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阳话方言大全(这些阳原话你真不一定知道是啥意思)
相声演员陈印泉、侯振鹏在用阳原方言表演相声
今天,《人民日报》官微为黑龙江一位开设方言课的女教师点了赞。
听视频里孩子们说着有趣的东北话,我被女教师四年来坚持不辍教孩子们方言的行为感动了。我一直觉得,说方言就是在传导与众不同的声音,就是在弘扬地域文化,就是在表达对故乡的一种最真挚的情感。
确实,贺知章“乡音无改鬓毛衰”的“乡音”是方言,辛弃疾“醉里吴音相媚好”的“吴音”是方言。方言是地方语言文化,但更是乡情,是亲切,是故乡的味道,是母亲在天黑了喊你回家吃饭。
我是阳原人,当然说阳原话,也喜欢听阳原话。即使与外地人交流,也很少讲普通话,这倒不是说我不会讲普通话。在我看来,阳原话虽然少了些韵味,也不够含蓄,但它有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就是直白、浅显、本色,尽管听起来显得口味重了些,却是对自然万物最真实的表达。
阳原独特的语言文化让外地游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阳原县地处河北省张家口市西南部,在南方人看来,算是塞外了。塞外常年干燥,塞外人性格粗犷,塞外文化底蕴不深,这些都影响到了方言。尤其是阳原县境内南北都是山,山上都是石头,草少,树更少,东西横穿的桑干河又常年水小。阳原的方言和阳原的地形一样,多的是山的硬朗,少的是水的绵柔。
听懂阳原话不难,但现在许多人与外地人交流时,喜欢说普通话,尤其是一些生意人。不过他们的普通话很不标准,许多人分不清卷舌和不卷舌,分不清前鼻音和后鼻音,所以他们口中的普通话听起来很搞笑,对话的人一头雾水,周围的人更是一身鸡皮疙瘩。后来人们就给阳原人说的普通话取了个很形象的名字---“阳普”,这算是地方语言的一大创举吧。
这些年,由于普通话的普及和推广,孩子们说方言的越来越少了。这是一种进步,但也让人隐忧,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会割裂地方文化,所以传承地方语言文化还真的不是一件小事。也许这正是《人民日报》为那位教方言的女老师点赞的本意吧。
为了弘扬语言文化,阳原县每年都要举办杏花节
下面,列举些语言的方言,大家看阳原人是不是平时这样说话?
阳原人把“蹲”叫“圪蹴”;
阳原人把“坏”叫作“做的稀”;
阳原人把“没事”叫作“白不咋”;
阳原人把“可笑”叫作“失笑”;
阳原人把“聪明”叫作“吉米”;
阳原人把“说话”叫作“倒瞎”;
阳原人把“骄傲”叫作“个炸”;
阳原人把“小睡”叫作“迷瞪”;
阳原人把“小气”叫作“骨促鳖”;
阳原人把“发霉”叫作“恶扑了”;
阳原人把“架子大”叫作“撅的高”;
阳原人把“不修边幅”叫“骨促抹蛋”;
阳原人把“不灵活”叫作“半整子”或者“半吊子”
。。。。。。
怎么样,大家是不是觉得很有趣?欢迎阳原的朋友把你们熟悉的土话写在下面,我们共同交流,把阳原的语言文化传承下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