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清正廉明真相:治平陈恕之真盐铁

陈恕,字仲言,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昌人。 曾为小吏,后来陈恕一心读书。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大宋平定江南,礼部侍郎王明任洪州知府,陈恕穿着儒生的服饰去见他,王明跟他聊天,认为陈恕是一个奇才,于是出钱让他赴京参加会试。

包拯清正廉明真相:治平陈恕之真盐铁(1)

网络图片

精于吏治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陈恕考中进士,被任命大理评事、洪州通判,陈恕以自己是洪州人,申请回避,后改任澧州(今湖南省澧县)。澧州自唐朝就是节度使兼管,胥吏奸滑,多利用公文欺上瞒下,投机图利。陈恕揭发、惩治这些弊端,郡中都称赞他精明强干,以才能闻名。

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陈恕被擢升为度支员外郎,盐铁推官。

雍熙四年(公元987年),陈恕再迁工部郎中、知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陈恕任大名府知府期间,辽人经常侵犯边境,他受皇帝命令深城隍、浚城壕,以御辽人。当时从民间征收物资拖延,工期延误。陈恕立刻抓了涉事的城内豪族一人,命令推出斩首,那人的亲属以及其他官员都来求情,那人磕头磕得血流不止,说次日一定完成任务,否则甘愿受死。陈恕让他带着刑具示众,百姓们都很害怕,没有敢误期的,几天就竣工了。

端拱二年(公元989年),陈恕为河北东路招置营田使。太宗召见陈恕问起农耕与兵戍之事。陈恕说:“自古以来兵出于民,没有敌侵,农民从事耕种,如遇敌人可以拿起武器参加战斗。现在的兵员大都是招募而来,薪饷费用要县一级负责,他们只能在冬闲,戌守边疆,农忙时要在营田里耕种,胡虏随时都有侵犯的可能,这如何对付呢?到头来不是悔之不及吗?”太宗叫他放手去做,他会考虑的。陈恕去后不久,太宗果然下了改革兵制和停止营田事宜的诏书。

包拯清正廉明真相:治平陈恕之真盐铁(2)

网络图片

财税专家

淳化元年(公元990年),陈恕拜盐铁使。陈恕心思缜密,精于吏事,清理积弊。太宗非常器重他,激动之时,曾在宫殿柱子上题字“真盐铁陈恕”予以赞美。

淳化二年(公元991年),45岁的陈恕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因为太祖赵匡胤曾刻石禁定下规矩:“后世子孙无用南士作相,内臣主兵。”陈恕已升至职务的天花板,确实能力超强。

淳化四年(公元993年)十月,陈恕被任命为给事中为工部侍郎、三司总计使。三司使职责重大,被称为“计相”。淳化五年(公元995年),陈恕任盐铁使。北宋文学家、副宰相苏辙说:“三司所领天下事几至大半,权任之重,非他司比”。 但为了不至三司使权力膨胀,出现贪腐,监察部门对其重点监控。

北宋时,人们熟悉的宋朝官员如寇准、包拯、晏殊、欧阳修等也在三司使的岗位呆过,都没有不超过3年。有的上任不足一个月就被罢免。很多三司使是门外汉,还讨厌打理账本、鄙视管理钱粮,只是想以三司使为跳板晋升宰执。

三司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为国家开辟税源、聚敛收入,集现在的财政部、民政部、商务部、税务总局等于一身,重点职能是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陈恕在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机构中担任了六年中层领导和十年“一把手”(三司使)。

君臣论税

太宗曾对宰相吕端等大臣说道:“三司吏李溥等人,奏事颇有所长。陈恕之辈,如果让他们写文章稽古考证,不是他们的强项;但如果讨论经济、税收政策的利弊,开拓税源,他们经验丰富、得心应手。你们应该客客气气地请他们讲解分析,会大有益处的。陈恕等人性格刚强,决对不会曲意迎奉。”吕端同意,答道:“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寇准也答道:“孔子到周公太庙祭祀,每件事都要屈尊向人请教,凡事都应该先由专职的官员去处理。”也就是我们当前的理念“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又过了几天,太宗召见陈恕等财税官员:“现在每年的税收收入,是唐朝的数倍。只是唐朝中期以后,藩镇拒命,截留税款,以下凌上。排除上述情况,如果现在以唐朝时的税收,已经致太平了,但现实怎么会让我如此心焦呢。”面对太宗的责备,陈恕回答:“现在大兴土木,政务繁杂,国用军须,花费巨大,只要州县有灾,必定要减免税收。我们每次提出加税的建议,朝廷必定以侵民为由,通通否决。现在的情况,即使是耿寿昌、桑弘羊之类的天才再生也不行。臣等惭愧,没有让您满意。”太宗说:“卿等很廉洁,但不知变通,墨守成规,这是不行的,比如京城仓库的主管应改任,只因账簿中一点疏漏,拖了15年也没作出决定,以致贫穷无济,陷入困境,这是你们的过失,难到不伤中和之气吗?”陈恕顿首谢罪。

以上君臣对答,可见太宗开明、睿智不失为明君,虽然武功较差,但文治非常;陈恕敏于治税,有理有据,实事求是,是一名优秀的税务局长。

茶税改革

茶在宋代已成为“人家一日不可无”的大众饮品 “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甚。”夜市的茶坊非常热闹。

《汲江煎茶》

【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另外,茶叶还是战略物资,茶马贸易。游牧民族对茶叶的需求和大宋对战马的渴望,渐渐成为了一场政府层面的贸易活动,北宋时期,达到巅峰时刻。这是一场双方共赢的贸易,对于游牧民族来讲,茶叶关乎国计民生;而对于北宋王朝来讲,马匹对国防建设至关重要,一片小小的茶叶,关乎国运。

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太宗想解决茶法的弊端,令陈恕经度江南等地茶盐事务。八月,陈恕议定江南榷茶的事情,开始一项重大的改革。

以江西茶为例,抚州的散茶,官买为每斤29文,官卖价为每斤61文,利润率为110%,还有更高的,如南安军(今江西省赣州市)散茶,官买价3文钱一斤,官卖价26文钱一斤,利润率高达767%。寓税于价,茶叶税是价内税。

茶税是宋朝的重要收入来源,因“茶之为利甚博”,在陈恕立茶法之前,茶叶税收总量低,茶叶积压严重,流通销售难。加上茶叶专卖制度,官家收购茶叶取利太深,且好坏不分级,老百姓吃亏,价高商人又不肯要,卖不出去,茶农只有烧掉。

陈恕先召集官员共同参与讨论,听取不同意见,然后采取听证的形式,听取茶商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最后由陈恕归纳总结出上中下三等方法:上等政府取利太多,不利于商人;下等于茶农不利,不可取;只有中等公私兼顾“可以经久”为此,陈恕形成了方案,并报告了宋太宗,太宗对这个方案很满意。

茶税改革,解决了茶叶流通领域长此以来的积压损益的问题,茶农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政府税收总量上升,商人有价格调整和利润空间,茶农的茶叶不会窝在自己手里卖不出去,市场价格合适,消费者饮茶量也上升,形成了多赢的局面。

北宋官员、科学家沈括说:“世称陈恕为三司使,改茶法,岁计几增十倍”。《东轩笔录》也评价茶法改革:“行之数年,货财流通,公用足而民富实”。

包拯清正廉明真相:治平陈恕之真盐铁(3)

网络图片

恪尽职守

荆湖、四川的几个州,由于以前后蜀孟昶的苛政,税赋不均,比如: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税钱1800文为一绢;而果州(今四川省南充市)600文为一绢。导致百姓不满,击闻登鼓上告,持续了20年。皇帝下诏让当地官员调查,但他们敷衍塞责。

转运副使张晔年少气锐,正好赶上皇帝下诏调查,开始整顿,但他在这执行政策中,税收优惠违规。陈恕就参奏他擅自修改法律,经调查张晔在果州一年,少上供绢万余匹,张晔被免职。

陈恕为官公而无私,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在偏殿奏事时,太宗有时没有深察,就训斥他,陈恕就胆怯地抱着手板,不断后退,一直退到大殿墙边站立,好像无地自容,等皇帝气消了一点后,陈恕又恭谨地上前奏事,但坚持自己的立场,就这样来来回回多次。此种情景不由让人想起一首老歌的歌词“……一点卑微、一点懦弱,可是从不退缩。”。太宗因为他的忠心,了解后大多采纳了他的意见。

咸平二年(公元1000年),宋真宗御驾北征,以盐铁使陈恕担任随驾转运使。

宋真宗命令陈恕将中央和地方库存的银钱以及粮食的大概数字上报给他知道,陈恕光答应就是不上报。过了很久,宋真宗屡次催问他,他始终不报。宋真宗诏命执掌朝政的大臣质问他,陈恕说:“天子年纪还很轻, 要是知道府库中钱粮充裕,我害怕皇上会生奢侈之心。”

陈恕对佛教非常厌恶,当时寺院香火兴旺、僧尼众多,放贷、经商、买田收租,全部免税。陈恕多次向朝廷建议,采取前朝“三武一宗”的做法,灭佛教,毁经院。宋真宗说:“儒、释、道三教,各有可取之处,前代毁谤佛教的言论也不少了,对此只要存而不论就可以了。”陈恕这才作罢。

精于选士

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陈恕卸任盐铁使,以吏部侍郎知通进银台封驳司。

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陈恕以吏部侍郎“知贡举”,即主掌科举考试的主考官,陈恕因为是南人,为避嫌,对来自江南的贡士一律被黜退;又根据法律条文“贡举非其人”的规定,只录得奏名进士王曾以下38人,人数之少在当时很罕见。只是前一届427人的9%;后一届的393人的9.7%。一时间舆论大哗,颇受争议,但事实证明陈恕的选才品质,这38人当中后来成为宰相的有3人,副宰相1人,有近四分之一成为朝廷精英。当时官员评价他“选士最精”。

包拯清正廉明真相:治平陈恕之真盐铁(4)

网络图片

萧规曹随

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五月,母亲去世,陈恕守孝一个月,被真宗夺情起复,担任尚书左丞、知开封府(今河南开封)。

不久,陈恕大病缠身,带病勉强视事,病又加剧,于是请求担任转任馆殿类闲职,宋真宗说:“你辞职可以,但要找一个可以代替你的人,就听任你离开。”当时寇准正好被罢免枢密使一职,陈恕当然知道寇准的人品和能力,就举荐他代替自己,这才离开三司使一职。

寇准接任后,整理陈恕所行全部改革兴废的条例、规定,分类立册。新出文告,则另制新板,并请陈恕过目签押,陈恕也当仁不让,签押负责。所以,寇准任上,一切沿袭陈恕的章程运行,国库丰盈。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陈恕去世,年五十九岁,真宗悼惜,废朝,追封晋国公,赠吏部尚书。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税收,百姓的第一印象就时苛捐杂税、民不聊生;但基础建设,公益福利,国防军需,救灾抗疫,确实离不开它!

北宋学者李畋评价:参政陈恕亡矣!斯人难得!唯公唯正,为国家敛怨于身。斯人难得!

司马光在《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中评价:先朝陈恕领三司十余年,至今称能治财赋者,以恕为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