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与华北明珠(白洋淀华北明珠)
新华社石家庄8月22日电题:白洋淀:“华北明珠”再现光彩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白洋淀与华北明珠?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白洋淀与华北明珠
新华社石家庄8月22日电题:白洋淀:“华北明珠”再现光彩
新华社记者王文华、白明山、杜一方
白洋淀,上承九河、下注渤海。
这里,曾经“明珠蒙尘”;如今,再现光彩。
监测数据显示,白洋淀水质由2018年的Ⅴ类提升到2020年的全域Ⅳ类、局部Ⅲ类。今年5月份,淀区全覆盖监测数据显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3项主要污染物浓度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7.38%、46.2%和25.7%,淀区水质达到10年来最好水平。
(小标题)突出流域治理,上下游治理“一盘棋”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古有“北地西湖”之称,今有“华北明珠”之誉。
多年来,由于上游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排放、淀区百姓生活污水直排、淀区机械船只增多,加之生态流量减少等因素,白洋淀水质不断恶化。
记者日前走进白洋淀,这里碧波荡漾,生机盎然。地处“九河下梢”的白洋淀进行治理和保护,改善上游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是治本攻坚之策。
保定涿州市贾村位于北拒马河南支上游,村附近的一处纳污坑塘曾让村民叫苦连天。“最近的一户离坑塘50米,一到夏天,黑蚊子有二三厘米长。臭味熏天,家家户户不敢开窗户。”村支书张艳军说,如今,经过治水治泥清垃圾,坑塘变湿地,成了休闲观赏的好去处。村民还自发地给环保部门送了一面锦旗。
保定市全域属于白洋淀上游,当地把抓好白洋淀上游治理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改善水环境质量。
随着入河污染负荷的持续削减,白洋淀上游入淀河流水质实现了跨越式改善。今年1-7月,白洋淀4条有水入淀河流,3条水质达到Ⅲ类以上,实现持续改善。
(小标题)狠抓内源治理,淀区水质达10年来最好水平
乘船进入白洋淀,记者看到,临水而居的村民家家户户有管道接入绕村的主管道。
安新县生态环境局随行人员说,以前村民家里的污水直排白洋淀,如今,用这些管道专门收集,经过处理后污水变为汩汩清水。
邵庄子村是白洋淀中心的一个旅游村。记者见到何紫芳时,她正在自家的农家乐洗衣服,洗完的废水排入了村内管网。而在她家10米开外,就是一座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设计施工人员根据这个村的排污量,精准设置一台日处理80吨污水设备,还专门做了3个污水前期收集桶,共能收集30吨生活污水,从而保障污水稳定处理。
原生村落生活污染物入淀是影响淀区水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地对淀中村、淀边村“一村一策”专项整治,采用建设龙墙、生态隔离带等方式强化典型村落面源污染管控,有序隔离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对103个淀中村淀边村,因地制宜配建115座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后全部导排到淀外综合利用。
(小标题)推进系统修复,“华北之肾”功能正在恢复
走进府河河口湿地,蓝绿交织,水天一色。很难想象,在湿地治理之前,周边村民还曾经在这里耕种。
这里是府河、漕河、瀑河3条入白洋淀河流的河口区,采用“前置沉淀生态塘 潜流湿地 水生植物塘”的近自然水质净化工艺构筑生态屏障。
“类似于咱们家里用的自来水净化装置,通过层层‘滤芯’达到净化效果。”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府河河口湿地项目总承包部杨凯说。
一行人员穿行湿地,不时有飞鸟在眼前掠过。杨凯兴奋地说:“你看,这是苍鹭,这是淀鸥……以前也不知道这些鸟叫什么名字,负责这个项目后,鸟越来越多了,对它们也熟悉起来。”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程钢说,经过治理,新区污水排放问题已得到解决。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已经从污染治理为主向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并重阶段转化,进而向生态修复为主阶段转变。
飞鸟种类增多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白洋淀生态的改善。安新县自然资源局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齐明介绍,如今白洋淀共记录有野生鸟类224种,较新区设立之前增加了18种。(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