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爱吃的糯米粑粑(土家人喜欢吃的13种粑粑)
粑粑,作为一种美食,在我们土家"横行霸道"了很多年,清新香甜的洋芋粑粑,接地气的苞谷粑粑,独具创意的清明粑粑、蒿子粑粑,"草根美味"蕨粑粑……土家族的粑粑风格迥异,特色明显,没有吃过其中5种以上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正宗的土家人了。
1、洋芋粑粑
洋芋粑粑的原料肯定还是洋芋,将洋芋刮皮洗净,然后将洋芋磨成细浆并把土豆粉过滤,将土豆粉过滤的原因在于影响洋芋粑粑的口感,如果有洋芋粉在洋芋浆里面,这样蒸出来的粑粑中间就会有硬块。最后就可以做成粑粑上蒸笼蒸,小编喜欢将蒸好的粑粑放在柴火炉上烤一下,金黄的锅巴很是香脆。你也可以选择烤箱烤,烤箱烤出来的更均匀,但是没有柴火烤出来的香。
2、苕粑粑
"苕"就是红薯,苕粑粑的做法和洋芋粑粑做法一样,可以参照洋芋粑粑的做法,但是苕粑粑里面我们会加入玉米面,这样做出来的苕粑粑即有玉米面的清香也有苕的香味。
3、洋芋粉粑粑
炒洋芋粉粑粑,小时候在老家的时候经常吃,等长大了在城市里面就很少见到它的身影了。这道菜的菜名虽说叫洋芋粉粑粑,但其实洋芋粉粑粑是块状的。其用料也非常简单,就是洋芋粉,食用油(当然要是有正宗的菜籽油炒出来的洋芋粑粑会更香),还有葱姜蒜等纯天然无添加的香料。炒好的洋芋粉粑粑可以和腊肉一起炒,这样炒出来的腊肉洋芋粉粑粑中会结合腊肉的油香味和洋芋粉的清香味,这样洋芋粉粑粑便把腊肉的油腻味给淡化了。
洋芋粉凝聚了洋芋的所有精华于一身,配上地地道道的土家腊肉,腊肉的香味沁入土豆粉中,两者香味融汇一处,让人忍不住多吃几口。晶莹剔透的洋芋粉配上色泽鲜美的腊肉,来点辣椒作为修饰,既不会显得过于张扬,又不会显得极为普通,反而让人有一种很想品尝的欲望。4、苞谷粑粑
苞谷即"玉米",它是将鲜玉米打成浆后,用粽叶、芭蕉或者桐梓叶包裹,再上蒸笼蒸着。味道微甜,不腻人,带有玉米的香味,还有叶子的香味。
5、荞麦粑粑
说起荞麦,现在好多城里的年轻人可能都没见过。它就是黄梅戏《打猪草》里唱的那种绿叶、红秆、开白花、结黑籽、磨黑面、做黑粑粑的荞麦。荞麦是晚秋作物,分苦荞和甜荞两种。因其产量太低,磨出来的面又黑,所以只有山区的农民才会利用荒地种一点。过去,人们把荞麦当下等杂粮,通常用作牲畜的饲料,只有荒年才用来充饥。其实荞麦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黑色食品"。
做荞麦粑粑,是先把荞麦面粉用开水和成面团,再做成直径约10厘米的圆粑粑,然后放到烧热的漆子油锅中煎熟。过去山民的生活艰苦,很多人都用漆子油炒菜吃,可现在很少有人吃漆子油了。荞麦粑粑微苦(苦荞面)或微甜(甜荞面)。现代营养学的观点认为,荞麦是很好的保健食品,只可惜产量太少,平常在市场上难得见到。
6、蒿子粑粑
将玉米粉与鲜嫩蒿菜末加水搅匀,放入适量佐料制成团蒸熟,当地人称"蒿子粑粑"。
7、南瓜粑粑
将老南瓜蒸熟,取出捣成泥,再与糯米粉拌揉匀,制成小圆饼后,放入热油锅炸熟。这种粑粑富含胡萝卜素、蛋白质、脂肪、多糖、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还有降压、通便、强心等功效。
8、清明粑粑
每年清明前后,田间地头都会长出一种嫩嫩的、绿绿的野菜,叶子呈椭圆形,叶面有一层薄薄的乳白色细绒毛,开黄色小花。这种野菜即有药效又有食效。其性味甘平,具有祛风湿、利湿浊、化痰止咳的功效。
清明粑粑的做法是:将清明菜洗净,沥去水分,捣烂为泥,滤取鲜茎叶汁液。与糯米粉拌和均匀,加入白糖、鲜桔皮细丝等调料,制成圆饼。放入锅内蒸熟,即可食用,吃起来清香爽口,甜而不腻,独具风味。
9、米粑粑
将大米磨浆发酵,加上面粉、白糖、纯碱等调匀炕熟。外壳金黄焦脆,内肉洁白软润。
10、瓜叶粑粑
在土家一般选用南瓜叶沾上面粉浆,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即可出锅。
11、花椒叶粑粑
采上新鲜花椒叶,沾上面粉浆,放入油锅炸至金黄,捞出。花椒叶粑粑有着花椒独特的清香。
12、南瓜花粑粑
将南瓜藤上不结南瓜的"空花"采摘下来,用清水洗净,将南瓜花分割成几块,沾上面粉浆,放入油锅中油炸至酥脆,"金花粑粑"就做好啦。
13、蕨粑粑
其制作原料来源于野生蕨根,是名副其实的"草根美味"。每到冬季,人们从山间挖取蕨根,将其洗净、捣碎、过滤、晾干后获得蕨根淀粉,将蕨根淀粉按比例加水进行稀释,再倒入滚烫的铁锅中不断搅拌直至将其烫熟。食用时将蕨粑粑切片,多与腊肉混炒,蕨粑粑极具弹性的劲道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小编列举的这些土家粑粑,可能还有很多土家粑粑我没有列举出来。我在评论区等你来一起完善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