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

前言

1975年,毛泽东的眼睛因为白内障的困扰,几乎看不清任何东西,对于一生酷爱读书的毛泽东而言,没有了眼睛,就像是行军打仗没有了地图,难受得很。

毛泽东戎马一生,从1927年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开始,从没得过什么大病,也从没有在身上动过刀子,更不要说在眼睛上做手术了。在术前消炎的这段日子里,毛泽东的视力几乎全部消失,好在他的儿女尽力陪伴左右。

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1)

图 | 晚年毛泽东

李敏和李讷作为毛泽东的两个爱女,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北京,为了照顾父亲,千方百计来中南海看望父亲,在那段白色烟雾笼罩的环境下,毛泽东深知儿女回到中南海的不易,已经80高龄的他,时时刻刻不忘记关心女儿的生活情况。

李讷回到北京,毛泽东泪流满面

自从李讷结婚后,毛泽东便一直打听着女儿的生活,李讷是毛泽东的小女儿,从小就在身边长大,比起来李敏,李讷确实少吃了很多苦,即便是这样,毛泽东对女儿更是倾注了更多的爱。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作为开国领袖,日理万机,每天忙于工作的他总是晚上工作,白天睡觉,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多数由卫士和秘书来照顾,只有周末才能抽出空来陪伴一下身边的孩子们。

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2)

图 | 李讷小时候

李讷小时候在李银桥夫妇身边长大,李银桥和韩桂馨多日陪伴着毛主席,毛主席身上的各种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在对李讷的教育中也从未松懈,1959年,李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毛泽东非常满意。

北大是中国的高等学府,毛泽东青年时期曾和北大有过短暂的相处,在这里毛泽东和陈独秀李大钊相识,并较为系统地接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李讷考入北大后,毛泽东对李讷的学习依然很严格,并严格要求李讷阅读四大名著。李讷也曾说过,父亲让他们读四大名著,真是读了一遍又一遍。

李敏结婚后,毛泽东对李讷的婚姻一直关心着,李敏比李讷大4岁,当时李讷也已经成年,也到了可以嫁人的年龄,但是李讷对自己的感情没有多少见解,身边有男孩子追自己也没有回应,这样一拖再拖,十年的时间,匆匆而过。

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3)

图 | 毛主席的两个女儿

1971年李敏怀了二胎,李讷还是孑然一身,毛泽东掐指一算,李讷已经足足30周岁了,现在30岁都到了大龄剩女的标准了,更不要说那个年代,毛泽东把李讷叫在身边,语重心长地说:“你就不能像你姐姐那样,找个人嫁了,安安分分过日子吗?”

李讷委屈地说:“爸爸,我不是不找,是找不到嘛!”

毛泽东向来严厉:“你高高在上的,怎么找,你要把姿态放低一些,爸爸不希望你嫁的多好,即便是嫁一个工人,一个农民也行嘛。”

在李讷和李敏早期上学的时候,除了学校的部分老师,几乎没有人知道她们是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孩子,但时间已久,很多人都知道她们的身份了,不敢靠近是真的,“不敢高攀”也是真的。

但毛泽东不这样认为,领袖也是普通人,孩子也是一个普通人,他不希望女儿嫁的多好,即便是工人、农民,都可以,因为自己就是从农村出来的苦孩子。李讷可以理解父亲的苦心真是费了不少时间。

毛泽东和女儿谈话不久,就从“五七”干校传来了好消息,李讷认识了一个叫小徐的年轻人,非常喜欢李讷,李讷听取了父亲的建议,尝试和小徐处一处,最后发现小徐的人很不错,便告诉了父亲。

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4)

毛泽东得知后十分欣慰,他没有像很多父亲那样催婚,而是建议李讷再处一处,并自己拿主意。李讷综合考虑后,决定嫁给这个深爱着自己的人。结婚时,毛泽东托人给李讷送来了一个礼物,这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套《恩格斯全集》,李讷深知父亲对自己的期望,看到这个礼物泣不成声。

婚后的李讷夫妇一如平常的夫妻,生火取暖,粗茶淡饭,日子过的也还算可以。李讷生育了一个儿子,孩子长得很是可爱,虎头虎脑,李讷十分喜欢这个儿子,但她和丈夫的感情却慢慢出现了问题。

说白了就是观念不合,当然这也在预料之中,李讷是北京大学的高材生,有文化有观点,但小徐的文化水平不如李讷,虽然学历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是每次李讷的决定,在丈夫的眼里却读不懂。

李讷想去井冈山,因为那里是红色基地,但丈夫说这里也有山,都是山有什么不一样的,而且家里还有很多活要干呢。长此以往,夫妻间没有了共同语言。婚姻不到两年,就出现了裂痕。

李讷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十分不易,长期照顾李讷的毛远志告诉她,毛主席身体越来越不好,希望她回去看看父亲。已经很久没有回过中南海了,在回家之前,她特地带上了父亲两年前送给自己的那套书,带上孩子和行李,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5)

图 | 毛主席晚年

毛泽东得知这些事情的时候,视力已经下降的很厉害,看书模模糊糊,有人来了也看不清是谁,听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李讷要回来了。思女心切的毛泽东还没有见到人,眼中就流下了热泪。

经过三年多的锻炼,李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也都增强了,因为李讷在中央办公厅的“五七”干校锻炼,编制仍然属于办公厅,按照领导干部的子女,她又回到了菊香书屋的前院。

李讷来不及回去收拾,径直朝着游泳池走去,工作人员还没有通知,毛泽东就听见了李讷的声音。

“爸爸,我回来了。”

刚走进屋子,李讷就呜咽起来,她看到的是满屋子的医疗器械,父亲毛泽东半头白发,苍老的样子近在眼前,还没有走到父亲面前,李讷就以泪洗面了。毛泽东颤颤巍巍,伸出双手慢慢向李讷靠近。

工作人员扶着毛泽东,父女俩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毛泽东说:“我的娃娃呀,本来九届二中全会的时候就想见你,可是你就是不回来看看爸爸,你怎么了,是不是赌气了,是不是对爸爸有意见?”

李讷拼命地摇着头,一个劲地擦着毛泽东的眼泪,抽泣地说:“不是,爸爸,我没有赌气,是女儿的婚姻有了问题。我离婚了,也没有脸面见您了。”

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6)

毛泽东早就听说了李讷的事情,听到女儿亲口说出来,心里顿时沉重起来:“娃娃,爸爸不怪你 ,爸爸也是农民的孩子,知道3年的劳动多么辛苦。”

李讷不知道怎么回应父亲,趴在父亲的怀里,听着父亲的心跳声,体会着许久未感受过的温暖。毛泽东扶起来李讷说:“来,让爸爸摸摸女儿的脸,爸爸的眼睛看不清了。”

看到毛泽东的动作,李讷才感受到原来父亲的眼睛这样的严重,她赶紧把脸凑过去,把父亲坚强的大手放在自己的脸上。毛泽东簌簌地流着泪说:“娃娃不瘦,农村的太阳伤人也养人,娃娃可以吃了那么苦,也可以做点事情了。”

“我这次回来,就再也不会离开您了。”

毛泽东病情不容乐观,需要休息,李讷临走的时候毛泽东特地又叫住李讷说:“有什么困难就和爸爸说,爸爸可以帮助你。”李讷刚回来,没有工作,也没有稳定的生活,毛泽东说给你点稿费,李讷说上次您给的还没有花。

李讷特地询问了工作人员,说毛主席的情况不太好,要做手术才能恢复视力。李讷知道父亲需要休息,告别父亲后便来到了菊香书屋的后院。

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7)

图 | 菊香书屋

毛泽东搬到游泳池的时候,很多书还没有带走,站在菊香书屋的书架前,李讷凝视着这里的一切,往日如同电影一般在脑海里闪过,时光匆匆,父亲已然老去,想想那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再想想这么多年没有回来,李讷泣不成声。

毛泽东关心李讷的生活

毛泽东做手术前,因为视力的消失,导致读书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中央办公厅专门给毛主席找了个“代读”的人,当时的标准是:政治可靠,学识渊博,会说普通话。

汪东兴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张耀祠,张耀祠跟随毛主席多年,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一连多日在北京大学找寻,最后通过北京市委书记谢静宜,找到了一个叫芦荻的女教师。

芦荻出生于1931年,书香门第,曾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抗美援朝期间在朝鲜担任空军记者,普通话也标准,曾在江西省的“五七”干校期间表现也很好,张耀祠便把芦荻带到了中南海。

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8)

张耀祠来了后,毛泽东特地询问了李讷的情况,毛泽东说:“娃娃当了十几年的学生,上过几年农村大学,是应该做点事了。”张耀祠知道毛泽东的意思,就是看看李讷的工作,并记在了心里。

毛泽东博闻强记,芦荻虽然是北京大学的高材生,但是在这位老人面前,深深被毛主席的学识所震撼。毛泽东一听芦荻的名字,便笑着说:“你这个名字,是从‘故垒潇潇芦荻秋’里面来的吧。”芦荻说:“是的,主席。”

芦荻告诉毛主席,自己的父亲是个教书先生,小时候父母就经常给她讲古诗,还有很多古典文学。毛泽东一生爱读书,喜欢的书也非常杂,芦荻问毛主席,先读哪本书呢。

毛泽东说:“刚才不是涉及到了《西塞山怀古》吗,那就从刘禹锡开始说吧。”

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毛泽东听到这句诗后,陷入了深深的深思,紧接着,毛泽东一口气背出来了刘禹锡十几首诗,芦荻大为震惊。她无法想象,一个病中的老人居然如此才思敏捷,并且背诵起来古典诗词,行云流水,这是多少年积累的成果呀。

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9)

毛泽东说话的时候,颤颤巍巍,每次芦荻听不懂的时候,都是张玉凤在身边翻译,张玉凤一直照顾他老人家的生活,病情她也最为清楚,看到毛主席一连几个小时都在听书背书,便不忍心地阻止了。

毛泽东一生嗜爱读书,坚持要学习,工作人员只能把听书的时间延长2个小时。在等待做手术的那段时光里,毛泽东因为可以听书了,心情非常乐观,不久,手术的日子定下来了,在7月29日。

手术当天,病中的周总理顾不得自己的身体,在病房外守护着毛主席,这是毛主席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手术,周恩来作为几十年的战友,心里非常不安,直到听说手术顺利完成后,才默默离开。

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10)

图 | 张玉凤

张玉凤回忆,做手术的时候,毛泽东让她打开收音机,要听岳飞的《满江红》,唱片的曲子是由上海昆剧院演唱的,曲调紧贴词作的原意,把岳飞满腔忠义气壮山河的情怀,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铿锵的曲调,豪迈的情怀,使毛泽东很快进入无我的境界,手术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这次手术只做了右眼,打算两个月后再做左眼。手术切口恢复很快,10天后就可以摘掉盖在眼睛上的纱布了。

这十天内,毛泽东心情非常开心,工作人员问,您恢复视力后,想做什么呀?工作人员自然以为,毛泽东会好好看几天书。毛泽东沉思许久,说,想见见孩子们。

趁着这几天精神饱满,毛泽东把儿女们召集到了身边,他先见到了毛岸青、邵华和孙子毛新宇,李敏和李讷因为在外地不容易回来,一直到几天后他才见到女儿,李敏和孔令华带来了孔继宁,李讷也从平谷县匆匆赶来。

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11)

毛泽东自己的身体状况,他十分清楚,但他也很关心孩子们的生活状况,李敏还好,自从生了二胎,家里就热闹起来了,丈夫孔令华也从保定38军338团调到了北京卫戍区宣传部,孔继宁已经15岁了,该上初中了。

唯有李讷的情况他很担心,张耀祠知道毛主席的心事,便汇报说,李讷已经被组织安排了工作,和谢静宜一起工作。毛泽东向来清贫,更不希望女儿搞特殊,毛泽东听完后欣慰地点点头说:可以了。

因为身体各方面的原因,儿女们想要见父亲,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李讷或许没有想到,一年后,父亲永远地离开了自己。

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12)

图 | 李敏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和父亲告别

想念父亲的谆谆教导

1976年9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政协名誉主席毛泽东,因病医治无效,于零时10分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9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吊唁仪式。全国各机关、部队、厂矿、企业、农村、学校、街道等基层单位也举行吊唁活动。

在进入追悼会大厅的长长的队伍中,就有毛主席的亲人李敏等,对于李讷来说,这一年对于她来说,更加的深沉。毛主席生前曾多次关心李讷的婚姻,如今李讷仍然独自生活,她心里对父亲满满的愧疚。

李敏作为李讷的姐姐,得知在此后几年,李讷一直生活不如人意,便多次关心她,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多年的卫士李银桥听说了李讷的事情,便把自己的一个同事王景清介绍给了李讷。

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13)

图 | 王景清和李讷

王景清曾和李银桥一起在中央警卫团工作过,为人老实,现在也是一人生活,李讷接受了李银桥的好意,和王景清结为了夫妻,当时李讷45岁,王景清58岁,尽管年纪都不小了,但婚后他们一直相亲相爱,多次参加活动怀念父亲毛泽东。

王景清说:“我会不离不弃地陪伴着老伴。”在很多场合,都是王景清陪伴着李讷,每次看到李讷为思念父亲而泪流,王景清也无数次被感动,他说,李讷和毛主席的感情太深了,李讷因为身体不便坐上了轮椅,她去哪里,王景清就推到哪里,十分恩爱。

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得知李讷的工作已有着落)(14)

十几年后,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文艺晚会上,李讷和爱人都亲自到场观看,台上红色歌声四起,《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祖国,慈祥的母亲》《浏阳河》等等,李讷在下面静静地听着,并不断地鼓掌。

观看结束后,在回家的路上,车里突然传来了李讷的歌声:

太阳最红

毛主席最亲

您的光辉思想永远照我心

春风最暖

毛主席最亲

您的光辉思想永远指航程

您的功绩比天高

您的恩情比海深

工作人员笑着说:“大姐,您是在唱歌吗?”可是再看李讷,她边唱边哭,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浑然不觉。她的脑海中一定又出现了那个最慈爱的父亲形象:

毛泽东抱着李讷,在风中的枣树下,互相背诵着故事,背累了,李讷就依偎在父亲的怀里,安静地睡着了。

这一切,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了,白驹过隙,沧海桑田。

李讷说:我想我的爸爸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