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拉登死前最后的场景(本拉登最后时刻)
1988年,阿富汗境内的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经过说着纯正美式英语的教官严苛操练,“服务营”的战士们用充满热切甚至狂热的眼神注视着他们的领袖,等待指示的下达。
没让这些战士等待多久,这位领袖就用激昂的语气宣布,“服务营”正式改名,选用经典古籍中具有“普遍真理”含义的阿拉伯文词汇,为新的组织名称,同时宣布,不日开启对侵略者最严厉的反击。
在欢呼声中,在场的所有人都想象不到,十数年后,“普遍真理”之名在传播中,恢复了其最直接的含义——基地。
而为“服务营”赋予新名讳的领袖,就是20世纪末最臭名昭著的恐怖分子本·拉登。
与一众出身苦大仇深、迫不得已的恐怖分子不同,拉登的出身堪称“含着金钥匙”。
1957年,拉登出生在沙特阿拉伯一个建筑业富商之家,他是这个家中到来的第17个子嗣,他的后面陆陆续续还要诞生35个弟弟妹妹,这种堪称封建贵族式的家庭,在中东信奉伊斯兰教且允许一夫多妻的国家稀松平常。
由于家底殷实,拉登不仅接受了最好的教育,还在毕业后顺理成章地接手了一大批家族产业,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就掌握了惊人的财富。
时值20世纪70年代末,石油的重要性到达顶峰,家族产业带着庞大的资本进入石油行业,不出意外地大赚特赚,拉登也因此受益,仅个人财富就达到了惊人的数十亿美元。
“躺赢”的拉登并不开心,他觉得在家族产业的工作索然无味,便寄情于骑马等烧钱的爱好上,不过很快就再次厌烦了。
能用钱满足的事,很难让拉登提起兴趣。
当时李小龙的电影风靡世界,拉登因为喜好空手道题材的电影,迷上了李小龙,一度还想用钱砸出一个与李小龙见面的机会。
但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他对一切俗事都失去了兴趣。
1979年阿富汗遭到外敌入侵,拉登放弃了家族为他创造的继续深造的机会,响应穆斯林兄弟会的号召前往阿富汗对抗外敌。
纵观拉登的整个人生 ,前往阿富汗可以说是拉登人生的一大转折点,让人不得不去追寻致使一个锦衣玉食的公子哥放弃一切优渥,投身战火中的穆斯林兄弟究竟有什么魔力。
穆斯林兄弟会早在1928年便已经成立,它的创立者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埃及教师哈桑·班纳,它的宗旨就是奉行伊斯兰逊尼派传。
逊尼派历史悠久,不免带有一丝保守主义倾向。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表现为:恪守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等传统教义;在现代社会复兴伊斯兰教等复古倾向。
同时也提出了复“政教合一”的建议:清除伊斯兰教以外的影响,建立伊斯兰国家,复兴伊斯兰法,独立自主但封闭、排他性强。
在民族独立浪潮兴起的时代条件下,穆斯林兄弟会几乎与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主义者一拍即合,在许多国家的独立进程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又因伊斯兰教影响政治的理念双方又在半个多世纪中斗争不断。
当阿富汗遭到入侵,穆斯林兄弟会可以说再一次发挥了自己积极一面的作用,向全球发出号召,呼唤守卫伊斯兰信仰的人们来到阿富汗,超越地域、国家、民族为信仰而作战。
出生于沙特阿拉伯的拉登,自小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加上公子哥独有的“精神空虚”,几乎是听到召唤的第一时间,就打点行囊披星戴月,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阿富汗。
又因穆斯林兄弟会的特殊性,拉登的亲朋好友想要阻止他前往阿富汗这个是非之地,却有心无力。
当然,这其中不免有人抱着拉登这个“娇贵”的公子不可能在战场上翻起浪花的心思,才由得拉登去了。
可谁也没想到,拉登这一去,干成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当拉登来到阿富汗时,穆斯林兄弟会已经适应时局变为了伊斯兰圣战组织。
在这一组织的眼中,积蓄了来自世界各地伊斯兰教徒的力量后辈,这一场战争不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一个宗教反对强权的“圣战”。
也正是因为该组织性质的转变,在阿富汗战争结束后,一直没有解散,长期活跃在他们自认为需要圣战的地区。
这是后话,回到拉登来到阿富汗的时间,一起来到阿富汗的不仅仅是伊斯兰教教徒,还有闻风而动的美国。
一开始美国只是暗中为阿富汗政府提供援助,很快就与阿富汗政府一起认可了这些自发参与“圣战”的“愣头青”们。
没错,当时前往阿富汗的“圣战战士”除了狂热的信徒,几乎全部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人,虽然名义上为了信仰很热血,但依旧掩盖不了他们冲动的本质。
可事实证明,冲动代表了无畏,无畏没有能力是炮灰,无畏且才干十足则是一股相当可怕的力量。
在接受了阿富汗政府军和美军的武器支持后,这些人自发地组成小团体,以游击的形式给予侵略者痛击。
其中拉登凭借着出色的能力,网罗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伙伴,组建了组织性、纪律性更强的“服务营”。
拉登更是当仁不让担当了组织领导者的角色,他多年来受到的优质教育在阿富汗表现得淋漓尽致。
怎样组建一个紧密的组织,怎样游走在大势力博弈间隙,虽说不是信手拈来,好歹拥有过数十亿美金的资金,怎么会一点能力都没有。
因此,“服务营”在圣战中一枝独秀,不仅作战有板有眼,还发挥了一些正规军达不到的奇效。
正是因为“服务营”的亮眼表现,美国对它格外关注,并在一段观察后,发现了“服务营”更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于是,美国向拉登提出进一步支持的建议。
虽然拉登曾经拥有过几家美国公司,但与得到美国的赏识完全是两码事,他一边陶醉于莫大的成就感,一边接受了美国的提议。
不久,美国派出了军事顾问和一批更加精良的武器前往阿富汗,这其中不但有阿富汗政府的一份,还重点关照了“民间组织”“服务营”。
在美国军事顾问的帮助下,“服务营”的战士快速掌握了情报、爆破、斩首等特种军事技能,这种亦民亦特种的组合,在接下来的几年战争中让敌人吃尽了苦头,也让“服务营”名声大噪,在战场上一时风头无两。
而为“服务营”改名则是战争后期,拉登的精神导师阿卜杜拉·阿扎姆在巴基斯坦成立了一个名叫“根本”团体,该团体被阿卜杜拉赋予了与穆斯林兄弟会类同的职责,即成为原教旨主义“卫道士”。
拉登有感而发,为逐渐壮大的“服务营”改名,用的就是“家”、“根本”、“普遍真理”等含有多重意义的阿拉伯词汇,至于“基地”,则是许多国家对于该词汇的直译。
在经历了十年战争后,敌人退去,拉登也没有什么居功自傲的心思,将基地组织转为地下半隐藏状态后,返回祖国。
也正是阿富汗战争之后,世界上接二连三发生了一系列剧变:苏联解体、海湾战争爆发……
尤其是海湾战争,伊拉克一度兵锋直指沙特阿拉伯,急切地拉登一度恳求沙特阿拉伯政府允许自己启用基地组织保卫祖国,但拉登的提议被拒绝了。
幸运的是,沙特阿拉伯政府没有卷入战争,可让拉登恼怒的不是政府拒绝自己的提议,而是接受了美国的驻军提议。
深受穆斯林兄弟会“去除外来影响”思想熏陶的拉登不仅不能理解,反而为此大卫恼火,甚至动用手中一切力量试图改变政府的决策,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拉登的个人意志并不能改变国家意志、资本意志以及强权意志,这一事件深深刺痛了拉登这个理想主义者,但这并不能为拉登后来走向极端后做出到的人神共愤的事开脱。
海湾战争是拉登人生的第二次转折点,他的肉体没有受到任何痛苦,但他的精神却饱受煎熬。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中心主任李伟直言:“(海湾战争)这件事对他的刺激最大。拉登自认为自己代表贫穷和正义的穆斯林,其他欢迎美军进驻的阿拉伯政府都已经异化,成了美国的帮凶。”
从前还喜欢李小龙功夫系列好莱坞电影,因为美国的赏识与美国合作的拉登彻底化为了一个被仇恨冲昏了头脑的暴徒。
祖国被美国控制成为拉登挥之不去的噩梦,他开始坚信“天下乌鸦一般黑”,“西方世界都是异端”。
他在沙特阿拉伯公开发表自己的看法,宣扬对美国的仇恨,很快遭到了政府亲美势力的报复,他被取消国籍,被迫流亡苏丹、也门。
心心念念的祖国抛弃了他,万念俱灰中,他带着阿富汗走出来的“老伙计”们回到阿富汗,与之前在阿富汗战争中建立友谊的塔利班联手,企图在异国他乡实现自己的理想报复。
在塔利班首领的帮助下,拉登基地组织发展成为组织更加严密,手段更加恶劣,“可以发动圣战”的恐怖集团。
一门心思与美国长期斗争的拉登,深知美国力量深不可测的拉登,来到阿富汗就过上了深居简出的生活。
在塔利班首领过着高调奢侈的生活时,拉登始终坚持在山间野地过着低调简朴的生活。
但美国已经盯上了这个从前自己颇为欣赏,如今高竖“反美”大旗的“无国籍人士”。多次将反恐事件的幕后真凶扣在拉登头上,逼迫拉登现身。
拉登始终没有回应,直到1998年,拉登发动了美国大使馆爆炸事件。
1998年夏天,肯尼亚首都的美国大使馆发生爆炸,还没等美国做出反应,美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再次发生爆炸,两起爆炸案不仅使美国方面损失严重,还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
从这一刻开始,拉登已经不再是一个头脑清醒的理想主义者,而是一个为了报仇草芥人命的恐怖分子。
就在爆炸案发生当天,拉登出现在互联网上,他身着野战迷彩服,头上戴着宗教气息浓重的白色头巾,背着枪械,向全世界郑重宣布“圣战开始”。
这一形式成为日后拉登“抛头露面”的唯一形式,美国在其后的十数年中花费无数人力物力找寻拉登的下落,却始终只能在网上观看拉登发布的各种视频,有的时候甚至只是一段录音。
拉登的挑衅成为美国冷战以来最大的耻辱,“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成为了对美国超级大国地位最大的嘲讽。
在拉登风头强劲的几年,美国媒体多次质问本国政府“为何一个在阿富汗战争中接受美国支援的阿拉伯人要一直针对美国?”
这个问题看上去挺绕的,但以美国“狡辩”能力其实不难回答,但一直抓不到拉登,让美国政府一开口就是如鲠在喉。
颜面扫地的美国对拉登可谓是恨之入骨,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几乎是不加以任何调查,就将拉登指控为真凶,并将拉登的悬赏价格从500万美元提升到5000万美元,并发动了打着“反恐”旗号的又一次阿富汗战争。
拉登一日不死,美国一日脸面无光、寝食难安,反观拉登,对于“亲者痛,仇者快”的事一直不做回应,只是提升了更换藏身地点的频率,让自己的行踪更加难以被人捕捉。
在接下来的十年中,美军不断扫荡阿富汗,不断追查拉登的踪迹。
拉登则不断转移藏身地,遥控基地组织不针对美国发动恐怖袭击,方式依旧是不择手段,不在乎平民伤亡。
一个人的复仇却拉上无数无辜的人丧命,拉登坐实了恐怖分子的名号,成为了世界上多个国家的通缉犯。
双方的“捉迷藏”终止于2011年,随着拉登日复一日的潜藏行踪,淡化自己在基地组织内的影响,组织内不免产生不和谐的声音,偏偏又屡次遥控指挥,组织内权利斗争的苗头渐渐出现。
2011年,美军从一名被俘的基地组织人员嘴里得到了拉登的行踪,美国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即刻出动,在巴基斯坦境内一座隐秘的宅邸包围了拉登。
拉登生命的最后一刻是与自己的第五任妻子在床上相拥而眠,或许是有预感,拉登生命中的最后几天显得格外暴躁不安,在听到屋外的异动时,拉登的妻子被惊醒,起身想要打开房门查看。
拉登则是在朦胧间,用异常暴躁的口吻发泄自己被吵醒的情绪。
可当门外的脚步越来越近,拉登也逐渐清醒,他眼看着妻子往房门的方向走去,想也不想地高呼:“不要开灯!”
妻子还没来得及反应,门已经被荷枪实弹的美国大兵踹开了,妻子想要冲上前去拦住如狼似虎的士兵,却被一把推开,士兵鱼贯而入,一阵枪响伴随着惊呼后,拉登倒在了血泊中。
事后,美国白宫迫不及待地向世界宣布拉登的死讯,拉登则被悲伤的亲眷和手下海葬于北阿拉伯海。
拉登难归故土,身边人只能寄希望于洋流将拉登的灵魂从阿拉伯海吹向家乡。
一代极端的复仇者,就此在无数人的欢呼和亲近之人的悲痛中收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