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绘画作品欣赏(问道)
主办单位:无锡市文广新局
承办单位:无锡市美术家协会、无锡美术馆(无锡市书画院)
学术支持:陆庆龙、王洋、吴晓明
展览地点:无锡美术馆(无锡市书画院)
展览时间:2017年11月18日~11月30日
开幕时间:2017年11月18日下午2:00
特别鸣谢:纽谷国际红酒Newgood Global Wines、无锡同启印刷设备有限公司
详细地址:无锡美术馆 县前西街79号(大成巷南)
▲《古韵遗风二》90x120综合材料 2014 首届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入选作品
沉思与凝视
葛强新作:《若水》系列、《龙文》系列、《古韵遗风》系列。作品《若水》像是一首禅的偈语;《古韵遗风》是一篇生命礼赞;《龙文》更像是文化幽谷里传来的曼妙笛音。
回看艺术史,任何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在漫长人生积淀中孕育的灵光与呕心沥血苦心孤诣下匠心相结合的结晶。作品是云烟萦绕的山间绿潭,映照着作者的品性与思考。《若水》里平淡幽静的品质应是葛强对历历人生的领悟。《龙文》里传统书法是明确的文化符号,它承载着华夏千年文以载道的精神诉求,也明确发映出作者的文化身份自觉。《古韵遗风》内涵华润色彩、厚重肌理,消解了客观的视觉显现代之以材料特质的主观表现,传统意义上的人体表现转化为独特的物质材料的内在显现,材料为主体的独特审美价值得以彰显,准确的说,这些系列作品皆是葛强创作思想及附着以物质材料上的艺术精神的充分外化。
绘画艺术的发展是不断淘洗繁衍的复杂过程。综合材料绘画也在时代发展的必然与艺术家创作的自觉中应运而生。自二十世纪初立体派代表毕加索将现成材料直接引入画面开始到杜尚将现成品直接作为艺术表达的手段,材料从原有附属的物理属性“配角”成为精神主题的“主角”。绘画艺术的原有框架与边界被打破、被扩展,艺术家运用丰富的材料创作出各种艺术语境下的作品,极大的丰富了绘画艺术的维度。
在对照中西方美术史框架下,葛强作品反映出他在沉思中建立起自我独特的审美取向、价值判断。作品中反映出的中国文化审美意味,更是可贵,葛强在传统中汲取养分进行转化,创作出崭新的图式,这也反映出他个性独特的创造力。即使绘画艺术前途茫茫无垠,但葛强在作品中进行的坚韧不懈的努力,他的作品就是坚定的沉思与凝视。
艺术的征程往往是黑夜独行,而葛强就是一个艺术的潜行者……
--吴晓明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主任、
芜湖美术馆(书画院)副院长、
安徽省工程大学硕士生导师)
作品赏析
▲《若水系列4》直径120 2017
▲《若水·No.1》120X90cm 2017
▲《无人区》160X120 2017
▲《古韵遗风之四》100X80 2017
▲《龙文系列4》70X70 2017
▲葛强《龙文3》70X70 纸本综合 2017
名家点评
MINGJIADIANPING
张元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副主任、油画艺委会副主任
●几天前我去中国美术馆参观学习大家刘巨德老师的画展,被这里的画境深深吸引和感动,引展中老师的心得铭句为艺术探索者葛强画展赠言以共勉: 艺者知常求变,以变为常。常,无穷。真正的艺术家面对自然万物重在创造某种抽象关系象征它,代替它,平行它,包容它,幻化它,诗意它……让万物从有限走向无限。 以看不见的道,画看得见的物;用看得见的物,画看不见的道。谨此,预祝葛强画展圆满成功!
金田 江苏省美术家协副主席,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江苏省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
●在中央美院综合材料工作室,认识了葛强先生,一见如故,很快成为朋友。他的作品想象力丰富,绘画触感敏锐,格调高雅,耐人寻味,尤其是娴熟掌握多种材料的运用,显得手法自由开放,我很喜欢他的作品,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美的享受和启发。
曲鸽 长春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吉林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写在葛强兄《问道》画展前,葛强的绘画质朴,拙美,画面生成自由中带着神采,其造形有古希腊神像与东方造型的蕴美,自然游动且不失典雅。
萧颖 江西省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江西工艺美术馆学术研究部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继材料艺术工作室高研班特聘教员
●修行人所讲究的是一种空,寂灭,佛家的讲法是一种很纯粹的,很干净的一种心灵的境界,是一种寄托。
葛强是位有综合艺术素养的画者。由于从小学习书法,所以作品中有很多的书法元素,在画面中若隐若现,虚虚实实,气韵生动!通晓音律的他,还吹的一手好曲,相信在高雅的艺术格调的浸润中,他的作品会越来越雅,越来越通透!自古以来就有:“画如其人,字如其人”的说法。所以他的作品也应该归结为纯,雅,朴之类,是一位有心灵寄托的画者!
画家自语
西方美学家赫尔德认为:“任何自然的物品都有自身的美。”
综合材料绘画不是一个画种,是绘画的一种方式,它给艺术家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绘画空间,各种材料的运用呈现各自独特的物质感、物质审美趣味,也生发出艺术表现力的无限可能。
本次展览所呈现的作品,即是自己近四年来探索方向和方式,也是探寻着当代文化语境下的艺术新路径,通过对艺术符号的重置与转换,创造出新的信息与内涵,贡献独到的艺术见解与表达方式。欢迎各位同行前辈给予批评指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