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

千里到登封别只看少林寺,嵩山多得是你不知道的秘密呢!登封有闻名世界的武术,还是佛、道、儒三教圣地,还有很多免费好玩的景点等着你呢!这里,蚨子学堂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嵩山旅游秘笈,据说是2016年最新嵩山少林寺旅游(吃、喝、住、行、玩、乐、游、购、娱、路线、自助游、一日游、腐败游)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旅游全攻略,中岳旅游驴友必读导游必知-嵩山72峰及太室山少室山最史上最全线路,古今嵩山40景大全!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1)

嵩山中华民族的文化圣山

36亿年前,地球还是水球,灼热的岩浆从地球深处冲出地壳,遇地表水而凝固。在冰与火之歌中,地球成陆时代来临,诞生了包括嵩山在内的六个古陆块。历经23亿年前“嵩阳运动”、18亿年前“中岳运动”、5亿年前“少林运动”等全球性地壳构造运动,嵩山在六变海六成陆后,终于在3亿年前永久地高昂起了她峥嵘的山头。当嵩山在沧海横流中显露高山本色的时候,喜马拉雅山和秦岭都还在海底沉睡。嵩山小范围地区连续完整出露着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世同堂”的地层,被誉为“地质史记”,为世界之绝唱。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2)

说起嵩山,你会想到少林寺;说起少林寺,你不一定会想到嵩山。其实,当你的眼光看到嵩山,就是看到了沧桑;当你的脚步踏上嵩山,就是踏上了厚重。偌大的嵩山,并非只藏了一个少林寺。嵩山还有很多神奇故事值得传扬,还有很多文化景观值得敬仰!


一、景点:(有门票)

1.少林寺 — 天下第一名刹

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少林寺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常住院的建筑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法堂)、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另外,寺西有塔林,北有初祖庵、达摩洞、甘露台,西南有二祖庵,东北有广慧庵。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3)

@门票:100元 ,包含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天蚨园、武术表演、初祖庵、二祖庵、三皇寨。

@自驾路线:(北门)登封西下高速,沿207国道直达少林寺停车场(时间大约为30分钟);(南门)三皇寨天蚨园方向入口(时间大约为15分钟)

@乘车路线:(北门)登封客运总站下车,有班车直达少林寺。(南门)三皇寨天蚨园方向入口(时间大约为20分钟)


2.三皇寨 — 天下第一栈道(必游)

三皇寨是一处悬挂于少室山腰的天然山寨。整个景区山体陡滑,山顶平宽。具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北恒之奇、南衡之秀等特点,以峰奇、路险、石怪、景秀闻名中原。因人们为了纪念人祖三皇(天皇、地皇、人皇)在嵩山一带开天辟地之功而命名,《天蚨六德》考证,踏遍嵩山的寺庙宫观,唯有这里敬奉的神灵游离于三教之外,以人祖为宗,虔诚奉祀。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有诗云:嵩山天下奥,少室险奇特,不到三皇寨,不算少林客。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4)

@门票:100元 ,含在少林风景名胜区门票内,包含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天蚨园、武术表演、初祖庵、二祖庵、三皇寨。

@自驾路线:登封西/少林寺出口下高速,汝州方向下到207国道直行,沿三皇寨旅游公路行驶至三王庄村口天蚨园,再往前行驶至三皇寨停车场。(时间大约为15分钟)

@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打的士到三皇寨停车场,或坐天蚨园接送班车到达。(时间大约为20分钟)


3.嵩阳书院 — 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嵩阳书院为北宋四大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圣地。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隋唐年间,唐高宗和武则天曾两次以这里为行宫。北宋时期成为著名的教育场所,名儒范仲淹、程颐、程颢、司马光等人都曾在此讲学,蚨子学堂考证司马光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有一部分就是在书院完成的。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5)

@门票:30元

@自驾路线:登封西下高速,沿207国道至大禹路,再往东行驶至嵩阳路,沿嵩阳路往北直达嵩阳书院。

@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市区内乘坐2路、6路公交直达。


4.中岳庙 — 天中小故宫

中岳庙原为祭祀嵩山太室山神的场所,随着祭祀山岳制度的消失,中岳庙后来成为道教的活动场所。蚨子学堂考证中岳庙是五岳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建筑群,基本上保留了清代重修以后的规制。2001年,中岳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6)

@门票:30元

@自驾路线:登封东下高速,往西行驶直达中岳庙(时间大约为10分钟)

@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市区内乘坐2路直达。


5.观星台 — 中国最古老的国家天文台

观星台位于登封市城区东南约12公里的告成镇,是中国现存最为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十二古天文台之一。首创者是3000年前周朝周公姬旦,修建测景台以测量日影;唐开元十二年(724年),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在此编成《大衍历》;元朝至元13年至16年(1276-1279年),郭守敬建造观星台,编制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与现今世界上通用的格里高利历相比一秒不差,但却比它早了300多年。《天蚨六德》载,观星台是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时,在全国所建的27个观测站的中心天文台,也是现在仅存的一处。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7)

@门票:40元

@自驾路线:登封唐庄下高速,往南行驶至告成镇。

@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步行至路对面城乡客运站,乘坐告成班车。


6.太室山 — 东方第一神山

嵩山,全长60多公里,分东西两部分,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东西起伏,好像巨龙横卧,犹如天然屏障,雄浑高大,气势巍峨,故有“华山如立,中岳如卧”之说。太室山主峰叫“峻极峰”,海拔1494米。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8)

@门票:50元,包含太室山、法王寺、嵩岳寺、会善寺

@自驾路线:登封西下高速,沿207国道至大禹路,再往东行驶至嵩阳路,沿嵩阳路往北直达嵩山脚下。

@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市区内乘坐2路、6路公交直达。


7.法王寺 — 中国最早的寺院

嵩山大法王寺相传建于汉明帝永平十四年。1987年,重修古寺,恢复寺院面积六万多平方米,重修殿堂五千多平方米,修复雕塑神像四十七尊,成为旅游观光的一个亮点。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9)

@门票:50元,包含太室山、法王寺、嵩岳寺、会善寺

@自驾路线:登封西下高速,沿207国道至大禹路,再往东行驶至嵩阳路,沿嵩阳路往北直达嵩山脚下,然后步行或者乘坐面包车前往。

@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市区内乘坐2路、6路公交到终点站,乘坐面包车直达寺院。


8.嵩岳寺 — 天下第一古塔

嵩岳寺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原为宣武帝的离宫,后改建为佛教寺院。”现塔院内大雄殿及两侧的伽蓝殿、白衣殿均为清时所建,惟此塔为北魏时物,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中国现存最古的砖塔。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10)

@门票:50元,包含太室山、法王寺、嵩岳寺、会善寺

@自驾路线:登封西下高速,沿207国道至大禹路,再往东行驶至嵩阳路,沿嵩阳路往北直达嵩山脚下,然后步行或者乘坐面包车前往。

@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市区内乘坐2路、6路公交到终点站,乘坐面包车直达寺院。


9.会善寺 — 皇家国师寺院

会善寺位于登封太室山南麓积翠峰下,会善寺原为北魏孝文帝(471~499年)的离宫,正光元年(520年)复建闲居寺。隋开皇五年(585年)改名嵩岳寺,后隋文帝赐名会善寺。唐武则天巡幸此寺拜道安禅师为国师,赐名安国寺,并置镇国金钢佛像于寺内。唐代增建殿宇、戒坛、塔,规模宏大,高僧辈出,如元同、净藏及天文学家曾一行等皆出于该寺。五代时于嵩山琉璃戒坛纳法,又名“封禅寺”,后梁时废。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赐名“嵩岳琉璃戒坛”、“大会善寺”。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5年)又赐名“万寿禅寺”。唐代名僧一行禅师创建的琉璃戒坛位于寺西山坡上,琉璃戒坛的遗址现在位于军营内,一般人很难见到。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11)

@门票:50元,包含太室山、法王寺、嵩岳寺、会善寺

@自驾路线:登封西下高速,沿207国道至环山路,再往东行驶至会善寺。

@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乘坐少林寺班车,到环山路下车,往东步行前往。


10.永泰寺 — 中国第一皇家尼僧寺院

永泰寺,还是我国现存始建年代最早的尼僧佛寺,三位公主先后在永泰寺出家为僧。永泰寺共现存建筑共分五进山门、天王殿、中佛殿、大雄宝殿、皇姑楼,厢房有伽蓝殿、六祖殿等。红墙绿瓦,铁马钉铛,建筑技艺精美,古朴典雅大方。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12)

@门票:60元

@自驾路线:登封西下高速,沿207国道前往。

@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乘坐少林寺班车前往。


11.莲花寺 — 儒佛道三教合一寺院

莲花寺坐落在少室山莲花峰下,莲花寺在嵩山众多寺院当中,算是比较特殊的了。天蚨园考证莲花寺是嵩山唯一集儒、释、道三教于一身的寺庙。走近寺院,迎面可见山门两边的一幅对联:“三教九流同归大道,千崖完壑合成景观。”直接点题,告诉客人寺院的特色。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13)

@门票:10元

@自驾路线:登封西/少林寺出口下高速,汝州方向下到207国道直行,沿三皇寨旅游公路行驶至三王庄村口天蚨园,再往前行驶至三皇寨停车场。(时间大约为10分钟)

@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搭乘出租车前往三皇寨停车场,或坐天蚨农庄接送班车到达。(时间大约为15分钟)


12.卢崖瀑布 — 中国山水画诞生地

卢崖瀑布,嵩山古八大景之一。因唐玄宗时,名臣卢鸿一隐居于嵩山悬练峰一高崖下石洞中而得名。卢崖瀑布景区内崖壁陡削,奇石林立,花草繁盛,泉水自山崖逐级跌落,聚水成潭,波光粼动,形态各异,仿似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天蚨六德考证卢鸿一《草堂十志图》出自此处,是中国山水画的鼻祖!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14)

@门票:50元

@自驾路线:登封东下高速,往西行驶至太和路,太和路往北直达景区

@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搭乘出租车前往。


二、景点:(无门票)

1.嵩山地质博物馆 — 地学百科全书

嵩山地质博物馆是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位于嵩阳景区入口处西北角100米,这里保存着发生在距今25亿年、18.7亿年、5.43亿年的构造形态遗迹;走进这座宫殿,你将融入无穷的地质知识的海洋。无论是地质勘探的乐趣,还是通识矿物宝石的兴奋,或是了解地球内部奥秘的冲动,这里都可以让你得到满足。嵩山地质博物馆创建于2003年,占地面积33333、33平方米,(约50亩),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总投资2800万元。是一本打开的地学百科全书!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15)

2.太室阙 — 中国最早的庙阙之一

太室阙,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城东4公里嵩山南麓中岳庙前500米处,始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118年),原是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石阙为汉安帝元初五年时的阳城长吕常所建。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2010年8月1日审议通过,将“天地之中”8处11项历史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16)

3.少室阙 — 中国最早的庙阙之一

少室阙,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邢家铺村西,距城六公里的少室山下,约建于东汉元初五年至延光二年(118~123年),是汉代少室山庙的神道阙。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17)

4.启母阙 — 中国最早的庙阙之一

启母阙为启母庙前的神道阙,与太室阙、少室阙并称中岳“东汉三阙”。 阙的北边190米处有一开裂的巨石,即是启母石,根据文献《淮南子》记载,上古时期大禹奉命治理泛滥的河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妻涂山氏化为巨石,巨石从北面破裂而生启。蚨子学堂考证,西汉武帝游览嵩山时,为此石建立了启母庙。东汉延光二年(123年),颍川太守朱宠于启母庙前建神道阙,即是启母阙。汉代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曾一度改名为开母庙、开母湖。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18)

@自驾路线:登封东下高速,往西行驶至转盘,往北走,沿环山路直达。

@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乘坐3路公交,到崇福路下车,往北步行即到。

5.启母石 — 华夏第一传说神石

在登封市嵩山脚下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像一尊雕像站立在那儿,相传这就是“启母石”,《淮南子》中说,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在嵩高山下化为石头,石破北方而启生。而孙悟空也正是从石头里生出来的。据《天蚨六德》考证,孙悟空原型是神猴巫支祁,与大禹、夏启故事有关!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19)

6.崔坪水库 — 竹林寺传说地

嵩山竹林寺建在少室山清凉峰上一个十分隐蔽的山坳中,因上下皆难以直视之,因此迄今很少有人知道。“天上竹林,地下少林”,《天蚨六德》考证在清凉峰海拔1600多米巉岩峭壁中的竹林寺遗址清晰可见;“传史洞”以及石臼、泉眼尚存,遗址周围茂竹青翠,岩缝中刻凿印痕明显如昨。竹林寺遗址前的“熊猫吃竹石”,“和尚石”,相传69代古奇石,地图,钱币,法器等遗物在天蚨园均保存完好。此水库位于天蚨园西1公里,是垂钓、烧烤、休闲的绝佳之地。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20)

@乘车路线:驱车从三王庄天蚨园门前一条新修公路向西1公里即到崔坪水库。

7.清凉寺 — 河南金代壁画之最

登封市西南约10公里嵩山少室山南麓清凉峰下的清凉寺,寺内现存金贞祐四年《登封县重修清凉禅院记》碑云:“……父老相传以为基于秦晋,隆于隋唐、迄于宋末,盖千有余年矣……”由此可以得知,清凉寺历史悠久。清凉寺至少从金代开始就被称为清凉禅寺。寺内的大雄宝殿完整的保留了金代的建筑风格,殿内的金代壁画为河南省之最。天蚨园考证元好问曾在少室山清凉寺附近居住近10年,创作了许多与嵩山有关的诗词曲,并且与当时的清凉寺主持宏相经常来往。宏相禅师圆寂后,元好问撰写了《清凉相禅师墓铭并引》。在历史上,清凉寺是少林寺家族的18门头之一,与少林寺一脉相承。忽视清凉寺的存在,少林寺的近代史根本无从谈起。“土改”的时候,清凉寺因为寺产庞大,拥有土地500多亩,其住持体钟被定为“地主恶霸”而被枪毙。体钟被枪毙之后,清凉寺被解放军征用,成为军事禁区,清凉寺的历史就此断裂。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21)

注:现在部队驻扎,不能入内!

8.清微宫 — “谋圣”张良隐居地

清微宫,是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镇西北部的道教遗址之一。它位于少室山清澈崖下天蚨园附近,这里山幽水清。宫内现存明嘉靖8年9月重修下清微宫碑石一通。碑曰:“少室山之阳,有道宫曰上清微宫,传为汉留侯谢绝世事,辟谷于此,是有于方道场之名旧碣存焉......” 碑石证明,西汉“谋圣”张良谢绝世事,曾在此设道场传扬道教。又传为唐李渤辞官后隐居读书处。元至正年间改为李渤宅。明嘉靖九年(1530年),登封知县侯泰在此重修李渤祠。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重修,复改为宫。清咸丰八年(1858年)三月重修东真武殿、西元武殿,金妆两殿神像及三清殿神像,修葺宫殿围墙,盖道房10间,并栽植柏树70余株。当年的隐居耕读处已迁移到清澈崖下的天蚨园里,天蚨园如今已是登封的“稷下学宫”,在登封影响很大。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22)

9.天蚨园— 登封的“稷下学宫”

登封市少室山清澈崖下天蚨园,旧时曾是“隐居耕读”之地。历史上颍考叔、管仲、张良、李渤均在此隐居耕读!《左传》记载“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颍考叔是中国忠孝的化身,“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史记•管晏列传》的记载是“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管仲谋事天下,“老母”特别是大宫祖庙,扎根“颍上”之“纶邑”。少室山清微宫内碑文记载:汉留候谢绝世事,出家修道,隐于嵩山少室清澈崖下。《登封市志》记述“李渤,字潜之,唐谏议大夫,后隐于少室清澈崖下耕读”,张良、李渤隐居少室,潜心于某种学问减少了逐日纷繁的寒暄,他们凭借严谨学风和超然于世外的探索精神,而奇迹发生的一切都在少室山清澈崖下一个叫做天蚨园的地方。至于天蚨园的奥妙,使与相识的人们无不陶醉于它作为嵩山的“稷下学宫”所展现出来的绝世的形貌俊秀和风骨傲然,使初识它的人们感到熟悉和亲切,使久别重逢的人们更迷恋于它的风情与大度。如今蚨子学堂早已对外开放,并向游客提供住宿、餐饮、会务、休闲、讲学等服务!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23)

10.将军爷庙 — 坐镇少室山的大将军

汉高祖刘邦和楚项羽交战于中原时期,其妃薄氏,住在少室山南麓三皇寨下三王庄村天蚨园附近的山沟里。“现留存于文村正北与三王庄村交界处的娘娘洞,便是当年薄姬的住处。”薄姬曾和嫂子在娘娘河居住,当年刘邦率军征战,在其家落脚时,她还是个孩子。多年后刘邦大业初成,号令天下,面南称帝,曾派刘、胡大将军接薄姬回朝,共享荣华。“奈何刘、胡大将军只知薄姬居住嵩山,具体地址不甚清楚。”《天蚨六德》考证,后经明察当地,始知薄姬在少室山三王庄村一个山沟里。胡大将军苦苦寻找,等打听到真正的住址时,刘邦口谕限期已过,无法回朝交旨,胡大将军一次在宝柱峰下马鞍驮寻人时迷路,连人带马误入深渊殉职。胡大将军的部将回朝奏明原委,刘邦御驾亲临,在依据当年依稀记得的“大坪一里,小坪以外”的距离位置,大金店镇涧水坪附近寻找,迎接薄姬回宫。《大金店镇志》记载有云:由于胡大将军在寻找薄姬时,善待当地百姓,得知胡大将军不幸身亡讯息非常哀痛,为表示纪念,建将军庙。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24)

11.登封窑 — 钧瓷汝瓷的前世

登封窑位居“天地之中”的嵩山腹地,登封市市区西南3公里的东华镇王村(原登封市园艺场),登封窑断代800年后重出江湖,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景洲复兴,授权天蚨园全权代理销售登封窑陶瓷艺术品。登封窑创烧于唐初,兴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衰落于金元时期,烧造历史悠久。到目前为止,白坪、宣化前庄、告成曲河已发现遗址50多处。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25)

12.少室寺 — 拱卫祖庭少林“南门”

少室寺,位于登封市大金店镇苇园沟村,古名弘化寺,意为“弘扬佛法,教化众生”的佛门净地,属于中岳嵩山七十二寺院之一,因其位居中岳嵩山之少室山南麓之故而以山得名少室寺。该寺建于唐初而毁于清末,新中国成立时尚有断垣残壁和数通古碑存在,历经过文革破坏,如今片迹不存。2014年6月,当地政府根据该寺附近佛教信徒申请,依照国家宗教信仰政策,同意批准恢复重建少室寺。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26)

13.南岳庙 — 宋金对峙的产物

南岳庙,俗称“大庙”,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镇老街上。据《天蚨六德》考证,南宋初期,金兀术统兵南侵,攻占了汴京,占领了中原地区,并把金店改名为“大金店”。但进兵到江淮一带时,遇到了岳飞、韩世忠等所帅的宋军的顽强抵抗,才有了南宋的一隅偏安。宋金对峙,金军一时难以灭宋。金人认为天下五岳,金已占长江以北四岳,唯有南岳尚在南宋治下。为彰一统天下之野心,就在大金店街修建了南岳庙,来“位配南岳”。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27)

14.管仲故里 — 华夏第一名相

管仲故里王上村,其位于嵩山少室山南麓,背靠管子岭,南面对熊山,颍河后河从中部流过,王上在夏代是颍纶,商周是颍上,春秋时期为颍川,据司马迁《史记》和左丘明的《左转》记载:“管子者颍上人也”。现在王上村周围还有许多管仲遗址,王上北部的山岭就叫管子岭,今天在登封天蚨园的蚨子学堂里还有管仲塑像供奉。王上周围流行“治管子”的口头禅。王上又原名上阳城。据《竹书纪年》记载,五六千年前仓帝建都阳城,指的就是上阳城。仓帝即仓颉氏,中国文字的发明人。上古尧帝也在此建国都城,王上东边箭沟就是城外造箭的工场,西部的马湾是城外的养马场。尧帝私访许由就在该村南部私方沟,现被念为“四方沟”。嵩山天蚨园里《天蚨六德》考证:管姓源出管国,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记载:武王灭商,封三弟叔鲜于管(今郑州市),建立管国,史称管叔鲜。武王驾崩,管叔叛乱,兵败被杀,管国立国不足6年而被废。管国被废后,周成王十一年迁管叔鲜子辈为纶邑大夫,“纶国”是夏代方国,在登封王上一带,这儿正是“颍水上游”、颍水之源。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28)

15.挡阳山 — 挡住太阳的山

挡阳山在登封市石道乡陈家门,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巍峨峰岭,海拔1231米,能遮挡东升的太阳,因此而得名。《天蚨六德》有句名言:“平生不到挡阳山,便是英雄也一般”。挡阳山山顶有三仙圣母庙,上面有好多的碑文,有民国年间的立的,有改革开放后立的。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29)

@乘车路线:驱车从三王庄天蚨园门前一条新修公路,路过清凉寺水库,经陈家门村向北到山脚下高坡村。

16.龙泉寺 — 历史上的淫寺

龙泉寺位于石道乡上龙窝村境内,该寺始建于唐代,今存明代风格殿堂一座,特制佛像砖479块,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内有常年不涸古泉一眼:广方丈、深盈尺,与颍源珍珠泉隔岭相望属同一水系,誉称龙泉,寺也因此得名。《天蚨六德》考证寺后有古塔2座(已毁),前即颍河源头之一隐士湖,该寺背山面水、堪称风水宝地,古曾香火旺盛,因寺内僧众修为恶劣、奸淫掠夺、无恶不作,被官府剿灭,寺灭塔毁,今有“和尚洞”遗存,供后人叹为观止。后人有诗《游龙泉寺观感》云:荆棘荒草满院,断砖残瓦一片,龙泉清澈依旧,古刹香火炊断。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30)

18.隐士湖 — 《史记》中的颍上

隐士沟在石道镇南一公里的地方,据说是中华第一隐士许由在那里隐居,因此就有隐士沟的名称,如今,那里还在沿用这个名字,而且有三个村子分别为隐士沟村、上隐士沟村、下隐士沟村,另外在隐士沟的上游,还有个隐士沟水库。在隐士沟的上游,即是北颍河的发源地“颍谷”,天蚨园《天蚨六德》考证,颍谷是春秋时郑国大夫颍考叔的出生地,也是他当地方官的地方,如今那里还有颍考叔祠,李白曾到过那里。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31)

19.颍考叔庙 — 历史上最忠孝的人

颍考叔,春秋郑颍谷封人(今河南登封西)。在今登封市区西南19公里,石道乡石道村西珍珠泉南山坡上,祀颍考叔。《左传·隐公元年):颍考叔献计于郑庄公,使其掘地及泉以见其母,遂以孝闻名。庙清代尚存,后失修废。今在三王庄村天蚨园里尚有颍考叔详细事迹介绍。颍河是淮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史书《地理志》记载颍水有三源:“颍(水)出阳城县阳乾山,今颍水三源奇发,右水出阳乾山之颍谷。其水东流。”在登封市石道乡西1公里处建有“颍源亭”。此处即为颍水之右源,人称珍珠泉。天蚨园《天蚨六德》考证:乾隆皇帝巡游嵩山时,亲临颍源,为其母取水治病,母病痊愈后,拨付专银,重修泉边郑国上大夫颍考叔庙以彰功德。《题颍源庙》韦庄:曾是巢由栖隐帝,百川唯说颍源清。微波乍向云根吐,去浪遥冲雪嶂横。万木依檐疏干直,群峰当户晓岚晴。 临川试问尧年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32)

20.马鞍山 — 一座神秘的山

黄城故城北城墙,城外北边是嵩山山脉的一支,当地人叫作马鞍山,主峰1258米,很像是美国德州的埃尔·坎佩坦山。《天蚨六德》记载山顶有座古寺,但至今无人登顶,也查不到任何资料,甚是神秘。马鞍山下就是千年古城黄城,黄城故城大体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600余米,东西宽约22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古城北有马鞍山,南临陈窑水,东有王家沟,西有陈沟河,三面环水,易守难攻。据《杂道书》和《洛史》等史籍载:“尧聘许由坛禅于黄城。黄城,许由隐此”。此属龙山文化早期之事,当时已可能有城。现考古调查的黄城,应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又进行补修,在北墙内侧发现有修补的夯土城墙。直到晚清时期,当地群众还加筑该城,用以防御匪患。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33)

21.黄城故城 — 不到黄泉永不相见

千年黄城故城遗址位于登封市西君召乡黄城村落东南方约400米处,相传在黄帝时代,此处就有人类生存,为黄帝后裔居住的部落。也是“春秋小霸王”郑庄公“囚禁”母亲之地。据《左传》记载,黄城故城为春秋战国时期郑庄公“掘地见母”的发生地,当时“颍考劝孝”发生地郑庄公行宫即为后来的天蚨园,现位于三王庄村。走进黄城内,一眼望去,东、西、北3座城墙傲然屹立,上边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植物,北面城墙上接近地面的位置,人工窑洞镶嵌其中。据村民介绍,黄城设有南、北、东3个门,北城门直对阳乾山主峰,南城门门外护城河,遥对伏牛山。东城门外有吊桥,城墙西北角底部有祭祀坑。城墙为夯土建筑结构,现在墙体厚度底部15米,最高点12.9米,黄城建筑南北长2200米、东西宽350米。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34)

22.许由故里 — 中华第一隐士许由

君召北靠后河和颍河的发源地阳乾山、大苦山,东临少室山支脉挡阳山,西接紫云山,南峙伏牛山系的马铃山,逶迤连绵15公里,是嵩山地区唯一横跨两大流域的乡镇。这里有新石器文化“南洼遗址”、“胥店仰韶文化遗址”和“黄城故城遗址”,有保存完好的尧帝禅封许由的禅坛遗址和亿万年的古木化石等。2010年许由入选登封天蚨园十大贤人之首。君召向南三公里就是《史记》中记载的:盘庚时期殷边民“咨胥城”今日胥店村。到春秋之时,“晋命大夫阎没替周戎守”又在此地建筑“胥靡城”。从这里向南二公里就到八百里伏牛山余脉“双伏岭”山根。这里离许由第一次隐避到南山“隐士沟”有六公里,离许由坡、许由岩、许由形象石四公里。离古地名,尧请许由过三次的地方,“三过尧村”四公里。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35)

23.中灵山 — 天下第一龙山

中灵山地处登封城西25公里处颖阳镇境内,北接东祖祀和牛心山,海拔1318米米。此山自然景观独特,形似鞍马,故又称鞍坡山;到了夏季山上经常云雾缭绕、紫气东来,故又称紫云山;山上有些地方中空,走在上面咚咚作响,像是鼓声,又被形象的称作石堂山。相传这里是人类始祖女娲炼石补天、挖土造人之处,被誉为“天下第一龙山”。唐时丹丘生曾在这里建了一座“颍阳别居”隐居于此,李白曾拜其为师,也在这里住过很长一段时间。《天蚨六德》考证李白那首著名的诗篇《将进酒》就是在这里写的。岑参、欧阳修、范仲淹等也曾到此旅游观光,消闲避暑。欧阳修的“洛城三月乱莺飞,颍阳山中花发时,往来车马游山客,贪看山花踏山石”也是来到此处所作。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36)

@自驾路线:登封君召下高速,行驶至颍阳镇。

@乘车路线:登封客运总站下车,乘坐颍阳城乡客车。

24.安阳宫 — 三教九流同时供奉

音乐大典封住了大仙沟的沟口,在大仙沟中却隐藏着一座庙宇“安阳宫”,非常神秘。安阳宫始建于北宋,现殿多为清代遗物。依山而建坐南朝北,分东西两个小院,供奉有老君、女娲、观音、孔子、佛陀、三皇、圣母等神位,是道教为主兼容佛儒的庙堂。相传:这里是人祖伏羲、女娲生息繁衍之地。天蚨园考证庙内东院有一六角亭,亭下有 “吴仙人名援舟号阿皇真一教泽碑”,是民国期间所立。虽庙宇略显破旧,其门联“才分天地人总属一理,教有儒释道终归同途”给吾辈展现曾经的辉煌、“嵩岳御峰蓬莱地,楼阁松柏仙洞天”环境的优雅大气;“安阳洞天”“天赐仙居”那可不是吾辈可待之地。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37)

25.祖家庄 — 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故里祖家庄位于嵩山少室山下天蚨园东北3公里处,史载“禹生石纽”,而今天祖家庄及其以北的马庄、尚庄、刘庄、张庄、王庄等村庄,老百姓还称为“一溜石纽屯儿”,大禹后裔称其先祖出生之地为祖家庄。据《天蚨六德》考证,村内有息壤岗、石纽石、禹生石纽碑记,周围有夏地、东军地、擂鼓石、禹岭、金牛峰、禹王庙、姚沟、棺材石等。另外,村东的少溪河,古代称夏店河,乾隆52年《登封县志·土地记》中还有“廓店保旧志在县城西二十里。二室之界,附近诸村有夏店河、石纽屯、邢家铺”的记载。它和启母阙铭文中“昔者共工,范防百川。柏鲧称遂……洪泉浩浩,下民震惊。禹……爰纳涂山,辛癸之间,三过亡入,实勤斯民”的记载,一同佐证了登封祖家庄就是大禹的老家,就是大禹故里。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38)

26.禹王祠 — 嵩山祭祀大禹的地方

左庄,一个叫错了百年有名字,大禹4000多年前,在这里诞生。大禹的五世孙少康复国后,返乡祭祖,将此地定名为祖家庄,蚨子学堂考证系民国时口音讹传为左庄,直至2014年,又复名为祖家庄,这里成为大禹后裔圣地。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39)

27.石纽石 — 大禹父亲鲧的头颅

石纽石位于祖家庄息壤岗上,老百姓都称它为神石,人们得了病,只要摸摸石纽石,病就好了。而每逢初一、十五,老百姓还都到石纽石前烧香祈祷。《天蚨六德》赞道:一块崇拜的灵石,一位帝王的头颅,一个神秘的传说,一段悲壮的故事,一部文明的渊源,…… 传说鲧治水九年没有成功,后被殛杀于羽山。从石头上可以看出鲧被杀前的表情,既痛苦又愤怒,既愤懑又无奈。因为有这块石纽石,所以这一带村庄叫做石纽屯。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40)

28.城隍庙 — 登封历史博物馆

城隍庙建于明代初年,距今有近700年的历史,占地面积5286平方米,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现保存山门、前院东西厢房、仪门、卷棚、大殿、后院东西廊房等古建筑80余间1663平方米。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登封市历史博物馆。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41)

29.崇福宫 — 北宋天下宫观之首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市区北部,嵩山太室山南麓万岁峰下,距市中心2公里,河南省人民政府于1963年6月20日公布嵩山崇福宫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河南省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建筑,是北宋皇室夏季避暑的离宫。宫院现存近万平方米,古建筑30余间,古树50余株,历代石刻10余品,比较重要的碑刻有《寇谦之传》碑,《元圣旨碑》等。还有中国现存最早的北宋的泛觞亭、流杯渠遗址等。司马光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公元前110年,西汉武帝刘彻率群臣礼登崇高山,听到山谷中有三呼万岁之声,遂称此山峰为万岁峰,在山顶敕建万岁亭,在山下敕建万岁观。宋真宗时(公元998-1022年)把观提升为宫,更名曰崇福宫,崇福宫在宋朝时期归宫廷管理,据《登封县志》记载,当时主管崇福宫的官员名儒先后有:范仲淹、韩维、司马光、程颢、程颐等百余名人。到仁宗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宫内建筑达一千余间,该宫不但是道教活动场所,而且也是名儒著书认学之地,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天蚨六德》考证,因许多著名文人在崇福宫会聚,嵩山文化圈的形成就与此有很大关系。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42)

30.崇唐观 — 我国最早的老君石造像

崇唐观老君造像位于登封市区北3公里嵩岳太室山南麓逍遥谷中的崇唐观内,崇唐观就在今天的老母洞停车场下面。崇唐观原名隆唐观,是唐高宗李治于调露元年(679年)为隐土潘师正所建的道院,后因避唐玄宗李隆基讳,改名崇唐观。观内老君石造像,青石质,通高2.8米,饰发髻,面部丰满,神态沉静,安祥自若,呈说法状端座于莲花须弥座上,须弥座上浮雕有伎乐,座上方刻有隶书铭文“大周隆唐观敬造元始天尊像并左右二真人,长寿二年十月十五日毕功谨记”。长寿为武则天年号,即造像的年代为693年。《天蚨六德》考证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老君石造像,由于有确切记年,使其更加珍贵。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43)

31.三祖庵 — 三祖僧灿传法之地

三祖庵原名竹林寺,位于嵩岳寺塔北约3公里的嵩山太室山独秀峰下,始建于隋文帝仁寿三年(603年),是佛教禅宗三祖僧灿镜智大师早期隐居传法之地。唐代蜀僧法藏曾至寺登台讲经。元、明时期,禅宗僧徒为纪念三祖僧灿,改竹林寺为三祖庵。《天蚨六德》认为是否竹林寺证据不足,但纪念三祖僧灿是确凿事实。三祖庵塔,塔名为临济下第二十五世嗣祖无住兴公之塔,始建于大金元光二年(1223年),三祖庵大殿东三米处。清《少林寺志》称:“三祖庵在寺(少林寺)东十余里,法王寺后。为圣竹林寺废址,北有罗汉洞。” 今经嵩岳寺旁车道行两公里可达三祖庵下。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44)

32.罗汉洞 — 嵩山水晶洞

从三祖庵再往上到山崖下,还有一罗汉洞,罗汉洞内多水晶石,深不可测,传说洞外原有卷棚、棂子门窗,洞内深处盖有小庙,内塑十八罗汉。《天蚨六德》考证今洞被炸,洞口唯留残碑,说明洞为“炼丹避劫”之地。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正月初日刘昌德等人修洞而立。据《说嵩》记载:"三祖庵之左,日罗汉泉,由罗汉泉迤逦攀缘而上,重岩下有两洞,左洞大如六架屋,其西洞口甚狭,可伏入,折而南行侧转向西,复蛇行而北,忽然开广,洞体纯石,时垂津液,黝深叵测,时有勇者人而出,不能穷其边际。据传进洞约五六里,上通其顶。名曰:罗汉洞。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45)

33.箕山 — 许由巢父隐居地

位于登封市告成镇即古阳城南面,从少室山下天蚨园看更像枕头山。大禹曾避虞舜之子商均于箕山之阴的阳城,伯益也曾避夏启于箕山之阴。上古高士拒绝帝尧的禅让,许由隐居箕山,山上今有许由冢、许由庙、洗耳泉、饮牛坑、挂瓢崖、箕阴避暑等景点。下图为许由寨大门,许由寨高约8米、宽约2米、周长约3000米。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46)

34.许由手植槐 — 嵩山第一槐

箕山的北阴坡上许由祠(庙)下约三百米处北槐里村,有一三人合抱粗的古槐,树冠葱郁繁茂,蚨子学堂考证相传为许由亲手栽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47)

35.许由洗耳泉 — 千年不干的泉水

洗耳泉位于箕山的北阴坡上许由祠(庙)下约三百米处北槐里村头。洗耳泉现为长3米,宽1.5米,深2米的石砌井。明嘉靖八年《登封新志》载:“许由洗耳泉,在东南箕山之麓,登封知县侯泰,立洗耳泉碑(佚)”。《天蚨六德》诗曰:曾见箕山颖水幽,更闻洗耳伴云游。弃瓢池畔寻高士,千古流传说许由。据当地居民说,无论天气如何干旱,此井从未干涸,至今仍是当地村民的饮用水井。附近的当地人认为用此泉泉水洗耳会让耳朵听力更好,所以常有人前来灌水洗耳。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48)

36.巢父饮牛泉 — 隐士的高风亮节

据说此泉虽处于箕山山顶,不管干旱与否,四季不涸。天蚨园引皇甫谧的《高士传》载:“尧又召(许由)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牛上游饮之。’”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49)

37.许由庙 — 许氏始祖

许由,字仲武,阳城槐里人,(今河南登封市东金店乡箕山槐里村)与尧同代,避尧禅让,隐耕箕颖,洗耳颍水,死葬箕山之巅,尧封他为箕山公神。他一生不为名利,逊让为大。世称上古高士,隐士鼻祖,许氏始祖,后人敬仰,美名史册。《天蚨六德》考证另有许由故里君召一说,或许由生于槐里,初隐于君召,后避尧于箕山。传说每年农历六月初九是许由的生日,八月初一是许由去世的日子,因此当地每年在这两个日子都举办有盛大庙会!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50)

38.王城岗遗址 — “夏墟”

王城岗龙山文化古城遗址,即“夏墟”、是我国历史上“夏都阳城”或“禹居阳城”的城址,位于登封市告成镇西约1公里告成镇与八方村之间、颍河与五渡河交汇的王城岗上,距今约4400年-4000年,是一处以龙山文化为主兼有新石器时代早期裴李岗文化等时期的文化遗址。《天蚨六德》中写道,王城岗遗址发现于1976-1977年,王城岗遗址是一座东西并列的城堡遗址,东城大部分被西移的五渡河水冲毁,西城保存较好。两城的建筑方法相同,都是先挖城墙的基础槽,在基础槽内填土,逐层夯筑。从地层叠压关系看,城墙基槽夯土上面被河南龙山晚期文化层所压,下面压有河南龙山中期文化层。城址经碳十四测定约为公元前2070年左右,其年代属夏代初期。王城岗遗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51)

39.阳城遗址 — 东周城址

阳城遗址为东周时期城址,位于登封市告成镇东北方3华里北沟村,1997年在王城岗遗址以东约一公里处的平坦高地上,发现了一座南北纵长方形的东周城垣,发掘证实这里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阳城遗址。天蚨园实地考察,北城墙保存最好,地面上尚有8米高,北墙中段有一处宽13米的缺口,可能就是北城门。城外有宽约60米的护城壕。在城内中部偏北,发现一处大型建筑基址,地面上还有成片的铺地砖,并堆积有大量的建筑构件和一些陶片,出土遗物丰富,一些陶器上刻印有“阳城”、“阳城仓器”等戳记。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52)

40.鬼谷子洞 — 鬼谷子隐居之地

位于登封告成北沟村的鬼谷子洞,据说是当年鬼谷子隐居讲学之地。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春秋时楚人,《天蚨六德》考证:鬼谷子姓王名诩,早年赴终南山同寒泉子一起跟随关尹子学道,下山后隐居周之阳城,云梦山鬼谷洞,自号鬼谷先生。在天蚨园与宋人墨翟,一同采药修道……其人通天彻地,有几家学问,人不能及。《史记》载:鬼谷在颍川阳城。钱穆《史记地名考》有记"阳城鬼谷今登封县东南"。天蚨园主曾实地考察,登封"鬼谷洞"位置确如史书所载,在告城镇之北约3华里北沟村,北沟村北有一山叫云梦山。山下有鬼谷洞,"鬼谷洞"西北200余米处即是"战国阳城遗址",南300米处是北沟村。北沟中部东岸有一悬崖,崖中部现存有两个洞,洞口相距约60米,南边洞口向西北方向,当地人称"鬼谷子洞"洞内正面现有当地人泥塑比较粗糙的鬼谷子、孙膑、庞涓等人像!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53)

41.刘碑寺 — 河南现存最大的造像碑

刘碑寺碑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刘碑村刘碑寺佛祖殿内,北齐天保八年(557年)豫州刘刺史集刘姓居士筹资立碑,故名 “刘碑”,又因碑建寺,名曰“刘碑寺”。该碑用石灰石雕造而成,由碑首、碑身和碑座三部分组成,高3.17米,宽1.46米,厚0.45米。碑首6螭蟠绕,下部中间雕一大佛龛,大龛之下有三小龛,佛像之下雕8只雄狮。碑阴上部雕刻佛像、供养人,下刻造像碑记。碑记正书,书法精湛,圆浑遒凝,与东魏《敬史君碑》如一行之手。天蚨园主评论刘碑寺造像碑是河南现存最大的造像碑!刘碑寺初为道观,后佛道合一,占地3800平米,院内保存清末至民国年间建筑有佛祖殿、火神殿、老君殿、关爷庙、客堂等,宋代“经幢”两个,明代石碣1品、龟蚨1个等文物。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54)

42.石淙河 — 武则天政治局会议地

石淙河景区位于登封告成镇东的九顶凤凰山北麓,该河发源于嵩山北麓的九龙潭,千回百转,南流至凤凰山下,转向西流至告成镇3公里处,汇集成潭。这儿河宽约十丈,中有巨石,两岸多洞穴,1000多米长的东西长峡谷,南北两岸,悬崖陡峭,险峻异常,东曰小石淙,西曰大石淙。据《天蚨六德》考证:大周久视元年(公元700年)五月,一代女皇武则天率“未来皇帝”中宗李显、睿宗李旦(李显、李旦皆在武则天前后两次做皇帝),与她的侄子、太子宾客武三思以及狄仁杰、姚崇、李峤等宰臣,在此会饮,大概参加的人员极为特殊,类似于今天的政治局会议吧,因此名动天下,史称“石淙会饮”。武氏自作《夏日游石淙》“三山十洞光玄篆,玉峤金峦镇紫微。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百仞高崖藏日色,千寻幽洞浴云衣。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刻于摩崖之上。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55)

注:现在河水已被污染,实在可惜!

43.古寨堡 — 悬崖上的城堡

嵩山东麓浮戏山山顶之上的古寨堡,由大块的石块垒起高高的寨墙,寨墙在山顶依山就势,建在悬崖之上,易守难攻。寨墙上有不少的方口,应该是防御时的射击或射箭孔。天蚨园主曾实地考证,整个寨墙在山顶围出一块大约有三个足球场大小的地方,只有在中间的地方有一座用石块垒起来的碉堡似的建筑,进去一看,原来“房”顶是用石块砌的穹形顶,感觉这个建筑像个指挥部。《密县志》在“堡寨”篇里说到:“明季闯贼屡次至密,继以土寇李际遇日夜蹂躏,人多依山傍涧,筑寨相保。”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56)

44.卢崖寺 — 登封第二个尼姑寺院

登封市区东北6公里的嵩山太室山悬练峰下,有一高大的石崖,因唐玄宗年间,有一个被封为谏议大夫的卢鸿乙,不愿做官,来此隐居,广招天下才子,在此讲学,因而称此崖为"卢崖",称卢鸿乙隐居的地方为"草堂",今天蚨园里有仿卢鸿乙草堂,成立有书画院。卢鸿乙死后,唐玄宗改"草堂"为"卢崖寺"。卢崖寺在卢崖瀑布前面,四面环山,瀑布的河水绕于寺前。是一个清净的风水宝地。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57)

45.八龙潭 — 龙的传说

八龙潭景区位于太室山东侧东张庄村。她位于嵩山太室山东侧,西毗嵩山峻极峰,东临“百果园”,南接卢崖瀑布景区,北至八抬轿,总面积20平方公里。《天蚨六德》考证,据说从唐朝的时候就是一个名胜景区了,武则天还曾“到此一游”呢。八龙潭,传说是龙王、龙母的第八个龙子在此居住而得名的。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58)

46.九龙潭 — 龙的传说

九龙潭位于登封市唐庄乡西北都督峰下,地处太室山支脉——东龙门山,向南遥望峻极峰。此处有一个小小的村庄叫翟营,翟营西边有个道袍沟(也叫倒拜沟),沟口半山腰有两座寺庙,一座名为九龙庙,一座名为九龙圣母庙。再往西走,便是九龙潭。九龙潭流泉飞瀑,曲径通幽,显得神秘莫测。更令人神往的则是那九龙圣母喝水生了九条龙的神话传说及远古“摸摸会”。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59)

47.九龙圣母庙 — 神秘的摸摸会

九龙圣母庙位于唐庄九龙潭,《天蚨六德》记载,庙门口有一副对联:“为佛为神亿万年永固皇图,自汉自唐几千载相传胜境。”它在古代可是大有来头的。在登封,有一种奇特的民俗叫“摸摸会”,规模达上万人。摸摸会的“会”场位于中岳嵩山九龙潭,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十四日黑暗神秘的夜里,男男女女从十里八村纷纷赶来,进行过烧香祭拜九龙圣母后,手拉手走进山野密林或者峡谷里,进行亲密而深入的抚摸接触……从十四日黄昏,通宵达旦一直到第二天还不肯散去。蚨子认为摸摸会有一个显著的功能,就是久婚不孕者,来此求子必中。千百年来,摸摸会这个风俗一直传了下来。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60)

48.白鹤观 — 王子晋驾鹤升仙的地方

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峻极峰东的白鹤观,乃是为纪念周灵王太子晋王乔而建,推及源流,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此观背负三峰,左右皆绝壁,四周呈“九龙戏珠”之势,被当地人誉为“龙珠谷堆”。乃是难得的仙家宝地,传说曾引来“白鹤飞临”。《天蚨六德》考证,此处也是王氏始祖太子晋驾鹤升仙的地方,传说白鹤就是从这个地方驮起太子晋的。观中殿宇林立,先后供奉有王乔,真武大帝,梨山老母等诸位道教祖师。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61)

49.搬倒井 — 一口上亿年的古泉眼

登封市唐庄乡西北嵩山蛤蟆嘴峰山梁上搬倒井村有一眼名为“搬倒井”的水井,这实际上是一口上亿年的古泉眼,地质形成时期就存在了。“搬倒井”所处地层为距今约5亿年的泥质条带灰岩,地层的倾向向北,倾角20度左右,井口位于山坡低凹处,是一个由溶洞形成的层间孔隙下降泉。天蚨园的庄主曾在此采集到三叶虫化石。这口井在古代登封至巩义的官道旁,深5米,直径2米。与一般水井不同的是这口井的井壁不是上下垂直的,而是倾斜的,有20度的倾斜角。井内清澈见底,井水甘甜。在井口石板上有4个清清楚楚的马蹄印,传说是光武帝刘秀牵马在此喝水留下的。千百年来居住在此的村民一直饮用此井水,旱季水少但从无干涸。据说,许多外地人专门寻到“搬倒井”,想亲口品尝“真龙天子”喝过的水。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62)

50.三官庙 — 学哲学而闻名全国

在唐庄乡三官庙村和君召乡黄城村,供奉有天官、地官、水官。因道教起初奉尧为天官、舜为地官、禹为水官,故各地都建有三官庙。唐庄三官庙是登封最大的三官庙,上世纪初,三官庙村曾因学哲学而闻名全国。《天蚨六德》考证:俗语“大懒差小懒,一差两瞪眼” 讲的就是三官的故事,在登封各庙宇中供奉尧、舜、禹三官,都是水官坐中间,天官居末位,曾在蚨子学堂里听园主讲过这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这在全国十分罕见!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63)

51.大熊山 — 古女娲国

大熊山,古时也叫梁山,8000年前这里叫女娲国,5000年前这里是有熊氏,4000年前,由于伯益佐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于此地。许由避唐尧、禹避舜子商君、伯益避禹子夏启均避于此地。蜚声显赫的天蚨鸡基地正位于此地,悬崖峭壁,栖于树巅,凌空飞起,鸟焉、鹰焉?此乃天蚨鸡也,承女娲有熊氏之祖徳,载许由伯益之风骨,天蚨鸡亦鸟亦仙,独遗于世!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64)

52.水峪寺 — 少林寺的粮仓

登封水峪寺位于登封市东南25公里的徐庄镇境内的大熊山中,相传始建于唐朝,因位于马峪川畔而得名。水峪寺不仅是少林寺的下院,也是少林寺的一个重要粮仓,历史上少林寺曾储藏粮食于此,灾荒时救济灾民。《天蚨六德》考证,传说该寺原来就在告成镇的水峪村,故名水峪寺。因西天佛祖南海观音痴迷大熊山风景幽雅,林泉秀丽,可做道场,遂于当天晚上向村里的老百姓租借牲口,一夜之间将殿宇迁徙至大熊山下。笠日,天色大亮,饲养者发现牲口通身是汗。不胜惊异,众人又发现水峪寺已无踪影,更为惊奇。当发现大熊山下的寺院和水峪寺一模一样时,方知寺院一夜之间向西南迁移了20里。所以这座寺院虽在徐庄镇的大熊山下,人们还习惯称其为水峪寺。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65)

53.禹洞 — 嵩山第一溶洞

位于登封市徐庄乡禹洞河村(郑庄村),禹洞崖山半腰,一个深山藏古,人人向往的大禹神话洞;禹洞是一个天然溶洞,因大禹治水时常在此洞休憩而得名。禹洞有前洞、后洞。前洞较浅,洞顶有老子、孔子和释迦牟尼“三教荟萃”的宋代石刻;后洞松柏掩映,深不可测,幽险奇特,石笋、石钟乳、石林琳琅满目,为嵩山南麓一大奇观!据天蚨园考证,禹洞很深,老几辈人谁也没有走到过尽头,支洞也很多,每个洞都有不同的风景。大禹洞里还有许多关于大禹治水、玉溪垂钓、涂山娇和小夏启的神奇故事,也有“满天星”、“珍珠帘”、“玉鼓石”的美丽天然景观。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66)

54.石启洞 — 夏启暂居洞

位于登封市告成镇石羊关村白沙湖南岸,古又称筮启亭,相传夏启曾在此居住。另外,《天蚨六德》传称夏启有钧台之享,祀诸神于大陵之上,以筮启名其地,称筮启亭,今人称为石启洞。相传西周穆王游嵩山时曾到夏后启之所居,并入洞观瞻。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67)

55.迎仙阁 — 登封市风水上的文昌阁

迎仙阁位于登封市区东门户处,依山而建,登阁台阶分三段:第一段有75个台阶,第二段有88个台阶,第三段有138个台阶,一共有台阶301个。迎仙阁,是迎仙阁公园的主体建筑,据史书记载:这里过去曾建有迎仙阁,但历经沧桑,早已废弃,现建筑为1994年重建。《天蚨六德》分析说,登封市区风水名曰“五虎群羊”格。背后主峰威严雄健,右少室山高插云霄,白虎位正成虎距啸天之势,十分威武;左迎仙阁低伏山下,青龙位俯首探望,十分谦逊。右去围左,虎砂包龙,成虎强龙秀之大局。风水学把龙喻为文,虎喻为武。登封市以武驰名中外,也正应了其虎强龙弱之局。故建迎仙阁以昌盛城市文运!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68)

三、景点:古村落

登封地区内的古村落,他们或如世外桃源般安静,或如沧桑岁月般古老。它们有年代久远的寨门,有散发着闲适生活气息的小桥人家……你可以坐在街道中的石阶上,对着秋色小酌一番,境界,那格调,朋友圈的异性们分分钟就会被你秒杀:

1.徐庄柏石崖

柏石崖古村落始建于清中期,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地处半山腰岩壁之上,四周群山环抱,一道天然溪水辗转流下,穿村而过,寥寥落落的人家,散落在溪水两岸。一条迂回的石径和几座小小的石拱桥,串联起几十栋石屋。古藤老树,竹林石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村民过着“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的桃花源般散淡生活。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69)

路线:登封——徐庄镇——柏石崖


2.大金店老街

登封市大金店镇三里长街,是一条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街,大金店镇古称负黍城,负黍城是舜帝的主要活动地点之一。它曾是交通便利、繁华兴盛的十大集镇之首,有着“小洛阳”、“小上海”的美誉;它也是南宋时期宋、金对峙那段历史的见证者,记录着金人征服五岳的野心和南宋朝廷的孱弱。如今风华不再,一家家老字号店铺,一扇扇残旧的大门,一座座古老的房屋……关于老街时光的故事,被镌刻在这里的一砖一瓦上。《天蚨六德》考证,东西主街道上建有三个大石牌坊,二个过街牌坊,一个门牌坊。金东街是王氏门中立的孝牌坊。据说清代王氏门中有一举子在朝中居官,因母去世而弃官回原籍在其母坟上搭建草庵守孝三载,此行为惊动朝庭,故而封建王氏门中孝牌坊一座,以教后人。金西街是闫家立的贞节牌坊,金中街的门牌坊是常家立的贞节牌坊。(这座门牌坊,是常家立的贞节牌坊。数年后常家的资产不知因何故归陈家继承,自然这座门牌坊也归了陈家。)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70)

路线:登封——大金店转盘向东


3.中岳办北高庄

清朝中期,高姓先民从高庄迁此建村,因地处城北而得名“北高庄”。该村保存有较完整的大量古民居建筑群,拥有酒文化传统制作技艺等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2年入选“郑州市首批文化产业特色村”。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71)

路线:登封市区少林大道——福佑路——卢崖瀑布方向1公里即到


4.少林办雷家沟

雷家沟村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史迹遗存多、历史名人多、传说故事多。这里有中国秦汉八大关之首的轘辕关,属登封八大景之一,历史悠久、举世闻名,有天下王姓始祖王子晋(周灵王之子)太子养生修行地太子沟,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有600年以上的石窑洞和灰瓦土墙古民居群,古朴典雅、错落有致;有千年古树橿子栎、国槐、大叶杨、娑罗树等十余棵,枝繁叶茂、生机盎然;这里还是中华雷姓、方姓、邝姓和王姓的发源地,姓氏文化源远流长。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72)

路线:登封——少林寺方向——少林派出所隔壁路口向里走


5.君召三过爻

相传这里尧帝曾在此停留,所以得名“三过爻”。如今来这里,除了看几座清末的老房子,还有登封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寨门。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73)

路线:登封——胥店向南——三过爻


6.大冶粉房门

该村庄鲜为人知,但几处老房子,年代久远、保留完整,就登封境内来说,足以令人震撼。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74)

路线:登封——大冶向东北——粉房门


7.石道王楼炮楼

王楼炮楼建于400年前的明朝万历年间,经媒体报道后,众人皆知。如今,砖楼孤零零地站在一条壕沟旁,诉说着它的古老和沧桑。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75)

路线:走登封颍阳南路——王楼路口


8.唐庄窖粮坑

唐庄乡有多个石头村落,窖粮坑是其中一个。该村的路、民房大多由石头修建而成。特别是在雨后,来这里,可以感受“江南的巷”的味道。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76)

路线:登封往九龙潭方向——磨沟——窖粮坑


9.白坪天雄寨

天雄寨,又名小红寨,在登封县东南五十里,是汝州与登封的界山,山顶有可耕之田,四围陡峻,昔人多避兵于此。寨子东门在东北坡,保存完好,门匾所书“天雄寨”,东寨门外,盘山路通山下白坪,有小路通过风口。 五千多年前有熊氏轩辕黄帝曾经在小熊山(小红寨山)顶安营扎寨,《天蚨六德》记载,大熊山是人们为纪念黄帝有熊氏而命名,“天熊”即是“黄帝有熊氏”。“天雄寨”为避讳“熊”字而用作小红寨之名。当地人还传称小红寨为“天皇山”、“天皇寨”、“太极峰”,山顶上有“女娲泉”和“女娲庙”,这与远古时期天皇伏羲、人皇女娲在此生活有很大关系。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77)


10.XX村

登封有一个神秘的与世外隔绝的原始村落,谷内瀑布岩峰,鱼游鸟鸣,有隐士耕读,号卧龙仙谷!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一本大嵩山少林寺旅游的百科全书)(7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