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能查到劳动合同吗(网上兜售的劳动合同)
“我身边已经有很多同行遇到这个困扰,我们能做的只是在相关网络平台上投诉,但是没啥用。”近日,深圳一公司人事经理陈先生向记者反映,近期互联网平台出现了公然售卖不合规劳动合同的广告。“有的售卖不缴纳社保版本的劳动合同,有的则直接宣称可以用劳务合同替代劳动合同,很多企业因此被误导。”
那么,网络广告宣称的“劳务合同可替代劳动合同,企业购买使用后无需为员工缴纳社保”是否靠谱?企业若购买使用不合规劳动合同会导致怎样的法律后果?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网络广告视频截图
网络广告推销不合规劳动合同
“企业经营必备,规避企业用工风险隐患,规避劳动纠纷、社保、工伤、离职等用工风险。”记者点击进入陈先生提供的网络广告链接,看到封面海报中有这样描述的广告文案,往下一拉便是宣传语:社保成本高,劳动纠纷高发,工伤隐患、离职纠纷频发……老板,您的公司存在这些问题吗?
记者调查发现,此类广告多以短视频的形式宣传引流。“老板千万不要再和每个员工都签订劳动合同了……正确的做法是签订劳务合同,既不用缴社保,也不要经济补偿。”一个名为“臧其超商业思维”的百度视频号,在其短视频广告中这样宣传。另一个名为“慧博商学社”的微信视频号,则在其广告视频里展示其销售的“劳动合同”中约定不缴纳社保的内容。
对此,记者尝试以公司人事的身份,联系了售卖此类劳动合同的商家客服。一家名为“慧博书店”的客服称,他们的劳动合同是请专业的企业用工律师编写,都是合法合规的。另一家名为“博汇图书店”的客服则表示,条款上写明无需缴纳社保后,如果员工因为社保的问题来找麻烦,条款里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些广告有很大的误导性,本质上就是打着为企业省钱和降低劳资纠纷的幌子,诱导企业主购买使用。”陈先生告诉记者,其公司老板看到此类广告,即被吸引下单购买。在陈先生老板购买的“劳动合同”中,记者看到,该“劳动合同”第8条——“社会保险”部分明确约定显示:“应乙方要求,甲方无需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甲方按月或按年度支付社会保险补贴费用,社保补贴不是工资,是基于甲方将应缴纳给社保部门的费用折现支付给乙方。”
“我们行内人都知道企业不为员工缴纳社保是违法的,也非常痛恨这种误导性很强的广告。”陈先生表示,“如果老板坚持要这么操作,一旦发生劳资纠纷,社保补缴、经济补偿等,企业要支付的赔偿一分也少不了。这也给企业人事部门维护职工权益和维持企业正常运行造成很大的困扰。”
对于此类广告,广东俭德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律师兰易易认为,根据《广告法》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此类广告明显以虚假、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认为只要按照他们的方法做就没有法律风险,已构成虚假广告。对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有权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投诉、举报这类违法的广告行为。”
兰易易还提到,如果因这类虚假广告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如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或者作推荐、证明的,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广告视频中直接宣称让老板不要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企业为节流不缴纳社保得不偿失
记者了解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节流”成为不少企业求生存的无奈选择。深圳某中小型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按照社保缴费比例,月薪1万元,个人需缴纳养老保险8%、企业缴纳13%,再加上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缴纳社保费用大概占到公司用工成本20%以上。“受疫情影响,公司还面临着没有单量、回款困难、资金链断裂等风险,压力很大。”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在开支上能省则省,每周的下午茶、年度旅游等福利也都取消了。”
然而,有的企业为缩减用工成本选择不为员工缴纳社保。“这无疑给劳资双方都带来更大的风险隐患。不缴纳社保的危害很大,比如不缴纳工伤保险,员工一旦出了工伤事故就是大事。”陈先生对此感同身受。2014年,他曾在一家快递公司任人事经理,当时公司为了节约成本没有给员工缴纳社保。“有一次,一位快递员骑电动车被大车撞到,造成大腿骨折,被认定属于工伤,劳动能力鉴定为七级伤残。按照当时的标准,工伤待遇赔偿就要17万元左右。”陈先生回忆道,因未缴纳社保,法院判决该员工工伤待遇由公司全部自行承担,并赔付全额和支付利息。
此外,不少企业为了承担较少的责任、减少开支,在符合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下,与劳动者签订劳务合同、协议。2019年4月,新疆昌吉市某科技公司招聘薛某忠为项目经理,并与其签订了一份劳务协议,约定:“双方之间为劳务关系,薛某忠提供项目管理的劳务,公司支付相应劳务费”。截至2020年4月,薛某忠一直在为该公司提供劳动,后因被拖欠工资申请离职,并申请劳动仲裁。仲裁裁决明确,该公司应该为薛某忠出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并支付经济补偿。裁决书指出,虽然双方签订了劳务协议,但从协议内容、事实取证等方面来看,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故此,该公司应该履行劳动合同所规定的企业责任,保障劳动者权益。
有律师表示,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仅一字之差,二者在司法实践中经常被混淆。但无论是签订合同的主体、内容,还是遇到纠纷时适用的法律和解决的途径,二者都大不相同。签订劳务合同员工所享受到的各种福利待遇,相比于签订劳动合同而言要低很多,因此通过劳动关系认定证据进行维权的案例不在少数。
陈先生老板所卖劳动合同的广告宣传页面
专家建议
规范劳动合同签订 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发生
那么,用人单位为了缩减成本,能否与员工约定将社保费用折现成社保补贴支付给员工?能否以劳务合同代替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不能以任何理由不为员工缴纳社保,更不能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将应缴纳的社保费用以补贴形式折现支付给员工。”广东瑞辉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律师吴国雄表示,《劳动法》《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保是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不给员工缴纳社保的约定与法律、行政法规相悖,属于无效约定。换言之,公司有为员工缴纳社保的法定义务,不能根据员工或者公司的意愿而免除。
此外,吴国雄告诉记者,劳动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主体之间的地位不平等,双方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行政隶属关系。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的情况下,试图与劳动者签订劳务合同,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会依照双方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判断。也就是说,如果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即使签订的是劳务合同,也会被认定为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适用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深圳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应当载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文本中用人单位免除自身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内容无效。
“为规范劳动合同签订,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发生,建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考人社部门官方网站发布的劳动合同参考文本来订立劳动合同。”该负责人建议道。同时,他提醒广大企业和劳动者,如双方对劳动关系认定存在争议,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据南方工报消息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 徐亚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