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品牌没落史(这家不打广告的运动品牌)
近期,迪卡侬(Decathlon)公布2016年财报,这家法国体育用品上去年净销售额达到100亿欧元,同比增长12%。
目前,该品牌在中国共拥有214家商场,包含台湾地区的9家门店。
且预计到2020年,迪卡侬将在中国布局500家门店,这意味着迪卡侬每不到五天就要在中国新开一家门店,这一频率相当惊人。
创业简史
迪卡侬来自于法国,是体育用品零售商,由米歇尔·雷勒克于1976年创立,第一家店开在法国里尔附近的小村庄恩洛斯。
2003年迪卡侬进入中国,至目前已遍布全国46座城市178家商场。
除连锁运动用品经营外,迪卡侬集团提供体育全产业链的支持,提供丰富的自有品牌产品阵线,并根据运动类别的不同,分为20种不同名称品牌。
迪卡侬如何掌控供应链,
以“厚颜无耻的低价”的性价比发挥到极致?
“每一个零售巨头的诞生,都以‘价格破坏者’的形象出现。”
14元的沙滩鞋、29元的内裤游泳衣、运动眼镜……这些迪卡侬价格最优惠的商品,让不少国产品牌汗颜。
坚持低价,厚颜无耻的低价,高性价比是核心竞争力。
而之所以能保持低价,要归功于其对全供应链的掌握。
第一招:
摒弃包装,成本节省到“令人发指”
迪卡侬为了最大限度节约成本,它许多商品是没有外包装的。比如,在生产定制时,就取消了鞋盒生产,因此,在迪卡侬购买鞋子是没有鞋盒的。尽管这一点被很多中国消费者吐槽,但迪卡侬并不为之所动,依旧“我行我素”。
第二招: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迪卡侬集设计、研发、生产、物流、品牌和零售于一体,这种经营模式使其省去了许多中间商的费用,也是其实现产品低价高销的核心。
起初,迪卡侬也只是一个简单的代理商,但随着自身零售能力不断增强,问题也越来越多——品牌商在价格或者供应方面的配合很难协调一致。为了摆脱产业链上游的制约,迪卡侬决定向上游品牌和研发领域进军。
1986年,迪卡侬开始尝试生产体育用品,并逐渐从代理商转变为同时生产自己品牌的公司。为了配合这一转变,迪卡侬又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布局和资源整合。分别在泰国、韩国、中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设立国际采购分公司。至今,生产网络已经遍布去全球18个国家。
第三招:
全力创新自有品牌
迪卡侬的产品覆盖面极广泛,从目前的运动用品商店来看,可谓首屈一指。
出于优化产业链和控制成本的考虑,迪卡侬为消费者提供全品类覆盖的服务,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范围广阔。
除了常见的运动产品,如游泳、球类、健身和户外等产品,迪卡侬还提供马术、冲浪、潜水和高尔夫等小众运动产品。
迪卡侬90%的产品都来自其旗下自有的运动品牌,这些品牌超过20个。为了保证每一个品牌都能够更加实用、舒适和使用方便,每个品牌背后都有一个专业的研发团队。而这些团队基地往往选在自然条件最适合该项运动的场所,保持着与消费者的直接接触。
第四招:
为省钱,几乎不打广告!
跟国产品牌和耐克阿迪疯狂砸钱做广告不同,广告公司很难赚到迪卡侬这个“吝啬鬼”的钱。
过去13年,迪卡侬从未在大中华区赞助体育赛事或邀请明星代言,甚至在媒体沟通方面也呈现出“敬而远之”的态度。
“十年前,我们买体育用品的时候,会看重牌子,穿耐克产品会觉得很有面子,十年后的今天,消费者对品牌的关注度明显下降。因为现在消费者眼界提升了,体验多了,购物的时候越来越理性。他不会再被某一个牌子所影响,他还是会看重商品本身的物美价廉。”其中华区的一位店长说。
他们美其名曰,是希望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放在产品研发上,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产品,因而营销费用得到严格控制。
第五招:
宜家模式的“线下体验店”
现场体验,对于体育用品品牌来说尤为重要。
这家外国品牌很聪明,将商场设计成了体验场所。
他的商场布局有点类似于宜家的模式,除了为消费者提供宽敞的家庭式购物环境,还可以随时体验各类体育用品。从“两室一厅”的大帐篷,到潜水服和骑马用具,顾客可试玩、试穿、试用。
现在,走进他们一些店面的健身器械专区,你可以看到顾客在跑步机上慢跑,打羽毛球,更夸张的店还有打高尔夫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