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

前不久,陈奕迅广州歌唱会被紧急叫停,原因不在他本人,而在于填词人林夕的身上。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1)

陈奕迅演唱会被叫停

林夕原名梁伟文,1961年出生于香港,是位才华横溢的填词人,他写的歌曲“我”,“红豆”,“十年”,“北京欢迎你”,“至少还有你”都是传唱度极高的经典之作。

可惜,这位作词人三观不正,竟然在一个访谈中语出惊人,后悔自己写了“北京欢迎你”这首歌曲,认为成为官方的喉舌,是自己的人生污点,并旗帜鲜明地支持港D,站在国家与民族的对立面。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2)

写了4000多首歌曲的林夕,所写的歌曲,几乎囊括所有华语乐坛重量级的歌手。

陈奕迅的大多数歌曲,都出自林夕之手,为了让演唱会顺利进行,主办企图瞒天过海,将每首歌的词作者改成另外一个人的名字。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3)

陈奕迅与林夕

这番神操作,还是被主管部门识破了,演出批文被叫停,不光连累了陈奕迅,也伤了歌迷的心。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林夕,当年以状元的身份,考进这所名校,毕业之后,还在这所大学当了几年助教。

早年受到黄霑,卢国沾这些元老级词作者的影响,开始写歌词,他首次给钟镇涛填词了一首《曾经》,从而进入乐坛,正式成为一位填词人。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4)

林夕

凭借着娴熟的语言技巧,林夕受到歌手们的欢迎,他帮哥哥张国荣写出: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也帮天后王菲写出“匆匆那年”,“红豆”,“暧昧”,“约定”等一大批好听的歌曲。

早在1999年,王菲与窦唯闹婚变的时候,心情坠入谷底。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5)

王菲与林夕

不知道该怎样开解王菲的林夕,坦言自己解决不到失恋的问题,便鼓励她,对感情要拿得起放得下,专门为她创作了“百年孤寂”,“给自己的情书”,“当时的月亮”三首歌曲。

王菲与李亚鹏结婚之后,选择了隐退,林夕十分遗憾,他认为自己与王菲是没有名分的夫妻,王菲带给自己很多的灵感。他说:

“王菲不再唱,几乎断了我的半个臂膀。”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6)

林夕

而张学友,陈奕迅,古巨基更是林夕作品的常客,可以这么说吧,整个华语歌坛的天王天后们,几乎没有人没有唱过林夕的歌曲。

因为恋上同性恋人黄耀明,林夕写下了:“你掌心的痣,我永远记得在那里。”

纵使林夕妙笔生花,写出一首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但他公开为港D站台,与乱港分子罗冠聪隔空约定,让网友看清他的真面目。

林夕空有一身才情,却做出分裂国家的行为,毫不例外,他遭到网友的一致抵制与唾弃。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7)

林夕

在香港,早在林夕之流出现以后,“词坛三宗匠”之一的卢国沾,发自内心地瞧不起,认为这些“无情歌不为词”的后辈填词人,写的词晦涩,没有家国情怀,一昧刻意渲泻个人情感。

卢国沾,1948年出生于广东省江门市蓬江潮连岛卢边村。

小时候的卢国沾,就读于卢氏学堂,熟读唐宋诗词,为他后来的歌词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根基。11岁那年,随家人迁居香港。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8)

卢国沾

1975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他,既负责电视台的宣传工作,还担任电视剧的监制。

作为业余爱好,他为电视剧《巫山盟》创作了同名主题曲和插曲《田园春梦》,从而迈入作词人的行列。

一生所写的3000多首粤语流行曲以及影视剧主题曲,一词一句,都发自他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感。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9)

左为:卢国沾

一九八〇年,丽的电视台开拍武侠剧《大侠霍元甲》,找卢国沾写主题曲的词。

这部电视剧由徐小明担任监制,他将剧情告诉了卢国沾,霍元甲生长在武侠世家,本人是个武术大师。

当时正处晚清民国初期,国势衰弱,政府非常腐败,列强纷纷侵入,中国人民经常被外国人欺辱。

霍元甲就以霍家拳打倒那些侵略者,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所以被视为民族英雄。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10)

《大侠霍元甲》海报

真的有霍元甲这个人吗?卢国沾问徐小明,那知道,徐小明只是听武术界的人说,有人曾经在上海见过霍元甲,也有人说霍元甲是民间流传的英雄人物。

为霍元甲写主题曲,卢国沾不知道从何下笔?硬桥硬马的剧情,要有唤醒中国人爱国、抵拒外侮的感情,歌词难免会口号式。

于是,他引用了“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作为歌词的开头。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11)

成龙

后来,他又想起日本占领香港的三年零8个月,卢国沾的岳母,眼睁睁地看见日本人杀死自己十岁的儿子,与三岁的女儿。

作为母亲的她,却无能为力,只能悲愤大哭,她还被日本人送进了难民营,幸亏当时在外资大酒店工作的丈夫,千辛万苦的将妻子救了出来。

每每讲起这段往事,岳母总是满腔的悲愤,想到这些家仇国恨,他写下了:

“睁开眼吧!小心看吧!哪个愿臣虏自认?因为畏缩与忍让,人家骄气日盛。开口叫吧!高声叫吧!这里是全国皆兵,历来强盗要侵入,最终必送命……”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12)

右二:卢国沾

虽然,他并没有见过长城,却对长城有与生俱来的感情,觉得长城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接下来,他写道: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峰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

电视连续剧《大侠霍元甲》播出之后,收视屡创佳绩,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电视台决定筹拍《陈真》、《霍东阁》两套续剧集,延续霍元甲创造的高潮。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13)

陈真的主题曲大号是中华

卢国沾又为这两部连续剧写出了“大号是中华”与“好小子”二首主题曲。

这三部连续剧引进内地之后,导致万人空巷,大家都追看这部剧。

趁着这股热潮,当时,有几个省市都邀请电视剧的演员,来内地演出表演。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14)

黄元申与米雪

因为饰演霍元甲的黄元申,当时已经出家,并且退出了娱乐圈,以致无主角带领,最终难以成行。

1985年,又有单位邀请徐小明以“家国情怀”为主题,赴北京工人体育馆开演唱会,这个体育馆可容纳两万多名观众,徐小明当即同意开三场。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15)

中间者为徐小明

作为《万里长城永不倒》与《大号是中华》,《好小子》的填词人,卢国沾随着50多人的大部队,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北京。

演出时,观众席上座无虚席,观众的情绪空前高涨,演出获得了成功,回想当时的情景,至今都让卢国沾兴奋难忘。

因为风格多变,文学造诣高,弘扬的大都是家国情怀,备受人们的推崇,让他得到“变色龙”与“卢大侠”的绰号,“词坛圣手”之美誉。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16)

卢国沾

《万里长城永不倒》的传唱,有了“凡有华人处,无不唱卢词”的说法。

邓丽君、张学友、王杰、关正杰,叶振棠、甄妮、罗文,郑少秋等一大批当红艺人,都唱过由他填词的歌曲。

他还为电视剧《大地恩情》、《再向虎山行》、《天蚕变》、《秦始皇》、《小李飞刀》等热播剧创作过主题曲。

前三届的十大中文金曲奖,卢国沾一人独占十首歌,可见当年,他的歌曲多么的受欢迎。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17)

卢国沾

只要是与他讲到“中华民族”时,他坦言:

“我发自心底里尊敬,任何人都不能令我把“中华民族”这四个字,彻底地商业化起来。”

1990年的一个晚上,担任歌唱评委的卢国沾,回到家后,去浴室洗澡时,结果摔倒导致昏迷不醒。

被家人发现后,及时送医抢救,当时他的呼吸已经骤停,医生向他的妻子表示:

“可以将他的尸体推进殓房了。”

想到丈夫只有41岁,连一句话都没有留,就这么走了。卢太太根本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

她坚决不同意医生的说法,要求医院,必须尽全力地抢救自己的丈夫。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18)

卢国沾与妻女

直到四天后,卢国沾终于醒了,虽然捡回一条命,从此成为半身不遂的病人。

在家躺了几个月之后,卢国沾坚持要走出家门。在家人的帮助下,他开始一步一步学走路。

没想到两年之后,卢国沾再次发病,情况比上一次更加危险,整个人就像一堆烂泥,推都推不动,不光得学走路,连坐都要学了。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19)

罗家良与卢国沾

住院期间,他依然废寝忘食的不忘写歌词,主诊医生没见过这么不怕死的病人,便告诉他:

“老兄,你的血压到了一晕即死的边缘,听护士说,在医院你还赶着写歌词。”

出院之后,他拒绝亲人们的帮助,坚持走楼梯回家,要求在楼梯转角位放一张椅子,让他半途休息。结果只有几层楼,却走了一个多小时。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20)

中间者:卢家沾

虽然卢国沾出行主要靠轮椅和家人陪同,但是,依靠强大的意志力,他仍然在报纸上开设专栏,向年轻人传授写作技巧,并参加一场又一场交流活动。

2001年,卢国沾获得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颁发的“音乐成就大奖”。

尽管卢国沾离开家乡60多年,他写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剧情,观众都已淡忘,而这首闻名全中国的歌曲,40多年以来久唱不衰。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21)

卢国沾祖屋改造后

家乡人民感佩他的爱国之情,修缮了他的故居,不过,保留了卢家院内原始的灰砖墙,并将与花园庭院相连的7间古旧民居,一同保留了下来。

并配置了音乐体验馆、音乐工作室、黑胶唱片室、茶餐厅等设施。

这里循环播放着《歌词大师卢国沾作品演唱会》电视片,将他的音乐人生展现在世人面前,如今这里,已经变成网红打卡地,供人们瞻仰与怀念。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22)

黃霑

在香港,还有一个著名的作词人黄霑,1941年出生于广州,8岁那年随家人迁居香港,1963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

黄霑是个性情中人,一生最骄傲的事,少年时,为了给表弟出头,与李小龙交过手,虽然被打得鼻青脸肿,从此却与李小龙成为知己。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23)

右一:黄霑,右三:李小龙

有一次,醉酒的黄霑,上楼时,遇到了洪金宝与成龙,成龙上前跟他打招呼,他酒劲上头,刚好尿急,就将一泡尿尿到成龙的脚背上,气得成龙抡起拳头准备打他。

幸亏一旁的洪金宝。一把抱住了成龙,劝说道:

“这小子喝醉了,千万别动手,是黄霑,自己人。”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24)

黄霑与洪金宝

这件事情被港媒报道了出来,黄霑完全忘了当天的事情,打电话给律师,扬言要告这家媒体造谣,而身边人告诉他确有此事。

黄霑这才知道,自己酒后失态,做出这么恶心的事情。过了几天,黄霑见到了成龙,赶紧叫了一声:

“站住,别动!”

成龙以为他又要挑事,拉开了打架的姿势等着,没想到他竟然跪了下来,当场给成龙磕了三个响头。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25)

成龙与黄霑

在他看来,做错了事就应该赔礼道歉,为了陪罪,特地给成龙的电影免费写了一首歌,表达自己的歉意。

黄霑还是个奇才,因为没去过上海,根本就不知道黄浦江到底有没有浪?

拿着顾嘉輝写的曲子,坐在马桶拉肚子时,突然产生灵感。“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一气呵成的黄霑,不到二十分钟就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歌曲“上海滩”。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26)

他在影视剧,广告,小说以及填词创作等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

与倪匡,蔡澜,金庸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一生创作了2000多首歌曲,有“香港词坛教父”的称号。

写出《沧海一声笑》、《铁血丹心》、《男儿当自强》、《忘记他》、《沧海一声笑》、《狮子山下》等经典作品。

内地人认为黄霑最著名的歌曲,莫过于《我的中国心》。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27)

张明敏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公提出一国两制方案收回香港主权中英就香港回归问题进行会谈。

就在这个时候,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生教科书的时候,公然篡改了二战期间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

消息传来,犹如平地惊雷,激起无数中国人的愤怒。作为炎黄子孙的一份子,黄霑十分愤慨,他大笔一挥,写下了《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他找到了著名作曲家王福龄,请他为这首词谱曲。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28)

黄霑

因为是一首普通话歌曲,传达着浓浓的爱国情谊,无疑是首爱国歌曲。

而在80年代,身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粵语歌独步天下,选择谁来唱这首歌,黄霑想起了在1979年“全港工人演唱赛”和“全港业余歌手演唱赛”,两度获得冠军的张明敏。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29)

张明敏

当时,他只是九龙电子表厂的一个工人,获得冠军之后,被永恒唱片公司签为旗下歌手。

他一直选择用国语唱歌,当时,国语在香港几乎没有什么市场,以致他发行唱片之后,根本没有泛起一点浪花,彻底沦为十八线歌手。

不过,他的普通话说得好,黄霑便将这首歌交给了张明敏,发行初期,犹如石沉大海,销量十分惨淡。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30)

张明敏

因为演唱这首歌曲,张明敏被冠以爱国歌手的头衔,当时的香港,“爱国歌手”不是褒义词,反而有嘲讽的味道。

顶着这个头衔,张明敏只好重新回到了九龙电子表厂继续当工人。

1983年下半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在即,香港回归事宜,马上就要尘埃落定。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31)

84年央视晚会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时刻,总导演黄一鹤受《光明日报》一篇报道的启发,准备邀请香港歌手参加春晚的演出,同时委派副导演袁德旺等人去深圳采风。

一次,袁德旺乘坐的随行车辆,播放了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歌曲浑厚大气直抒胸臆,他激动不已,心中便选定了这首歌。

黄一鹤总导演通过新华社香港分社,找到了张明敏,向他发出了春晚邀请函。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32)

袁德旺与张明敏

而在永恒唱片公司高层看来,当时时局未稳,香港与内地从未有过交流接触,他们明令禁止张明敏前往内地演唱。

这让张明敏左右为难,迟迟做不了决定,这时,张明敏的妈妈跟他说:

“你是中国人,难道还害怕自己的祖国吗?你应该去,你应该说普通话,唱普通话歌,你的观众也应该是大陆观众。”

妈妈的这句话,让张明敏勇敢地踏上了祖国之旅,由他演唱的《我的中国心》,一夜之间传遍大街小巷,红遍大江南北。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33)

张明敏

也让亿万内地观众知道了,香港并不是只有靡靡之音,还有这样热血彭拜的歌曲。

《我的中国心》通过春晚传播到世界各地,被国人与海外华人广为传唱,但在香港完全是无声无息,甚至没有什么人知道,也没有传媒播放,这件事情让黄霑非常遗憾。

由于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加入国际版权公约,所以,写出《我的中国心》的黄霑,也得不到半分钱的版税,尽管如此,黄霑也没有半句怨言。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34)

黄霑

有一次,在香港报纸上,黄霑读到了一篇新华社记者书写探访邓公家庭生活的文章。

当看到文中写道:一天下午,邓公和孙儿孙女在一起,一句又一句的教他们唱《我的中国心》这首歌的时候。黄霑激动不已的表示:

“这比收到多少版税都让我开心!”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35)

黄霑

谈起这首歌的创作体验,黄霑坦言,当时因为心情澎湃,几乎是一挥而就,歌曲中没有华丽的词藻,全部来自内心的真情实感,他说:

“除了后来将“在我心中重千钧”改为“重千斤”之外,再无改动。”

如今再回顾这首歌的歌词,就会知道,真诚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东西。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36)

黄霑

港台有很多悦耳动人的歌曲,观众只是觉得好听,而《万里长城永不倒》与《我的中国心》,带给国人的震撼,是任何歌曲都达不到的高度。

40多年过去了,两首歌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如今,再听这两首歌,依然让人泛起阵阵的涟漪,产生无比强大的震撼力。

林夕评价黄霑(同是香港填词人)(37)

罗文与黄霑

(原创不易,严禁抄袭;图片摘自网络,侵权即删)

(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