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所见所闻随笔(写点生活行走在文溪边)

□曹香玲

晨曦里的文溪绿道,延展着无数向前的脚印,跃动着生命的气息。

“啾啾”“叽叽”“喳喳”……鸟鸣的乐符跳跃在树枝上、栏杆上和绿道上,伴着哗哗的文溪水声、晨跑者的呼哧声、送孩子上学的叮嘱声……一串声响刚落地,又一串声响掠过树梢,飘向密密麻麻的树林。

我缓缓地吐气、吸气,深深地将自己融入“浙中绿肺”,仿佛自己是一份清新的空气,或是一颗清亮的露珠。

旅途中所见所闻随笔(写点生活行走在文溪边)(1)

一条比县城古老得多的文溪,穿城而过,像一条腰带,弯弯的,细细的,给县城增添了妩媚的气息。她发源于大盘山麓,经磐安城区,流入东阳江,并辗转义乌江、婺江、兰江、富春江,经钱塘江注入东海。文溪旁,经过几年的拆迁改造,原来的矮旧老房不见了,一幢幢高楼像巨人般守卫在文溪两岸。

汤汤文溪,散发着“身心两安”的气息。沿文溪从双溪口公园走到昌文塔脚,正常的速度,仅一个小时光景。也可以约上亲友,慢腾腾地走,不急不慢地聊天,或一个人走,拍拍照,听听音乐,停停脚步,就这样,慢悠悠的日子,随着文溪一道流走。

我上下班喜欢走路,沿着文溪边的绿道走。看清风从水面而来,带着温柔,滑过我的脸颊,轻抚我心中的沟壑;看清风从花尖而来,带着各种花香,泌入我的心脾,抚摸我岁月的沧桑。

文溪的绿道有两条,一条老的,一条新建的。老的临街,新的近水;老的直来直去,新的有多种造型。每当清晨与傍晚,两条绿道像发出了通知,人们纷纷结伴而来。如果想看花看树,那就走老的,可以看清树的纹理、花的香蕊;如果想赏鱼玩水,那就走新的,可以看清鱼的嬉戏、水的姿态。

旅途中所见所闻随笔(写点生活行走在文溪边)(2)

我更多地走在老绿道上,因为弯度小,变化小,可以任性地迈开大步,甚至微闭双眼走着,寻觅一种“轻若羽翼,自在行走”的感觉,这时我觉得自己是一阵清风,一片云朵。

一只鸟儿在前面碎步快走,忽然回头看我们几眼,好像赞许一般。自在的生命,是多么的难得啊。

这种畅快行走的感觉,对于侄女钰来说,忽然觉得特别珍惜。钰是磐安县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连续日夜奋战在新冠疫情防控一线。她再次来到文溪边,畅快地走着,花枝擦着她的衣袖,送她点点的露珠,她快活得像只小兔子。有时她驻足于堤坝旁,那里有垂钓者的背影,有水鸟捉鱼的靓影。

文溪的弧弯处,出现一位颤巍巍的中年人,每挪一小步,移着如木棒的腿,需斜着身低着头。是怕对比常人走路而自怜?还是执意向前的坚强?我想,他一定是后者,因为他时常出现在清晨的文溪边。看他哪怕一点点地挪动,我都觉得他费劲,要付出常人几倍的努力。向前走。我分明看见一棵风中的杨柳,向前挪步。与他擦肩而过时,我放慢脚步,担心带给他一丝风的压力。

旅途中所见所闻随笔(写点生活行走在文溪边)(3)

当紫薇惊艳于文溪边时,我发觉走路的人更多了。参加“全国万步有约职业人员健走激励大赛”的爱好者们,开启为期100天的健走活动,一个像U盘大小的黄色计步器,记录着他们轻盈的脚步,存储着他们生命的活力。全县有519名队员,爱人与我也在其中。我被编入青春小分队,50出头的人,听着青春脚步的铿锵声,增添了几分惶恐,惶恐过后,觉得自己倒也年轻了几分。

青春的活力我们曾有过。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依然会充满活力地向前。

“今天你完成了吗?”爱人每天多了一句提醒。我们一起走过小鸟集结的清晨,走过微风细雨的黄昏,走过月光如银的夜晚。

夜晚的文溪,变幻着不同的色彩,实的灯光,虚的影子,波光像涂抹着七彩颜料,或清晰,或模糊,像我们生命旅程的不同体验。

光与影,文溪与我,让我觉得人生很真实。掬一捧岁月的沧桑,走在文溪边,我与风一起收获生命的花香。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