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

回家 回家

和桂子山阔别多日的山民们

今天开始陆续返校了

越过寒冬,走过春夏,九月归来

寂静已久的桂子山

又回到往日生机

重现朗朗书声

终于等到你,欢迎同学们回家!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1)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2)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3)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4)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5)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6)

“同学,请拿出你的身份证刷卡”

北门、南门、东门、南湖校区门口

工作人员依次检查返校学生手续

同学们刷身份证就可以通过了

(前期网上审核通过,系统有备案的同学才可以哦)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7)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8)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9)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10)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11)

进入校门,拿着行李走向熟悉的小白(校)车

亲切的校车师傅,帮忙把行李放好

把每位同学送到“家”的终点站

当坐上校车的那一刻

便知道这是我们熟悉的桂子山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12)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13)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14)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15)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16)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17)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18)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19)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20)

8月26日至8月28日

华师学子将根据自己申请的返校时间

从各地陆续有序返校

返校首日

有近3200名学生回到久违的桂子山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21)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22)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23)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24)

26日下午,校领导分别前往学校门口、南湖校区、学生宿舍、学子食堂看望慰问首批返校学生,鼓励大家尽快适应返校生活,做到防疫学习“两不误”。

多日来,为确保同学们返校后

安全、温馨、细致、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25)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26)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27)

学校为每个学生准备了2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1个体温计

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发放

在公共区域都有抗菌洗手液,供学生随时使用

每栋宿舍在宿管员处都有消杀酒精

如有需要,可向宿管员借用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28)

人工智能教育学部辅导员周洪茜在学生事务大厅为学部第一位返校报到学生尹煜豪办理报到注册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29)

计算机学院辅导员范梦宇在学生事务大厅迎接学院第一位返校学生,并为其办理报到注册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30)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31)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32)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33)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34)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35)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36)

可口的饭菜、熟悉的味道

桂子山上的“烟火气”渐浓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37)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38)

虽然刚刚回到学校

有的同学们已经回到图书馆开始自习

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安排

图书馆已于今天恢复正常开放

开放时间为

周一至周四、双休:8∶00—21∶00

周五:8∶00-14∶00

为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保证大家的身心健康,读者进馆须提前预约

具体情况请参见

↓↓↓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恢复开馆的通知

华师的课本(华师我们回来了)(39)

美丽的不只是重逢,更是再次遇见你

作为2020年秋季学期

首日返校归家的学子

他们有很多话想说

一起来听听

↓↓↓

"

回到久违的华师。很幸运,担心了很久的宿舍环境最后还是相安无事。学校为学生返校做了精心准备,进出教学楼都要扫描健康码。大半年没有回学校了,感觉一切似乎变了又好像没变,少了漫天飞尘的施工,多了焕然一新的装修,不变的是对于校园三年以来培养出的熟悉。士别多日,我想赶快打扫好教室,和舍友们聊上个天南地北。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017级 徐建鹏

"

"

晴空下的校门,多了一丝汽水的味道,更增显几分活力,入眼即是“欢迎回家”的字样。沥青长道,一路驰行,轻快的小白车承载着学子的热情。是温馨,是喜悦,是久别重逢的感动……新的学期,新的征程,奥利给!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级 彭香格

"

"

很久没回学校,一拎着行李坐上校车感觉自己还是个大一新生,沿路景色都陌生而又熟悉,红色条幅拉起来书写着学校的暖心话语。一路上都有好心人相助,我走进寝室楼,阿姨热情地招呼我:“欢迎回来。”上到五楼与大半年未见的室友相聚,心中涌起难以抑制的喜悦。真好,虽然经历过了疫情的磨难,大家都还是原先的模样,甚至比以前更好。回校第一天,我对今后的生活充满希望。

——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 张怡欣

"

"

时隔8月,重返校园,各中所想一言难尽。生活需要仪式感,而疫情期间的宅家生活淡化了这一点,久而久之不免显得些许麻木。似乎只有收到通知、开始整理衣物、在车站反复确认检票时间的时候,才能确切感受到停滞的时光再一次流动了起来。还是现实感十足的校园生活令人感到充实啊。现在我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小激动了!我马上就要到武昌站了!CCNU,我回来啦!

——社会学院2019级 彭嘉伟

"

"

一丝兴奋,一丝忐忑,看着地铁路线上那个闪烁的小点离广埠屯越来越近,心跳不自觉间加快了许多,时隔半年,未知的变化令人有些期待,又有些紧张。年级群里热火朝天的讨论勾起了熟悉的回忆,益禾堂、满江红、终于能够再见到心心念念的小吃奶茶。宿舍群里共享位置的三个小圆点依次熄灭,收起手机张望,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久违了,可爱的室友。久违了,桂子山。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 陈培浩

"

"

兜兜转转,再次回到这座英雄的城市。一路走来,即使有很多行李也不觉疲惫。或许是归心似箭的缘故,平时让我感觉慢悠悠的地铁今日仿佛都有了生气,日常熟悉的一个个地名在耳边飘过,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慨,久别重逢,思念更浓。快了,快了,宝通寺,街道口……终于听到了那句让无数同学魂牵梦萦的声音“广埠屯”。

——计算机学院2019级 颜顺

"

"

踏进阔别已久的校园,从北门一路到南湖宿舍,我的心从不知所措的忐忑慢慢转为安定。放心于学校严密的防疫工作。校门口严格控制进出,进出宿舍测量体温,校内各处都在做清洁,宿舍楼道有浓郁的消毒水味道,原本以为一片狼藉的宿舍也打扫得很干净。感动于学校贴心的关怀。我在北门看到有专门从接送学生从北门到南湖的摆渡车,综合楼旁边的电动车集中装置点似乎已经可以使用了,南湖食堂二楼也焕然一新。很感激学校为迎接我们返校作出的努力,我们也会积极配合学校管理。

——文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田佳音

"

"

时隔八个月,再次踏上武汉,心中思绪万千。看着武汉依旧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我为新冠疫情给她带来的伤害悲慨,但更愿赞美武汉人民乐观积极的精神态度。南湖校区门口,各位工作人员严格把关检查,测体温、看行程,丝毫没有放松。食堂和宿舍处处消毒,尽力为我们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人们,我们才能放心回到桂子山。就像钟南山院士说的一样,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感谢他们。

——语言研究所2019级硕士研究生王晨

"

"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我如愿在地铁站听到了那一声熟悉的“广埠屯站到了”,虽然这是一场“早有预谋”的重逢,但还是在看到华师的校门时,内心激动万分。

几天甚至几月来的担心在同一时间涌现:不知道学校的防护措施怎么样了?不知道华师是不是一如既往在施工?我们的寝室怎么样了?会不会像网上一些夸张的照片一样呢……然而,这一颗七上八下的心,在走至校门、眼中撞入保安叔叔的笑脸时,突然沉落了下来。按照流程走入校门、看着红色欢迎的条幅舒展在清晨的空中,静静等待着桂子山主人的回归,华师年岁已久的树木分列左右,迎接着每一个归来的“桂子”。

遇到了人,是满脸的温柔和煦;遇到了物,是满眼的欣欣向荣。一路不知疲倦地奔赴到目的地,随着“嗑嘣”一声响,一如往常的宿舍就展现在眼前,空调还停留在冬日里的温度,手机的WIFI开始主动连接CCNU的校园网……一切的一切,都是“明目张胆”的等待与欢迎,是桂子山在用它的方式,拥抱住每一个归来的桂子。

——文学院2019级本科生 原紫玲

"

来源:微信公众号 华中师范大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