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影导演戈达尔(法国电影大师戈达尔逝世)

9月13日,电影导演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于瑞士的家中实施了安乐死。他在家人的陪伴下,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91岁。

作为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发起人之一,戈达尔凭借电影长片处女作《精疲力尽》蜚声影坛。他一生都致力于拍摄现实主义作品,是推动电影艺术发展的大师级导演。

他不仅革新了法国电影语言,掀起了新浪潮电影运动,其创作理念还影响到了众多后辈导演。从他爱上电影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与电影相伴终生。

法国电影导演戈达尔(法国电影大师戈达尔逝世)(1)

从影评人到电影大师

1930年12月3日,戈达尔出生于法国巴黎。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拥有法国和瑞士双重国籍,母亲是银行家之女。

二战时期,戈达尔奔波于法国和瑞士两国,一是为了躲避战火,二是为了完成学业。战后,戈达尔在巴黎就读大学,此时表现出对电影的浓厚兴趣。他经常泡在影院,积极参加各类电影活动,热衷于撰写电影评论。

1950年,戈达尔与好友雅克·里维特等人联合创办刊物《电影公报》。但是,几位电影爱好者并没有经营杂志的经验,《电影公报》出版五期之后就宣告停刊。

1951年,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创办了《电影手册》,这是一本以作者研究、影片分析为主的杂志。安德烈·巴赞很快就将戈达尔招至麾下,让他成为了《电影手册》的第一代编辑。

法国电影导演戈达尔(法国电影大师戈达尔逝世)(2)

之后,弗朗索瓦·特吕弗、克劳德·夏布洛尔等年轻人也加入《电影手册》的阵营。他们针对欧美电影写出的犀利影评,就像是安静的影厅内发出的怒吼。

譬如戈达尔批评导演时,曾写道:“镜头运动如此笨拙,影片主题十分拙劣,演员表演呆板,对话缺乏意义。”他的直言不讳与藐视权威,在当时的青年读者群体中引发强烈反响。

但是,戈达尔并不满足于写出振聋发聩的影评,他真正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电影导演。1952~1957年期间,戈达尔陆续拍摄了《混凝土工程》《所有的男人都叫帕特里克》等短片,逐渐积累电影的制作经验。

1959年8月,戈达尔执导的首部电影长片《精疲力尽》开机,影片由让-保罗·贝尔蒙多、珍·茜宝主演。

《精疲力尽》的拍摄手法在当时极具革新意义。影片拍摄时没有完整的剧本,戈达尔通常都是当天早上才给到演员一天的剧本内容。

法国电影导演戈达尔(法国电影大师戈达尔逝世)(3)

《精疲力尽》

影片中的大量场景都是在巴黎街头实景拍摄完成,演员和摄影师有时就混迹于街上的人潮之中。这完全不同于当时电影制片厂推崇的摄影棚内搭景拍摄的模式,电影不再按部就班地制作,而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今天再看《精疲力尽》,从故事内容到影像风格,影片展现出粗糙、不羁的鲜明气质。戈达尔的创作意图非常明确,他就是要打破电影旧有的一切规矩,让电影展现生活本质。

法国电影导演戈达尔(法国电影大师戈达尔逝世)(4)

《精疲力尽》

1960年,《精疲力尽》夺得了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戈达尔名动欧美影坛。他在《电影手册》的好友弗朗索瓦·特吕弗,已于1959年推出了电影《四百击》,一举拿下了戛纳电影最佳导演奖。

两部作品风格近似,都是追求生活的真实风貌,导演带领摄制组依托真实的生活场景来完成拍摄,从而形成独树一帜的写实风格。

以《四百击》和《精疲力尽》为开端,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正式展开。

戈达尔在新浪潮运动中发挥了主将的作用,陆续完成了《女人就是女人》《轻蔑》《法外之徒》《狂人皮埃罗》等现实主义力作。他的作品针砭时弊、关注底层民众,极具现实主义力量。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在1960年代中期式微,但戈达尔的电影创作未曾停歇。

法国电影导演戈达尔(法国电影大师戈达尔逝世)(5)

《狂人皮埃罗》

戈达尔一生执导电影超过100部,最近的一部作品是上映于2018年的《影像之书》。他对电影的热爱,跨越了两个世纪。

他一生获奖无数,柏林金熊奖(《阿尔法城》)、威尼斯金狮奖(《芳名卡门》)、戛纳评审团奖(《再见语言》)皆被他收入囊中。2010年,戈达尔被授予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他本人以年事已高为由,未到场领奖。

法国电影导演戈达尔(法国电影大师戈达尔逝世)(6)

《芳名卡门》

他最后一次与公众“近距离”交流,是2020年4月8日。当天,戈达尔在社交媒体账号上开启了一场直播,与全球影迷线上交流。直播中途,他还点起了一根雪茄,吞云吐雾中,继续和影迷们畅聊。

戈达尔影响王家卫

《精疲力尽》《狂人皮埃罗》不仅在当时技惊四座,这些作品和法国新浪潮运动一起,影响了之后的各国电影人。

以华语影坛为例。1980年代初,香港出现了一批青年导演,他们陆续执导了一批极具先锋性的电影作品,为当时的香港影坛带来一阵创作新风。

这批导演和作品包括:章国明的《点指兵兵》、许鞍华的《疯劫》、徐克的《蝶变》、翁维铨的《行规》等。

法国电影导演戈达尔(法国电影大师戈达尔逝世)(7)

这些作品涵盖了犯罪、武侠、惊悚等类型。在创作手法上,与当时主流的邵氏、嘉禾电影公司大相径庭。香港新浪潮导演提倡走出摄影棚,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进行拍摄。他们的作品多是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激烈的矛盾冲突。

许鞍华、章国明等导演在青年时代深受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影响,借鉴戈达尔的创作手法,开启了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

1980年代末,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走向终结。青年导演们走上了不同的电影道路,他们的电影风格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较大的转变。但是,戈达尔电影的影响力却延续到了另一位香港导演身上,他就是王家卫。

法国电影导演戈达尔(法国电影大师戈达尔逝世)(8)

王家卫是香港影坛最具个人风格的导演之一,他拍戏没有完整剧本,喜欢手持摄影的画面,电影中的文艺腔调让观众感叹一遍看不懂。王家卫的作品,显然有戈达尔的电影基因。

《阿飞正传》中,张国荣那段著名的“无脚鸟”台词,就是出自于戈达尔的电影《法外之徒》。王家卫引用了这段台词,出于对台词的喜爱,也是出于对戈达尔的敬意。

法国电影导演戈达尔(法国电影大师戈达尔逝世)(9)

《重庆森林》频繁使用手持摄影机,林青霞、梁朝伟在运动的镜头中完成表演。这部影片在欧洲的评论家群体中,也时常被拿来和《精疲力尽》做比较。

戈达尔逝世的消息发布之后,王家卫在微博上发文悼念,他写道:“天行而神会,游艺而道存。感谢高达(香港译名),永远的战士。”

戈达尔一生热爱电影、革新电影,电影就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戈达尔走了,他的艺术留在了人间。

法国电影导演戈达尔(法国电影大师戈达尔逝世)(10)

【文/崔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