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40题质量分析(高考文综理综试卷点评大放送)

大河网讯(记者 许会增 王佳)6月8日,河南省2017年高考落下帷幕。今年的文综、理综试卷有何特点?难点在哪里?对今后考生备考有哪些启示?大河网特邀郑州外国语学校的多位名师,点评今年的文综、理综试卷。

【科目】

政治

【名师】

高考文综40题质量分析(高考文综理综试卷点评大放送)(1)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政治备课组长 周涛

【点评】

第一眼看到政治试题,感觉犹数年未见的老友,脾气秉性依然如故,但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却充满浓郁时代气息。简单地说,就是保持稳定、有所创新、突出应用,试题难度与往年基本持平。

从试卷结构上看,题型和分值基本稳定,但是主观题中考查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试题由往年的一题两问,变为单独的两个试题。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历史备课组长 杨玉梅

高考文综40题质量分析(高考文综理综试卷点评大放送)(2)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历史教师 林聪

【点评】

今年高考历史试题延续了2014年以来的风格,具体来说,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试卷结构稳定。保持12道单项选择题、2道必做材料分析题、1道选做(三选一)材料分析题的试题类型与分布。考查中国史与外国史比例约为2:1,考查古代史,近现代史的比例、政治经济思想史的比例基本稳定与高中历史教学实际相符。

其次,试题较为平和。继续贯彻降低材料长度和难度的要求,没有偏题、怪题,减少了考生的阅读障碍,利于考生从容进入试题、快速进入考试状态。

又次,注重主干知识。选择题第24题考查分封制、25题考查汉初政治制度、27题考查明清经济,31题则涉及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全球化和多极化等多个高中历史主干知识。

再次,不避热点问题。选择题第30题涉及抗日战争、材料题42题关注民族主义、选做题第45题瞄准工资改革、第46题则考查中美关系、东亚秩序。

最后,突出考查发现问题的能力。今年试题尤为注意通过表格和数据的形式呈现材料,比如选择题25、26、29、33题等,注意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发现问题,一直以来的创新题型42题则通过14—17世纪的中西历史事件对比表格,要求学生自行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以考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体来看,今年的试题以知识为出发点,以能力为落脚点。既有利于高校选拔,又有益于下一阶段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科目】

地理

【名师】

高考文综40题质量分析(高考文综理综试卷点评大放送)(3)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地理备课组长 夏林义

【点评】

2017年普通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地理试题相对比较平和,相对于2015年和2016年,难度有所降低;入题得分容易,得高分难;注重对地理学科素养、学科能力和地理基本原理的考察,充分提现了“信息切入、能力立意”的命题要求。

一、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要求高,“慢审题,快答题”是答好试题的关键

比如37题,必须充分理解“山地苔原带下不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物种多样性升高,在更高的海拔区域,适应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和图6才能回答(1)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的垂直强度;同样第(2)也要知道苔原带的物种的垂直分布规律,方能回答。第1—3题中的图片绿化状况与2017年3月25日结合,知道3月为春季,“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应该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可以说没有哪一道题可以轻松回答,只有通过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用相应的地理知识,同过分析、比较才能得出答案。

二、以能力立意为主,注重考查学生分析地理事象、探究地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4—5题中,通过对德国海德堡印刷产业集聚的现象考察工业集聚的好处、工业发展的区位;第6—8题中,必须调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利用水循环和水平衡的原理来探究地理要素的变化;36题通过材料,知道剑麻的生长自然条条件、我国快速发展的海洋航运业导致船缆需求大,进而得出我国国内剑麻产需矛盾大的原因。通过图文还探讨了该区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分析当地从中国兴建剑麻农场获得的利益。

整套题目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使试卷有很好的区分度,所有考生都能入题、思考、答题,得到与自身能力相对应的分数,但是得高分很难。

三、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体现了地理特色

试卷图文并茂,接近生活。共有图6幅,包括景观图两幅、剖面图两幅、坐标图、地理位置图各一副。除37题外,所提供的信息接近生活,考生并不陌生,甚至是多数考生亲身经历,利于考生答题。体现新课程理念,强调了学以致用。

几乎每一道题都贯穿人地关系主线,比如1—3题中的城市道路绿化,4—5题的工业生产活动,6—8题的我国西北干旱区的生态环境,9—11题的地膜保温,36题的剑麻种植,43题古村落旅游发展,44题的怪柳入侵等。从小区域切入,利用图文信息,自然地理入题,逐步考察人类的工农业活动、环境问题,环环相扣。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整体性、区域综合性、实用性的特色。

四、个别试题设计可以进一步优化

比如37题的(1)、(2)设问点过于集中于苔原带不同海拔高度上的物种变化,其答案主要来自于对材料中的那几句话的理解,分值多达12分,不利于试卷的区分度。第(3)问设问宽泛,“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原因”,问题有“地表温度特点”、“地表湿度特点“、“地表温度特点的原因”、“地表湿度特点的原因”共四个,何况地表温度还有最高、最低、平均温度之说,可是该题总分只有6分。

【科目】

物理

【名师】

高考文综40题质量分析(高考文综理综试卷点评大放送)(4)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物理备课组长 郑孝发

【点评】

本试卷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考生对物理过程的分析能力及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试卷与2016年高考试卷相比,在形式、内容、难度上有相似性;部分试题情景新、设问角度新,体现高考题的创新性。强化了对当前学生能力的考查,体现了选拔性。从考题及学生的反馈看,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均体现了从易到难的编排。本试题有利于选拔学生、有利于今后的高中教学;在试题内容方面,从基础性、综合性、创造性入手,合理地设计了试卷的难度,与高考大纲有很好的契合度。

选择题与2016年相比,计算量减少了,以理解、推理、半定量计算为主,不需要解方程就能得出答案。实验题继续保持一力一电,但电学实验设计由近几年的“半设计”变为“全设计”,部分学生感到电学实验难度大。计算题的25题(20分)是字母运算,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高,体现了选拔功能。选考题难度与上一年相当。对于新增为必考内容的3—5,在试题中有所体现,考的很简单,比往年放在选考中考的还容易,这与考前的分析是一致的。

总之,今年的考题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察,重视对能力的考察。有利于课改,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走出题海。在新一轮课改、教改来临之际,对教与学两方面都有很多的提示和指导作用。

【科目】

化学

【名师】

高考文综40题质量分析(高考文综理综试卷点评大放送)(5)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化学备课组长 曾维举

【点评】

从整体上看,2017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难度与2016年相当,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试卷题量适中,考点选择合理且与往年相比略有变化。其中大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问题设置角度新颖,重视“双基”考查的同时,突出“能力”考查,体现了较好的区分度。具体表现在:

一、试卷结构稳定,重视“双基”考查

虽然今年的化学考纲有较大的变化,但从试卷结构来看,化学卷任然由七道选择题和四道大题组成(其中选做题由三选一变为35、36二选一),满分100分。考点选择上,注重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考题设置起点高、落点低,涉及知识内容包括:必修I、II、选修4和选修3、选修5的二选一。平时对课本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和基本方法应用熟练的同学更容易在本次高考化学中脱颖而出。

二、知识点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突出“能力”考查

纵观化学试题,试题基本遵循“稳中求变、立足基础、突出能力、锐意创新”的命题指导思想,全卷设计合理、难度适中,覆盖面广。

1.试题背景联系生产问题切入关联实际

试题背景充分体现化学学科实际应用价值,设问角度新颖,考查了学生阅读信息、分析的能力,以及学生联系生产、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第26题凯氏定氮法为切入点出题,突出体现了“起点高,落点低”的高考命题思想,第27题用钛铁矿生产两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涉及了通过分析图像和图表,考查反应条件的选择和原因分析,考查了元素化学的基本规律和反应方程式,延续了历年高考借“化工”考“元素”的命题思路。

2.注重学科主干内容考点略有变化

试题所涉及的内容、类型及命题思路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客观题考查了化学学科素养、同分异构体、实验基本原理和操作、电化学、元素周期律以及酸碱中和滴定等,以往高频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NA)今年却未出现。主观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无机化工流程、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等。如28题考查了利用平衡原理选择反应条件和平衡常数的计算。

3.重视实验能力,变中求新

如第26题以学生比较陌生的凯氏定氮法为背景,在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原理的同时,以能力立意,考查了学生提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实验基础知识和计算能力。

4.信息量适中,计算量减少

试题内容以学科能力立意,着重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如:第26题“凯氏定氮法的实验步骤的叙述相关信息”是应对该实验题的关键,第28题“热化学硫碘循环水分解、热化学硫碘循环硫化氢分解制氢”的原理图就是解决该题目的重要信息,只要学生读懂图表信息,解决好题目中的问题易如反掌。今年的化学试卷中计算量偏小,大概10分左右,这样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更加突出化学学科素养和学科特点的考查。

5.选做题中,选3结构题以钾(K)、碘(I)两种元素为基础,保持了往年知识点比较分散的特点,整体难度不大,但拓展点却未立足课本,告诉学生“KIO3晶胞为钙钛矿型”, 钙钛矿型晶胞课本上没有,学生并不熟悉,所以该信息对学生解题没有价值,只能读晶胞模型解题。选修5有机选修题,涉及到环状物质的合成,但思路及方法与往年并没有太大差异,虽有羟醛缩合反应、炔和烯成环反应等陌生反应,但考点仍旧分布在官能团性质、反应类型、有机物命名、有限定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反应方程式书写、简单合成等基本知识点上。

三、针对2017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对于2018年的高考复习备考有一些想法:内容方面依然需要回归课本,狠抓“双基”,尤其是高频考点、主干知识,重视化学基本方法的应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然后再适当拓展。具体做法如下:

1.突出主干知识(特别是元素化合物性质和转化),知识点复习要全覆盖。

2.训练综合应用双基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化学思想以及化学与生活、环境等联系。

4.加强基础实验能力的训练,增加学生对一些常见化工生产的了解。

5.重视化学基本方法的应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淡化高难题型和特殊方法的练习。

【科目】

生物

【名师】

高考文综40题质量分析(高考文综理综试卷点评大放送)(6)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生物备课组长 刘玲

【点评】

今年的生物试题整体比较平和,难度适中。大部分题与学生平时训练题的风格差别不大,是对学生生物学科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有效评价。具体表现为以下特点:

始终坚持对生物学核心概念,核心素养的考查。重视考查教材基础知识,基本方法,重点知识重点考。如选择题1、2考查细胞,5考查过敏反应,6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简答题仍然围绕代谢、调节、遗传展开,今年没有出现生态学简答题,取而代之是一道实验设计题,与往年不同,也体现了实验设计的重要性不断增强。

基础知识考查重在对教材的深入挖掘,看似与平时练习题相似,实则不同,考查学生概念理解的深度和灵活性。如选择题5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最佳捕获时间为常见考点,但是曲线图并不常见,学生若不认真看图的横纵坐标,容易做错。如29题设计实验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38题总结艾弗里的实验为基因工程理论的建立提供了什么启示。这是教材前言部分——科技探索之路的内容,而前言容易被忽视。

重视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内。如选择题3和4,都以科学实验为背景,既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也考查识图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29题占10分,完全是一个大型实验题。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去年也考查了遗传的实验设计,大型实验设计题在近两年出现频率较高。

对理科生规范的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生物部分出现了6处“原因是”。29题完全是一个大型简答题。理科生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说清为什么。不仅要理解知识本身,也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素养。把心里想的叙述准确、规范,用精准的生物学语言表达出来,才能得高分。

生物学科最重要的复习材料就是教材,今年仍然和历年一样出现了直接对教材原话的考查,属于典型的识记性内容。如31题内环境的作用,38题大肠杆菌的优点,都是教材原话。

今年的高考试题再次给我们以后的复习提了个醒:不要沉迷于题海战术,不如更多的立足教材,深挖教材,沉下心,去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抓住知识的来龙去脉,提高生命科学素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