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来历介绍(十堰故事102)

@秦楚刊号

十堰来历介绍(十堰故事102)(1)

今天提起“102”,十堰大部分人可能有些陌生,这是一个不该被忘记的队伍!

对“102”这个队伍感兴趣,或者对史志研究爱好的人也许会问,任何一支队伍总会有它的来路、或者说是出处,那么为十堰和二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102”队伍是如何组建的,它的前身又是来自何方呢?如果探究“102”队伍的由来,真还得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从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建设开始。2010年,曾任中国建筑总公司第六工程局土木工程公司党委书记史向东同志,在其撰写的《永不言败的风雨历程》一书中,通过大量亲历者的真实故事和多方查询核对的史实资料,对“102”队伍的两个出处作出有客观依据、也比较详实的史实记述;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保存和收集的北京三建公司历史资料,对“102”队伍第三个出处给出了说明。

“102”的出处之一:源自中央建工部华北直属第二建筑工程公司。1950年初,平津解放战役胜利后,杨成武将军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兵团后勤部为了开展营房建设,在天津市吸收了“利群”、“四义”等私人营造厂,由二十兵团配备干部,组建了公营“时代建筑公司”,公司设在天津市第一区(即现在天津市和平区)滨江道322号,职工共300多人。

十堰来历介绍(十堰故事102)(2)

1950年至1952年,是公营时代建筑公司的奠基时期,公司由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组织齐全,实行全面行政管理与经济核算的建筑企业。在施工力量方面,由原来只有少数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实行集体包工,逐步形成了一支业务管理人员比较配套,技术工种齐全,具有独立综合施工能力的基本建设队伍。@秦楚刊号

在当时施工技术和装备水平尚不够先进的情况下,垂直和水平运输基本上是肩挑人抬、手工作业,施工机械很少,住的是工棚和简易工房。职工大多数是旧社会的零散流动工人,参加企业后变为国家固定职工,尽管条件比较艰苦,但比起旧社会仍感到满足,政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生产建设热情大,他们以新社会建设者为豪,以多给国家做贡献为荣,具有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事业心,充分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建筑工人的高度爱国热情、良好的敬业素养和豪迈的精神风貌。

1952年上半年,时代建筑公司改为华北基本建设工程公司天津分公司,划归中央华北行政委员会领导,当年在天津招收了一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职工队伍发展到3000多人。

十堰来历介绍(十堰故事102)(3)

1953年3月3日,华北基本建设工程公司天津分公司改为建筑工程部华北直属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为地师级建制。国家政务院财经委主任陈云同志为公司签发营业执照如下:

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执照

华北直属第二建筑工程公司设立于天津市一区滨江道,经营建筑业务经本会核准登记特发给执照以资凭证

主任 陈云

公元ー九五三年三月三日公字第278号

华北直属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下设七个土建工区,一个安装特工队和一个汽车队。安装特工队有职工200多人,汽车队职工200名,汽车70多部。这一时期公司主要完成了天津市东局子、新河、汉沾部队营房建设工程和承建了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海光寺陆军医院、二九一医院、故城机场、新乡纺织厂、衡水总后勤部被服厂、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等工程。

1953年4月,为适应全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央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个步兵师改为建筑工程部队,其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三兵团三十七军的﹣0九师编为华北建筑二师,改编后由华北直属第二建筑工程公司负责对官兵进行业务、技术培训。该部队战士边施工,边学习建筑技术。部队团、营为“三三编制”,连是“四四编制”。三级管理,两级核算。

1954年6月,华北直属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二师所属队伍开赴内蒙古包头市,共同承担国家“一五”计划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中包头钢铁公司,以及四四七厂、六七厂、四 O 八厂等军用工厂,以及包头工业基地建设。

1955年4月,根据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下达的转业命令,建筑二师全体指战员集体转业与华北直属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正式合并,成立了建工部华北包头工程总公司。总经理刘向道、温汉民、副总经理曼丘、安恩达、田绥民,党委正副书记苗树森、吴和谦,总工程师曼丘、孙祥萌、刘文翰。

1958年8月,建筑工程部决定,包头工程总公司改为包头工程局,同年十一月,又改为建筑工程部第二工程局。

1964年5月,建筑工程部第二工程局改称为建工部华北工程管理局,局机关搬迁至北京市。

1965年10月,华北工程管理局改为建工部第八工程局,后搬迁至山西省太原市。(1970年以后和山西省建工局合并)

1969年5月,国家建委决定抽调建工部第八工程局所属的八公司、一公司、第一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第一机械化施工公司、内蒙第二机械修造厂、局科研所、局职工医院、局技术学校、各公司所属子弟学校等所属单位的数万名职工开赴湖北十堰参加二汽建设。

1980年10月,为完成天津地区的抗震救灾任务,国家建工总局将还在湖北十堰参加二汽建设的湖北省第一建筑工程局(原“102”工程指挥部)中的七团、五团全部,机运团、安装二团和指挥部及所属单位的部分人员11476人北上调迁到天津塘沾,与原国家建工总局第一工程局在天津的一公司、六公司等单位合并,在1982年组建为中国建筑总公司第六工程局。

“102”的出处之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建筑二师。1950年冬,傅作义将军将其参加北平和平解放的起义部队,驻绥远的第七师调到河北景县进行整顿,通过人民解放军派驻政治干部组织的民主运动教育,广大干部战士增强了阶级觉悟。经军委批准,七师又接收了一批江苏、湖北、湖南和河南的新战士,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三兵团三十七军一 O 九师。

1951年5月7日﹣ O 九师开往抗美援朝前线。- O 九师顽强顶住“联合国军”飞机“空中优势”的狂轰滥炸,付出了相当大代价的牺牲,曾创出用机关枪打下能看清飞行员嘴脸的嚣张敌机战绩,胜利地完成两个军用机场的建设任务,为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和抗美援朝战役作出了突出贡献,为迫使美国接受“板门店谈判”提供了有力保障。

1952年11月底部队返回祖国后在河北定县一带休整,1953年4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二师,师长是温汉民,副师长安恩达、田绥民,政委苗树森(后任国家建工部副部长),参谋长贾淮舟,副参谋长龙鸿亮,政治部主任金涛。下有四、五、六三个团的建制。1953年春天,四团和六团开赴东北宽甸地区承担两个军用机场修建任务,五团调往长春,接受了建设长春第一汽车厂的光荣任务。@秦楚刊号

1953年冬,建二师师部及四团、六团调往天津.并接受华北直属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的业务、技术培训。

1954年6月,建二师所属队伍与华直二公司开赴内蒙古包头共同承担国家"一五”计划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中的四四七厂、六一七厂、四 O 八厂等军用エ厂及包头钢铁公司工业基地建设。

1955年4月下旬,根据毛主席朱总司令下达的转业命令,建筑二师全体指战员集体转业,与华北直属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正式合并,成立了建工部华北包头工程总公司。从此,这支有着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告别了钢枪,脱下了军装,走人为新中国建设增砖添瓦的建筑行业,完成了从战土到建筑工人的华丽转身。

“102”的出处之三:由北京市建筑、建材、医疗卫生等单位人员组成的三线建设队伍。1966年9月,国家建委同意建工部“关于抽调北京市建筑施工力量支援中南三线建设的报告”。北京市计委、北京城建委和北京市建工局研究决定:北京三建公司整建制5828(其中工人4577人、干部1251人)调往湖北参加二汽建设。与北京三建公司同期接受三线建设任务,分别到湖北的还有北京市建工局所属配套单位(机械运输、设备安装、构建生产、建筑材料生产、木材厂等行业单位)人员以及北京市卫生局系统各大医院的医务人员,另外还有建工技校、卫生学校、护士学校的毕业生等,总人数近万人。

1967年受“文革”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生产指挥被打乱,二汽建设无法进行,先期到来的队伍进行了少量基础工作,公司的调迁工作受阻。

1969年3月,北京三建公司建立调迁领导小组和北京留守处,3月底至7月,整建制全部迁往十堰市第二汽车制造厂建设基地,公司所属单位被编人“102”工程指挥部所属供管处、一、二、三工程团、机运团、安装一团、材料处、构件厂等附属机构。经三年多时间的艰苦奋战,到1972年底,一、二、三工程团等先后承担了37个单位(其中有23个专业厂)590个栋号的施工任务。

1972年11月5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给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和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发文(建革施字503号):关于将二汽总指挥部所属原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及其配属单位援建二汽的队伍万余人调回北京市承担施工任务的通知。

1972年11月24日,二汽建设总指挥部党委研究决定原三建公司及其配属单位调回北京,并对其评价:“你们发扬了首都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积极承担了二汽工程总面积54%的施工任务,为二汽建设贡献了力量,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在二汽建厂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11月28日,二汽建设总指挥部向调迁单位传达了国家建委文件并宜布北京三建公司临时领导小组由周宗元、王春亭、张百发、黄炳文、贾平、李玉增等组成,负责主持北京三建公司调迁工作和北京施工任务的准备工作。1973年1月,原国家建委“102”工程指挥部中北京三建公司队伍分期分批迁返北京。@秦楚刊号

“102”,这个神秘的代号已经成为历史,然而,他们在十堰,在二汽用汗水和青春创造的精神财富却永远激励着我们!#我的家乡在十堰##十堰历史#

注:“102”队伍中还有其他原本归属国家建工部的单位,因资料不能完整显示,这里就不再一一表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