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化疗一定要间隔21天(化疗为什么常以21天为一个周期)
众所周知,化疗是癌症治疗主要的手段,通过配合手术、放疗,可以达到杀伤癌细胞的目的。不过,化疗并不是想用就用,由于其对身体有一定的伤害,因此化疗的过程中,一般会有一个间隔周期。化疗周期的制定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一般从注射化疗药物为第一天,到第21天或28天左右,为一个周期。
化疗时间不是随意制定的,通常化疗周期是21天,为什么要规定这个时间呢?化疗周期是根据药物半衰期、肿瘤倍增时间以及人体骨髓功能恢复时间来制定的,从注射化疗药物的第 1 天算起,到 第 21 天,即 3周称为一个周期。但也不是绝对的,有些方案是双周方案,14天为一周期,有些是28天为一周期,还有少数方案为6周算一个周期。
当住院化疗时,通常化疗药物在第1周使用,如果反应不大,一般情况良好,医生就会建议出院,在门诊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7-10天时,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会达到顶点,也是最需要我们严密监测的时间段,这时候如果出现乏力甚至发热,有可能是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下降了,需要升白治疗。第3周,人体开始对化疗的损伤进行修复,这时候胃肠道反应几乎消失,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白细胞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在化疗间歇期,身体通过短时间的休息调整,免疫功能逐渐恢复,各脏器功能得到充分调整,从而为下一个疗程做好准备。在化疗间歇期,营养的补充和充分的休息很有必要,加强优质蛋白食物的摄入,为骨髓造血提供原料。
间歇期的长短,应该以药物毒性作用基本消失,机体正常功能基本得到恢复,而被杀伤的肿瘤细胞尚未得到修复,这样一个时间为最佳时间。恶性肿瘤体积增长速度的快慢,化疗药物应用的时机,间歇长短对疗效都有明显影响。因此,一般对于增长过快的恶性肿瘤细胞,连续用药 1~2 周是一个疗程,间隔 2~3 周后再给予第二个疗程。淋巴瘤化疗一般间隔 14~28 天,即 2~4 周。但这并不是绝对的,还需要根据个体体质、化疗效果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还有的患者问过这样的问题,化疗时间拉长,两个月化一次行不行?任何一种化疗药物,或者几种化疗药物的组合,都是有半衰期的,时间拉长,药物在体内早已代谢殆尽,这时候残存的肿瘤细胞就会乘虚而入,不断增殖。要知道,即便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非常敏感,每个化疗周期只能消灭固定比例的肿瘤细胞,这个称为“指数杀灭”,这也是为何化疗需要多个周期的原因,通过一次次化疗,不让残存癌细胞有抬头的机会,最终剩余少数的癌细胞通过免疫细胞来清除。
当然,也有一些病人,确实反应较大,骨髓造血功能差,或者因为其他并发症而延迟化疗或化疗中断,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化疗的最终目的是治病,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如果充分评估后认为不适宜化疗,化疗弊大于利,那就只能暂停。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种化疗药物都是以杀伤为目的,都会有副作用,但副作用的偏重却不同。比如,有的对胃肠道功能影响较大,有的对骨髓的造血功能有较重的影响,有些则是对皮肤黏膜影响偏大,有的对脱发影响偏大等。以胃肠道反应为例,顺铂具有强大的致吐作用,但骨髓抑制并不一定很重,而吉西他滨虽然导致呕吐的副反应不重,但对血小板的影响却远远重于顺铂;而卡培他滨虽然不至于导致严重的恶心不适,但却可能产生严重的皮肤黏膜反应。
化疗的副作用是导致化疗不能进行的主要原因。如今,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中医药在肿瘤防治过程中的重要性,已经把中医药治疗肿瘤作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化疗配合中医药起到协同或增效减毒的作用,化疗整个期间配合中医药治疗,能改善患者的体质,改善造血功能,升高白细胞数,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从而使癌症患者获得接受化疗的机会,有利于患者较顺利地完成全部疗程,不会因为化疗的副作用而影响化疗的进行。
同时,西医完成肿瘤治疗计划周期后的空窗期,患者也更需要中医药的介入来更好地控制肿瘤的发展变化。中医认为“正不抑邪”是肿瘤复发转移的关键。经过化疗后,并不能保证体内肿瘤都被清除,加之治疗后机体免疫能力的减弱,身体内正邪依旧在对峙,当残余的肿瘤致病力胜出,疾病发展,出现肿瘤的复发转移。所以,在化疗后,服用中医药扶正祛邪,增强身体免疫能力,抵抗肿瘤的复发转移,使一些有残存肿瘤病灶的患者,仍旧可以长期生存,有好的生活质量。中医在预防癌症复发和转移方面确实有其独到之处,最突出的优势是辨证论治,因人而异,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免疫系统很好地恢复。
值得一提的是,中医在癌症康复中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脏腑气血功能的梳理,重新建立人与自然和人体内部的一种全新的平衡状态,改变癌症患者体内癌细胞生存和发展的土壤,防止癌细胞的再度生长。患者化疗后可尽早开始接受中医药持续性的治疗,运用中医的方法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扶正祛邪,从根本上改善体内环境,破坏癌细胞生存、分裂、增殖的条件,从而保证机体的长治久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