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为什么需要匹量词(今日解字匹)
中国丝绸的量词“匹”最早是指布匹。人们制出了丝,丝可以直接编织衣或帽子,也可以织成布对折卷起来存放,待需要时裁剪。
“匹”就是丝织成布存放的样子。
古文字像把布的两边折起来,卷成一层层的样子。小篆变成了一边展开,中间为卷的样子。隶书、楷书根据小篆形体规范化为“匹”。
所以“匹”最早为布料两边卷起,并对折起来的样子,两部分大小一致相配叠起,故有匹配的意思。
马今天被称为一匹马,是用了匹配的意思。单独的马没有马鞍,要使用马就必有鞍辔,二者匹配在一起,才是一匹马。
后来“匹”字惯用为马的单位——马匹。马鞍垫正好两半,就像布匹叠起的样子。
图〡现代的马鞍垫
此外在《韩诗外传》中记载了孔子的一种解释:孔子和颜回一起出游登鲁之泰山,师生二人向东南眺望,极目千里。
孔子问颜回能否看到苏州阊门(阊门是苏州古城的西门)。颜回远眺答道:“门外有一匹练,前有一束生蓝(练是洁白的熟绢,生蓝是草料)。”
孔子听了大笑道:“那不是一匹练,是一匹白马在吃草。”孔子继续解释道:“在阳光下,马的影子有一匹长,也就是长达四丈,故此称马为马匹。”
一匹有多长,每个朝代并不一样。古时候人们以五十尺为一匹,后来改为一百尺为一匹。
布织出来以后很长,在做交换用的时候,不容易测量它,于是人们就把它按一定的长度从两头对折卷到中间。
今天我们在绸缎店依旧能看到一匹匹折好的布卷。需要用的时候人们翻转任何一边都很容易将它展开。一匹匹布躺在柜架里,你就能看到一个个“匹”字。
汉字文化的学习进步,绝不仅仅是汉字本身,更是一种文化智慧的提升,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构建。
这里是无师字通,专注分享汉字相关的故事与文化,欢迎转发,感谢支持!
本文作者:白双法老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