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草》全诗赏析(草一直以来只学了一半)
和平使者h
白居易作为唐代大诗人,他的出生另类,按现在的婚姻法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按社会伦理属于乱伦社会现象,他母亲是和自己的新舅舅结婚生下的白居易,这种出生是白居易无法抗拒的,然而,少年时代的白居易用“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的刻苦精神加强学习,以致于十六岁的白居易敢于只身去京,怀才带诗上京找名人推荐,就是他准备的《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诗文,打动了当时的大名士顾况,并得以大肆宣扬,从此白居易就更勤奋了,真正开始了他的诗人生涯。虽然“北漂”三年无果而回家,但对年纪轻轻的白居易来说,增加了历练,为他的成长打下了基础。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后人留下许多杰出的诗篇,而作为白居易的“起家”代表作,《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一直以来用于教学的典范,为什么只选择这首诗的前四句,而忽略后四句呢?另外在解释前四句时好象是只按字意解释,那作者写诗就没有深层次寓意吗!《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全文是: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往往在解释这首诗前四句时,只是对照句意解释: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好象是作者在赞美原上草有旺盛的生命力的样子,等等,后四句是写到当时实际的社会情景,四处是荒草,路旁、城边,包括作者出门的路上都是杂草,读完整篇诗,你就不难看出,这首诗前四句带有歌颂《草》顽强生命力的正能量,而后四句写的是实际情况,是有些凄凉的场景,与前四句有此不合,不利于教学,这就是一直以来用于教学只用这首诗的前半部分的理由。
如果用这首诗全部的内容用于教学,不难看出当时社会背景,结合全文分析,这首诗不能算是一首歌颂时代的诗文,姑且我们从另一方面来解释,当时战争不断,人烟稀少,人少草蔓延,“晴翠接荒城”,如果你将诗中的“野火”理解为“战火”,那就有另一种诗意了。从作者家庭背景和个人阅历看,由于这首诗写得较早,而他家是“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为躲避战乱,几经迁家,何况百姓!作者历历在目,可想而知,民不聊生的时候,哪来闲情逸志来欣赏《草》的生命力,如果将“草”理解为“社会不良现象”呢,那就有这首诗的深层意境了。如果将诗中的“王孙”理解为因战争而死去的人,那真是“萋萋满别情”了。
作者晚年的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历史上对其褒贬不一,这里不做赘述。总之,白居易的诗,作为唐代的文化,记载着历史。(图片来自网络,权属原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