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芳旅游景区(胜芳古镇景观介绍)
一、胜芳镇历史底蕴深厚,旅游资源极具特色。
胜芳镇隶属廊坊、霸州市,位于京津冀经济圈腹地,胜芳--始置于春秋,先后称“武平”、“渭城”,北宋时定名为胜芳。由于她地处九河下梢,依水而建,曾以浩淼烟波的水乡风光著称于世。靠于水陆的繁盛,自古以来,这里商贾云集、人文荟萃,古时为我国北方著名的水旱码头,曾为直隶六大重镇之一,在明清时期鼎盛一时。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胜芳独有的深厚文化底蕴。胜芳古镇历经沧桑,虽较好的保持了原始风貌,但许多古建筑破坏严重,经古镇复建工程,胜芳古镇已逐步恢复了“中国北方水乡商业文化古镇”的独特风貌。
胜芳古镇一期工程完成了包括“一河”(穿心河)、“两街”(中山街、河沿街)、“两路”(胜阳路,永济路)的立面仿古装饰和路网建设,戏楼、牌坊和文昌阁“三宗宝”的异地复原,“两个大院”(王家大院、张家大院)的修缮,“四座桥”(东桥、西桥、北桥、新桥)的修复及博物馆等古建的恢复建设。二期工程主要包括南外环湿地公园工程、穿心河水系治理、胜芳大悲禅寺续建等工程。目前,王家大院、张家大院已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杨家大院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区域内较具吸引力的旅游景区,胜芳古镇于2008年10月面向社会免费开放。于2011年被列为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古镇张家大院被列为河北省红色旅游景区,古镇博物馆被列为廊坊市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胜芳古镇景区以其独特的水乡古韵和深厚的红色底蕴现已成为区域内较具影响力的旅游景点。作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胜芳镇融中西文化于一地,融历史文化、宗教文化、革命文化、建筑文化于一镇,现存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以及独特的人文生态环境。据诸多专家考证,胜芳非物质文化是河北省最为集中、最为丰富、最为完整且极具独特性的地方,即便是放眼全国能与胜芳非物质文化相比的地区也并不多见, 其在汉文化圈内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
近年来,遵循政府主办、社会参与的方式,依托胜芳古镇为平台,借助胜芳独特的民俗文化为优势,我们推出了“古镇民间艺术游”、“民俗文化游”、“古镇庙会”、“古镇元宵灯会”、“ 古镇红色游”等文化旅游活动,极大的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胜芳古镇正通过不断实践,力争实现以文化带旅游,以旅游促文化的发展模式。从而使经济与文化实现和谐共赢。
二、胜芳的总体规划及古镇一、二期工程内容。
随着胜芳经济的不断壮大,人口的不断增长,人民生活的显著提高,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更加快了胜芳城市化进程步伐,于2003年请上海同济大学为胜芳做了2003-202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该规划到2020年我镇人口规模将达36.5万人,规划区面积53.57平方公里,分新旧两区,新区体现现代工业文明、居住文明和教育文明,形成以胜芳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增长极;编制了13.2平方公里的胜芳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旧区的古镇保护规划目前正在着手进行编制,主要突出古镇风貌,恢复胜水荷乡景观,建成旅游、文化、商业之城。
按照规划的总体要求,2007年霸州市全面启动了胜芳古镇的恢复工作。为了保证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我们聘请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制定了2009—2015年《霸州市胜芳镇旅游业发展规划》。
三、胜芳古镇旅游景点介绍。
1、戏楼又称“九成楼”,是胜芳“三宗宝”之一,初建于乾隆年间,咸丰年间重修。复建后的戏楼由原址向北移400米。
2、牌坊是古胜芳“三宗宝”之一,它始建于明末清初,原址位于关帝庙(武庙)门前,1954年,因道路扩宽而拆除。现复建的牌坊由原址沿武庙前街(今胜阳路)向南平移400余米。现牌坊是根据英国传教士纪满老先生的儿子寄来的照片而重建的。
3、文昌阁始建于明朝正德十四年,即公元1519年,它高三层,成四方形。主体建筑高达三丈三尺,暗喻三十三重天;文昌阁作为胜芳历史上的“三宗宝“之一,其宝顶高4米有余,为全国现有的500多座文昌阁的宝顶之首。
4、张家大院,雅号“聚兴堂”,位于胜芳镇胜阳路西侧,扩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大院占地1648平米,建筑面积1015平米。大小房屋51间,是一座中西结合、南北结合、官民结合的北方水乡典型的清代民居建筑,与江南“一颗印”式的建筑风格异曲同工。有关专家考证后认为,它的开发和利用价值不亚于山西的乔家大院。张家大院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河北省红色旅游景点。
5、王家大院雅号“师竹堂”,坐落于胜芳中山街北,南面胜阳路(原武庙前街),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宅院整体建筑汇集了西方的拜占庭、中国的歇山坡顶以及非洲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交映生辉,在国内独有,堪称现代建筑美学的小“博物馆”。
1946-1947年,这里也曾经作为胜芳两次保卫战的指挥部;新中国成立后,王家大院作为胜芳宾馆曾先后接待过陈毅、贺龙、刘伯承、徐向前、叶剑英、彭德怀、聂荣臻、邓小平、杨尚昆、彭真、刘澜涛、荣高棠、安子文、郭沫若、周扬、李德全,及朝鲜副首相李州远和前苏联、赛拉利昂、阿根廷等15个国家的领导人和专家学者。2008年王家大院被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胜芳民俗博物馆西傍王家大院,东临胜芳河东桥,坐落于胜芳古镇中山街的“中苏友好文化宫”。博物馆展品涉及商业、陶瓷、宗教、书画、水乡渔具、民间工艺品、胜芳花会用品、农耕工具和生活用品9大类别。
7、胜芳大悲寺占地130亩,现已成为区域内极有规模和影响力的佛教寺院文化区。
四、胜芳镇作为旅游体验项目开发利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介绍。
1、传统节日
胜芳目前还保留一些相当传统、相当完整、相当原生态的民间节日。这些节日分别是:正月元宵灯会,其中胜芳花会有五天的摆会活动;农历六月二十三的火神祭日;七月十五的盂兰盆会;这些节日都是由民间自发的组织和活动,相当传统和原生态的。
2、胜芳花会
现在胜芳还保留有22道传统民间花会,并且90%以上为百年老会,每年从正月十二至正月十六为胜芳花会的摆会活动,这几天场面极为壮观,堪称胜芳的狂欢节。
3、传统武术
胜芳的传统武术历史悠久,门派众多,生存方式相当传统,并且传承较好,传统的武术套路保留的也较好。目前胜芳的武术门派有:掌式门、翻子门、长拳门
4、传统音乐
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音乐和最为历史悠久的北音乐会,以及自成体系的观音堂音乐会和庙堂音乐会,还有胜芳郊区的石沟音乐会和崔庄子音乐会。胜芳北音乐会七宫还原的演奏水平,有的已经超过了堪称中国传统音乐中号称“活化石”的北京智化寺源于唐朝的古乐演奏水平,更是远远超过了被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固安县屈家营音乐会。
5、传统民歌和曲艺
胜芳目前还保留相当完整的北方曲艺诸如太平鼓和各种落子;还有非常具有胜芳特色的各种劳动号子如胜芳夯歌、冰歌、纤夫调、渔歌等。
6、民间手工艺
胜芳花灯闻名全国,并且定为了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另外还有保存相对完好的各种女红(gōng)。
五、胜芳古镇旅游资源自然遗产项目。
古镇的自然遗产主要有古镇风貌区、胜芳河、部分恢复东淀自然风光区三部分组成。
1、古镇商业文化区。胜芳古镇历史上是和山西平遥相类似的一个商业文化古镇。胜芳历史上著名的“八大家”和所有商号几乎同时发迹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这里曾经是冀中南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有“中国商人看晋商,河北商人有胜芳”的说法。目前古镇格局胡同保留的很完整,我们古镇一期恢复工程,已初步再现了这个商业文化古镇的历史风貌。
2、胜芳河。这条河流是胜芳的母亲河和发祥地,形状分布酷像一条龙,是胜芳人心目中的龙河。明清时期鼎盛一时,穿心河是从外部进入古镇内部的主要水陆通道,据说南可下苏杭,北可上京师。当时,东淀里盛产的紫菱黄蟹就是在这里成船的载出,走向胜芳以外的世界,而其他地方的货物(粮食、食盐、水果、皮毛、布料、煤、木材等)也顺着湿漉漉的桨声被运送到此。从此奠定下了中国北方水乡商业文化古镇的基础。这条河类似于苏州的苏州河,能很好的体现胜芳古镇小桥流水和小户人家的水乡特色。
3、东淀自然风光区。胜芳位于东淀下游。东淀又称雍奴薮,清代称三角淀,为大清河水系下游的主要洼淀,整个东淀面积约为345平方公里,其中,胜芳境内有47平方公里。淀内烟波浩渺,银浪闪烁,蒲苇丛生,水鸟成群,故有胜水之名。胜芳古镇的二期工程人工湖正在建设中,此工程就是要恢复当时胜芳的水上风光。
来源:胜芳古镇旅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