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滑雪教练陈洪斌(不会滑雪的滑雪教练陈洪斌)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
跟夏季奥运会相比,冬奥会项目受条件制约,参与者要少得多,受关注程度也不如夏季奥运会。我们平日里能脱口而出的奥运冠军们,基本都来自跳水、体操、射击、乒乓球等传统优势项目。
因条件所限,起步也晚,中国队拿到40多枚滑雪金牌。其中,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金牌占85%,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这个项目从一无所有起家,到在世界级比赛中摘金夺银,有个人功不可没。
他就是原国家队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教练,陈洪斌。
1
陈洪斌出生于1950年,小时候学过体操,后来在沈阳体育学院当老师。
沈阳体育学院在业内算老牌名校,学生在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上拿到过100多枚金牌。
陈洪斌在里面教技巧项目,技巧运动是在翻腾、平衡、抛接等动作基础上,完成一定造型的体育竞赛项目,有的空中动作跟体操和蹦床都差不多。
学校在大型国际比赛上拿到的100多枚金牌,也有陈洪斌的功劳。
不过,时移世易,1993年技巧项目世界杯结束后,因有关政策调整,以后都不进入全运会,1994年,技巧项目被定为非奥项目。
此时,技巧项目的发展,基本就到头了。
90年代初,体育总局要发展雪上项目,还得在短时间内看到成绩。
那会雪上项目对中国队来说,基本属于空白阶段,没专业教练、运动员、场地,甚至基本的装备和服装都生产不了。
领导们觉得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要求太高,相比来说,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是很好的突破口。
这个项目的得分点主要看两个,一是雪上的技巧,二是空中翻转的难度。空中旋转的动作和体操、蹦床、跳水的空中动作差不多,要在雪上项目拿分,在自由式滑雪上找突破口,也就理所当然。
就这样,以前带着技巧队,在世界级比赛中拿过冠军的陈洪斌,43岁中途转行,开始担任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教练。
陈洪斌懂空中技巧,但他不会滑雪,属于门外汉。教练不专业,专业的运动员,一个都没有,只能从别的项目里挑剩的队员中选。
中国第一个滑雪冠军郭丹丹,就是从体操队里过来的。
很多运动员五六岁开始训练,如果10岁左右还不能进入国家预备队,就很难留下,所以被挑来学自由式滑雪的队员,都格外珍惜最后的机会。
人是有了,但怎么训练是个问题,国内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就向国外同行取经。
陈洪斌每天都在放国外技术录像带,每一个细节都认真对照,每天都在研究技术动作,要怎么出台、落地。
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一开始他录像带里学来的技术,在实际训练中还是有操作难度。后来,因陈洪斌专研有方,训练得当,中国队员的出台动作非常娴熟,外国选手都在学。
2
万事开头难,因资金有限,又是新项目,请不起外教,还得靠自己,只有赶紧出成绩,才会有更好的条件。
陈洪斌带着同事们不断磨合,终于摸索出训练的最佳方式,省时又高效。
第一阶段,让队员们在蹦床上练习,增强体能,空中翻转,把基本功打扎实。
第二阶段,在水上练习滑行、起跳、空翻。有的队员不会游泳,很多小队员一天要跳十多次,体能不够。陈洪斌就让队医拿个绳子,队员一落水,就扔绳子,把队员拉上来。
最后,等雪季来临,陈洪斌把从国外录像带里,研究出来的理论,拿过来教队员。
作为一个外行教练,他说自己能做的,就是以身作则,把所有的事情做好,队员只需要专心练习就好。
早上跑步,陈洪斌领着跑。
作为教练,每次陈洪斌都会比队员早到1个小时,等队员去的时候,他脸上全是霜,干活出汗,最后衣领都硬邦邦的。
队员李妮娜说,空中技巧的教练,是她见过的最辛苦的了,“他们一铲子一铲子地修整雪道,再一点一点地翻检着陆坡的雪。”
而修雪道,并不是修一次就行,每个队员滑过去后,雪道就会变硬,不及时休整,轻则影响队员成绩,重则让队员受伤。
一个队员一天要练习10次左右,每次带十多个队员训练,陈洪斌就要修上百次雪道。
最开始条件太简陋,跳台没有缆车和索道,队员跳下来,还得自己扛着板子走上去。队员滑下去5分钟,陈洪斌得走1个多小时才能到。
为了节省老队员的时间和体力,陈洪斌就让小队员帮忙扛滑雪板,那些优秀的苗子就能多练会。
最难的,是没有比赛装备。
陈洪斌去买国外二手市场买,那些设备都是业余爱好者玩了不要的,专业比赛用不了。
他买回来自己加固,但大众玩的雪板经不住专业训练强度,雪板经常开裂。比赛和训练时,陈洪斌还得用铁丝缠紧雪板、用螺丝刀拧一下。
他带着队员第一次参加比赛,外国选手看着都蒙圈了,滑雪板上缠着铁丝,固定器颜色还不一样,这器材也太次了。
滑雪服不防水,一下雨,外国选手拍拍就完事,而中国队员的衣服,棉花就堆积在袖口、腰上和脚踝处。
更糟糕的是,装备不好,就容易出问题。有次在阿尔山训练时,队员欧晓涛的鞋直接震断,也没有别的雪鞋,陈洪斌就把铁皮罐头,剪开去补断开的雪鞋。
对手觉得不可思议,这哪是来比赛,分明就是玩过家家来了。
但就是这样,1994年才接手项目的陈洪斌,用3年的时间,把一群其他项目退下来的队员,训练成了世界冠军。
原体操队的郭丹丹,12岁开始练习自由式滑雪空,15岁就拿到日本锦标赛的冠军,17岁拿到在澳大利亚世界杯冠军,打破了中国雪上运动,在世界级比赛没有金牌的历史。
不过有了开门红,并不意味着以后的路就一帆风顺,陈洪斌要面临的考验还很多。
3
因项目偶然性大,顺风、顶风,阳光强照,天气很暖等任何一点外界因素,都会对比赛造成影响,所以每年这个项目比赛时,金牌得主基本都不是同一人。
除了天气影响,伤病对运动员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
1998年长野冬奥会,选手徐囡囡比赛前一个月,双肘严重受伤,医生建议好好休养。
现场气候的变化,运动员的伤病,对教练来说都是很头疼的事。徐囡囡受伤后,陈洪斌说,就算不能比赛,也让她去学习,多涨涨见识。
那年的冬奥会上,上一年的世界杯冠军郭丹丹本来有能力冲金,她跳三周台,动作难度最大,但因腿伤,最后落地不稳,只拿到第7名。
而没有心理包袱的徐囡囡参赛了,最后拿到银牌,得到第一枚奥运奖牌,这对陈洪斌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作为教练,既然比赛中不可控的因素太多,那就把自己能做的,可控的,做到极致。
2001年,因雪道一个不起眼的小坑,队员韩晓鹏的雪板直接插进坑中,腿被掰折,右膝十字韧带断裂。
陈洪斌刚接手时,雪道的修建技术还不太好,只要出国比赛,他就买个米尺去量台子,回来照着弄,研究他们的角度。
后来,他的修雪道技术,连奥组委都非常放心,有在奥运会拿过奖的运动员,指名要他修跳台。
陈洪斌有能力,还有责任心,在他的带领下,2006年都灵冬奥会,韩晓鹏拿到中国第一枚自由式滑雪金牌;2018年平昌冬奥会,贾宗洋腿上打了22颗钢针的情况下,又为中国队添一枚银牌。
队员这么拼,因为他们有一个同样很拼的教练。
陈洪斌不会滑雪,他中午不回去,偷偷学习。等队员训练完后,他收拾好场地,还要每天再滑二三十分钟。有次雪太大,队员说,陈老师这么大的雪,太危险了,别滑了。
但他深知,比赛遇到这样的天气,一样得比,这正是考验一个人精神意志的时间。陈洪斌不多话,穿上靴子,顶风冒雪地滑走了。
陈洪斌说,教练员吃苦在前,运动员才能出成绩。
68岁时,陈洪斌被返聘,继续为国家培养人才。
一年多的时间,陈洪斌带领的跨项组,给国家集训队二队输送10多个队员,不到两年,有两名跨项组队员进入国家一队。
今年北京冬奥会,陈洪斌带出来的队员,韩晓鹏,贾宗洋等也会出现在赛场。
冰雪虽冷,但对陈洪斌来说,只要心中像火焰一样炙热,就是征服冰雪的勇者。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努力、认真、有责任心的人,就算过往成绩清零,也能在新的赛道拿到好成绩。
欣玥:喜欢文字,热爱生活。
参考资料:CCTV4《冰雪传奇,勇敢者的运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
冰雪一号:《冰雪人物风采:陈洪斌,无所不能的“外行教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