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 珠海金湾坚持工业立区

珠海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 珠海金湾坚持工业立区(1)

2021年,金湾区、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5.09亿元,增长7.7%。图为金湾航空新城。 关铭荣 摄

珠海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 珠海金湾坚持工业立区(2)

金湾持续加大社会民生事业保障力度。图为航空新城小学课堂。关铭荣 摄

珠海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 珠海金湾坚持工业立区(3)

金湾拓展新能源产业边界,着力引进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光伏设备相关项目。图为高景太阳能生产车间。 关铭荣 摄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5.09亿元,增长7.7%;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经济社会发展再上台阶。2022年2月23日开幕的珠海市金湾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一份金湾区政府工作报告用简明的语言和有力的数据概括了过去一年的成绩。

2021年是金湾建区20周年、金湾与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体化运作的开局之年。围绕成为珠海产业、交通、城市“三个中心”的建设目标,金湾区新的奋斗步伐已然迈开。梳理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的信息,不难发现“稳”和“进”的基调贯穿其间,高质量发展方向始终如一,产业强区的理念愈发坚定。产业格局、产业链、产业升级、产业集群、产业用地等关键词被多次强调。

根据部署,珠海市金湾区确立将努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全省新的重要增长极”的奋斗目标,以珠海市委提出的“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为工作总抓手,始终坚持“工业立区、智造强区”,完善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2022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关键字 大

坚持“产业第一” 全面提升能级量级

何以为“大”?是大产业体量,是大城市格局,更是大发展前景。

“以非常之功,全面提升产业经济能级量级。”在以“工业立区”的金湾看来,这正是响应珠海市“产业第一”的工作抓手,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一招,必须当成最重要的一件大事来落实。

围绕这一重要任务目标,报告提出,要全面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格局,推动全区实体经济在质的提升中实现量的增长。

以规上工业企业倍增计划为牵引,金湾区提出,力争2022年新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投资总额突破300亿元。把精准招商作为重要手段,金湾将围绕“5 2 N”产业集群主攻方向,重点布局晶圆制造和封测等行业领域,为广东省打造集成电路发展第三极提供支持。

同时,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金湾将厚植生物医药产业优势,推动高端生物技术企业和创新药研发企业扎堆聚集;拓展新能源产业边界,着力引进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光伏设备相关项目;发挥新材料产业对先进制造业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全力挖掘新材料产业链增长扩容潜力。

为了确保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做得大、能共赢,金湾区还着重强调要高效建设产业项目。以重点项目建设带动有效投资,锚定111个年度省市重点产业项目和超300亿元年度计划总投资,力争2022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推动储备项目率先布局、成熟项目加快开工、在建项目提速增效,形成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把产业用地作为最珍贵的要素资源,金湾区提出,力争年内闲置用地全面清理完毕,低效用地整治取得实质性效果,为产业发展腾挪空间。同时,要强化“熟地”整备,落实3000亩以上基础设施完善、用地手续完备、可马上开工建设的“熟地”,实现“土地等项目、落地即开工”。

在原七大工业园区基础上,金湾正布局建设半导体产业园、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区、高端打印设备产业区三大新园区,加快完成高栏港综合保税区封关验收,形成“7 3 1”专业园区布局,全面拓展金湾产业版图。如实施工业园区投入倍增计划,多渠道统筹投入30亿元以上资金,大力强化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包括园区市政配套道路、工业污水处理管网等。

关键字 快

高效推进投产建设 跑出项目落地加速度

加快开工、加快建设、加快完成,系列阶梯式的重点项目轮番上马;加快构建、加快补齐、加快形成,针对短板空白的优化计划排上日程;快速连通、快速路网、快速通道,交通基建的输血管道迅速延伸……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快”无疑是出现最多的关键词之一。从过去的发展成果来看,“快”有其实体支撑。

——简化企业开办流程,实现企业开办最快半天办结,全区登记商事主体达4.5万余家,全年增长10.7%;开辟重点项目投资审批绿色通道,在全市首创“即备即复”、承诺审批和电子招标,备案审批时间压缩三分之二;强力推进闲置用地清理和低效用地整治提升计划,启动处置闲置用地79宗、297.24公顷。

“快”也体现在重大项目的建设进度上。去年,高景太阳能、粤电海上风电、景旺电子、崇达电路等27个项目顺利投产,其中总投资170亿元的高景太阳能项目从动工到投产仅用时140天,跑出项目落地金湾的加速度。这与金湾区实施重点项目挂图作战机制,推行“领导挂点”和“双联络员”制度不无关系。去年,金湾区共高效推进省、市、区重点项目348项,累计完成投资422亿元。

从具体发展数据来看,去年,金湾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4.67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7%;外贸进出口总额792.59亿元,增长28.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均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此外,随着区域人才吸引力不断增强,人才的快速聚集成为可能。去年,金湾区引进各类人才同比增长93.4%,学历型、技能型人才增幅明显。

关键字 闯

强创新促转型 转化发展新动能

如果说“快”展现的是金湾赶路的劲头,那么“闯”则更多体现出金湾开路的勇气。

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00亿元;高栏港综合保税区封关验收迈入冲刺阶段;三灶科技工业园与三灶镇实行一体化发展,三灶科技园跻身首批“广东省特色产业园”……去年以来,一个个首创、创新接连涌现,好消息不断传来,也成为了当前金湾在强创新促转型阶段,发展动能不断转化的一个个小注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政府工作报告提供的一组数据来看,金湾区去年全年专利授权量增长11.2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78.4%,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0家、上市企业1家,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55.1%。

依靠多年来扎实推进的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金湾区目前已聚集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8家。去年,珠海国际动力港国家新能源汽车质检中心投入使用,珠海国际健康港、金湾·智造大街等孵化载体入驻企业达到255家。

一批产业生力军的集聚,让金湾在发展路上的闯劲更有了底气。去年,金湾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05家,科技产业队伍不断壮大。目前,金湾已累计兑现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等政策奖励扶持资金近3亿元,惠及企业1000余家。

此外,在民生领域,金湾也留下新的探索脚印。去年迎来全市首家公立精神康复医院、首家区级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星级评定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打造省内首个“拥军一条街”。

金湾区明确,要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努力成为全市改革开放的探路尖兵。

关键字 融

融入东西“双城”架构 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

上周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珠海市金湾区第五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产城融合 勇当尖兵 推动新时代金湾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号角吹响。如何做好“融”这篇文章,将是接下来金湾区的一项重要考量。

金湾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务实之举,统筹推动“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建设。融入东西“双城”架构,做优产业交通服务配套功能,增强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推动城市发展实现新跨越。

从版图来看,“两带两心、双港四片”的区域空间布局正在加快构建,纵深扩容的行动持续开展,共同推动城市功能重塑、品质提升、景观优化,以“大城”气魄绘好城市建设“大写意”。

一方面,金湾区将提升中心城区引领作用,围绕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高标准建设滨海商务区、航空新城B片区和平沙新城,规划推动航空新城南拓区集中开发,打造航空城市民艺术中心、华发国际商务中心、华发创业大厦等一批高端城市地标,奠定金湾现代化国际化都市气质。

另一方面,推进三灶、红旗、南水、平沙四镇组团式发展,以鹤港高速、珠海大道、高栏港高速、双湖路等路网为纽带,织密优化内部交通路网,着力破解镇域分散、空间碎片化问题,实现各镇快速连通、融合发展。同时大力实施“三旧”改造和城市更新,于细节处体现城市温度,以点带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整体水平,让城市功能重塑、面貌一新。

而从城市发展和激活现代服务产业的角度,金湾区也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扎实做好“双港一铁一区”文章,用好珠江—西江内河航道资源,完善江海、海铁、海公、海空、管道等多式联运体系,推动开通以高栏港为中转点的海铁联运班列。拓展珠海机场物流功能,承接港澳机场物流外溢。

此外,为大力发展商贸服务,要提升金湾区华发商都、文德广场、钰海广场、正光广场等商业服务配套水平,加快建设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金湾宝龙城等一批专业市场和商业综合体,推动万豪酒店、毛林金湾大酒店等星级酒店投运,形成辐射珠海西部生态新城的优质商圈。

关键字 优

兜底线惠民生 社会事业持续发力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海岛滩涂,到工业立区,建设西部新城。优化、提升一直是金湾区发展路上的主题。尤其是针对短板空白,兜底线惠民生的持续行动,促进了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金湾区持续加大社会民生事业保障力度,全年九项民生支出59.8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4.35%;完成“民生微实事”808件,受惠群众达15万人。

民生事业的发展没有终点,优化、提升一直在路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为民之心,扎实推进“有业有住有家”工作计划。这也意味着要着力解决民之所系的大事、民之所需的要事、民之所忧的难事,营造宜居宜业、近悦远来的城市氛围。

金湾区提出,要办好优质均衡教育,持续增加公办学位数量,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7所,今年新增学位不少于5000个。为吸引优秀校长、教师到金湾任职任教,提高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率,金湾区还将力促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流动,推动金湾教育整体提质、后发赶超。

推进健康金湾建设,要求均衡布局全区医疗资源。如加快推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优化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就医环境,推动小林医院高质高效运营,启用三灶镇卫生院综合住院楼。同时,深化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此外,力争年内在各镇各建成1家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为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金湾区高质量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在今年启用金湾区(三灶镇)社会福利中心、平沙镇社会福利中心(三期),新增机构养老床位1000个。按照部署,金湾区今年还将建成保障性住房1264套,接收移交配建人才房1790套,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4000套、人才公寓1264套。

■纵深

空间拓展 产业协同 功能联动

把金湾打造成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战略支撑区域

金湾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金湾正处于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点、对接港澳“向西第一站”,占据大湾区承东启西枢纽位置、延揽粤西乃至大西南广阔腹地,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发展前途不可限量,要以高质量的“稳”和“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多作“金湾贡献”。如何处理区域与全局的关系,融入整体发展大局中,金湾的思路也进一步明确。

“以全区之力,支持配合服务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作为今年的工作任务,在区政府工作报告中被首先提及。金湾区提出,要围绕澳珠极点建设,发挥西部地区作为支持配合服务合作区建设的桥头堡作用,将金湾建设成为合作区空间拓展、产业协同、功能联动的战略支撑区域。

在空间拓展上聚焦,金湾区提出,要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区位优势,积极对接港珠澳大桥轴带,织密内联外拓高快速路网,加快打通合作区向西延伸、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内地发展的快速通道。

在产业协同上聚力,则需要紧扣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主线,加强与澳门在生物医药、商贸物流等产业领域的对接合作,推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跨区域落户金湾;利用合作区金融资源富集、现代服务业发达的优势,吸引澳资澳企参与金湾重大项目建设,合作共办大型会展、赛事等文商旅项目,打造合作区产业配套和商事合作的重要阵地。

在功能联动上聚势,金湾区把着力点落到发挥空港、海港的功能优势上来,包括支持珠海机场加强与港澳机场合作,推动港澳资本参与机场、港口开发建设和投资运营。同时,要发挥“港珠澳大桥、鹤港高速、黄茅海跨海通道”主通道对接港澳、贯通东西的枢纽作用,把“双港一区”串珠成链,实现对港澳及珠江口东岸地区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要素的导入和承接。

■数字看金湾

2021年成绩单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5.09亿元,增长7.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4.67亿元,占全市近40%,增长9%

●为企业减税降费约9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

●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11.57亿元,增长9.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

●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0个,新增项目投资总额超过240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00亿元

●全区登记商事主体达4.5万余家,全年增长10.7%

●引进各类人才同比增长93.4%

2022年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着力提升金湾企业科技含金量,力争2022年新增高企80家

●培养和认定各类产业技能人才不少于1000人

●新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投资总额突破30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

●落实3000亩以上基础设施完善、用地手续完备、可马上开工建设的“熟地”,实现“土地等项目、落地即开工”

●持续增加公办学位数量,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7所,新增学位不少于5000个

撰文:董谦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