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的秋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七一文学秋天到了)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在芸芸众生情切切、眼巴巴的祈望里,太阳达到黄经135度,北斗指向西南——
二十四节气的第13个,秋季的第一个,名冠四时八节之立秋,跋山涉水,终于裹着一阵凉风,驶进了秋天的第一站。
从这一天起,夏蝉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秋蝉,依然放声鸣叫着。早上立了秋,晚上凉嗖嗖。时不时,有清爽的、缠绵的秋雨扑面,更兼浅浅的、习习的秋风入怀。孟秋,就这样悄悄开场了。
天道有序,四时不同,爱者各异。人们对春之润泽、夏之勃发、冬之安详充满了浓情,对秋之深沉也赋予厚意:秋,禾谷熟,内敛也,总是别有一番滋味。这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思索,是俯拾仰取、左右采获的丰收,是滴水穿石、累足成步到达彼岸后由衷的欣喜和欢乐。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春为阳中,万物以生;秋为阴中,万物以成。所以圣人取法阴阳之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若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这是大自然的入秋法则和收养道理。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倏尔,蟋蟀叫了,秋天到了。秋属阴,阴为凉。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西风一场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物事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嗟乎,人们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感应那无言的自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秋风秋雨,就难免有柳永执手相看泪眼、更那堪冷落清秋伤离别的无语凝噎;落叶落木,就亦生欧阳修其色惨淡、其容清明、其气栗冽、其意萧条之孤寂悲情。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从古至今,秋天就一直担负着抒发愁思的场景,透着一种落寞凄凉。
碧云天,黄叶地。紫烟漫漫,红光蒙蒙。热烈、浓艳的金天世界,虽略带忧伤,但是宁静、成熟、丰富,翠绿与金黄相混,悲伤与喜悦相杂,希望与回忆相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管它肃杀萧瑟,任它雾深霜重。偏有唐梦得刘禹锡劈空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反往昔,是另一种感慨。独立寒秋,问苍茫大地。更有润之毛公,独具一格、独树一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天高云淡,红旗漫卷。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脱尽古人悲秋窠臼,蕴气象万千。
果然,登高放眼,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承受太阳光照、吸吮大地养分,一路栉风沐雨走来的天南地北,五光十色成堆成簇:金灿灿的麦穗稻穗,在微风中起伏荡漾,从根到梢红彤彤的高粱,齐刷刷宛如一片燃烧的火海,棉桃盏盏,像串串灯笼挂满棉枝,满山满野瓜果飘香,杨树、松柏、丹枫如黛如墨、如火如丹、如烟如织。拼成一幅幅色彩斑斓江山如此多娇的油画。
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词里的立秋,也是这般迷人。但季节更替远不是那么简单,实时的天气变化也不一定就那么听话。秋凉刚刚在这里落脚,暑热还藏在好客的人家。原来节气的立秋,只是预示着秋天将要开始,暑热消散,气温走低,尚需时日。夫行远者必求稳步,图大者不争近功。一切都还要慢慢来。
浓酽秋色,染黄了夏日的绿,褪去的是过往,带来的是新生。这多情的秋啊,不过是生命的又一个分水岭,年轮的又一个站台。秋去秋来,时空流转;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删繁就简三秋树。且收拾心情,放下执念——
躁动、张扬、狂热将随汗水渐渐减退,在这里缓步下车;稳重、柔和、成熟则翩然起身,从秋出发,风雨兼程,笑着去拥抱人生的又一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