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点亮青春学雷锋(用奉献点亮青春)

奉献点亮青春学雷锋(用奉献点亮青春)(1)

贺荣鑫,男,汉族,36岁,大学文化,陕西佳县人,2009年4月参加公安工作。坚守公安监管战线13年,爱岗敬业,忠诚履职,把大好青春奉献给监管事业。先后5次被佳县公安局评为先进个人,2次被评为全市公安监管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因疫情防控成绩突出受到榆林市公安局嘉奖,被榆林市总工会评为“榆林市十大行业千名示范先进个人”,被公安部监所管理局评为“全国公安监管部门抗击新冠疫情成绩突出先进个人”。

奉献点亮青春学雷锋(用奉献点亮青春)(2)

奉献点亮青春学雷锋(用奉献点亮青春)(3)

“我有办法找到口罩”

佳县公安局提起贺荣鑫同志大家有口皆碑,他平日里话不多,但是言出必行,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淡了年味。一夜之间,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成为家家户户抢手的“奢侈品”,脱销、涨价、预定无期的困惑堵在所领导的心头。看守所支部动员党员分头行动,大家跑遍全城的大小商店药铺没有买到一只口罩。正在大家一筹莫展时,贺荣鑫走进所长的办公室说:“我有办法找到口罩”。1小时后,贺荣鑫一次性带回600只口罩,1月24日下午,口罩发放到了全体民辅警和在押人员手中。

同志们心中的“鑫哥”

在单位里,大家喜欢叫他“鑫哥”。他在大家心目中他是出了名的认真,都说只要有“鑫哥”在,工作起来心里就感觉到踏实。从警13年来,他在监控岗上从来都是站着。每一年除夕,他都把团聚的喜庆让给了离家远的同志,这样的情况对于妻儿老小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

2021年新冠疫情防控攻坚期间,过年7天假他在单位;封闭管理他主动请缨,连续21天吃住在单位,坚守在岗位。夜里他要参加监控巡视值班,清早起来,他还要保障值班备勤人员的早餐供应,领导和同志们看着他身心疲惫劝他多休息一会,每一次总是坐在椅子上闭会儿眼睛,从未误事。去年12月3日,看守所搬迁到距离县城50多公里的新所,给疫情防控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德尔塔”病毒肆虐期间,他在工作之余主动承担起接送医护工作人员和核酸检测样本的任务,平均3天一次,有时一天要往返2到3回。本来回家就少,兼顾的工作又让他失去了更多的休息时间,但是他毫无怨言,总是用最饱满的热情在抗击疫情的路上负重前行。

无论是值班备勤还是物资储备,他执行组织决定做到了分毫不差,一丝不苟,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标杆。耳濡目染,他的作风带动起了大家的干劲,大伙也很乐意与他一块工作,局领导这样评价:“有鑫哥在,‘德尔塔’哪敢来”。

奉献点亮青春学雷锋(用奉献点亮青春)(4)

微薄的收入 高尚的境界

荣鑫同志一家四口人,他每月的津贴不到2千元,为了维持生计,妻子打理一个10余平方米的小店,日子过得颇为艰辛。尽管这样,只要邻居和群众遇到困难,他总会在第一时间伸出温暖的双手,献出一片爱心。

佳县遭受百年不遇洪涝灾害那年,邻居家里停水、周围住户断水,他都主动骑上摩托为大家送水,哪家断电了,他一叫就到。每一次捐助活动,他都抢在前面。有一次,组织给他发了500元奖金,他背着妻子和孩子,通过“水滴筹”爱心平台捐给了素不相识的困难群众,同志们颇为不解,他说:“钱多钱少,与人为善最好”。

疫情防控期间,所里把防护物资的筹集工作全部交给了贺荣鑫。不负众望,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防护物资的保障工作上,没有出现一丝一毫的闪失,而且没有赚取一分一厘的好处。新冠疫情发生初期,一只几毛钱口罩涨到好几块钱,即使这样,也是“一罩难求”。事后领导才知道,最初的口罩是他从妻子和亲戚合伙开的小卖部里据理力争才拿到的。结账时,所里考虑到他家庭经济拮据,想让他多少挣点钱,却被他断然谢绝。他说:“防控就是责任,我是看守所的一员,这也是我的责任”。在学习和战斗中,贺荣鑫不断修正奋斗目标,新年伊始,他向党组织写出了入党申请书,在人生新征程上筑梦起航。

时至今日,佳县看守所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工作保持双赢态势,来之不易的成绩彰显着贺荣鑫同志更多的努力和付出,13年如一日,他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公安辅警的忠诚,点亮了自己的青春。

奉献点亮青春学雷锋(用奉献点亮青春)(5)

来源:佳县公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