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二爷的造神运动(关二爷的造神运动)

在全国的各种庙宇中,数关帝庙最多,具体有多少没有数据统计。但有一个说法是在清朝时,关帝庙就有4万多座了。我想,现在关帝庙的数量是不是要乘以10呢?

关二爷的造神运动(关二爷的造神运动)(1)

关公本是一个“普通”的历史人物而已,单从他的事迹来看,也并没有特别出类拔萃,惊天地泣鬼神。换句话说,历史上比关公牛比的人有很多很多,为什么只有关二爷能获得民间的广泛崇拜呢?从内地寻常百姓家到香港黑帮片,到海外华人聚居的唐人街,关二爷的身影无处不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关公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符号之一。

即使在明显捧关二爷的《三国演义》里,他的武力值也不是最高的,别说吕布不答应,连许褚也不答应。脑力值方面,关二爷就更是不值一提了。唯忠肝义胆可傲视群雄。如果按照《三国志》的说法,关二爷的刚愎自用恐怕也同样傲视群雄。

关二爷的造神运动(关二爷的造神运动)(2)

忠肝义胆,关键在一个“义”字。“义”是儒家的基本伦理,是在血缘之外维系人与人关系的核心价值。陌生人之间的交往,甚至像刘关张三人那样一起打天下,必须“义”字当头。如果像吕布那样的墙头草,为人处事过于实用主义,必被鄙视,至少在古代的价值观中是这样的。连水泊梁山那帮黑社会也要讲究一个“义”字。

不过在关公所处的时代和往后一段时间,关二爷并没有成为“义”的化身,他也不是人们崇拜的对象,自然也就还没有被神话。

关二爷的造神运动(关二爷的造神运动)(3)

事实上,关公死后刘禅给他的封号是“壮缪侯”,不仅没有体现出“义”,甚至还有点贬低的意思。“缪”是名不副实的意思,“壮缪侯”的意思就是他没有那么厉害。可见,刘禅对关羽的刚愎自用、骄傲自大失掉了荆州,多少还是存在不满的。

关羽的“造神运动”其始作俑者是佛教。隋朝时湖北当阳有个玉泉寺,据说有个僧人遇到过关羽的灵魂,其魂魄称愿以此地为功德之所,化为神灵护佑一方。从此关羽被佛教尊为伽蓝神。但是这时候只是小范围的封神,还没得到人民大众的广泛认可,属于某种“亚文化”。

并且我们要知道,在宋朝以前“封神”很简单,古代贤人、武将,动物、植物……都可能成为民间祭祀的对象。所以不仅关二爷,刘备、曹操、诸葛亮,民间也会有人祭祀。关二爷不过是众多被祭祀的对象之一,他没有特别突出。

关二爷的造神运动(关二爷的造神运动)(4)

而且关二爷被祭祀的原因可能还有点尴尬,他不是以神的形象被祭祀,而是以鬼的形象被祭祀——祭鬼在古代也很普遍。五代的笔记小说《北梦琐言》中说,唐朝末年的庞勋起义后,坊巷都传言“关三郎”鬼兵入城,人人恐悚。“关三郎”就是指关羽。可见,那时的人对关羽的印象并不是现在这般神圣高大,反倒是把他看作带来死亡的恶鬼。

到了宋代关公的形象又发生了改变。宋太祖时,下诏选出古今忠臣义士32人,为他们建祠修庙加以表彰,其中就有关公。宋哲宗时,赐关公为“显烈”名号,宋徽宗时又封为“武安王”。这算是国家层面的认可,相当于颁发了“证书”。

除了国家层面的认可,民间的认可同样也很重要。宋朝社会经济发展空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娱乐活动也更多样化,看小说、听书是重要的娱乐项目。

这时关于三国故事的话本小说多起来了,街上讲三国故事的说书人也多起来了。三国故事越来越在民间普及,关公忠肝义胆的故事也不断添加新料并完善故事,使他忠义的形象越发深入人心。

关二爷的造神运动(关二爷的造神运动)(5)

及至元朝关公庙便显著增多,人们觉得关二爷那万古流芳的忠义形象,已经不足以用烧几炷香、烧几张纸这种初级祭祀来表达崇拜了,必须要修庙宇,供人祭拜瞻仰。

尤其要指出,元朝人写了一个戏剧叫《关云长大破蚩尤》,其作者不得而知。看这剧名你就知道这出戏剧的内容。最让人惊异的是,三国时代的人物竟跑到上古,与传说中的蚩尤打架,其魔幻程度远远超过“关公战秦琼”。

在元朝之前,民间往往尊蚩尤为战神,元朝之时关公便取代蚩尤升格为新的战神,民间为其修建庙宇的意义,又增添了重要砝码。你怎能不给一个忠义的战神修庙宇呢?!

关二爷的造神运动(关二爷的造神运动)(6)

另外,人们从关羽的名字中又联想到雨。关羽字云长,云是雨的前兆,“羽”是“雨”的谐音。就这样非常“不严谨”的,关公又成为了“雨神”。

古代各地民间故事中就有关公显神通降雨的故事。河北民间故事“关公斩太阳”说关羽吐出唾液就成了雨;湖北民间故事有“关羽磨刀借雨”的故事;江浙一带有“关公巧施及时雨”的故事;还有民间传说关羽前身是草龙……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关公还成了财神。按照民间的说法,有四个财神负责着四个方位:比干(东)、范蠡(南)、关公(西)、赵公明(北)。

比干被挖心,没有人心,做事就公道了,于是他成为财神,没毛病。

范蠡是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三次经商成巨富,又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他成为财神,也没毛病。

赵公明是姜太公封神时亲自封的财神,也是民间最早认可的财神,更是没毛病。

关二爷的造神运动(关二爷的造神运动)(7)

那么关公凭啥成了财神,一个武将跟财神有半毛钱关系吗?这主要是得益于关公的老乡——晋商的支持。

从宋朝以来,晋商就是社会中一支不可忽视经济的力量。明朝中叶以后,晋商甚至成了财富的代名词。晋商们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使他们在社会话语权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晋商们修建关公庙,希望关公保佑他们不被土匪打劫,不被灾年影响生意,不被邪魔鬼怪挡住财运。没有了这些,自然就会财源广进了。

包括从元朝以来的杂剧、戏曲、话本、小说等等,估计背后或多或少都有晋商财团的支持与推广。

就这样,关公从一个普通武将变成人人害怕的恶鬼,后来又变成忠义化身、变成战神、变成财神,简直成了万金油。从中也可看出,中国人寄托在关公身上的诸多美好向往,此时的关公已不仅仅是蜀国五虎将的关羽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