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字不是复杂化的趋势(34文学)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接触到"文学"一词,或者是课本中的文章,亦或是名著书籍、小说。在今天"文学"指的就是,平常生活中人们接触的文学作品,但在之前,"文学"并不是这样的意思,怎么说呢?
"文学"最初的意思:文章、博学
"文学"一词,最初的意思是指文章、博学。它第一次出现在文献记载中是在《论语》中:文学,子游,子夏。是记录孔子在教育评价他的弟子时,说他弟子中子游和子夏是最通晓史书和礼乐等古代文献知识的。可见在春秋时期,"文学"的意思指的是关于古代文献和典章制度的学问。
而邢昺在给论语做疏的时候,对这个意思进行了新的解释。邢昺:"若文章博学,则有子游、子夏二人也。"亦指教贵族子弟的学科,也就是类似于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指人的一种技能,而通晓古代文献还意味着这个人需要渊博的学识,如此,文章、博学的意思就讲通了。
比如《晋书》记载:"及魏武为丞相,又辟为文学掾。"指的是司马懿在曹魏的时候曾经担任过的一种官职,这种官职主要是教导贵族子弟,还负责教导他们的礼仪,类似于现在的校长。但是这个之类的职位要求就是要求担任者有有渊博的学识,这样才能教导学生。
"文学掾"这个职位在汉代初次设立的时候,在选拔负责人的时候,是要进行一定的考核的,主要科目就是:贤良文学,而如果应试者最后通过了,也会直接承接考试科目的名字,也被称为"贤良文学",有两个意思,一直指吃人道德品质良好,二是指此人精通儒家经典。
而这个意思一直到了宋代,还一直留存着。比如在《宋书》中记载了这样的话:上留心艺术,使尹何尚之立,太子率更令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在"文学"出现的前文中,分别对应的是玄学、史学、文学,可见文学和玄学、史学一样是一门学问的统称,和上文讲到的"文章博学"的意思是一样的。
"文学"演变为:对天下一切文章的总称
到了汉代,"文学"的意思有了改变,包含了天下一切的文章,并不仅仅是今天所说的带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比如曹丕在《典论.论文》里说的: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句话的文章包含了当时的所有文体:奏议、书论、铭诔、诗赋,等一共八种形式。带可以看到,奏议、书论都是理论性的文章,与现在的审美价值的文章并不一样。值得多是现代意义上的文章,并非文学。
"文学"演变为:指人的作品语言优美、辞章素养高
到了北魏,"文学"的意思演变为人的作品语言优美,辞章素养高的意思。在《魏书》中记载:而義第六文学为优。可见,这个时候的"文学"的意思就不是春秋时期的指代某种科目,而变成看了对人和作品的形容,指的是人的博学,和文学作品的语言非常的优美。这样的意思和现代人的对"文学"的认识已经有了共同点,那就是对语言的优美的重视。
在后世的文献中,也有记载这一意思的文献:颜真卿的《序》:"非老于文学,其谁宜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不是对于文学的素养非常高,怎么能做得到呢?是对于上文中"文学"做指的语言优美的承接。而这些可以概括为"写作能力、辞章能力优秀"。如此一来,"文学"就开始独立于之前的"科目""学识渊博",而具有了新的意义,指具有鉴赏性的文学作品,和现在人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文学作品的意思已经趋于一致。
"文学"和学术有了一定的重合
到了唐宋时期,出现"文以载道"的思想,指的是一个人的文章适合一个人内心所想的东西有关的,也和他的志向有关,和他对整个世界的看法有关。此时的"文学"更多的是指"文",单纯的指文章,以及文章所代表的含义。
比如,韩愈的《送孟东野序》中有: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说的表达开心的文章很难写,表达穷苦心情的文章很好写,所以好的文章大多是在旅途中所得,因为写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是不可过分追求文辞的优美,而忽略了文章的主旨核心。 但是这样的思想也为后代区分好的文章(文学)和不好的文章(非文学)提供了一个区分的点,这个时期的"文学",多指的是"文"的意思,与"学"无关。但是所谓的"道"让"文""学"有了连接的点,就是学习写的文章是为了表明心中的"道",将"文"赋予了内涵与价值。
"文学"重新恢复到最初的意思
清朝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集大成时期,很多思想、学术在这个时期得到汇总,比如《四库全书》的编撰。"文学"一词也不例外。清代的大学者章太炎就认为:"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说已经存在于竹帛上的叫"文",讨论它的文法规则的叫"文学",将"文学"的意思扩大化。
因为"竹帛"并非单单指竹子和布帛,而是指记载文字的载体。只要有明确记载的东西记载,它就叫做"文",和曹丕对所有文章的总称称为"文"一样,但又增加了可以研究"文法"的叫做文学之意,直接将"文学"的定义提出来,那就是有研究价值!
现代的"文学"含义
而现代,"文学"含义多指的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文章,其实指的是并非中国古代的传统的文章,而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自日本传来的西方对"文学"的概念。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说到:"文学"不是从子游、子夏上割舍下来的,而是通过日本输入的西方现代以"审美价值"为核心的概念。我们今天讲的"文学"与我国古代讲的"文学"其实是不一样的,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文学"的概念变迁,不光是一个词语意思的演变,而是一个朝代思想的演变,以及背后的社会文化变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