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宝宝查出来牛奶过敏怎么办(聚焦婴幼儿喂养)

牛奶过敏是幼儿最常见的食物过敏,4岁以下的儿童约有2%会受累,但其在成人中并不常见牛奶过敏不包括牛奶导致的其他非免疫介导性不良反应,例如乳糖不耐受本文的文献来源出自Uptodate,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6个月宝宝查出来牛奶过敏怎么办?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6个月宝宝查出来牛奶过敏怎么办(聚焦婴幼儿喂养)

6个月宝宝查出来牛奶过敏怎么办

牛奶过敏是幼儿最常见的食物过敏,4岁以下的儿童约有2%会受累,但其在成人中并不常见。牛奶过敏不包括牛奶导致的其他非免疫介导性不良反应,例如乳糖不耐受。本文的文献来源出自Uptodate。

一、牛奶过敏会发生在什么时候?

临床表现通常出现于出生后头几个月内,通常发生于向膳食中添加基于牛奶的配方奶后几日或几周内,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也可能会出现相关症状(如果其母亲摄入牛奶的话)。

二、牛奶过敏会有哪些临床表现?

1. 特应性皮炎(湿疹): 食物过敏对一部分特应性皮炎患者有致病作用,主要是婴儿和儿童。据报道,在中到重度特应性皮炎婴幼儿患者中,牛奶是第2常见的变应原(蛋类过敏是最常见的。

2. 食物蛋白诱发的小肠结肠炎综合征:典型表现为摄入致病性变应原后2-4小时内出现严重的呕吐和腹泻,造成重度脱水、嗜睡,有时甚至还会造成休克。

3. 蛋白质诱发的直肠炎/直肠结肠炎 :通常出现在6月龄之前,表现为带血丝的黏液性稀便,偶尔会有腹泻。牛奶和大豆是主要的致病食物。

4. 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病、腹绞痛和烦躁不安在婴儿早期较常见,但不太可能是牛奶蛋白过敏的唯一表现

5. 婴儿腹绞痛:膳食在婴儿腹绞痛中所起的作用尚存争议。有研究显示,在部分患病婴儿中,改用大豆配方奶粉或水解牛奶配方奶粉或从膳食中去除牛奶后,腹绞痛的症状得到改善。

6.便秘: 有人提出,CMA/耐受不良是婴儿和儿童便秘的原因之一,特别是难治性慢性便秘。

三、牛奶导致血便(直肠结肠炎)怎么治疗?

(一)纯母乳喂养母亲剔除哪些食物?

1.如果母亲愿意从其膳食中完全剔除可疑食物,则应该鼓励继续母乳喂养。

2.应首先剔除牛奶。

3.应完全剔除所有奶制品,包括黄油。

4.其他哺乳类动物的奶(如,山羊奶和绵羊奶)也应剔除,因为这些抗原间存在交叉反应。

5.对于症状严重的婴儿,使用氨基酸配方奶粉(而不是母乳)持续3-5日可能有助于加快过渡,同时母亲应吸出母乳并丢弃以维持泌乳。

6.成功地食物剔除需要认真阅读摄入的每种食物的标签,而不是仅阅读预期存在目标成分的食物的标签。在部分加工食品的标签上,也可能将牛奶蛋白列为“酪蛋白”或“乳清蛋白”。成分中含有乳糖的食物,只要其不含有牛奶的其他成分,则通常可安全摄入。

7.母亲的膳食,应该咨询营养师以保证仍含有充足的能量及其他营养素。

(二)食物剔除的顺序

1.首先剔除牛奶:大部分宝宝通过从其母亲膳食中剔除牛奶对其都会有疗效;仅少数需要剔除多种蛋白。

2.维持观察两周:在进行膳食剔除疗法以后,大部分婴儿会在数日至两周内出现改善。如果婴儿的症状未能缓解,则接下来的第一步应是仔细回顾母亲的膳食,以确保已从膳食中完全剔除了所有的牛奶蛋白来源。

3.仍有症状应剔除大豆:如果完全剔除牛奶至少2周后婴儿仍有症状,则随后还应从母亲膳食中剔除大豆,再然后是蛋。

(三)配方奶粉喂养或补充喂养的婴儿 怎么治疗?

1.对于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应该采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替代以牛奶或以大豆为基础的配方奶粉。许多婴儿在接受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喂养时会排绿色稀便,但这通常并不提示结肠炎持续。

2. 5%-10%的婴儿对深度水解牛奶配方奶粉喂养无反应。

3.对于仍有出血的婴儿,应给予氨基酸配方奶粉。一项研究表明,采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若联合补充益生菌乳杆菌GG,则可更快恢复。

(三)疗效如何评估?

1. 肉眼可见的出血通常会在72小时内改善,但偶尔需要多达2周的时间才会消失。这种情况下一般没有必要进行大便隐血检查,大便隐血检查的结果可能会造成迷惑,因为显微镜下查见大便中有血或多形核白细胞的情况可能会持续数周。

2.偶尔的出血复发在母乳喂养婴儿中常见,可能是因为母亲不经意间摄入了少量的触发蛋白,例如从来自餐馆的食物中。

3.如果出血复发,我们建议在考虑进一步的膳食限制之前,先仔细回顾母亲的膳食,寻找有无可能的奶类或其他可疑蛋白来源。

(四)何时重新引入致病蛋白(症状严重的宝宝建议在医生诊室内添加避免在家中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无法及时处理)

1.对于在剔除牛奶(或其他可疑抗原蛋白)后症状消失的婴儿,重新引入此类蛋白的标准时间是在其1岁时,这种方法通常都能获得成功。

2.重新引入蛋白前,婴儿的大便检查结果应该是正常的,并且隐血试验也应该是阴性。3.然而,专家经验表明,到6月龄时,约50%的母乳喂养婴儿可耐受重新引入致病蛋白;到9月龄时,95%的婴儿可以耐受在母亲膳食或在配方奶粉中重新引入致病蛋白。因此,早在6月龄时就有可能成功重新引入致病蛋白。

3.在患儿1岁时引入抗原蛋白这一标准方法的缺点是需要继续对母亲的膳食进行限制,和/或使用价格昂贵的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五)牛奶蛋白重新引入举例:

1.母乳喂养的婴儿

母亲在其膳食中加入30mL的牛奶,每日增加30ml,连续5日。

2.配方奶喂养的婴儿

第1次喂养:加入1茶匙(5mL)标准牛奶配方奶粉。

第2次喂养:用30ml标准牛奶配方奶粉替换30ml的常规深度水解蛋白奶粉。

第3次喂养:用60mL标准牛奶配方奶粉替换60ml的常规深度水解蛋白奶粉。

3.如果患儿能够耐受,则可继续逐步引入,直到全部采用标准牛奶配方奶粉或普通牛奶进行喂养。

(六)复发怎么办?

如果血便或直肠结肠炎的其他症状复发,则重新进行额外5-6个月的膳食限制,之后再尝试重新引入食物。

(七)预后 怎样?

本病的预后非常良好。几乎所有婴儿在1岁前都可耐受牛奶和大豆制品。进展为持续性食物过敏或慢性结肠炎的情况极其罕见。

本文作者介绍:刘维民 北京爱育华妇儿医院新生儿科及儿童保健科主任。从事儿科20余年,每年给高危儿童,喂养困难儿童、发育落后儿童进行神经行为评估、影像学评估及制定干预方案近千例。

2018年荣获第六届“北京优秀医师”荣誉称号。

高危儿神经发育评估和指导的国内资深专家《获美国新生儿神经行为观察(NBO)认证》。

喂养困难评估和指导资深专家《获美国SOS喂养法国际认证》

儿科鲍秀兰教授专家团队核心成员。

现被聘为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高危儿童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早期综合健康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发育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儿童早期发展的评价、指导和干预全国培训班讲师。

请关注微博、头条、微信公众号“儿科医生刘维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