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桃花开夫妻重逢(一树桃花开里的女儿问妈妈)

文/佑欣

1

《一树桃花开》是王志文与徐帆这对曾经的旧人,联手主演的一部都市生活剧。

俩戏骨的表演让人多次恍惚:他们演的是戏,还是借戏里的台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特别是徐帆对王志文在剧里说的、那些秋后算账的犀利的话语。

当然这都是剧情发展后的情景。

一开始抓住我的,只是她和女儿盛开的冲突戏。

剧里的女儿在谈了一场,用徐帆痛心疾首的比喻是“他晃悠了你六年”的恋爱,却被突然目睹“男朋友要结婚了,新娘不是我”的现场。

挫败感十足的她,被公交车上的小偷割了包。

一树桃花开夫妻重逢(一树桃花开里的女儿问妈妈)(1)

得手的小偷,第一时间成功转走了她银行卡里的所有存款。

前脚被失恋,后脚被损财。

灰头土脸的回到家,面对的是妈妈出于关心、心疼,而不加控制的一通埋怨,那些夹着着恨与哀的语言,对于女儿来说真是“刀刀见血,既准又狠”。

话赶话,没好话。

受伤的女儿夺门而出。

2

女儿的摔门离去,让家里的妈妈转着圈地无处泄愤,只能用双掌拍打桌面,道出那句包含着自己万千情绪的仨字:

我——有——罪!

隔着屏幕的我,只觉手掌骨都被拍断了。

世间情,皆伤人。

无论是那被妈妈形容的“自己拿刀子捅出伤”的爱情,还是这吵翻了天的亲情。

生活定有百般滋味,我们只能学着面对。

只是,家本该是心情的避风港,伤后的疗养院,而不该是这让人再添心伤的地儿。

一树桃花开夫妻重逢(一树桃花开里的女儿问妈妈)(2)

俄国著名作家邦达列夫说过:人类的一切痛苦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

口不择言的妈妈,对经受了双重打击的女儿,到底还是过了些界。

或许是妈妈没听过,同为人精的马未都所总结的这转圈关系:亲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亲。

所以才会在后来的“求和”电话里说:

妈妈是最能说你的,也是最爱你的。

3

说这话的妈妈不知道再爱的亲人,也得心存生分的界线。

因为界线的这边是爱与尊重,是人间美好的四月天;界线的那边是伤害,甚至是恨,那是至寒至冷的人间荒漠。

一树桃花开夫妻重逢(一树桃花开里的女儿问妈妈)(3)

还记得《人世间》里的丈母娘金月姬吗?她的边界感里,处处透着发光的智慧和阅历的价值。

她的处世哲学即:越是亲近的人,越要有分寸感。这样既能维护感情,又能保护自己。

可惜,爱女儿的盛开妈妈不懂此理。

她的人生哲学是:这辈子最爱你的是你妈,你最该爱的是你的孩子,其他的就算了。

所以当女儿问妈妈:我该找个爱我的,还是找个我爱的?

沉浸在过往里的妈妈,没发觉女儿情绪的变化——她错过了关键的、干预式回答的机会。于是间接促成了女儿的一意孤行:

“他一心想娶我,你一心想嫁我,而我嫁谁都是嫁。”

盛开全盘否定了自定义的“亏损六年”的爱人行为。

她爱怕了。

一树桃花开夫妻重逢(一树桃花开里的女儿问妈妈)(4)

4

盛开真心地爱人六年,最后却落了个一场空。

她虽太不甘心,但也无可奈何。

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也想不明白“凭什么是我”的她,在妈妈叹息“你都成妈的一块心病了,赶紧结婚吧”时,她就动了那“走被爱捷径”的心思。

一树桃花开夫妻重逢(一树桃花开里的女儿问妈妈)(5)

她没想到的是,这一步等于是跨入了荆棘。

《培根论人生》里有句话: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径通常是最坏的路。

特别是那香醇浓郁的爱,更是需要细水长流。

何况,他们的婚姻如妈妈的一针见血:门不当户不对。

且,女强男弱。

一树桃花开夫妻重逢(一树桃花开里的女儿问妈妈)(6)

女的不光是强在了个性和能力上,还强在了一开始哥哥直接送的大手笔装修。

男的不仅是弱在了心理和家庭上,还弱在了一开始妈妈的那句带泪驳斥:“儿子是给我养的,不是给你养的”。

一心求嫁,不懂圆融的盛开,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了代价。

立不起来的妈宝,在婚姻里照旧是那套幼稚的躲与逃,逼急了便声嘶力竭着外部归因。

追剧的人们在评论区留言:看得肾疼。

唏嘘,难过。

5

想起知乎上曾有这么一问题:女强男弱的婚姻,该如何平衡?

其中的高赞回答是:

无论男强女弱,还是男强女弱,只要彼此懂得、彼此体谅、彼此尊重,并适时调整夫妻之间的相处方式,任何一种婚姻都能长久而甜蜜。

说得真好。

不平衡的婚姻解药,就是彼此适应,同步调整。

可盛开的婚姻里,存在的不单是彼此,还有他妈。

那是一个将儿子一手拉扯长大,然后视儿子为天的普通小市民妈妈。

一树桃花开夫妻重逢(一树桃花开里的女儿问妈妈)(7)

她注定是个毫无边界感的婆婆。

她习惯的是与儿子的零距离相处,边界二字,她不认识,也拒绝认识。

妈妈的惯性短视,让她忽略了儿子本质的需求,于是她无所顾忌地作天作地。

虽然她是那么的爱他。

世间万物,爱最难缠。

无论是融入血液的先天爱,还是荷尔蒙引发的后天爱。

一树桃花开夫妻重逢(一树桃花开里的女儿问妈妈)(8)

6

不会爱儿子的妈妈从没想到,世间有反噬这一现象——你所给予的,正是你所得到的;你所得到的,恰恰是你给予的。

因为地球是圆的。

终点恰是起点。

这个一辈子的日子,都是在胡同里洗洗涮涮的妈妈懂不了:有边界感的相处,等同于给到了双方的安全感。

那个被自己妈妈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女(媳)孩(妇),收不到她这个婆婆一星半点的安全信号,一定会本能地立起了浑身的刺:

刺痛别人,刺伤自己。

泪流满面,痛苦不堪的盛开,渐渐明白了自己问妈妈的那句:我该找个爱我的,还是找个我爱的?

其答案该是:爱,本是一场双向的奔赴,不该如此对立的二选一。

一树桃花开夫妻重逢(一树桃花开里的女儿问妈妈)(9)

过去那段失败的感情,不过是自己用卑微换来的所谓爱情——单枪匹马的爱,必然兵荒马乱。

毕竟,只有势均力敌的爱情,才会走得长远。

而这段“谁第一个向我求婚,我就嫁给谁”的抓阄似婚姻,其不负责任的选择,决定了夭亡的结果。

奉劝天下年轻人,都不要像盛开似的去拿婚姻试错。

因为婚姻不是儿戏,不能急功冒进,否则就是盛开妈妈叹息的那句:

一步错,步步错,步步错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