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的主要故事(京剧窦娥冤告诉我们)

秀才蔡昌宗上京赶考,佣妇张氏的儿子张驴儿随同前去,张驴儿想图谋蔡昌宗的妻子窦娥,半路把蔡昌宗推入淮河,回家假说蔡昌宗落水而死。蔡母悲痛成病,想吃羊肚汤,张驴儿又在汤内暗放毒药来谋害蔡母。不想误被自己的母亲吃下,当即身亡。张驴儿趁机讹诈,要强占窦娥。告到官府,县官用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婆婆受苦,含冤屈供,被判斩刑,窦娥在法场上向苍天倾诉自己的冤情。窦娥之父窦天章,身为八府巡按,来楚州一带巡查,因遇乡民替窦娥喊冤,随将张驴儿抓来,问明了此案。但当他赶去搭救窦娥时,却已来不及了,随即判张驴儿及山阳县官胡里图斩刑。

这是京剧《窦娥冤》的剧情。京剧《窦娥冤》是“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的代表作。

从情节上看,窦娥被张驴儿陷害,为救婆婆含冤招供,在法场上喊冤及发三桩誓愿的情节取材于关汉卿的《窦娥冤》。窦娥的丈夫蔡昌宗书生的身份设定、上京赶考落水的情节,是张驴儿母亲而不是父亲误食羊肚汤而死的情节,蔡婆到监房探监的情节,取材于明代叶宪祖的《金锁记》。剧作将张驴儿母亲的身份设置为蔡家佣工,将张驴儿的身份设置为随同母亲住在蔡家的闲汉,将窦娥被张驴儿陷害、蒙冤而死的起因设置为张驴儿贪图窦娥的美色、想霸占窦娥为妻,将张驴儿谋害蔡昌宗的行为设置在陪同蔡昌宗上京赶考在淮河边歇凉的时刻,将窦天章为窦娥昭雪冤情的起因设置为邻居拦路含冤都是合乎现实生活情理的。

程砚秋编演本《窦娥冤》之所以能成为京剧舞台长演不衰的名剧,在于它能以人情、人性为立足点,在生活化的场景中,表现人情、人性的善与恶。

1 看点之一:人性之恶——狡猾、狠毒的张驴儿

窦娥冤的主要故事(京剧窦娥冤告诉我们)(1)

张驴儿是一个游手好闲、“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的无赖,心理非常阴暗,剧本很细致地揭示了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心理:“我们这儿的少奶奶名叫窦娥,嘿,长得是别提多好看了,只要她跟我说一句话,真教我三魂渺渺,四肢无力,五鸡子六兽,我七窍全塌啦,我……哎呀!也不知怎么啦,我瞧见她我心里就痒痒的抓挠。我就想这个蔡相公也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他就会有那样的艳福,我怎么就没那造化哪!我老想把书呆子害死,把窦娥算计到我手里头。

无赖的、欲火烧身的、毫无善念的张驴儿就开始谋划、实施他霸占窦娥的一系列行动:

第一步,利用陪同蔡昌宗上京赶考的机会,诱导蔡昌宗在淮河边歇凉,指引他看河里的大鱼,趁机推他入水,然后卖了蔡昌宗骑的驴,回去谎报蔡昌宗失足落水而死;

第二步,趁蔡婆生病想喝羊肚汤的机会,在汤里下毒药,想毒死蔡婆;

第三步,利用自己母亲在蔡家喝羊肚汤后身亡而死的事件,要挟蔡婆和窦娥,想霸占窦娥和蔡家家产;

第四步,在要挟遭拒后,将蔡婆告上公堂,欲借官府之手除掉蔡婆,霸占窦娥。

张驴儿的目标非常明确,为了达到霸占窦娥的目的,杀人害命也毫无顾忌,唯一在乎的是怎么把窦娥弄到手,张驴儿自己说:“休怪我心狠,只为美佳人。”

剧作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好:母亲死了毫不伤心;要挟不成,拉蔡婆到公堂,窦娥阻拦踢倒了窦娥,对窦娥说:“窦娥,我可顾不了你啦”;窦娥到公堂替婆婆承担罪名,张驴儿担心霸占窦娥的愿望落空,对山阳县令说:“您别听她的,她有疯病”;窦娥认罪收监后,张驴儿不无懊悔地说:“你说这个事呀,害死一个蔡昌宗,还饶上我一个活妈,实指望把窦娥算计到我手里头,没想到把个如花似玉的窦娥,给我那不成材料的妈抵了偿啦!你说她冤不冤哪?哎呀,这件事情没算好,费尽心机我枉徒劳。”张驴儿没有为害死蔡昌宗懊悔,没有为毒死了自己的亲妈懊悔,而是为自己霸占窦娥的愿望落空懊悔。

关汉卿的《窦娥冤》用力于表现窦娥的性格和人格精神,在对张驴儿的表现方面着力不够。程砚秋编演本《窦娥冤》对张驴儿形象的刻画很有现实启示意义:一个狡猾的、毫无道德观念的人,当他欲火烧身的时候,对那些单纯的、毫无害人之心的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你在明处,他在暗处,他时时处处窥探着你的行动,寻找着一切可乘之机,一不小心就被这样的无耻之人算计了,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2 看点之二:“胡里图”——山阳县令的糊涂与荒唐

窦娥冤的主要故事(京剧窦娥冤告诉我们)(2)

关汉卿的《窦娥冤》在揭示窦娥蒙冤而死的原因和过程时,致力于表现官吏的“贪”,因“贪”而草菅人命。而京剧《窦娥冤》着力于表现封建官吏的“糊涂”,因“糊涂”而草菅人命。剧作给山阳县令赋予一个含义深刻的名字——“胡里图”,胡里图审案确实是“糊里糊涂”,且看一下剧本用滑稽调笑的手法表现的胡里图审案的片段:

县官 (白) 哟喝!一个年青的小伙子,这还有一个老太太,谁的原告呀?

张驴儿 (白) 我的原告。

县官  (白) 怎么着,是你的原告?好,姓什么?叫什么?怎么回事说给我听听。

张驴儿 (白) 是。小人张驴儿,我妈在蔡家佣工,他们把我妈给害死啦,求太爷做主。

县官  (白) 哦,我说你这老太太吃多了怎么着?怎么吃饱喝足了,没事把他妈给害死了,那是怎么回事呀?

蔡母  (白) 启禀县太爷:只因他母误吃羊肚汤,以致七孔流血而亡,我与他母远日无冤,近日无仇,岂有无故害人的道理呀!

县官  (白) 对呀,你听见了没有?她与你妈远日无冤,近日无仇,哪能把你妈给害了!

张驴儿 (白) 照她这么一说,我妈好模好样就会死了吗?

县官  (白) 是啊!难道他妈好模好样的就死了吗?

……

县官(白)下官胡里图,蒙圣恩放我山阳县的正堂,审了不少奇巧的案件,前有张驴儿前来告状,状告蔡吴氏用羊肚汤将他母亲害死;是我正在用刑之时,窦娥前来喊冤,她言道人是她害的,也别管是谁害的,反正有一个人给偿命,也就算完了。

“也别管是谁害的,反正有一个人给偿命,也就算完了”,糊涂之极,荒唐之极!

3 看点之三:人性之善——窦娥与蔡婆的婆媳深情

窦娥冤的主要故事(京剧窦娥冤告诉我们)(3)

窦娥的父亲赴京应试,多年未归,窦娥嫁到蔡家后,所幸夫妻恩爱,婆婆慈祥,窦娥也是一位贤惠的媳妇,婆媳两人相处融洽。

不幸蔡昌宗被张驴儿害死,婆媳二人都非常伤心,尤其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蔡婆而言,更是“凄凄凉凉好不惨伤”,窦娥强忍自己的悲痛,劝慰婆婆“婆婆且莫悲声放,保重身体免忧伤”,悉心照料因伤心过度而吐血的婆婆。

后来,因张驴儿在羊肚汤里下毒,阴差阳错毒死了自己的母亲,蔡婆被张驴儿告到公堂,受到严刑逼供,窦娥体谅婆婆“年迈之人禁受不起”,自己承担了罪名。蔡婆见窦娥要画供,也承认是自己害死了张母。

窦娥被收监,蔡婆到监房探望儿媳,给儿媳带去饭食,为儿媳梳理头发,表达了希望遇到清官为儿媳伸冤的愿望,给窦娥极大的心理安慰。窦娥知道伸冤的希望渺茫,遗憾“永不能奉甘旨承欢堂上,永不能与婆婆熬药煎汤”。

第十一场《法场》中,剧作写窦娥担心婆婆看见自己的尸首性命难保,央求刽子手“问了斩刑之后,千万莫要教我婆婆看见我的尸首”,然而蔡婆不顾自己年迈,到法场祭奠自己的儿媳。蔡婆见到即将临刑的窦娥非常伤痛,窦娥惜别婆婆说:“媳妇今生不能侍奉婆婆,等到来生再为补报,你、你,你要多多保重啊”,当婆婆提出将来无法向窦娥的父亲交代时,窦娥对婆婆说:“爹爹回来休实讲,说孩儿得暴病命丧无常。”蔡婆对窦娥的善良和孝顺非常感动,说:“到如今她还把孝顺话讲,好一似刀割肉箭刺胸膛。”在最后相聚的时刻,两人哭得肝肠寸断。

4 看点之四:窦娥“含冤莫名”的悲愤

窦娥冤的主要故事(京剧窦娥冤告诉我们)(4)

程派青衣迟小秋饰窦娥

窦娥嫁到蔡家,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算得上幸福美满。哪能想到被佣工的儿子张驴儿害得家破人亡,所以剧作在第十场及第十一场里集中表现了窦娥“含冤莫名”的悲愤。

第十场里看守监房的禁婆先是向窦娥索要钱财,随即良心未泯的她耐心地听了窦娥的诉说:

“实可恨张驴儿良心昧丧,买羊肚要害婆婆一命身亡。害人者反害己徒劳妄想,他的母吃羊肚霎时断肠。狗奸贼仗男子出言无状,他把我老婆婆扭到公堂。不招认实难受无情拶棒,无情拶棒,为此事替婆婆认罪承当。”

第十一场里写窦娥在法场上的感伤心碎:

“没来由遭刑宪受此磨难,看起来老天爷不辨愚贤。良善家为什么遭此天谴?作恶的为什么反增寿年?法场上一个个泪流满面,都道说我窦娥死得可怜!眼睁睁老严亲难得相见,霎时间大炮响尸首不全。”

“虽然是天地大无处伸辩,我还要向苍穹诉告一番!(白)天哪,天!想我窦娥遭此不白之冤,我死之后刀过头落,血喷白练;三伏降雪,遮满尸前;还要山阳亢旱三年,以示屈冤!”

“这官司眼见得不明不暗,那赃官害得我负屈含冤;倘若是我死后灵应不显,怎见得此时我怨气冲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溅,将鲜血俱洒在白练之间; 四下里望旗杆人人得见,还要你六月里雪满阶前;这楚州要叫它三年大旱,那时节才知我身负奇冤!”

这里的窦娥虽然没有象关汉卿《窦娥冤》里的窦娥那样强烈地指责“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但还是向苍穹诉说了自己的冤屈,抒发了对害得她负屈含冤,连分离多年的老父亲也不能见上一面的官府的怨气,并发出三桩誓愿,希望能昭示自己的冤屈。

结语

善良的人们,请保持一点警醒,坏人也许就在你的身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