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有几种(我们了解有多少)

一个公认的结论是:刘德升是行书创始人。刘德升是东汉桓帝、灵帝时的著名书法家。

两汉时期的书写体种:

1. 隶书。秦代程邈创隶书之后,在两汉得到进一步演变发展,于是有了秦隶(又称古隶)、汉隶之说;因隶书较之篆书简单易写,而成为终结古文字的标志体字,而且因首开笔法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的艺术修饰功能,而开启了中国书法艺术之门。秦代的正书体应为秦始皇命李斯作的篆书体,而两汉时期的正书应为隶书体字。

2. 各种小篆体。至汉末还流行着多种小篆体(达11种之多)。

3. 东汉草书。东汉著名书法家张芝首创基于隶书的草书,史称张之为草书之祖。

行草书亦在东汉出现:

草书虽然基于隶书,但书写时行云流水、信马由缰、龙飞凰舞,既不为一般人所能为,也不为一般人所识,纯为把汉字书写作为行体艺术来夸张性表现之杰作体。所以,并不适合大众学习和使用,更不能作为官格体。但隶书作为一种当时的正书体写起来若精雕细刻,虽辨识度高又好看,但既慢又讲究,作为一般人以及日常工作与学习中书写也很不适合。草书虽然难辨,但书写速度快,人们写字要是能这样疾速,那该多好呀。此时,刘德升则想到了创立了基于隶书的工整和草书的疾速特点的行草书体。即明陆深《书辑》所说的:"德升小变楷法,谓之行草。兼真谓之真行,带草谓之草行。"这种书体其实流传很广很久,也传到了日本。在日本文字中的平假名字体中就用了这种富有草书风格的写法。我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学习行书用的也是这种行书体。

行书有几种(我们了解有多少)(1)

行书有几种(我们了解有多少)(2)

行书有几种(我们了解有多少)(3)

行书有几种(我们了解有多少)(4)

行书有几种(我们了解有多少)(5)

而楷书则由三国曹魏著名书法家钟繇收集整理加工所创,而且因楷书基于隶书,所以,那时的楷书极有隶味,出现了隶中带楷、楷中带隶的楷书。其实钟繇也特别欣赏刘德升的行书。钟繇,胡昭两人因学德升的纡书笔法而著名,二人精研德升书法艺术的特点并达到较高的境界。卫夫人又师学钟繇楷书,作簪花小楷。卫夫人和王羲之是亲戚,王羲之师从卫夫人,当然,王羲之父子除了研习卫夫人以及师爷钟繇的楷书之外,也学习刘德升的行书,而且十分娴熟精到。但王羲之因学习新楷书体而执着精到,又会写草行书,于是发明了基于楷书的行书,而成为行楷书典范,其《兰亭序》则号称天下第一行书。我们可以看到,《兰亭序》中的字体纯粹就是把楷书的笔画写得流畅连贯了的书体,根本就没有草书的写法。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天下第三行书苏轼的《寒食帖》亦如此。反到现代有些人在写行书时,还经常把草行书与楷行书混合在一起写呢。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

行书有几种(我们了解有多少)(6)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

行书有几种(我们了解有多少)(7)

天下第三行书苏轼《寒食帖》

行书有几种(我们了解有多少)(8)

不过,当下国家教育部门提倡的则是要书写完全基于现代通用规范楷书的行书。即完全基于简化体楷书的行书,并成为人们日常工作与学习中书写最为广泛的书写体种。

行书有几种(我们了解有多少)(9)

田英章行书

综上所述,行书实际上可分为古行草书和现代行楷书两种。对于大中小学生而言,学习行书就要学习现代行楷书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