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和素养的区别举例通俗易懂的(素质与素养的区别)

《辞海》中对素养的定义为第一,修习涵养;第二,平素所供养。而对素质的定义为第一,人的生理上生来具有的特点;第二,事物本来具有的性质;第三,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条件。所谓“素”,原意是“本色”、“本来的”、“原有的”;所谓“养”,原意是“培植”、“教育”、“熏陶”、“培养”。

素质和素养的区别举例通俗易懂的(素质与素养的区别)(1)

素质一词本是生理学概念,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在心理学上指人的某些先天的特点。素质是心理活动发展的前提,离开这个物质基础谈不上心理发展。各门学科对素质的解释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素质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作基础,以其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的。也就是说,个体生理的、心理的成熟水平的不同决定着个体素质的差异,因此,对人的素质的理解要以人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为前提。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与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活动是在遗传素质与环境教育相结合中发展起来的。而人的素质一旦形成就具有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因此,人的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质,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

从广义上讲,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的素养的含义大为扩展,它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以人文和职业为例,看看素质和素养具体有哪些差异。

1、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其形成主要有赖于后天的人文教育,包括语言教育、文学教育、历史教育、哲学教育、艺术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内容。

人文素养是指人具备的人文科学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内在品质。其核心就是“人文精神”,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

2、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等。

总的来说,素质是人的生理上原来的特点、事物本来的性质、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而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应具备的素质与修养,即一个人在品德、知识、才能和体格等诸方面先天的条件和后天的学习与锻炼的综合结果。

从素质和素养的含义来看,素质侧重先天禀赋,素养则为后天习成。我们平常所说的素质教育,实际上是指的素养教育。(李志民,图片源自网络)

素质和素养的区别举例通俗易懂的(素质与素养的区别)(2)

本号最近发布的短文如下:

  • 中小学不当“减负”不仅增加家长负担还会影响国民素养提高
  • “教育要超越知识”是忽悠
  •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 在线教育能否取代现行教育形式?
  • 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只是个幌子
  • 批判性思维与生俱来,不需要培养
  • 义务教育资源均衡才能使孩子的起跑线公平
  • 什么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 5G没有那么神
  • 关于移动通信5G与互联网协议IPv6的关系
  • 今天教师节,说说教育公平的三个方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