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蒜素灌根的使用方法 乙蒜素灌根烧苗

现如今提到这个“乙蒜素”,估计不少老种植户就摇头的。这原因要追溯到60年代,因为那会而科学技术有限,这个乙蒜素的PH值比较小,也就是呈现为酸性。而在这个时期内,乙蒜素也主要是拌种,解决细菌感染的问题。但是实际上,使用乙蒜素后,易溶于出现烧种、烧苗的情况发生。而且这个乙蒜素还要强烈地刺激气味,还会对于人体的皮肤有刺激。

乙蒜素灌根的使用方法 乙蒜素灌根烧苗(1)

对于乙蒜素而言,市面上很长时间都没有了。一直到90年代末,有了技术的创新,这个乙蒜素也才逐渐地上市。相比对于它基本特性和强度也有了新的改善,其中它应用也得到了更多方便的拓展。比如:喷施、灌根、涂抹以及拌种,其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真的细菌和真菌。

乙蒜素灌根的使用方法 乙蒜素灌根烧苗(2)

常规乙蒜素类型以及工作原理?

如今市面上常见的乙蒜素,它有粉剂,是15%的。另外比较多的乳油状的,分别是80%、30%、20%等。这些在一些农资店基本都可以购买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即可。它消灭真菌细菌的原理是什么?对于这一点有官方的数据,只是我们个人老百姓也看不明白。我也就按照官方的数据,展示一下。能懂就懂,不懂就看热闹了。也就是它的分子结构中的二硫氧基团与菌体分子中含-SH基团的物质反应,从而抑制菌体正常代谢。反正这话我是看不懂,这个是专业术语。另外乙蒜素对于植物还要促进生长的作用,但是还要主要量不能大,不然就抑制生长了。

乙蒜素灌根的使用方法 乙蒜素灌根烧苗(3)

乙蒜素应用的基本特点

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及蔬菜、果树均可使用。但是主要真的是真菌和细菌这样的病害,其他的好像不管用。它的药效非常快,而且是无残留的。尤其是病害的不容易产生抗药性,这就是药效快的因素。另外这个无残留的,它在喷施在作物上,比如在黄瓜中最多停留4天、草莓2天、小麦3天。而喷施后,还能刺激作物生长,如花期,还能促进开花。

乙蒜素灌根的使用方法 乙蒜素灌根烧苗(4)

乙蒜素的用法?

上述也简单描述了,乙蒜素它可以喷施、灌根、涂抹以及拌种等。但是无论哪种方式,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浓度,觉得不能高,不然就会有抑制的作用。

乙蒜素灌根的使用方法 乙蒜素灌根烧苗(5)

①喷施乙蒜素

关于喷施乙蒜素,它主要适用在作物病发的初期,喷施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其中对于浓度而言一般为2500-1500倍即可,但是如果是苗期有感染的情况,对于浓度要调大一些,尽量控制在2500倍以上,3500倍以下。并且需要连续喷施2-3次,间隔10天左右即可。

乙蒜素灌根的使用方法 乙蒜素灌根烧苗(6)

②灌根乙蒜素

乙蒜素灌根需要的浓度一般喷施要低一些,基本控制在2200倍左右即可。另外与其他的灌根药物一样,还要肯定植株的大小适当调节浓度。苗大浓度可大,苗小浓度可小,其原理基本相似。

乙蒜素灌根的使用方法 乙蒜素灌根烧苗(7)

③涂抹乙蒜素

涂抹用药比较简单,一般都是一些树木或作物植株上的病害。之前我写过一个采用干土粉末进行涂抹,这个是古老的方法了。而用乙蒜素涂抹病害处,也是有不错的效果。其中最常见的,种植桃树有流胶的情况,采用这个乙蒜素就可以。浓度控制在100倍,采用80%的乙蒜素乳油。

乙蒜素灌根的使用方法 乙蒜素灌根烧苗(8)

④乙蒜素拌种

药物拌种这个比较常见,玉米种子、小麦种子、棉花种子等等,一般在播种前都会进行拌药。而这个乙蒜素它也可以进行拌种使用,主要控制好浓度就行。一般来讲选择的浓度是7500倍左右,采用80%的乙蒜素乳油。

乙蒜素灌根的使用方法 乙蒜素灌根烧苗(9)

乙蒜素使用一定要记住的事项?

第一注意要素,乙蒜素绝对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因为乙蒜素是酸性的,两者会发生酸碱反应。这个一定要记住的,不然使用后没有效果,可能会发生不确定的情况。

第二要素,一定不能随意加大使用量,不确定的时候,降低浓度使用。反正它不会对病害产生耐药性。

第三要素,混合使用时,乙蒜素一定要先进行稀释。

第四要素,喷施乙蒜素溶液,一定要注意喷施的时间和浓度。因为乙蒜素的气味比较大,刺激性强。不能高温喷施,会造成浓度大,会有抑制的作用。

第五要素,拌种不能与草木灰同时,原因草木灰属于碱性,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第六要素,灌根使用乙蒜素,一定要注意浓度和苗的大小。

总结:

乙蒜素它不仅有抑制真菌和细菌的作用,适当的浓度还能刺激作物根系的生长。也就是作物根系病害,乙蒜素使用的效果好的原因。但是还要注意我上述简单描述的6点注意事项,不然使用过程还是会遇到问题。对于乙蒜素有不同意见的,咱们可以进行交流一下,这样我们可以提高的使用效果以及技巧。

#创作挑战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