】B.“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错误,应该是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面对人生困境要有乐观旷达的心态。
C.“望其早归”错误,“蜀道登天”是点明蜀道艰险与行客身份,表达对友人前行的担忧。
D.“表达宦游漂泊的凄苦”错误,由“休”可知,是劝勉友人不必伤别。
3.金人入侵,自己却壮年闲置之不堪;朋友远离,为友担忧之不堪;庐山丰姿,赤壁激浪,襄阳明月大好河山无人守护,任人践踏,自己无能为力之不堪;中年多病之不堪。
【解析】结合注释和上阕三四句来看,这“病”可能有身体的原因,更多是时局和自身境遇的原因,此时作者正当中年,而一放就是三年,又正是祖国被侵占的时候,自己又有才能去驱除外侮,却非要闲置如此,内忧外患,不能不“病”。所以他才用“还自叹”三字领起下面两种难堪:已是自己闲置生愁,怎当堪用的同志又遭远调,离开了中央,这一来抗战派淘汰将尽矣。所以这种离别,不止友情,更关系国家的命运,才是最大的痛楚。这里是为今人入侵而自己却无法施展抱负而“不堪离别”。
结合“蜀道登天”可知,友人前行之危险重重,这是为友人远离,为友人而担忧,因而“不堪离别”。
结合下片对友人前往之地的描述来看,“庐山色”、“赤壁浪”、“铜堤月”,这一带是没有被敌人占领的,如此美景,宜爱宜惜。爱,就要珍重它;惜,就要保护它。特别作为北方的游子,当提到这些南方的美景时,不能不想到自己的故乡却在金人的铁蹄之下,任人践踏,而身为子民的自己却无能为力,因而升起“不堪”之感。
【注释】满江红:词牌名;李正之:李大正,字正之;提刑:提点刑狱使的简称,主管一路的司法、刑狱和监察事务。绣衣:西汉武帝时设绣衣直指官,派往各地审理重大案件。他们身着绣衣,以示尊贵。这里借指友人李正之。东北看惊:指曹魏有惊于西蜀北伐,此借喻金人闻风心惊。诸葛表:诸葛亮出师北伐曹魏,有《出师表》上蜀汉后主。西南:川蜀地处西南。檄(xí席):檄文,即告示。相如檄:司马相如有《喻巴蜀檄》。功名:赞友人文才出众,足能立功建业。君侯:汉代对列侯的尊称,后泛指达官贵人,此指李正之。如椽(chuán传)笔:如椽(架屋用的椽木)巨笔,指大手笔。休:不要。荆楚:今湖南、湖北一带,为李由江西入蜀的必经之地。稼轩曾官湖南、湖北,故谓“吾能说”。要:请。赤壁矶: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县西南,苏轼以为是当年周瑜破曹之地,曾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和《赤壁赋》凭吊之。铜鞮(dī):铜鞮在今湖北襄阳。三更:古代时间名词。古代把子时作为三更,一般用三更来指深夜。正:正值,正当时。相忆:相思;想念。
【译文】
蜀道攀登难于上青天,一杯薄酒为你践行。正是祖国被侵占的时候,自己又有才能去驱除外侮,却非要闲置如此。希望借着这首《喻巴蜀檄》让金人闻风心惊。你文才出众,希望大展身手,为国立功建业。君莫要流泪伤心,倒不如听我说一说你要去的荆楚这一路的风光吧?请用诗写下一路美好景色:庐山的丰姿,赤壁的激浪,襄阳的明月。正是梅花花开、大雪纷飞季节,务必相互勉励莫相忘并不断传递消息。
【赏析】
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稼轩以“凭陵上司,缔结同类”的罪名,罢居上饶已经将近三年了。所以词中处处把李之入任,与己之罢闲,双双对照写来,一喜一忧,缠绵悱恻,寄意遥深,感人心肺。
起两句,“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点出李之入蜀与己之送行,双双入题,显得情亲意挚,依依难舍。“登天”虽借用李白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实却暗含此行之艰难;虽是王命,何尝又不是小人的挟嫌排挤,有如远谪?所以他这阕词写的极其沉郁,这开头无异已定下了全词的基调。“一杯”,何其简慢;看似淡语,然而却是至情的无间;流露出君子之交,一杯薄酒足矣。没有华筵歌妓,也没有清客的捧场;只有两个知心的朋友一杯相对,则这“一杯”二字,不仅写出了友情之深,亦且写尽了世态之薄。笔墨之力量如此,则这“一杯”也就不少了。
“绣衣”,是对“提刑”的美称。汉武帝时,派使者衣绣衣巡视天下,操有生杀之大权,称为绣衣直指。李正之提点刑狱公事,也负有司法和监察的任务,所以稼轩也借以称他为“绣衣使者”。
三、四句:“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点出“中年”,是时稼轩45岁,正是“不惑之年”,大有作为的时候。然而“多病”,这一“病”字,包含就多了,更何况“多病”。稼轩正当中年,而一放就是三年。又正是祖国被侵占的时候,自己又有才能去驱除外侮,却非要闲置如此,内忧外患,不能不“病”。所以他才用“还自叹”三字领起下面两种难堪:已是自己闲置生愁,怎当堪用的同志又遭远调,离开了中央,这一来抗战派淘汰将尽矣。所以这种离别,不止友情,更关系国家的命运,才是最大的痛楚。
五、六两句,按词律要求,是要用律句的对仗格式。他巧妙地安上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和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都是关于蜀的故事。切题已难,而寓意得妙更难。他却举重若轻,正是有一肚子的学问。“东北看惊”者,是东北方的大好河山,沦入异族之手,正应当像诸葛亮请求出师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着一“惊”字,有三层意思:惊山河之破碎;惊投降派的阻挠;以至惭愧得都怕(惊)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了。然而却反其“道”而行之,让李正之去西南的巴蜀“更草相如檄”。据《史记·司马相如传》载:“唐蒙使路通夜郎西僰中,发巴蜀吏卒……万余人,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这里着一“更”字,透露出了不出师东北之恨未已,而又要被强迫到西南去镇压人民。恨上加恨,这个“更”字把一个南宋小朝廷的那种对敌和,对己狠的心态暴露无遗。下字非常生动而有力。
七、八两句,“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正是双方的小结。自己废置无聊,而李又任非其所。而“把功名收拾付君侯”的,是因为他毕竟还是有土有责的,和稼轩自己只能耕种以自适的“稼轩居士”不同,终究还是可以期望以“功名”的。然而稼轩之所以期望于李的功名,不是铁马金戈,不是临刑的鬼头刀,而是如椽之笔!因为李正之是提刑,他那红笔一勾,是要人命的,虽不能法外开恩,也要慎之又慎。所谓“况钟之笔,三起三落”。在这六年前,稼轩也曾有过“按察之权”,而他当时却向皇帝上过《论盗贼札子》,他就曾非常精辟地说过剿“贼”之害。他说:“民者国之根本,而贪浊之吏迫使为盗,今年剿除,明年扫荡,譬之木焉,日刻月削,不损则折,臣不胜忧国之心,实有私忧过计者。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恃其有平盗之兵也。”用笔,即亦“无恃其有平盗之兵”。能如此,那于国于民也就算是功名了。言来令人欲泪。
过拍起首四句:“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儿女泪”是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末二句:“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之意。“能”,这里读去声,宁可的意思。这里是说:与其有作儿女哭泣的时间,倒不如听我说一说你要去的荆楚这一路的风光吧?以此换头,过度到下阕,一荡上阕愁闷的情绪。用“要新诗准备”贯串“庐山色”、“赤壁浪”、“铜堤月”。不过这看似闲情逸趣,何等潇洒。其实这正是上阕的“表”与“檄”的内含。下阕怜南,也正是上阕的思北。“荆楚路”这一带是没有被敌人占领的,如此美景,宜爱宜惜。爱,就要珍重它;惜,就要保护它。特别作为北方的游子,当提到这些南方的美景时,不能不有一些思乡的酸楚夹杂于胸中。总之,只因是一个分为两片的祖国横亘在胸中,所谓“新诗”,当也是长歌之恸。以此相勉,是轻松的调侃,其实正是痛心的变异。以此寄人,不仅见趣,亦且见志。多么委宛而深厚有致。
最后点明时间。李正之是十一月入蜀的,所以他说“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是彼此双方的互勉,仍以双双作结。
这一段看似白描,似乎没有多少深意。其实如果联系历史背景,是仍然可以感到话外之音的。“正梅花万里雪深”,“梅花”是他们,又是传递消息的暗示。所谓“折梅逢驿使,送与陇头人”。“万里雪深”是写彼此的间隔,也是彼此的处境。所以是地理的,也是心理的。但不论地理的或心理的,造成可以间隔而寂寞的,终归是政治的原因。是投降派对于他们的打击。那么,在这样个废弃与远戍的道路上,他形象地即情即景,用“万里雪深”,彼此的一切,俱足以包之了。而要相互勉励莫相忘并不断传递消息的,那当然是人,所以“须相忆”是彼此的。既是人,又是事。而这人事,正是他们“志”的结集,所“须相忆”者,仍是祖国恢复之大业。因此,这是一场特殊的斗争,即抗战派在被迫流离失所时,仍在呼喊着团结。甚至可以说,通篇都是在告诫着不要忘了抗战的事业。这样分析是有心理依据的。在共同斗争中因失利而不得不分手的战友,临岐执手勉励莫相忘时,他们思想里起作用的第一要素应是斗争失利的耻辱与磨砺以须的豪情。
战友在一起当然比分散开好。他知道,投降派又何尝不知道。以是他们之间的“离别”就成为“不堪”的了。“不堪”二字,伤心之至:已不成军,不堪遣散。通篇都是对于抗战事业的悼念与惋惜。甚至连那一滴儿女泪,也要他收起,这样的心肠,要以江山为念,真正是情深意厚。
二、刘长卿《送独孤判官赴岭》
送独孤判官赴岭①
刘长卿
伏波②初树羽,待尔静川鳞③。
岭海看飞鸟,天涯问远人。
苍梧云里夕,青草嶂中春。
遥想文身国,迎舟拜使臣。
【注释】①岭:岭南。②伏波: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曾在岭南任职。③川鳞:水中鳞介。
1.本诗尾联十分精妙,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艺术特色。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交代了友人即将赴岭南任职的背景,“送”字是诗眼,统领全篇。
B.诗人借“伏波”典故赞美友人能力出众,能顺利推行政令,有所作为。
C.诗人在崇山峻岭间看到飞鸟,联想到远行途中的友人,倍感孤独。
D.友人此去山高路远,但途中正值春天,景色优美,暗含对友人的祝愿。
【答案】
1.①用虚写方式,想象友人到达后岭南百姓到河边下拜迎接的场景,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更暗含对国家实力强大的赞美之情;②用借代修辞手法,以“文身国”代指南方少数民族,表明友人推行文教,教化百姓,责任重大,任务艰巨;③结构上首尾呼应,用“迎”照应“待”,突出当地百姓对独孤判官的期待,侧面表达其能力之强。
【解析】题干要求“请结合诗句分析尾联的艺术特色”,首先要清楚“艺术特色”的界定,也就是判断表达技巧。其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方式、语言风格,结构技巧。判断该句可从以下方面判断:
①修辞手法:借代,文身即纹身,是在人的皮肤上刺绘出花纹或图形。有的少数民族,会把民族的图腾纹刺在人的身上。这里的“文身国”代指岭南民族。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希望友人能够很好推行文教,教化百姓。
②表现手法:虚写。依“遥想文身国”中“遥想”可见,诗人想象友人前往岭南,当地的百姓纷纷出门,走到河岸下拜迎接朝廷使臣的情境,以此嘱托友人不要辜负当地百姓的期许。
③结构作用:首尾呼应。依据首联的“待尔静川鳞”中的“待尔”等待你的到来。尾联“迎舟拜使臣”中“迎舟”百姓迎舟使臣,回答了首联“待尔”的问题,突出了当地百姓对友人到来的期待。
2.C【解析】C.“联想到远行途中的友人,倍感孤独”有误。依“天涯问远人”中“天涯”指岭南,是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此句是诗人想象了友人在岭南之地问起我这个远人的情境,不是写友人的倍感孤独,而是以想象友人询问远人之事间接表达出我对友人的牵挂。
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送梓州①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②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释】①梓州:李使君的赴任之地,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县。②文翁: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曾举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境大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从大处落笔,想象李使君赴任之地的自然风光,互文见义,视听结合,起势不凡。
B.颔联则从细处着墨,紧承首联,天然工巧,表现出山势的高峻突兀和山泉的雄奇秀美。
C.颈联对仗工整,既表现了蜀地的物产民风,也含蓄地指出了治蜀并非易事。
D.作为送别诗,不写离愁别绪,亦无泛泛客套之语,却有对民生疾苦、友人前途的担忧。
2.请从思想内容、表现手法两方面赏析尾联。
【答案】
1.D【解析】D.“却有对民生疾苦、友人前途的担忧”错,诗中并无担忧之情,有的只是对国家、民生、友人的关切之情。
2.“文翁”治蜀,兴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境大化。尾联运用文翁治蜀这一典故,表达了对李使君的劝勉之意,希望他效法文翁,翻新教化。
【解析】尾联“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意思是,望你发扬文翁政绩,奋发有为不负先贤。
尾联用典,运用有关治蜀的典故,“文翁”是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他曾兴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郡“由是大化”。
王维以此勉励李使君,希望他效法文翁,翻新教化,而不要倚仗文翁等先贤原有的政绩,泰然无为。寓劝勉于用典之中,寄厚望于送别之时,委婉而得体。【注释】
梓州:隋唐州名。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壑(hè):山谷。杜鹃:鸟名,一名杜宇,又名子规。树杪(miǎo):树梢。汉女:汉水的妇女。橦(tóng)布:橦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巴:古国名,故都在今重庆。芋田:蜀中产芋,当时为主粮之一。这句指巴人常为农田事发生讼案。文翁:汉景时为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诱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翻:翻然改变,通“反”。先贤: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这里指汉景帝时蜀郡守。
【译文】千山万壑之中,到处都是参天大树,到处都是杜鹃的啼鸣声。山中一夜春雨过后,只见山间飞泉百道,远远望去,好似悬挂在树梢一般。汉水的妇女辛劳织布纳税,巴人地少常常诉讼争田。望你发扬文翁政绩,奋发有为不负先贤。
【赏析】
赠别之作,多从眼前景物写起,即景生情,抒发惜别之意。王维此诗,立意不在惜别,而在劝勉,因而一上来就从悬想着笔,遥写李使君赴任之地梓州(治今四川三台县)的自然风光,形象逼真,气韵生动,令人神往。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首联是说,梓州一带千山万壑尽是大树参天,山连山到处可听到悲鸣的杜鹃。
开头两句互文见义,起得极有气势: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期间,大有耳目应接不暇之感。这两句气象阔大,神韵俊迈,被后世诗评家引为律诗工于发端的范例。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颔联是说,山里昨夜不停的下起了透彻的春雨,树梢淅淅沥沥或像泻着百道清泉。
首联从大处落笔,气势不凡;颔联则从细处着墨,承接尤佳,不愧大家手笔。诗人展现了一幅绝妙的奇景:一夜透雨过后,山间飞泉百道,远远望去,好似悬挂在树梢上一般,充分表现出山势的高峻突兀和山泉的雄奇秀美。“山中”句承首联“山”字,“树杪”句承首联“树”字,两句又一泻而下,天然工巧。这两联挺拔流动,自然奇妙,画面、意境、气势、结构、语言俱佳。前人所谓“起四句高调摩云”(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引纪昀语)。“兴来神来,天然入妙,不可凑泊”(清王士禛《古夫于亭杂录》),诚非虚夸。
作者以欣羡的笔调描绘蜀地山水景物之后,诗的后半首转写蜀中民情和使君政事。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汉女辛劳织布纳税,巴人地少诉讼争田。
梓州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那里的妇女按时向官府交纳用橦木花织成的布匹,那里的人们又常常会为芋田发生诉讼。“汉女”、“巴人”、“橦布”、“芋田”,处处紧扣蜀地的特点,而征收赋税,处理讼案,又都是李使君就任梓州刺史以后所掌管的职事,写在诗里,非常贴切。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末两句是说,望你发扬文翁政绩,奋发有为不负先贤。
“文翁”是汉景帝时蜀郡太守,他曾兴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郡“由是大化”(《汉书·循吏传》)。王维以此勉励李使君,希望他效法文翁,翻新教化,而不要倚仗文翁等先贤原有的政绩,无所作为。
联系上文来看,既然蜀地环境如此之美,民情风土又如此淳朴,到那里去当刺史,自然更应当克尽职事,有所作为。整首诗寓劝勉于用典之中,寄厚望于送别之时,委婉而得体。
这首赠别诗不写离愁别恨,不作泛泛客套之语,却有对于国家大事、民生疾苦、友人前途的深切关心。
在艺术上这首赠别诗写的很有特色。前半首悬想梓州山林奇胜,是切地;颈联叙写蜀中民风,是切事;尾联用典以文翁拟李使君,官同事同,是切人。这样下来,神完气足精当不移。诗中所表现的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是唐代送别佳篇。
四、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①
欧阳修②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注释】①维扬,即扬州。②庆历八年(1048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在扬州城西北五里的大明寺西侧蜀冈中峰上,修建了一座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上据蜀冈,下临江南数百里。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欧阳修为他的朋友刘原甫(名敞)饯行,在告别宴会上,作了这首《朝中措》。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山阑槛倚晴空”一句写得气势磅礴,使人感到平山堂凌空矗立。“山色有无中”借用王维诗句,写登平山堂远望江南,可欣赏到美妙的远近山色,自然贴切。
B.杨柳本寄寓离愁别恨,“手种”“别来”二词,看似寻常,实则深化了感情的表达,凄婉感伤,深情萦怀。
C.“挥毫万字,一饮千钟”两句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气度豪迈、才华横溢的“文章太守”的形象。
D.上片追忆昔日生活,从平山堂写到堂前垂柳;下片勉人劝己,从被送者写到送者,一气呵成,抒写人生感慨。
2.本词一改作者深情婉曲的词风,开豪放之词的先路,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
1.B【解析】B.凄婉感伤过重,词人虽然通过垂柳写深婉之情,但婉而不柔,深而能畅。
2.①描景境界开阔,平山堂凌空矗立,壮丽雄伟,凭阑远眺之景,气势磅礴;②写人豪情万丈,“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运用夸张手法,刻画出一个才华横溢、气度豪迈的太守形象;③抒情豪放达观。“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写人生感慨,体现了词人积极生活、豪放达观的心态。
【解析】起首两句“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写的是平山堂凌空矗立,其高务必,显得气势磅礴而又豪迈之感,境界较为开阔,与豪放词风相合;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是写人,我这位爱好写文章的太守,下笔就是万言,饮酒千杯。“万字”“千钟”有夸张的手法,刻画出了一个才华横溢、豪情万丈的太守形象;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趁现在年轻赶快行乐吧,您看那坐在酒樽前的老头儿已经不行了。抒情较为豪放旷达,要趁着年轻及时行乐。
【注释】平山栏槛:平山堂的栏槛。手种堂前垂柳:平山堂前,欧阳修曾亲手种下杨柳树。别来:分别以来。作者曾离开扬州八年,此次是重游。文章太守:这里指刘敞。挥毫万字:挥笔赋诗作文多达万字。千钟:饮酒千杯。直须:应当。尊:通“樽”,酒杯。衰翁:词人自称。此时作者已年逾五十。
【译文】平山堂的栏杆外是晴朗的天空,远山似有似无,一片迷蒙。我在堂前亲手栽种的那棵柳树啊,离别它已经好几年了。你下笔就是万言,喝酒一饮千杯。年轻人,趁现在赶快行乐吧,你看我一把年纪了,都还不是照样饮酒作乐豪情万丈?
【赏析】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与欧阳修过从甚密的刘敞(字原甫)知制诰;嘉祐元年(1056),因避亲出守扬州,欧公便作此词送给他。欧公曾于仁宗庆历八年(1048)知扬州,此词借酬赠友人之机,追忆自己扬州的生活,塑造了一个风流儒雅、豪放达观的“文章太守”形象。词中所写平山堂为欧公任扬州太守时所建。
这首词一发端即带来一股突兀的气势,笼罩全篇。“平山栏槛倚晴空”,顿然使人感到平山堂凌空矗立,其高无比。这一句写得气势磅礴,便为以下的抒情定下了疏宕豪迈的基调。接下去一句是写凭阑远眺的情景。据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记载,登上平山堂,“负堂而望,江南诸山,拱列檐下”,则山之体貌,应该是清晰的,但词人却偏偏说是“山色有无中”。这是因为受到王维原来诗句的限制,但从扬州而望江南,青山隐隐,自亦可作“山色有无中”之咏。
以下二句,描写更为具体。此刻当送刘原甫出守扬州之际,词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平山堂,想起堂前的杨柳。“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深情又豪放。其中“手种”二字,看似寻常,却是感情深化的基础。词人平山堂前种下杨柳,不到一年,便离开扬州,移任颍州。这几年中,杨柳之枝枝叶叶都牵动着词人的感情。杨柳本是无情物,但中国传统诗词里,却与人们的思绪紧密相连。何况这垂柳又是词人手种的。可贵的是,词人虽然通过垂柳写深婉之情,但婉而不柔,深而能畅。特别是“几度春风”四字,更能给人以欣欣向荣、格调轩昂的感觉。
过片三句写所送之人刘原甫,与词题相应。此词云“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不仅表达了词人“心服其博”的感情,而且把刘敞的倚马之才,作了精确的概括。缀以“一饮千钟”一句,则添上一股豪气,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气度豪迈、才华横溢的文章太守的形象。
词的结尾二句,先是劝人,又回过笔来写自己。饯别筵前,面对知己,一段人生感慨,不禁冲口而出。
欧词突破了唐、五代以来的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与极力渲染红香翠软的表现方法,为后来苏轼一派豪放词开了先路。此词的风格,即与苏东坡的清旷词风十分接近。欧阳修政治逆境中达观豪迈、笑对人生的风范,与苏东坡非常相似。
五、(唐)曹松《秋日送方干游上元》
秋日送方干游上元
(唐)曹松
天高淮泗白,料子趋修程。
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
云离京口树,雁入石头城。
后夜分遥念,诸峰霜露生。
1.这首律诗共有几联对仗?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联 B.两联 C.三联 D.四联
2.根据你的理解,本诗最适用于下列哪一种情境( )
A.给独自踏上异乡的朋友的宽慰之赠言。
B.给去奔赴美好前程的朋友的赠别寄语。
C.表达希望友人平安,快速到达的祝福。
D.与友人分别后传递对友人不舍的思念。
3.“云离京口树,雁入石头城”是本作品中的写景佳联,请从意象、虚实的角度加以赏析。
【答案】
1.B【解析】结合诗句分析,颔联“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中,“汲水”对应“扬帆”(动词对应动词)“疑山动”对应“觉岸行”(动词 主谓结构作宾语)。颈联中“云离京口树,雁入石头城”,“云”与“雁”相对,“京口树”对应“石头城”(地名 名词,偏正结构)。因此是这两联对仗。
2.D【解析】A.“宽慰”不符合诗歌要表达的感情。
B.“奔赴美好前程”不符合诗歌内容和情境。
C.“祝福”不符合诗歌要表达的情感。
3.这一联是诗人想象友人奔赴南京途中之景。诗人选择了“云”和“雁”的意象,一个象征漂泊,一个象征思念,意象选择富含情感;此联上句写了诗人看到天空云朵飘荡,似乎跟着友人离开京口,是眼前之景;下句写大雁飞入南京,这想象之景;虚实结合,丰富了诗的意境。
【解析】这一联是诗人想象友人奔赴南京途中之景。上句选择了“云”的意象,不说友人离开京口,而说“云离京口树”,一方面实写眼前之景,另一方面,“云”的意象往往象征漂泊,这样写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惦念;而下句选择了“雁”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雁”象征思乡、音信,不说友人到了石头城,而说“雁入石头城”,表达了对友人的惦念和期盼早通音信。这两个意象的选择十分准确生动。
而从手法来看,上句写了诗人看到天空云朵飘荡,似乎跟着友人离开京口,是眼前之景;下句写大雁飞入南京,这想象之景;虚实结合,丰富了诗的意境;而“离”与“入”两字体现了景物从此地到彼地的空间转换,以离别之速衬难舍之情;画面富有层次,看似平常,实则别有趣味,匠心独运。
六、王安石《示长安君》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释】长安君为诗人大妹,因封长安县君故称,时诗人将使辽,行前以此诗赠妹。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年轻时就看重离别,年老了即使相逢,也会引起心中的伤悲。
B.“三年”“万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表现兄妹分别易而会面难。
C.此诗抒写了兄妹深情,表达了诗人对妹妹长安君的担忧不舍之情。
D.全诗未用一个典故,以家庭生活细节入诗,语言传神,质朴自然。
2.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对其表达技巧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
1.C【解析】C.“担忧”错误,无中生有,此诗主要抒写兄妹聚少离多,相见之难,分离之苦。
2.①叠字运用。“草草”点明兄妹感情至深,用不着世俗的客套,能够相会已是最大的满足;“昏昏”写两人说了又说,灯油已快干,灯火已昏暗,仍言犹未尽,运用叠字,使诗歌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②以景衬情,“草草杯盘”和“昏昏灯火”写出了饭食的简便,环境的昏暗。“笑”“话”写出了相聚时气氛的融洽,兄妹情谊的深厚。
③对仗工巧:“供笑语”“话平生”整齐匀称,凝练生动,表达了相逢的欢乐,道尽了人生的沧桑。
【解析】题目要求对颔联的表达技巧进行简要分析。
诗中“草草”是随随便便,随意的意思,体现了兄妹感情至深,用不着客套;“昏昏”写灯油已快干,灯火已昏暗,在昏暗的灯火下,二人倾吐不尽,直到夜深。运用叠字,又可使诗歌音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诗中“草草杯盘”写随意准备些酒菜,为的是边吃边聊;“昏昏灯火”写在昏暗的灯火下,二人互相倾诉。二句写出了饭食的简便,环境的昏暗,以景衬情,突出了离别之时二人默默倾诉又十分不舍的心情。其中“笑”“话”突出了相聚时气氛的融洽,兄妹情谊的深厚。
“草草”对“昏昏”,均是叠词;“杯盘”对“灯火”,均是名词;“供笑语”对“话平生”,均是动宾结构。相逢是喜悦的,分离又无可避免。句式结构整齐匀称,凝练生动,既表达了兄妹二人相逢时的欢乐,又体现了刚刚相聚又要别离的人生的沧桑与无奈。
【注释】
示长安君:写给长安君看。长安君:王淑文,是作者的大妹妹,受到了长安县君的封号。意非轻:情意不是轻的。怆(chuàng)情:悲伤。草草:随便准备的。杯盘:指的是酒和菜。昏昏:昏暗,光线暗淡。后期:后会的日期。
【译文】年轻时别离,那种情意是不轻的;如今老了,连相见也使我感到伤心。随意准备些酒菜,为的是边吃边聊;灯火昏暗,我们把别后所见所思,互相倾吐,直到夜深。我正在感慨分隔两地已有三年之久,却又要离开你去万里外的辽国,冒着风沙旅行。要问我何日相会,怎说得准?你见到那鸿雁南飞,会有我捎来平安的家信。
【赏析】
诗以议论起,用递进法展开。先说自己是个很重感情的人,在年轻时就对离别看得很重,到了年老,即使是会面,也引起心中的伤悲。对句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年老了,会一次少一次,所以相见时对未来充满感伤;一是有会必有别,因为对离别的感伤,就连对会面也感到心情沉重起来。
毕竟,与别相比,会还是快乐的。第二联写会面时的亲情。兄妹俩随意准备了些酒菜,只是为了把酒谈话,话很多,一直到夜间,还在昏暗的灯光下说着。这两句,很形象地刻绘了兄妹俩的感情,都是就眼前实事组织进诗,显得十分亲切;比那些着意雕镂、粉饰拔高的话自然得多。正因为如此,这联成为传诵的名句。宋吴可《藏海诗话》云:“七言律一篇中必有剩语,一句中必有剩字,如‘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如此句无剩字。”赞赏了句中用语稳妥,浑成一气。同时,王安石的诗以善用叠字闻名,这联中两个叠字也用得很成功。“草草”二字,说出了兄妹俩的感情至深,用不着世俗的客套,能够相会已是最大的满足,描绘了和睦温暖的家庭气氛。“昏昏”二字,写两人说了又说,灯油已快干,灯火已昏暗,仍顾不上休息。
下半四句写别,呼应首联。刚刚在叹息已经三年没有见面,知心话说不完,眼下自己马上又要到万里外的辽国去,诗便自然而然地转入惆怅,话题也就引入别后。于是,妹妹挂念地问:“后会在什么日子?”兄长只能含糊地回答:“见到大雁南飞,我就会从北国带回消息了。”其实,诗人自己不能预料会面的日子。诗就在无可奈何的气氛中结束,留下了一丝安慰,一个悬念。
这首诗没有用一个典故,把人所习见的家庭生活细节捡选入诗,而以传神的语言表达出来,是那么地质朴自然,因而成为王安石七律中的名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