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冬奥从我做起(冬奥已收官教练月入十万)
文/李丹
北京冬奥会已然落下帷幕。与运动员成绩、奖牌榜排名一同记入历史的,还有不少关于掘金的故事。
资本市场上,前有冰墩墩概念股“一股难求”,后有谷爱凌夺冠带火“谐音股”远望谷(一家研发射频识别技术的公司,其公司名被网友解释为“远远望着谷爱凌夺冠”)。消费领域,随着谷爱凌、苏翊鸣等“一跳封神”,不少国人直接“垂直入坑”滑雪运动。
而直面大批年轻人涌入,滑雪产业所蕴含的新流量、新商机正在被资本、平台、个人分割。问题是,因冬奥而起的风到底会刮多久?依仗滑雪热掘金,到底是挣快钱还是真赛道?
靠雪掘金的千百种姿势
从2月4日北京冬奥开幕式,到2月20日冬奥会闭幕式,“滑雪”以不同形式登上微博热搜百余次。滑雪的话题度,以及由此而来的吸金能力可见一斑。
部分“滑雪”相关热搜词条。图源:微博热搜搜索引擎截图
事实上,早在北京冬奥开幕之前,嗅到商机的资本已经开始躬身入局。从2021年2月开始,滑雪社区平台GOSKI、滑雪产业一站式服务平台SNOW 51、滑雪移动应用滑呗、滑雪自媒体奥雪文化、滑雪培训机构雪乐山等先后完成不同轮次融资。
如果说资本擅长长线布局以获利,那么,面对滑雪热潮,直面消费者便能收获最直观的收益,比如提供滑雪教学/场地服务的滑雪教练、滑雪场,又比如收割滑雪相关流量的垂类APP和博主。
在深燃财经的一篇报道中,北京某滑雪场负责人表示,其所在滑雪场的日均人流量在4000~5000人,且这还是限流之后的数据。该负责人还表示,按照滑雪场门票价格260元/张来计算,节假日一天的营业额在100万元以上。
而把时间倒拨回被称为“滑雪产业元年”的2015年,普遍微利才是滑雪场的常态。当年,连续亏损11年的业内知名滑雪场品牌万龙终于实现盈利,但盈利规模不足雪场营业额的10%。万龙滑雪场董事长罗力更是多次公开表示,在中国凡做雪场没有不赔本的,投资越大赔得越多。
乘着冬奥东风,滑雪场实现显著盈利,滑雪教练也跟着“沾光”。在某滑雪社区APP上,滑雪教练每小时课时费普遍在300元以上。
某滑雪社区滑雪教练课时费。图源:滑雪社区APP截图
刘勋从2015年开始在雪场担任全职滑雪教练。他告诉笔者,滑雪热潮来袭以前,他一周只有两到三位学员,现在,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有学员。一位从事滑雪教练工作12年的人士则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雪季(三四个月时间)下来,业内头部滑雪教练的收入可达100万元,有6~7年教学经验的滑雪教练,其收入也可以达到30万元。
而在看似与滑雪关联度不高的地方,也上演着不同的挣钱故事。
为了满足用户记录滑雪瞬间的需求,某滑雪垂类APP为用户提供滑雪影像和照片付费下载功能。据悉,该平台注册摄影师的照片下载量普遍在4000~5000次,按照每张照片售价15元的单价来计算,每个摄影师一个雪季能有6万元的收益。
而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则不断涌现出力图赶上这波冰雪热红利,以求日后变现的人。在小红书,搜索关键词“滑雪”,能找到57万 篇笔记,内容涵盖和滑雪相关的一切:滑雪技巧、雪地服装挑选、冰雪拍照技巧、冰雪装备等。
挣快钱还是真赛道?
毫无疑问,在中国,滑雪因冬奥而热。问题是,随着冬奥结束、热度散去,滑雪生意还能养活积极涌入的个人、商家和资本吗?或许可以从同为冬奥会举办国的日本一窥究竟。
1972年,第十一届冬季奥运会在日本札幌举行,这是冬奥会第一次在欧洲和美国以外的地区举办,也是亚洲举办的第一届冬奥会。随后,日本长野又成功赢得1998年第十八届冬奥会的举办权。彼时,全日本拥有700多座雪场,滑雪人口达到1800万人。
时间进入到21世纪。由于受到经济停滞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影响,包括滑冰和滑雪在内的冬季项目在日本进入停滞期。一方面,大量雪场因经营困难关门,另一方面,不少雪场、冰场被迫进行多种经营,并大力吸引国际游客。
刘勋从2018年开始在日本某雪场做滑雪教练,也对日本雪场曾经的爆发性增长和渐变式衰退有所耳闻。在他看来,日本滑雪产业当年的爆发式增长和我国当前的情况很像,也难免让人担心日本的曾经会是我们的未来。但刘勋也坦言,比起日本,我国有人口优势,应该还没有达到供过于求的情况。
诚然,我国有人口优势,也实现了“三亿人上冰雪”,但不少业内人士都表示,体验派远多于热爱者、气候因素“短板”、季节性运营将是制约滑雪产业长远发展的三大掣肘。
《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1)》显示,目前中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群中,很大一部分属于体验者,多数一年仅滑一次雪,转化为稳定滑雪人口(平均每个雪季滑雪4~5次)人群的比例只有3%。而在冰雪经济成熟的国家,平均滑雪转化率为10%到15%。
与此同时,不同于日本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冬季项目的自然条件(北海道及靠近日本海沿海的地区冬季多雪且气温较高,加之日本大部分领地属于山地,非常适合建滑雪场),我国冬季降雪普遍偏少,一来滑雪资源较少,二来体验感较差。
两方面因素叠加,滑雪贵成为常态,而滑雪贵也进一步导致我国滑雪热爱者数量有限,以此形成某种“恶性循环”。据刘勋介绍,在日本,只要是有雪的地方,基本上都有10座左右的滑雪场。当地人可以办一张通卡,所在地区的所有雪场都能去,门票比我国便宜100元左右。
此外,头豹研究院分析师廖一秀子也告诉笔者,由于滑雪场属于单季节项目,存在季节性运营风险,可能导致冰雪装备、冰雪体育、冰雪旅游等相关行业发展不及预期。
对于中国滑雪产业的未来,滑雪教练方鹏倒是不太担心。据方鹏介绍,他认识的很多雪友都属于“既能教文化,也能教运动”这类,不少人甚至能把滑雪教学经验很好地应用于滑雪服设计领域。此外,为了应对滑雪教学季节性、地域性过强等问题,有些滑雪教练会同时在室内滑雪场兼职,或者“冬天东北、夏天海南”(即冬天教滑雪,夏天教冲浪)。“格局要打开,不能太局限。”方鹏笑称。
(文中方鹏为化名)
(编辑:李丹 校对:颜京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