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车轮的方面(车轮上的变化)

有关车轮的方面(车轮上的变化)(1)

有关车轮的方面(车轮上的变化)(2)

有关车轮的方面(车轮上的变化)(3)

有关车轮的方面(车轮上的变化)(4)

编者按:70年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0年来,你的生活有哪些变化?我们从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我和我的祖国”征文优秀作品中选出了三篇与“车”有关的文章,小作者们通过“车”这一小事物写出了生活的变化、国家的富强。此外,继上周推出华南师大附中语文科组长葛菁老师写的非虚构写作攻略《先做一个有故事的人》后,本周,葛菁老师又为我们带来《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奶奶的70年精彩生活 ◎作者:惠州中学高一21班 郑凝睿 ◎指导老师:邓小珠

7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个瞬间;在人的一生中,是一辈子。人的一生虽只是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却也能折射出七彩的浪花,烙下时代变迁的印记。

(一)

正值仲夏,气候炎热,稻田里空无一人。一名约莫十八岁的姑娘身着打了补丁的蓝色粗布衣,匆匆从田埂上走过,眉眼间是掩不住的喜悦。她时不时回头看一眼,似乎是在确认身后是否有人尾随,放在衣服口袋里的手死死攥着一个棉布包。等到她走到县城边,看到下历市公社旁的那棵大榕树时,手突然攥得松了些,整个人也似被戳破了的气球,放松了下来。她的脚步愈发轻快,脸上逐渐浮现出些许笑意,双眸微微发亮,像是在期盼着什么。当走到一家宽敞明亮的店铺前,她停住了脚步,转身进入店内,越过各式各样、颜色鲜亮的自行车,选中了毫不起眼但价格便宜的那辆,她忽视售货员鄙夷的目光,从口袋里掏出用棉布细细包好的一张自行车购买票,小心翼翼地交给了售货员。在夕阳的余晖中,她扶着自行车慢慢地往家中走去,脸上是因为激动涌现出的潮红。

这就是我的奶奶,那时的她还是个无忧无虑的少女,家中尚宽裕,还有三个疼爱她的兄长,想要什么便是什么。奶奶说,那个年代各种各样的票证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当时“没钱有票能活,有钱没票难活”。人们买粮食用粮票,买布匹用布票,贵重的“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则需要自行车票、缝纫机票、手表票……等到奶奶嫁做人妇,六年间连续生下了四个子女,这时才明白生活的艰辛,她开始学会节衣缩食,也渐渐习惯一年只买一件新衣,甚至喜欢把粮票都用一个红纸包,小心包好,有些保存到了今天。

(二)

奶奶是个精明能干的女子,和爷爷结婚时,是百货公司的一名售货员。1992年百货公司进行了大改制,实行职工承包制,可以独资承包,也可以合伙出资承包。奶奶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不顾兄长和爷爷的极力反对,独自承包了一个柜台,把小商品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不久后,国有企业改革,百货公司破产,奶奶乐呵呵地下岗了。她看好民间大规模开采稀土的时机,开了一家五金及稀土材料专营店,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让人称羡。在京九铁路建设时期,奶奶瞄准商机,兼职做起了水泥生意。有一次,奶奶独自一人带着五万元现金,坐长途班车到隔壁市县的水泥厂拉货,一路上她都紧紧地抱着手提包,但终究因一整天的颠簸和长时间的高度紧绷状态睡着了。当她再次醒来时,手提包已不见踪影。奶奶说,她当时感觉眼前一片漆黑,两腿发软,眼泪不自觉地滑落。好在因为良好信誉,水泥厂老板让她顺利把货拉了回来。警察也及时追回了被偷的钱。

(三)

现在的奶奶,虽已年近70,却依然健朗。她热爱旅游,一年有大半的时间都在外面度过,宛若“时尚奶奶”。她访遍了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等佛教名山,也曾与人从长沙到桂林再到三亚自驾游。

她戴着老花眼镜把微信玩得很“溜”,翻开她的朋友圈,都是各地美景和自拍照。她习惯了用手机扫码支付,从各地带回各色美食和纪念品。她还喜欢网络购物,时不时地从网上给我买一些自认为有益身心发育的保健品,让我在“吃”与“不吃”间左右为难……当奶奶听到我提起学校已经全面实行“刷脸”支付时,嚷嚷着要来亲自体验一回……

近七十年,在奶奶一生的时光里,从“一张票”到“扫一扫”、从“靠现金”到“靠脸”,一系列变化既折射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也见证了祖国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翻天覆地变化。

点评:小作者聪明地以“分镜头”式的写作结构,选取了奶奶人生的三个片段,从奶奶人生的变化中折射时代的变迁、祖国的巨变。购自行车、勤俭持家、“下海”经商、晚年悠游,奶奶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过程;营商致富、旅游打卡、网络生活,奶奶人生的每一个精彩,都是祖国七十年走向富强的表现。文章以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向我们传递了“个人的幸福,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这一时代的主旋律!

70年我的家族故事 ◎作者:广东实验中学初二12班 罗绍殷 ◎指导老师:楚云

“那个时候,我才刚上初中,就拥有了一辆女式自行车,还是凤凰牌子的,多么让人羡慕啊……”每次请妈妈讲述她小时候的事情,总会听到她这句话,然后就陷入回忆中,嘴角略略上扬。

以前,看着妈妈发呆的表情,我总是觉得不可理解:这有什么了不起!自行车遍地都是,我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是有“车”一族了,只不过我的车多了两个辅助轮子而已。

可是,随着我慢慢长大,渐渐地明白妈妈的心情了。

外公小时候,家里就有一辆车——板车。我第一次见识这个“老古董”,是在五年级的暑假。那天妈妈带我回老家,在大伯公家的院子里,笨重破旧的板车静静地躺在房檐下,车身是一米五左右长、两尺左右宽的木板,木板前面延伸着左右各一根约一米长的粗大的车把,木板两边有高约一尺的护栏,车底中间横着一根很粗的铁轴,连着左右两个轮子,一看就知道是非常原始的农作工具。

大伯公看见我很好奇,让我尝试一下坐板车的滋味。我高兴地跳上板车,坐在木板上,可是大伯公刚推车向前不到一米,我就跳了下来,咧着嘴揉着屁股。妈妈哈哈笑着说:“虽然板车坐上去不舒服,但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有板车可是庄稼人最梦寐以求的事:从地里运庄稼、拉肥料去田间、拖粮食去卖,都离不开那辆板车……”

妈妈记事时起,家里也有一辆车——老式28英寸的自行车。在那个年代,一辆自行车的价钱几乎是外公半年的工资,不仅仅如此,因为物资缺乏,据说还要有批条才能购买。所以在当时,家里有一辆自行车,不亚于现在拥有一辆宝马。

那辆车主要是外婆上下班通勤用的,顺带接送舅父和妈妈上幼儿园,常常是舅父侧着身子坐在前面横杠,妈妈坐在后面的车架。车差不多一米高,前面有个横杠拦着,要坐到座位很不容易,要么横跨过横杠,要么飞身上车。我很难想象,身材并不高大的外婆,是如何做到一前一后带着两个孩子,还能跨上这么高的自行车。

到妈妈上初中时,家里已经实现每人拥有一辆自行车。妈妈工作的时候,家里添了新的成员——摩托车。它身披红色的“铠甲”,两侧是“马达”和“排气管”,一启动便发出“轰轰”的吼叫,轻轻一踩便飞驰出去。妈妈说,骑上摩托车,就好像是英姿飒爽的骑士般。可是某一天,妈妈当骑士的时候摔了一跤,便又回归到了自行车时代。

很多年过去了,妈妈的工作岗位变动,要到离家十多公里以外的地方上班。外公说:“买辆小汽车吧。”妈妈不置可否地笑了一下,便没了下文。记得小学时,有一天,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们班很多同学家里都有小汽车,就我们家没有,好像我们很穷似的,我们也买一辆吧?”妈妈蹲下身子,拉着我的手,认真地对我说:“孩子,现在公共交通工具发达了,有了地铁,比自己开车更方便、更快捷、更准时、更环保!对我们家目前的状况来说,小汽车并不是我们必须要用到的工具,而且汽车越多,交通越拥挤,排放的废气对城市的污染越大。对于可有可无的东西,仅仅是为了面子就买下来闲置,这是浪费资源,还影响环境,实在是不值得。”妈妈还说,如果偶尔确实要用车,在手机APP上约个车,也和自己家里有车一样方便。

她告诫我:“贫穷与富有的区分,不是在于有没有小汽车。真正的富有在于你自己心灵上的富有。”

点评:文章围绕着“车”这一事物,将家族的“车”的变迁史,真实而生动地展示在我们眼前。外公的“板车”,原始简陋,却是生存的希望;外婆的老式28英寸自行车,车轮滚滚地载着一家人向着美好生活前进;妈妈的“铠甲”摩托车,骑着进入新时代;新时期,家人对“车”的认识,则是彰显出人们思想的革新,意识的转变。文章取材新颖,把“时代发展”的重大主题,“以小见大”地表现出来,给人以强烈而真实的感受。

通向家乡的列车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三二班章文巧 ◎指导老师:葛菁

一岁的时候,我就和父母举家从汕头迁到了广州,汕头到广州的这些路,我走了很多次,每一次都不一样。

很小的时候,我和家人回家,都是坐长途大巴。妈妈就抱着我,一家人一起来到天河客运站坐车。我一上车就开始吐,一直吐到下车。回一趟老家,整个人就像大病了一场。那时候一家人既盼望塞车又怕塞车,因为塞车停了下来,我就可以好受些。妈妈说,因为心疼我,那时候我们不常回老家,而我和老家的那种羁绊,也因此少了几分。

后来,五岁的时候,我和爷爷奶奶一起坐火车回家。那是我印象中第一次坐火车,所以很兴奋。那时的火车走得很慢,到汕头要12个小时。爸爸妈妈给我们订卧铺,还专门选择了下铺。记得爷爷说,最好的就是坐这种火车,时间是久了一点,但是有软软的床,累了打个盹,一家人还可以在一起聊天游戏,其实是很快乐的时光。

那时爷爷会做好炒饭,装在保温饭盒里,带到火车上吃。那一次我没有晕车的痛苦,整个人都超级兴奋快乐,一路上对着窗外的山、云、天、水,不停地问,不停地说,不停地笑。我一知半解地听着爷爷口中的那些地名,想把它们与广州和汕头联系起来;我看着车厢里形形色色的人物,想从他们的言语中挖掘他们的故事;我望着窗外的青山、海水,还有那狂吠的大黄犬,想象着它们的一生。

结果呢,过度兴奋的我,在十点半就嚷嚷着要吃饭。爷爷拗不过我,只好打开饭盒,给我盛了一些,我看着金黄色的米饭配上深绿与嫩绿混合的芥蓝菜,还有那泛着红光、鲜里带甜的虾,又一次笑成一朵花。后来因为我在十二点的时候又一次吃了不少,这事也成了爷爷津津乐道的“事件”之一。

等到下车,天已经全黑了,我困得差点站着就睡着,好在此时,姑丈已经开着他的轿车,在车站门口等我们了。

再后来我和爸爸在清明节一起回汕头扫墓,说是要坐高铁。以前出去玩,坐高铁总是要去很遥远的广州南站,光是在地铁上的时间就要花掉一个小时,所以我也略微有一些烦躁。没想到,爸爸却带我去了离家很近的东站,我才意识到原来这里也有高铁。这一次虽然没有了床,没有了爷爷做的炒饭,但我和爸爸一路上也是聊天游戏。

窗外的景色和那时完全不一样。闪过的一座座山,五秒钟就走过的大型农田,衬得在田野间劳作的人是多么渺小。车厢门上面滚动的地名——惠州、汕尾——我依旧在地图上无法定位,而旁边两百公里每小时的字样,我也仍是懵懵懂懂。又想起不到一秒就闪过的田中的人,或许渺小,但仅仅三个小时的路程,又在述说着我们的速度。

下车后就看见叔叔婶婶和我们招手:“中午要吃牛肉火锅还是卤鹅肉啊?”

点评:作者带着我们体会了几次“回家”的最真切感受。长途大巴的颠簸与不便,仿佛让“家”变得遥远;火车虽然较为舒适,亦有一家旅途的欢乐,但行进缓慢,带有遗憾;现代化的高铁,两百公里的时速,三小时的路程,让家就在身边,团聚就在瞬间。从长途大巴到火车,从火车到高铁,改变了回家的体验。作者回家时乘坐的细节描写,强化了不同交通工具的巨大差别。真切的文字,流露真实的情感,从侧面表达出了对祖国繁荣与富强的赞颂。

写作攻略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精彩的故事有很多共同的特点,比如说精巧的结构、丰富的细节、新颖的角度,这都是这些故事成为了好的故事之后我们总结出以供后人借鉴的方法。但,讲故事这样事情是没有套路可遵循的,否则你要么讲不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故事,要么就得去设计一个哗众取宠但漏洞百出的故事。其实,当你真的讲出好故事之后,你会惊喜地发现你的故事自然也具有了上面那些元素。

第一,讲的故事应该有价值。首先,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故事,故事中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环节,在选择时,就体现出你打算靠什么来吸引读者。其次,不要说人云亦云的故事,有的故事常说常新,但有的故事差不多就够了,这还是取决于故事是否仍然感人至深,仍然令人信服。《哈姆莱特》以《狮子王》的形式出现就是另一种惊艳,以《夜宴》的形式出现就是一场笑话。最近李安的新片《双子杀手》受到大家关注但没有得到好评,主要原因在于剧本虚弱,关于基因克隆问题并没有提供新的思考角度,120帧的技术也没能为这样套路化的故事加分。

第二,老老实实地去讲。报告文学《巴黎烧了吗》比很多惊险小说还精彩,因为两个记者花了将近三年时间搜集1944年8月巴黎解放前后的材料;他们翻阅了美法德三方面的军事档案,采访了八百多人,最后采用了其中五百三十六人的亲身经历,因此能使这部作品做到“事事有根据,人人有下落,句句有出处”。

可能你会说,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当然拿来就是个好故事,报告文学当然要写实,我们平常生活怎么可能不做艺术化的处理?

生活本身就已经很精彩了,老老实实去讲有价值的故事,其实已经很好了。

比如这样的文字:“但这就是我吗?我坐在偌大的教室里,这样问我自己。我抽屉里压着那张56分的卷子,上面是厚实的桌板,再上面是我正做着的数学作业。秋雨对玻璃窗私语,黄昏时分的最后一缕阳光穿透每一根蛛丝般纤细的雨丝。我明明是做着数学作业,为何,那鲜红的56会透过桌板,浮现在我眼前?”(华师附中2013届初三赵孟瑜考场作文《那一抹心痕》)读了这段真实的内心独白,你是不是也会想起自己不想想起但总会想起的很多令自己失落的情形?

第三,会讲故事的人一定听过很多好听的故事。

我想起了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中作家埃莱娜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莉拉,她小学毕业就没再上学,但是读了很多的书,是图书馆每年表彰的优秀读者,所以她小学期间动笔写的故事多年之后再看还是那么精彩,她甚至在写作方面给了埃莱娜很多灵感和启发。我又想起了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他曾经说过,当年看马尔克斯的小说的时候,想的是“小说可以这样写?我以前怎么不知道小说还可以这样写?”于是他想起自己在高密东北乡听到的故事,于是他讲了很多关于高密东北乡的故事。

如果有一个人说他天生就会讲故事,不知道别人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华南师大附中语文科组长葛菁)

征文启事

校运会上,战胜自己需要多少勇气?人生路上,超越自我需要多少坚韧?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说出你挑战自我的故事。征文对象:中小学生;体裁:纪实(诗歌、文言文除外);截稿时间:2019年11月20日;投稿网址:http://h5.oeeee.com/zuowen/或扫码进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

统筹:南都记者 梁燕艳 (文章有删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